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資源管理條例
⑴ 湖南省洞庭湖區水利管理條例(2009)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洞庭湖區水利管理,改善生態環境,發揮河湖功能,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洞庭湖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洞庭湖區從事水資源利用、水資源保護、水工程管理及相關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洞庭湖區,是指洞庭湖區綜合治理規劃確定的本省境內洞庭湖水域及其周圍平原區和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幹流尾閭地區。第三條洞庭湖區水利管理應當遵循統一規劃、分級管理、科學利用、嚴格保護和協調發展的原則。第四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洞庭湖區水利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洞庭湖利用與保護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機制,制定政策措施,改善水生態環境,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定期聽取洞庭湖區水利管理情況的報告,及時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
洞庭湖區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利建設和管理,落實國家和省人民政府有關洞庭湖區綜合治理的政策,採取有效措施規范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防止現有河湖面積減少,提高河湖行洪蓄水能力,防治水污染,保護水資源。
洞庭湖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洞庭湖區水利管理的要求,做好有關具體工作。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洞庭湖區水利管理的主管部門,省洞庭湖水利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洞庭湖區水利管理工作。
洞庭湖區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利管理工作。
省、洞庭湖區設區的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洞庭湖區水利管理的有關工作。第六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洞庭湖區綜合治理規劃,編制治澇、灌溉、供水、洲灘岸線利用和水資源保護等專業規劃。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的洞庭湖區水環境保護、濕地保護、漁業、航運、水土保持、種植養殖等專業規劃,應當符合洞庭湖區綜合治理規劃。
洞庭湖區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洞庭湖區綜合治理規劃和有關專業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具體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第七條鼓勵成立農民用水戶協會,加強水工程設施和用水排水自律管理。第二章水資源利用第八條省、洞庭湖區設區的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水功能區的要求,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強水質監測和飲用水水源保護,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兼顧種植養殖和工業用水,保障河湖生態環境用水。第九條洞庭湖區縣(市、區)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劃定農田灌溉區,實行計劃用水;推行節水灌溉方式和節水技術,提高農業用水效率。
農田灌溉單位和個人引水、截(蓄)水不得損害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權益。第十條在洞庭湖區水域、灘地、岸線內進行開發活動,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洞庭湖區綜合治理規劃以及有關專業規劃的要求。開發利用洲灘應當經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十一條省、洞庭湖區設區的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省人民政府批準的《湖南省水功能區劃》劃定養殖水域,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在養殖水域內養殖,應當科學確定養殖密度,合理投餌、施肥和使用葯物,防止污染水體。養殖水域的水質必須符合漁業水質標准。
禁止在非養殖水域內進行任何形式的投肥、投餌或者設置網箱等人工養殖活動。第三章水資源保護第十二條禁止圍墾湖泊。
城鎮建設不得佔用湖泊。城鎮規劃的臨湖界限,由省、洞庭湖區設區的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規劃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水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對垸內湖泊面積不足本垸面積百分之十的,洞庭湖區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補足湖泊面積;確有困難的,應當劃定相應的預備調蓄區。在垸內湖泊和預備調蓄區內從事養殖或者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必須服從調蓄漬水的需要。第十三條禁止向水域排放未經處理或者處理未達標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禁止向水域傾倒污染物。禁止在灘地和岸線內傾倒、填埋、堆放、貯存污染物。
省、洞庭湖區設區的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洞庭湖區水環境監測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