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刑事訴訟法缺席審判
A.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缺席判決
法院可以作出缺席判決的情況有三種:
1、被告反訴後,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2、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3、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 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四條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五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1)解釋刑事訴訟法缺席審判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中缺席判決有以下特徵:
1、缺席審判的條件為: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其中包括公告送達這一擬制送達傳票的情況。
2、原告缺席與被告缺席的法律後果不同。原告缺席,可以按撤訴處理。而對於被告缺席則是可以缺席判決。
3、缺席判決是法院依職權主動作出。
4、缺席判決同對席判決具有同等的效力。
經過人民法院對被告人的"合法傳喚",合法傳喚指的是 人民法院要嚴格地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對當事人進行傳喚。傳喚的方式有三種:
一要使用傳票。
二要把傳票送達本人。
三要有送達回證。如果用傳票傳喚,或送達開庭通知書,應附有送達回證,由受傳喚的被告人簽名、蓋章,以證明他在法定期限內接到了傳喚通知。
口頭、廣播、喊話甚至讓他人轉告的簡便傳喚方式,都不是這里所談的"合法傳喚",所以不能作為缺席判決的條件。
B. 缺席審判的缺席審判的情形
1、控方缺席的情況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簡易程序中,檢察院作為公訴方可以不派員出庭,然而,公訴人不出庭極易導致控辯失衡,本著控辯平衡的原則,只要簡易程序是採取開庭審理的方式,公訴人就應當出庭,出庭不僅利於控辯對抗而且是確保法官形式中立的必須。因此,筆者認為,從學理上說,公訴案件除了適用書面程序的簡易程序[4]外,公訴人必須出庭。也就是說,在開庭審理下,應當不存在公訴方的缺席審判問題。
而對於自訴案件,自訴人可以全權委託訴訟代理人,本人可以不出庭。問題在於,如果訴訟代理人也沒有出庭,是否應當缺席審判?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參考澳門刑訴法典,一般情況下此應被視為自訴人撤訴,而不得進行缺席判決,但由於自訴可以進行反訴,因此,若被告方認為撤訴有損自己的利益而提出反對,那麼可以進行缺席判決[5]。
2、辯方缺席的情況
由於要嚴格保障當事人的參與權,因此,各國立法對於辯方的缺席判決的條件規定很嚴格。在一般的立法例中,被告方出庭作為義務規定,法理的基礎在於使之充分行使辯護職能,畢竟只有開庭審理中所作的陳述和答辯才能起到最直接的效果,才能對法院的裁判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因此,被告人潛逃,被告人因違反法庭秩序的情形都可能導致辯方的缺席。
法國刑事訴訟對於缺席判決的概念界定嚴格,把不到庭和缺席審判區別開來。即並非所有被告人未到庭的情況下所作的判決就一定是缺席判決。在輕罪和違警罪案件中,只有被告人能提出未到庭的有效理由,並因此可以對法庭裁判提出異議;或被告人根本沒收到傳票的情況下的缺席判決才是法律意義上的缺席。這樣規定是為了完善缺席判決「異議」制度。通過對缺席裁判提出異議消滅原缺席裁判,並由原法院不受上訴不加刑原則約束再次受理該案。法國重罪案件中的「撤銷抗傳判決」與前述異議制度類似。日本刑事訴訟中,在有必要到場的案件,符合法律規定時,當被告人拒不到場時,法院也可以在被告人不到場的情形下進行審判程序[6]。德國有一種客體程序(DasObjektverfahren),該程序針對物而不是針對人,通常採用書面評議形式,目的並非制裁,而是在於為將來到庭的被告保全證據。該程序的適用程序規定嚴格,需要檢察官或公民提出請求,通過該程序,法官可以決定是否對一定的客觀物體進行證據保全、沒收、銷毀等措施,缺席的被指控人無權要求獲悉程序的進展情況,但是法官有權對知悉住所的缺席人做通知。此外,對法庭的該裁決,可以提出申訴和上訴。
C.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告缺席此案是否能夠繼續審理
一般來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要和刑事案件一同審判的。如我國刑訴法第七十八條 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同刑事案件一並審判,只有為了防止刑事案件審判的過分遲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審判後,由同一審判組織繼續審理附帶民事訴訟。
而我國刑訴法解釋 第一百八十一條 在審判過程中,自訴人或者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以及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後被告人脫逃,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若此案刑事部分未審結,被告人下落不明時,一般來說法院是將此案中止的。你也就只能等著了。
若刑事案已審結了,那麼民事部分可按照民訴法規定缺席判決。
刑訴解釋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審判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外,還應當適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
我國民訴法第一百三十條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希望對您有幫助!
D. 刑事缺席審判三種適用情形
刑事缺席審判三種適用情形:依據刑事訴法的規定,刑事訴訟中可以缺席判決的三種情形包括貪污賄賂犯罪案件、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案件嫌疑人在境外的;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和被告人死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一條 對於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需要及時進行審判,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的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符合缺席審判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前款案件,由犯罪地、被告人離境前居住地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第二百九十六條 因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中止審理超過六個月,被告人仍無法出庭,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申請或者同意恢復審理的,人民法院可以在被告人不出庭的情況下缺席審理,依法作出判決。
第二百九十七條 被告人死亡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止審理,但有證據證明被告人無罪,人民法院經缺席審理確認無罪的,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被告人死亡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審理,依法作出判決。
E. 刑事案件缺席判決的適用情況有哪些
您好,
對於刑事案件,必須被告人到庭參加審判,是不能缺席判決的。(民事訴訟可以)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到案的情況下,司法中的一般做法是中止法律程序。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訴訟義務。
刑事訴訟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廣泛的訴訟權利。這些訴訟權利按其性質和作用的不同,可分為防禦性權利和救濟性權利兩種。一方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許多防禦性權利。所謂防禦性權利,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對抗追訴方的指控、抵消其控訴效果所享有的訴訟權利。主要有:
(1)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2)辯護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自行或在辯護人協助下獲得辯護。在公訴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託辯護人。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後,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在自訴案件中,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有權在法定條件下獲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有權拒絕辯護人繼續為其辯護,也有權另行委託辯護人辯護。
(3)拒絕回答權。犯罪嫌疑人有權拒絕回答偵查人員提出的與本案無關的問題。
(4)被告人有權在開庭前10日內收到起訴書副本
(5)參加法庭調查權。被告人有權參加法庭調查,就檢察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發表陳述,向證人、鑒定人發問,辨認、鑒別物證,聽取在法庭上宣讀、播放的未到庭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人的鑒定意見、勘驗檢查筆錄和其他證據文書,並就上述書面證據發表意見;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
(6)參加法庭辯論權。被告人有權參加法庭辯論,對事實的認定和法律的適用發表意見,並且可以與控訴方展開辯論。
(7)最後陳述權。被告人有權向法庭作最後陳述。
(8)反訴權。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有權對自訴人提出反訴。
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還享有很多的救濟性權利。
所謂救濟性權利,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國家專門機關所作的對其不利的行為、決定或裁判,要求另一專門機關予以審查並作出改變或撤銷的訴訟權利。主要包括:
(1)申請復議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申請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書記員、鑒定人、翻譯人員迴避,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不服的,有權申請復議。
(2)控告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其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3)申請變更、解除強制措施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採取的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
(4)申訴權。對於人民檢察院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73條第2款的規定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有權向人民檢察院申訴;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權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申訴符合法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5)上訴權。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從而引起第二審程序的開始。
除了以上訴訟權利以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還享有一系列程序保障權。這些程序保障權對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主體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些程序保障權主要有:
(1)在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的情況下,不得被確定有罪
(2)獲得人民法院的公開、獨立、公正的審判
(3)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不受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刑訊逼供、威脅、引誘、欺騙及其他非法方法進行的訊問,不得強迫自證其罪,以及排除非法證據
(4)不受偵查人員實施的非法逮捕、拘留、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
(5)不受偵查人員的非法搜查、扣押等偵查行為
(6)第二審人民法院在審理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一上訴的案件時,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等等。
同時,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承擔以下訴訟義務:
(1)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承受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
(2)接受偵查人員的訊問、搜查、扣押等偵查行為。
(3)對於偵查人員的訊問,應當如實回答。
(4)依法按時出席法庭並接受法庭審判。
(5)遵守法庭紀律,聽從審判人員的指揮。
(6)對於生效的判決和裁定,有義務履行或協助執行。
F. 刑事訴訟當中可不可以缺席判決
1、刑事訴訟中不能缺席判決。法律規定法院應當當面宣判。
2、出現法定情況的可以中止或者終止。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 在審判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中止審理:
(一)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脫逃的;
(三)自訴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未委託訴訟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審理的原因消失後,應當恢復審理。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G. 刑事訴訟法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是否可以缺席判決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缺席判決內容體現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九十八條規定:「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應當按自行撤訴處理」。這與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缺席判決內容是不一致的。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29條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遲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第130條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第131條規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該《解釋》存在問題:《解釋》未規定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刑事被告人除外)缺席及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反訴時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缺席時,是否適用缺席判決?難道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不存在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刑事被告人除外)缺席及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反訴的情況?或者說該情況不適用缺席判決?回答是否定的。
附帶民事訴訟本質上就是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因其犯罪行為所引起的物質損失賠償而進行的訴訟。其立法的宗旨是貫徹訴訟經濟原則,避免人民法院,當事人、證人等重復勞動,在懲處犯罪的同時,及時地挽回被害人因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有效地維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減小犯罪行為所帶來的社會危害,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解釋》第一百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外,還應當適用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被告有提出反訴的權利。反訴是指在已經開始的訴訟中,被告以本訴中的原告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與本訴的訴訟標的有牽連的,旨在保護被告的民事權利和合法利益的獨立訴訟請求,反訴是被告針對本訴提出的,其目的是為了抵銷、吞並本訴原告的訴訟請求。反訴是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的一種特殊方式,是法律對被告的特殊保護。實行反訴制度,可以簡化訴訟程序,提高辦案質量和效串,避免人民法院在本訴與反訴的裁判上相互矛盾,更好地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因此在附帶民事訴訟中,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應當享有反訴的權利,即使是作為刑事被告人的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在附帶民事訴訟中,是獨立的民事主體,應當享有法律賦予的民事權利,不能因為其犯罪而剝奪或取消其反訴權利,所以,應當允許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反訴的權利。
(三)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刑事被告人除外)缺席及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反訴時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缺席時適用缺席判決。第一判決的事實已經清楚,第二有利於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第三有利於提高訴訟效率,防止訴訟拖延。這與附帶民事訴訟的立法宗旨是相一致的
H. 為什麼民事訴訟法有缺席審判而刑事訴訟法沒有
民事訴訟栽定對象是民事糾紛當事人,如果當事人缺席可以栽定其承擔民事責任。
但刑事案件多為公訴案件,栽定的對象是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必須到場接受審判。罪犯不到場可能是無法到場,即因重大疾病不能到場或沒有到案,這樣的判決無法生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