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不保障

勞動法不保障

發布時間: 2025-07-09 06:58:48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休全月事假不給開最低生活保障

全月事假是沒有工資的,事假是因你個人原因請假不上班,公司不會給底薪的

㈡ 我國勞動法的缺點

勞動法可以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但也存在很多漏洞,程序很復雜。缺陷如下:
1、法律覆蓋面不夠,部分應納入人群被排斥在法律規范之外。
2、原則性規定過多,配套法律法規不夠完善,不便於實際操作。
3、立法上內容不夠完善。如,總則之中沒有規定《勞動法》的基本原則,以致出現法律沒有明確的問題就不能依據法的基本精神處理,實踐過程中遇上新問題就得需要國家勞動保障部出面解釋,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勞動法應由的僵化
4、立法時沒有充分考慮與原有規定的銜接問題。如《勞動法》並未包含《企業職工獎懲辦法》規定的一些長期應用的行之有效的獎懲手段,作為一部位階高的後法,實踐之中還得繼續依照以前的規定,顯然是存在一定問題的。
對修改完善《勞動法》的具體建議
(1)擴大《勞動法》的適用范圍。對勞動關系的內容要作具體表述,便於區別勞務關系等其他社會關系;將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之中事實勞動關系人員納入到勞動法的調整范圍之內;將目前因主體不適格如非法用工單位人員、童工和退休返聘人員等特殊勞動關系人員納入到勞動法的調整范圍之內,但可規定其只能享受僅限於工資報酬、勞動保護等基本權利,還可對特殊弱勢群體作出特殊保護規定,如建築行業非法層層轉包作為轉包單位應承擔連帶責任。
(2)加緊制定配套法律法規,力爭盡快形成一套完整的勞動保障法律法規體系。盡快出台《社會保險法》和《勞動合同法》,盡量統一全國的勞動保障政策,地區之間一般只有量的差別,而不應存在做法的過大差異,避免省際沖突。
(3)加快修訂《勞動法》的部分條款,填補內容上的缺陷。首先要將《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寫入總鋼;其次要對《勞動法》的諸多具體條文進行修訂增補,如對第三十一條可變更為「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至少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雙方另有約定,應從其約定」。
(4)建議國務院廢除《勞動保險條例》和《企業職工獎懲辦法》,將相應內容寫入《勞動法》或其他單項法律法規。
(5)修訂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將每周四十小時工作制寫進法律,使之符合實際。
(8)加強《勞動法》的宣傳活動,在修訂或制定《勞動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規之前組織全國范圍內的討論,傾聽民聲,匯集民意並使勞動法法律觀念深入人心。
法律依據
《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㈢ 勞動法不保護勞務派遣工嗎

勞務派遣員工也是有專門的法律予以保護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內令
第22號
《勞容務派遣暫行規定》已於2013年12月20日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第21次部務會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條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 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本規定解除或者終止被派遣勞動者勞動合同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 用工單位違反本規定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三條 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六條規定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 用工單位違反本規定退回被派遣勞動者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執行。

㈣ 為什麼很多企業都不執行勞動法呢

因為嚴格執行勞動法對於一些用人單位來說壓力太大,但這並不可以成為回違反勞動法的合法理由答。存在違反勞動法的情形,勞動者可以依法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或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維權。
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熱點內容
台灣土地立法 發布:2025-07-09 12:12:40 瀏覽:217
初級經濟法基礎模擬 發布:2025-07-09 12:12:33 瀏覽:328
走壞賬司法 發布:2025-07-09 11:48:49 瀏覽:940
私自蓋章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9 11:47:13 瀏覽:736
布料倉庫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9 11:42:55 瀏覽:21
黑合同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9 11:42:09 瀏覽:141
廣東律師排名 發布:2025-07-09 11:34:35 瀏覽:16
盛恆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09 11:27:50 瀏覽:781
行政法研究會 發布:2025-07-09 11:25:30 瀏覽:235
司法救助金申請後檢察 發布:2025-07-09 11:23:14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