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條例罰款
Ⅰ 省道兩側多少米內為控制線啊有什麼要求嗎
省道兩側不少於15米。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
在公路兩側修建永久性工程設施,其建築物邊緣與公路邊溝外緣的間距為:國道不少於20米,省道不少於15米,縣道不少於10米,鄉道不少於5米。
公路要求:
第二十二條禁止在公路及公路用地上構築設施、種植作物。禁止任意利用公路邊溝進行灌溉或者排放污水。
第二十三條在公路兩側開山、伐木、施工作業,不得危及公路及公路設施的安全。
第二十四條不得在大型公路橋梁和公路渡口的上、下游各200米范圍內採挖沙石、修築堤壩、傾倒垃圾、壓縮或者擴寬河床、進行爆破作業。不得在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范圍內任意取土、採石、伐木。
(1)省道條例罰款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建設規定:
第三十一條因建設公路影響鐵路、水利、電力、郵電設施和其他設施正常使用時,公路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徵得有關部門的同意;因公路建設對有關設施造成損壞的,公路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該設施原有的技術標准予以修復,或者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
第三十二條改建公路時,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路段兩端設置明顯的施工標志、安全標志。需要車輛繞行的,應當在繞行路口設置標志;不能繞行的,必須修建臨時道路,保證車輛和行人通行
第三十三條公路建設項目和公路修復項目竣工後,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建成的公路,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置明顯的標志、標線。
第三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確定公路兩側邊溝(截水溝、坡腳護坡道,下同)外緣起不少於一米的公路用地。
參考資料:中國政府網_《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Ⅱ 江蘇省公路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公路建設和管理,促進公路事業發展,適應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國務院《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經營、使用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公路(含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按照其在公路路網中的地位分為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和村道;按照技術等級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和四級公路。
村道的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按照有關農村公路的法律、法規執行。第三條公路發展應當遵循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確保質量、保障暢通、保護環境、節約用地、建設改造與養護管理並重的原則。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公路發展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採取有力措施,扶持和促進公路事業的發展。第四條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全省公路工作,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公路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公路相關工作。第五條國道、省道的監督管理,由省和設區的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具體職責劃分由省人民政府確定。
縣道、鄉道的監督管理,由縣(市、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以下簡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所屬的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機構具體承擔公路行政處罰以及與行政處罰相關的行政檢查、行政強制等執法職能。第六條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根據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需要,建立公路管理一體化的工作機制,推進公路規劃、養護、管理和服務一體化,實現區域間相互聯動、資源共享、協調發展。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壞或者非法佔用公路、公路用地以及公路附屬設施。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公路上非法設卡、收費、罰款和攔截車輛。第二章公路規劃第八條公路規劃應當符合國家公路總體規劃要求,根據本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以及國防建設需要編制,並與國土空間規劃和其他方式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相協調。第九條公路規劃分長遠規劃、中長期規劃、近期規劃。規劃確定的公路建設項目,應當有計劃地分步組織實施。
新建、改建、擴建公路項目應當符合公路規劃,對未納入公路規劃或者與公路規劃不一致的公路建設項目,不予批准。
經批準的公路規劃需要修改的,經科學論證後,由原編制機關提出修改方案,報原批准機關批准。第十條編制公路建設用地計劃應當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保證公路用地需要,符合公路技術等級標准,切實保護耕地,節約用地,合理使用土地。對已經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的公路建設用地,依法進行用途管制。第十一條規劃建設鐵路、河道、渡槽、管線等各類設施涉及上跨、下穿或者並行於規劃公路的,應當徵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意見,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准和相關規定的幾何尺寸和凈空要求。第三章公路建設第十二條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依據職責維護公路建設秩序,加強對公路建設的程序和投資、質量、進度、安全的監督管理。第十三條新建、改建、擴建公路應當符合相應技術等級的要求。國道、省道的建設不低於二級公路技術標准,縣道的建設不低於三級公路技術標准,鄉道的建設不低於四級公路技術標准。
新建、改建、擴建公路應當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准,同步建設交通安全設施以及必要的服務、管理設施。第十四條公路建設資金應當多渠道、多方式地籌集,具體可以通過下列渠道和方式籌集:
(一)財政撥款;
(二)國內外金融機構或者外國政府貸款、贈款;
(三)國內外企業或者其他組織、個人的投資、捐款;
(四)依法出讓公路收費權的收入;
(五)開發、經營公路的公司依法發行股票、公司債券;
(六)法律、法規或者國家、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方式。
籌集公路建設資金不得強行攤派。
公路建設資金應當依法加強管理,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第十五條公路建設項目經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審查後,按照國家規定報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法律、法規規定需要事先辦理有關審批手續的,從其規定。
公路建設項目必須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准。未經原設計單位同意,不得擅自變更設計;未經原批准機關批准,不得改變原審批文件中項目的工程規模、線路走向、技術標准等。
Ⅲ 限速規定
法律分析:高速限速一般為110~120km/h;一級公路,如國道、省道等限速為80km/h;城市郊區道路限速為70~80km/h;城市道路限速40~60km/h。高速公路超速處罰新規定中針對小型車、大型車超速行為劃定4種處罰措施:警告;罰款200元,扣3分;罰款1000元,扣6分或並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罰款2000元,一律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四十五條 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不得超過限速標志、標線標明的速度。在沒有限速標志、標線的道路上,機動車不得超過下列最高行駛速度:
1. 沒有道路中心線的道路,城市道路為每小時30公里,公路為每小時40公里;
2. 同方向只有1條機動車道的道路,城市道路為每小時50公里,公路為每小時70公里。
第四十六條 機動車行駛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過每小時30公里,其中拖拉機、電瓶車、輪式專用機械車不得超過每小時15公里:
1. 進出非機動車道,通過鐵路道口、急彎路、窄路、窄橋時;
2. 掉頭、轉彎、下陡坡時;
3. 遇霧、雨、雪、沙塵、冰雹,能見度在50米以內時;
4. 在冰雪、泥濘的道路上行駛時;
5. 牽引發生故障的機動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