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停休

勞動法停休

發布時間: 2020-12-22 01:15:59

勞動法是否規定本休停休算曠工

你好:抄
勞動法制定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勞動法是否規定本休停休算曠工?這個屬於企業內部管理事務,由公司自行制定。若企業規定有不合理之處可向當地勞動部門投訴。謝謝!!!

⑵ 勞動法里有關於公司對員工停休的規定嗎

沒有停休這個說法,你會不會是弄錯詞了
是說調休嗎?

⑶ 按照勞動法公司可以隨便停員工休息嗎

不可以,損害了勞動者的勞動權。因公放假要支付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

⑷ 2017年1月二號發布的通知說從即日起暫停員工休假一直到春節放假,預計23日放假,這樣連著上違反勞動法嗎

不合法,《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內
第四十容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⑸ 《勞動法》規定企業職工停工休息期是啥內容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二條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回資支付答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⑹ 動不動就停休的單位 是不是違反勞動法的

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單位是不能這么做的,勞動者可以到當地的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6)勞動法停休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第七條 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並有共同請求的,可以推舉代表參加調解、仲裁或者訴訟活動。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爭議的重大問題。

第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⑺ 勞動法是否規定本休停休算曠工

現勞動合同法沒明確規定,但公司有相關規章制度且也證明你知道,那麼曠工三天可以算自離的。

⑻ 上班幹活一半停下休息違反勞動法嗎

上班幹活一一半半休停下來休息是不可以的你在工作崗位不可以休息休息你就是違反據勞動規則老闆會罰你的會扣你獎金。

⑼ 勞動法規定工人休息幾天開始算停工待料

你好,勞動法沒有明確規定,單位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而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回:(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答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單位有自己的管理制度,沒有經過公司同意而休假,單位可以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解除勞動合同。

⑽ 公司停休合法嗎

雖然我國現在實行的抄是8小時/日,襲40小時/周,20.83(計算工資時為21.75)日/月工作制,即雙休制,但公司安排單休,並未違反《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的規定。

只是第六天上班屬於加班,應按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安排調休或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如果公司既未安排調休,也不支付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就是違法的,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可以通過向勞動行政部門舉報,或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的方式予以解決。

熱點內容
李永樂律師 發布:2025-05-14 19:42:08 瀏覽:719
法治中國夢演講稿 發布:2025-05-14 19:40:39 瀏覽:79
民法典媒體宣傳 發布:2025-05-14 19:35:44 瀏覽:106
法治領導方式 發布:2025-05-14 19:24:03 瀏覽:52
便民警務站對群眾法律知識宣傳 發布:2025-05-14 19:24:03 瀏覽:258
信訪條例作文 發布:2025-05-14 18:46:24 瀏覽:19
長春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4 18:45:35 瀏覽:664
社會與法見涼山 發布:2025-05-14 18:39:32 瀏覽:844
山東省法律援助網上平台 發布:2025-05-14 18:39:27 瀏覽:450
樂平樂港法院 發布:2025-05-14 18:37:17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