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訴訟代理人民事訴訟法

訴訟代理人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2-01-07 03:44:15

A. 民事訴訟可以委託哪些人作為代理人

除了律師和法律工作者以及近親屬代理,還可以公民代理(民事訴訟法第58條和民事訴專訟法的司法解釋第屬87條),但是公民代理有一定條件,比如和當事人是同一個社區居委會或者村委或者同一個組織或者單位(雖然沒有很具體的法律規定,但是已經有最高法的相關案例了),需要有其所在的居委會或者村委會或者組織或者單位出具推薦書,推薦你作為其公民代理代理本案案件,一般寫你具有一定法律知識什麼的,有了推薦書,那剩下就是寫授權委託書了

B. 民事訴訟中 委託代理人與訴訟代理人的區別

您的問題不是很清楚。

民訴法中委託代理人實際就是委託訴訟代理人,但是訴訟代理人又可以理解為包括了委託代理人和法定代理人。

不知道您是不是問委託訴訟代理人和法定訴訟代理人的區別?否則委託代理人和(委託的)訴訟代理人是一個意思,如果說區別,那隻能勉強說看似乎委託代理人可以從事的業務更廣泛,後者只能從事訴訟和仲裁等訴訟程序有關的業務。但是這個委託代理人就不再是民訴法意義上的了,而是民法意義上的。

以下是委託訴訟代理人和法定訴訟代理人的一些區別

根據被代理人的授權委託而發生的訴訟代理,稱為委託訴訟代理。接受被代理人的授權委託代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委託訴訟代理人。
在委託訴訟代理中,由於代理人的選任和代理許可權都以委託人的意志為轉移,並且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必須達成合意,因此,委託訴訟代理又稱「意定代理」或者「約定代理」。

可以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有當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其他人無權委託訴訟代理人。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他們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和其他組織。如果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則應由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代替當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
也就是說,委託訴訟代理人只適用於代理有訴訟行為能力的人進行訴訟。而法定訴訟代理人一般是為無法定代理人的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委託訴訟代理權基於委託人的授權而產生。
訴訟代理事項和訴訟代理許可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由委託人決定。委託代理叫「意定代理」,顧名思義,訴訟代理人只能根據委託人的意志進行訴訟代理活動,而不能自行其是。但是法定訴訟代理人則是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以自己的意志去行使代理權。

委託~關系中,二者委託與被委託關系的產生必須是基於合意而產生的,是一種相互之間的合同關系。但是法定訴訟代理人是基於法院的指定產生的,不需要合意,也不存在相互間的契約關系。

可以被委託擔任訴訟代理人的范圍是: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當事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58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還有就是訴訟地位上, 委託訴訟代理人在訴訟中的地位與法定訴訟代理人不同,它是具有獨立訴訟地位的訴訟參加人。而法定~相當於當事人的訴訟地位

另外,在代理權的取得上,委託是基於合意後雙方簽訂委託合同而取得,法定~是指定產生。

C. 民事訴訟哪些人可以做委託代理人

按照民訴法第58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律師:

就「律師 」的屬性而言,包括:其一,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按現行《律師法》之規定,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律本科以上學歷」之法律知識或「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知識」;其二,經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資格;其三,經國家司法行政部門批准,取得執業證書;其四,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並以此為職業。

因此律師是指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的性質就是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為職業的法律服務工作者。

在上述四項基本特徵中,前一項或一、二項為其他法律工作者,如執法工作者,司法審判工作者(法官),司法檢控工作者(檢察官)所共有;後二項為「律師」這一法律工作者所獨具。

法律服務工作者:

法律服務工作者廣義上包括法官、檢察官、公安人員、律師,但是工作范圍與准入條件不同,工作職責不同。法律工作者指的是雖未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但具有法律知識,可以從事訴訟代理業務的人員。其業務范圍非常廣泛,幾乎可以涉足現在律師事務所的全部業務范圍,但不可代理刑事案件。法律工作者,屬於司法部管理,是由司法部門頒發資格證、執業證,依據相關法律參與案件的代理、訴訟、調查等法律服務工作。

法律服務工作者不具有律師身份,不得以律師名義承攬業務,進行案件調查、代理訴訟等。在參與訴訟中依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代理民事案件,幾乎可以涉足出刑事辯護外律師事務所的全部業務范圍,但執業區域范圍受法律規制,不得跨區域執業。法律服務工作者代理、辦理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可以收取費用;法律工作者因為長期的訴訟代理與咨詢服務,在訴訟中也體現了維護當事人權利的能力,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在現實中得到體現。

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1、所謂當事人的近親屬,是指與自然人之間具有特定的親近親屬關系的人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然而,我國的不同法律對近親屬范圍的規定卻不盡一致。

一是《民法通則意見》第12條規定,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二是《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三是《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第(六)項規定,「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從上面的規定可以看出,我國三部法律對近親屬的規定是不盡相同的,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最窄,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最廣。那麼,在具體的應用中該任何確定近親屬的范圍呢?筆者認為,雖然三部法律調整的法律關系性質不同,但是作為法律,對同一法律概念的規定不同時,應該按照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進行使用。另外,民法通則中的近親屬的范圍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確定的,在其規定范圍與法律不一致時,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來適用。還有《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被告人的親友可以被委託為刑事訴訟的辯護人。通常情況下認為,親友包括親屬和朋友,其范圍比近親屬要廣泛的多。而《民事訴訟法》的修改並沒有採用親友的概念,依然採用近親屬的概念。

2、當事人的工作人員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是指當事人為單位,其工作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由於用人單位的性質不同,在判斷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時,也要採用不同的標准。如企業法人,其工作人員是指與企業有勞動關系的人。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即包括與事業單位有事業關系的人員,也包括與事業單位有勞動關系的人員,因此,在實踐中應注意適用不同的標准來加以判斷。

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1、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人。社區是指人民共同生活的一定區域,以固定的地理區域范圍內的社會成員以居住環境為主體,行使社會功能、創造社會規范,與行政村同一等級的行政區域。從該條規定可看出,社區可以為居住在本社區的當事人推薦訴訟代理人,即可以推薦本社區的居民或者社區工作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也可以推薦其他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當事人所在的單位同樣即可以推薦本單位的工作人員,也可推薦本單位以外的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也就是說,當事人所在的社區、單位除可以推薦本社區、本單位的人擔任訴訟代理人外,還可以推薦本社區、本單位以外的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這是應該注意的問題。

2、有關團體推薦的人。社會團體是指依法登記成立的,有章程、有名稱、有一定數量成員、有經費來源、有辦事機構、有辦公地點的非營利性組織。



(3)訴訟代理人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律師-網路法律服務工作者-網路民法通則意見-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網路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公民代理民事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

D. 最高法觀點:民訴法解釋如何規定訴訟代理人的范圍

1、《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出台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需要提供證據證明所代理的訴訟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的證明。位於本轄區的證明包括戶籍地址信息、經常居住地址信息、登記注冊地址信息、辦事機構地址信息等。
2、訴訟當事人雙方都不在本轄區的訴訟案件,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無權代理,法院不予認可其代理資格。
3、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國法律上沒有「法律工作者」的稱謂。對於鄉鎮法律服務所中的法律從業者,法律上稱為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基層」二字,體現了其服務對象和服務范圍的局限性。
《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八十八條訴訟代理人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提交授權委託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
(一)律師應當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
(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三)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五)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於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六)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本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E. 民事訴訟法中對委託代理人的許可權怎麼規定的

如果是法院做出的抄調解書,在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女方要求推翻協議的做法不能得到法院支持,所以你的再次訴訟不是離婚訴訟,可以委託代理人出庭;另外,孩子的撫養權一般是傾向於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的一方,如果你無論從經濟、精力等方面都優於女方,可以要求法院重新認定你為孩子的撫養人,但原則上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三周歲以內)都優先判給女方,除非女方有酗酒、吸毒、作風等問題,年紀超過10周歲可以聽取孩子的意見。

F. 新民事訴訟法實施後,普通公民還能代理民事訴訟嗎

基本取消,但是有特例,新的民事訴訟法基本取消了一般公民的訴訟代理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拓展資料:

對於公民代理不能簡單的說限制或取消。

原因在於:

1、整個社會的法治水平還有待提高,專業律師在質量和數量上仍不能滿足整個法律服務行業的需求,而公民訴訟代理可以彌補一些法律服務的專業需求,能夠滿足基層群眾對社會法制、經濟生活的基本需要;

2、我國的經濟狀況還不是很好,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多數當事人的經濟狀況比較差,難以承擔律師代理費用,國家能夠提供的法律援助范圍和作用還非常有限;

3、公民代理一般都是當事人從自己周圍的人群中所選擇的比自己更適合參加訴訟的人選,對於案件的調解,社會矛盾的化解,法制的宣傳教育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4、我們不能否認,一些不好的公民代理的存在,但不應因為一些不好的公民代理行為而否定整個公民代理制度,公民代理制度本身是好的,只是被一些人惡用了,因此我們應該進一步加以完善。

G. 民事訴訟法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他人代理訴訟么

民事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他人代理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回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答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第五十九條 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H. 新民事訴訟法中的訴訟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變

《民事訴訟法》的「第一編總則」的「第五章訴訟參加人」的「第二節訴訟代理人」的第57條至第62條規定了相關情況。

相關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七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第五十八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第五十九條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僑居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從國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必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沒有使領館的,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再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證明,或者由當地的愛國華僑團體證明。
第六十條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如果變更或者解除,當事人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並由人民法院通知對方當事人。
第六十一條代理訴訟的律師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調查收集證據,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查閱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第六十二條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思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

I. 民事訴訟代理人條件有哪些

下列人員可以作為民事訴訟代理人: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J. 民事訴訟法中訴訟代理人中有法定訴訟代理人和委託訴訟代理人,這兩個有比較容易理解的區別嗎

法定訴訟代理人是基於法律規定取得的代理權,一般為當事人的近親屬;
委託代理人是基於當事人的委託取得的代理權,一般為律師、法律工作者等專業人員。

熱點內容
中國防疫法規 發布:2025-09-11 05:35:03 瀏覽:161
2013年經濟法考試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5-09-11 05:15:33 瀏覽:571
民法紅線 發布:2025-09-11 05:04:28 瀏覽:340
離婚法律顧問免費咨詢 發布:2025-09-11 05:04:26 瀏覽:8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匯編 發布:2025-09-11 04:55:51 瀏覽:615
民事訴訟法保障什麼 發布:2025-09-11 04:45:57 瀏覽:485
2017司法考試政策 發布:2025-09-11 04:43:33 瀏覽:115
小企業負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1 04:39:47 瀏覽:794
建築工程法律責任案例 發布:2025-09-11 04:20:00 瀏覽:693
l連帶責任的法律條文 發布:2025-09-11 04:04:12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