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扭送
1. 扭送屬於強制措施嗎
不屬於。《刑事訴訟法》規定:對於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版以立即扭送公權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二)通緝在案的;(三)越獄逃跑的;(四)正在被追捕的。
2. 扭送權
你看見一個正在行凶殺人的強盜,就可以行使扭送權,把他扭送到警察局。
這個是市井俚語,法律沒有扭送權這個名詞。
3. 法律對扭送是如何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對於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
(二)通緝在案的;
(三)越獄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扭送是中國法律賦予公民在緊急情況下協助司法機關同犯罪作斗爭的一種權利。公民抓住人犯後,應立即送交司法機關處理,不得擅自拘禁。司法機關對於公民扭送前來的人犯,不論是否屬於自己管轄的,都應當接受,並立即訊問。如果認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並非通緝在案的,應立即釋放;需要進一步審查處理的,依照管轄分工,移送主管機關處理;需要拘留或者逮捕的,依照法定程序迅即辦理拘留或者逮捕手續。
4. 什麼是扭送,公民可以將哪些人扭送至司法機關
遇到下列情況,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將犯罪嫌疑人扭送到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通緝在案的;越獄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
5. 群眾扭送 強制傳喚
1、「對交通肇事逃逸抄的違法嫌疑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傳喚或逃避傳喚的,警察肯定不能對其強制傳喚」:不是,只要警察發現嫌疑人的行蹤,就可以強制傳喚。
2、「那麼實踐中可否由協警員將其扭送至公安機關呢?」:可以。只要發現是違法或犯罪的嫌疑人就可以扭送。
3、「可否利用被侵害人或被侵害人的家屬將其扭送至公安機關呢」:也可以。
4、被扭送的對象:違法或犯罪的嫌疑人。
可以實施扭送行為的主體:公檢法工作人員以外的所有公民,包括受害人。
6. 公民扭送不當
根據現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民享有扭送的權利,而在扭送過程中任意侵犯扭送對象版人身權利權的法律責任問題卻沒有做出任何規定;公民在正當扭送過程中因意外事件而使扭送對象死亡或者遭受嚴重人身傷害後也沒有相應的豁免制度;這表明在扭送制度中關於法律救濟的規定尚存在嚴重缺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7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第38條規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我國刑法也規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一系列的罪名,以及刑法中的免責情形,但引用以上規定來處理扭送的問題則過於籠統和抽象,在實踐中也不易於操作。當公民在行使扭送權利而出現各種問題時,各地的公安、司法機關對其處理也大不相同。
7. 扭送的法定情形有哪些,實施扭送的要求限制有哪些
1.扭送是指公民將當場抓獲的違法犯罪分子強制送交司法機關處理的行專為。
2.情形:《中華人屬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對於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二)通緝在案的;(三)越獄逃跑的;(四)正在被追捕的。扭送是中國法律賦予公民在緊急情況下協助司法機關同犯罪作斗爭的一種權利。3.注意:公民抓住人犯後,應立即送交司法機關處理,不得擅自拘禁。司法機關對於公民扭送前來的人犯,不論是否屬於自己管轄的,都應當接受,並立即訊問。如果認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並非通緝在案的,應立即釋放;需要進一步審查處理的,依照管轄分工,移送主管機關處理;需要拘留或者逮捕的,依照法定程序迅即辦理拘留或者逮捕手續。
8. 公安文書中扭送的含義
扭送是針對的沒有法定抓捕嫌疑人的群眾來說的,如果群眾發現了逃犯,正在犯罪的嫌疑人,犯罪後正在逃跑的嫌疑人是可以將其抓住的,如果將嫌疑人逃犯抓住以後送到公安機關,這就是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