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對企業是惡法
1. 新勞動法對企業的不利因素
第一,用工一個月必須簽訂勞動合同。
第二,不得扣押勞動者的證件、金錢等。
第三,勞動者辭職很自由。
2. <勞動合同法>是惡法嗎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有點惡法的意思。
3. 企業違反勞動法嗎!
(1)被用人單位侵權的,可以到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
(2)與用人單位發內生勞動爭容議的,可以到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到勞動保障部門投訴或申請工傷認定、要求支付社會保險待遇等,如果勞動保障部門有關機構拖著不辦,或者對其處理結果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如果遇到一些復雜的官司,對法律問題搞不懂的時候,可以到當地工會、婦聯、共青團組織、當地新聞媒體、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門尋求幫助;
(5)如果想了解勞動保障政策,或者遇到具體問題需要咨詢的時候,可以撥打「12333」免費勞動保障政策咨詢熱線電話,工作人員會給您詳細的解答。
4. 新勞動法是不是一部惡法
新勞動法實施一段時間後,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低利潤的生產企業,尤其是出口專企業關門大吉,解屬雇全體員工。造成社會不穩,然後影響蔓延到高端企業。
中國的勞動法和稅法改革過急,是「未富先驕」。從最近紛擾不停的裁員事件就可見一斑。唯一的方法就是地方執法時放鬆,但這樣也抵銷不了全部的惡果。
勞動法和稅法改革過急了呀!中國的經濟還不至於好到那種程度......
5. 關於新勞動法對企業員工崗位違規處罰規定
法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工資,造成經濟損失的除外,即使造成經濟損失,扣款也不超過月工資的20%,1200罰款600已經超過這個額度了,是違法行為,具體如下: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5)勞動法對企業是惡法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違規扣除工資是可以依法要求補償的,具體如下: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6. 勞動法對企業對員工的處罰有什麼規定
7. 新勞動法對企業和個人有什麼影響
新的勞動合同法更傾向於保護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給予更嚴格的要求版,就違約金一塊,用人單位權除了在給勞動者提供培訓和約定競業限制的情況下可以約定勞動者的違約金外,不得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此外,除勞動者存在過錯(勞動合同法39條)用人單位解除合同外,其他情況下,不論是勞動者還是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合同,還是雙方協議解除合同,用人單位都應該給勞動者經濟補償.
8. 勞動法是惡法嗎
新勞動法實施一段時間後,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低利潤的生產企業,尤其是出口版企業關門大吉,解僱全體權員工。造成社會不穩,然後影響蔓延到高端企業。
中國的勞動法和稅法改革過急,是「未富先驕」。從最近紛擾不停的裁員事件就可見一斑。唯一的方法就是地方執法時放鬆,但這樣也抵銷不了全部的惡果。
勞動法和稅法改革過急了呀!中國的經濟還不至於好到那種程度......
9. 勞動法對企業違規用工怎麼規定
《勞來動法》第五十八條國家源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
第九十四條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九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對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