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的提訊

刑事訴訟法的提訊

發布時間: 2022-01-12 07:04:36

❶ 刑事上訴案件是否必須對上訴人提訊嗎

正常是。必須訊問的案件中我記得好像有幾種。在刑事訴訟法中有明確規定

❷ 提審與再審的區別,給我解釋通俗點,復製法條不理解,所以直接復制那個的不採納

1、含義來不同。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源法律效力的、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提審是因為案情重大或其他原因,上級法院把下級法院尚未判決或已經判決的案件提來自行審判。2、提起的主體不同:再審可因當事人、檢察院、法院提起;提審只能由法院提起。3、適用法院不同:再審是各級法院均可再審,提審只能是上級法院提審。4、適用對象不同,再審適用於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確有錯誤的案件;既可能是本院經辦過的案件,也有可能是下級法院經辦過的案件;提審的適用對象除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確有錯誤的案件,還包括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但只能是下級法院經辦過的案件。5、適用程序不同:再審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規定,可能適用一審程序,也可能適用二審程序;再審既可能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規定,也可能適用「死刑復核程序」的規定,只能適用二審程序。(《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

❸ 刑事案件提解是什麼程序

提解,一般是指因偵查需要,對已經關押在看守所未提起起訴的犯罪嫌疑人短時間內帶離看守所的行為。這個程序,一般用於指認現場、尋找新證據而用。

❹ 嫌疑犯從關押到終審的提訊程序有哪些如無證據最長多少時間公安一定要放人

第一個問題:

(一)偵查羈押期限及程序
1、一般羈押期限《刑事訴訟法》第124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兩個月。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逮捕以前已被拘留的,拘留的期限不包括在偵查羈押期限之內。一般情況下,偵查機關應當在法律規定的偵查羈押期限內偵查終結案件。
2、特殊羈押期限特殊羈押期限,意指偵查羈押期限的延長,但必須符合法定條件並履行相應的審批手續和程序。主要情況有: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24條的規定,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1個月。
(2)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25條的規定,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推延期審理。
3、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26條的規定,下列案件在《刑事訴訟法》第124條的規定的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2個月:
(1)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3)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4)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4、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27條的規定,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本法第126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2個月。
根據六機關《規定》第30條、第31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對案件提請延長羈押期限時,應當在羈押期限屆滿7日前提出,並書面呈報延長羈押期限案件的主要案情和延長羈押期限的具體理由,人民檢察院應當在羈押期限屆滿前作出決定。最高人民檢察院直接立案偵查的案件,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24條、126條和 127條規定的條件,需要延長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決定。
5、重新計算羈押期限根據刑事訴訟法和六機關《規定》的規定,遇有下列情況不計入原有偵查羈押期限,即重新計算羈押期限:
(1)在偵查期間,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發現之日起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24條的規定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由公安機關決定,無需人民檢察院批准,但須報人民檢察院備案。
(2)犯罪嫌疑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偵查羈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計算,但不得停止對其犯罪行為的偵查取證。對於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報的姓名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3)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時間,不計入偵查羈押期限。其他鑒定時間則應當計入羈押期限。

(二)審查起訴期限及程序

第一百三十八條 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
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如果不改變管轄的話:1.5+1+1.5+1+1.5=6.5,中間還有案件移送耗費的時間,所以其實還不只6.5個月呢

由於您的問題中沒有涉及案情,所以不能判斷期限。上面的都是最長的期限,相信你所談的案件不會達到這種程度。現在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也都講究效率,不會故意拖延的。有問題請進一步咨詢。

第二個問題:
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接受訊問後,即可聘請聘任律師,提供法律幫助。案件進入審查起訴階段後,律師可以實施辯護,提出法律意見。刑事案件中,律師非常重要。一定要請一個「好」的律師。

第三個問題:
建議你請口碑好的律師吧!費用的話以你的經濟實力決定。

❺ 刑拘期間提審的法律規定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第八十三條 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專證。拘留後,屬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第八十四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公安機關在拘留的二十四小時內可以在公安機關的辦案場所訊問,刑訊逼供一般發生在該環節。二十四小時後必須移交看守所。公安局和看守所單位不同,移交看守所之後,辦案機關提訊嫌疑人需要向看守所出事證件、辦理手續。

公安機關拘留的期限是3天, 特殊情況下,延長1-4日,流竄作案、多次、結伙作案可以延長至30日,加上檢察院批捕的時間7天。公安局最多可以拘留37天。

❻ 如何做好審查起訴階段的提訊工作

如果你在檢察院工作,那麼可以多看一些審訊之類及刑事訴訟法之類的書籍。祝你順利。

❼ 公安局到看守所是如何提審的

一、出示提審證明就可以對犯人進行提審。提審次數、時間不固定,看案情需要;逮捕期後提審還是由公安局辦案人員或檢察院人員負責,法院負責案件審判。

二、注意事項:

1、訊問犯罪嫌疑人必須由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偵查人員負責進行。訊問的時候,偵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

2、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羈押以後,偵查人員對其進行訊問,應當在看守所內進行。

3、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

4、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5、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7)刑事訴訟法的提訊擴展閱讀:

1、訊問犯罪嫌疑人,在文字記錄的同時,可以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對訊問過程錄音或者錄像的,應當對每一次訊問全程不間斷進行,保持完整性。不得選擇性地錄制,不得剪接、刪改。

2、對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實、無罪或者罪輕的事實、申辯和反證,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證明自己無罪、罪輕的證據,公安機關應當認真核查;對有關證據,無論是否採信,都應當如實記錄、妥善保管,並連同核查情況附卷。

❽ 刑事訴訟中再審與提審有什麼區別

1、含義不同。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提審是因為案情重大或其他原因,上級法院把下級法院尚未判決或已經判決的案件提來自行審判。
2、提起的主體不同:再審可因當事人、檢察院、法院提起;提審只能由法院提起。
3、適用法院不同:再審是各級法院均可再審,提審只能是上級法院提審。
4、適用對象不同,再審適用於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確有錯誤的案件;既可能是本院經辦過的案件,也有可能是下級法院經辦過的案件;提審的適用對象除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確有錯誤的案件強化,還包括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但只能是下級法院經辦過的案件。
5、適用程序不同:再審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規定,可能適用一審程序,也可能適用二審程序;再審既可能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規定,也可能適用「死刑復核程序」的規定,只能適用二審程序。(《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

《刑事訴訟法》僅三處提及提審,即:
第二百零五條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百條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判處死刑的,可以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
第二百零六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熱點內容
新修訂的准則條例 發布:2025-09-06 13:31:46 瀏覽:31
哪些主體不適用勞動法 發布:2025-09-06 13:30:12 瀏覽:724
商法學筆記總結 發布:2025-09-06 13:30:07 瀏覽:391
南京虐童事件法官 發布:2025-09-06 13:30:01 瀏覽:212
河南凌峰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06 13:13:50 瀏覽:871
依法治國在農村 發布:2025-09-06 12:51:15 瀏覽:948
古代妃子性刑法 發布:2025-09-06 12:41:45 瀏覽:78
英語的基本語法規則 發布:2025-09-06 12:38:40 瀏覽:135
廣州勞動法加薪 發布:2025-09-06 12:36:16 瀏覽:979
樺南林區基層法院 發布:2025-09-06 12:34:33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