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第三十二條第二三項

勞動法第三十二條第二三項

發布時間: 2022-03-01 16:51:02

A. 請問大家強迫員工做危險的工種違反勞動法那條

【1】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第六項,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2】有危險的工作存在,不可怕,關鍵是強迫勞動者去做,沒有安全系數,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就是違法行為了。
【3】勞動者在這時可以拒絕做危及生命工作,立即解除勞動合同,當時就告訴用人單位。
注意保存證據,以便日後獲得經濟補償。
【4】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一項,第47條,
按每一年工齡補償一個月的工資。

B. 關於勞動法第三十二條第(一)項規定的問題

勞動法第三十二復條第制(一)項規定,在試用期內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作出了新規定,在法律上是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即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
第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內的;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C. 終止合同屬於非本人意願與單位脫離勞動關系嗎

終止合同屬於非本人意願與單位脫離勞動關系。

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就是非自願失業。按照勞動保障部《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等有關規定,非本人原因中斷就業的人員是指下列人員:

(一)終止勞動合同的;

(二)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被用人單位開除、除名和辭退的;

(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二條第二、三項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1)在試用期內的;

(2)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3)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

其一,終止勞動合同。

即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期限已到期或者雙方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終止履行,用人單位不再與勞動者續簽勞動合同,造成勞動者失業。這些情況皆屬於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

其二,解除勞動合同。

即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履行。根據《勞動法》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也分為三類情況:

一是由勞動者個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主要是指個人主動辭職。由這種情況造成的失業,是不屬於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而是一種自願性失業。但因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而致使勞動者主動解除勞動關系,造成失業的,也可以認定為非自願性失業。

二是由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按照《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可在下列情況下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1)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3)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4)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5)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6)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雙方協商不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的;

(7)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失業,一般都是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

三是雙方協商同意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不論是誰提出來,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失業,一般也都按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對待。

D. 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條第三項是怎麼樣的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內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容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E. 勞動法第32條

第三十二條 【勞動者隨時通知解除合同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專勞動者可以隨時屬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內的;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條文注釋】
在試用期內,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實際上是雙向的,即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都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不必徵得對方同意。需要注意的是,勞動者在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應按照勞動者的實際工作天數支付工資。本條中的「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是指採用拘留、禁閉或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或限制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身體活動自由的行為。勞動者除了有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外,還可以就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向有關部門舉報,要求進行查處。對於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勞動者在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同時,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其付出的勞動支付相應的報酬。

F.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條第三項的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抄國勞動法》第二十六條第三項的規定是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G. 勞動者根據勞動法第38條第一款 第三項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內容該怎麼寫

是公司未給你繳納社會保險嗎?你可以要求公司為你繳納社會保險,如果公司未履行他的義務,你可以向你工作所在地的勞動部門提起訴訟要求賠償

H. 勞動法第三十條

【不勝任 解除勞動抄合同襲 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三項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第四十條第二項)

I.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和《勞動法》第三十二條是否沖突

《勞動法》來:第三十二條有下列情源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內的;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和《勞動法》第三十二條不沖突。
一,勞動法規定的是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和用人單位具有二,三項違法事實,勞動者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二,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是在正常{用人單位沒有違法]情況下,勞動者因為個人原因需要解除勞動合同的具體規定。主要是解除勞動合同時間的要求。
三,《勞動合同法》是在勞動法的基礎上的細化和補充。如勞動者在試用期內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就要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說以《勞動法》為本,具體實施要以《勞動合同法》的具體規定來實施。

J. 如主動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是否享受失業金

主動辭職不能享受失業金。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五條之規定,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三)已經進行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根據《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第四條:失業人員符合《失業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條件的,可以申請領取失業保險金,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其中,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是指下列人員:
(一)終止勞動合同的;
(二)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被用人單位開除、除名和辭退的;
(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二條第二、三項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

熱點內容
背法律知識的竅門 發布:2025-08-17 00:25:03 瀏覽:402
2016年能出台新的拆遷條例嗎 發布:2025-08-17 00:25:00 瀏覽:120
魔法學院之黑夜王女 發布:2025-08-17 00:12:54 瀏覽:786
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經濟法 發布:2025-08-17 00:02:53 瀏覽:845
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 發布:2025-08-17 00:00:55 瀏覽:549
安徽高級人民法院是 發布:2025-08-16 23:37:57 瀏覽:269
勞動法關於員工離職工資結算的規定 發布:2025-08-16 23:34:56 瀏覽:80
依法治國的客體及其對象 發布:2025-08-16 23:29:51 瀏覽:92
輸變電分包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16 23:23:51 瀏覽:98
深圳市2017年勞動法年假 發布:2025-08-16 23:12:22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