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王殿學律師

王殿學律師

發布時間: 2021-01-31 15:45:44

Ⅰ 「反削20年前班主任」的男子出獄了嗎

「反削20年前班主任」的男子於今日(6月19日)出獄了。

6月19日上午,紅星新聞記者從「20年後學生當街毆打老師案」當事人常某堯父親常先生處獲悉,常某堯已經刑滿釋放。「准備在酒店換洗換洗然後回家。」常先生說,接下來的事情等安頓好再做打算。

隨後,常某堯走出賓館接受采訪稱,他意識到此前打老師這種以暴制暴的方式是不對的,希望以後做什麼事情不要沖動,遇到事情多想一想。對於以後的打算,常某堯稱,准備先回家看看奶奶,然後好好做生意,多賺點錢。

(1)王殿學律師擴展閱讀

律師表示20年後打老師對於尊重老師的社會美德是一種挑戰: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殿學對此案背後的社會心理進行了分析。他表示,20年後打老師會給一般人的社會心理造成震撼,對於尊重老師的社會美德是一種挑戰。

王殿學認為,判決書中所說的「情節惡劣」,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尋釁滋事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五項規定,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破壞社會秩序,嚴重影響他人的工作、生活、生產、經營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二項規定的「情節惡劣」。

「打人視頻的傳播是案情的關鍵。」王殿學表示,判決書中,張林曾對自己被學生毆打表示難堪,而視頻的廣泛傳播加重了這點。「打老師是尋釁滋事行為,但如果沒有網傳,我覺得不一定能構成罪。」

Ⅱ 「無證收購玉米案」,王力軍非法經營罪,一審請了假律師,是怎麼回事

根據公開的報道,王力軍收購玉米案,一審的確是委託了假律師,不存在的律師,不存在的律師事務所,一審法院對律師身份的審查失職。
冒充律師,代理案件,收取費用,這是刑事詐騙案,當事人可以報案,並依法追究冒充者的刑事責任。也可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冒充者的法律責任,因為無代理資質,無代理許可權,而冒充者本身代理的案件就是非法經營罪,這是極大的諷刺。
關於真假律師判斷,法律工作者判斷,簡要回答如下:
律師在律師事務所工作,執業范圍是全國,民商事刑事案件代理,可以在律師當地的省司法廳和省律師協會官網查詢和核實。
法律工作者在法律服務所工作,執業范圍是所在區縣,只能代理民商事案件,不能代理刑事案件,也不能跨區跨縣執業,更不能跨市跨省執業,可以在律師當地的省司法廳和省律師協會官網查詢和核實。

附:
「無證收購玉米案」一審回溯: 查不到的律師和律所_新聞頻道_東方頭條

巴彥淖爾市148協調指揮中心法律服務二所與臨河區法院僅一條馬路之隔,王力軍在這里找了自己的一審辯護律師。(南方周末記者 滑璇/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02月16日《南方周末》)
現在回想起來,王力軍只記得王潤生說過:無意識犯罪。「他基本上就說了這5個字,花了5000塊錢就買了這5個字。」
山東省司法廳官網查詢結果顯示,並無「山東青銀律師事務所」,也無「王潤生」律師。司法廳稱,官網是實時更新的。
王潤生回應稱,律所為什麼查不到,他不清楚;至於他本人的律師執業證,或許因為注冊晚了,「把我漏報了,沒有上網」。
2017年2月13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中級法院再審王力軍「無證收購玉米案」。控辯雙方均主張王力軍無罪,法庭決定將擇日宣判。
2016年4月15日,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王力軍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二萬元。同年12月,最高法院以原判適用法律錯誤為由,發出再審指令。
再審現場坐滿了前來旁聽的人大代表和記者。王潤生沒出現。作為一審辯護人,他為王力軍做有罪但罪輕的辯護。但此後,王潤生連王力軍的電話也找不到了。
在一審判決書中,王潤生是山東青銀律師事務所(簡稱「青銀所」)律師。此外,他還有另一重身份:巴彥淖爾市148協調指揮中心法律服務二所(簡稱「二所」)主任、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在山東省司法廳官網查詢,結果顯示:山東青銀律師事務所不存在;在山東省司法廳注冊的律師中,也沒人叫王潤生。
執業時,律師與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最大差異,就是後者不能以辯護人身份參與刑事案件。「無證收購玉米案」,是一起刑案。
王力軍找到王潤生是2016年春天,案子已由檢察院移送法院。一直自信無證收購玉米「不算個事」的王力軍,拿到開庭通知後,從臨河區法院出來直奔二所。
與附近其他幾家法律服務所相比,二所的位置最好,就在臨河法院對面,只隔一條馬路。牆上的公示欄顯示,該所有十幾名工作人員。王潤生的名字在第一排第一個,職務為「主任」。
接待王力軍的,是一名女性工作人員。交了100塊咨詢費,王力軍被告知,如果認定非法經營罪,可能會被判三到五年,還有一至五倍罰金。聽說可能要坐牢,王力軍決定請個律師——二所主任王潤生。
據二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所里接的案子以民事居多,刑事一年只有幾件。王潤生也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收案有明確統一的收費標准:民事案件收取標的額的4%;刑事案件,公安、檢察院、法院每階段各5000元

剛借錢交完6000元違法所得、5000元保釋金,5000元的律師費在王力軍眼裡不是個小數目。但陪他同去的女兒不肯省這筆錢。她在西安工作,是一本大學的畢業生。
王潤生掏出律師執業證讓父女倆看,兩人隨便一瞥,也沒拿在手裡細瞧。王潤生的律師執業證顯示,他是山東青銀律師事務所的專職律師。
交了錢,雙方簽了刑事辯護委託書,但這份協議王潤生似乎沒給王力軍留底。「我把所有跟案子有關的東西都放在一起,但都沒有這份協議。」王力軍向南方周末記者展示一疊訴訟文件,其中就有與兩名再審律師簽
訂的委託代理協議。
南方周末記者從其他渠道了解到,王力軍與王潤生的刑事辯護委託書上不僅有二人簽名,而且按著王力軍的手印,加蓋了山東青銀律師事務所的公章。
依照刑事案件程序,律師出庭前要向法院提交三樣東西:與當事人簽訂的刑事辯護委託書、律師執業證、律所出具的刑事辯護出庭函。
王潤生提交的刑事辯護出庭函內,抬頭為臨河區法院,落款為山東青銀律師事務所並加蓋公章,右上角還有「【青銀刑字第201600293】」字樣。
到法院調卷後,王潤生很快有了判斷:「我第一反應是,整個案子的偵查情況比較模糊,21萬的非法經營數額不太清楚。別的沒有疑點。」
在王潤生看來,這樣的案子並不復雜,偵查機關早把各種證據准備好了,非常清晰,自己不用再去調查取證。他甚至在開庭前就預測出了一審結果。因為王力軍收購的玉米都賣給了糧庫、澱粉廠等正規銷售渠道,「
沒有賣到黑道上」,非法經營數額雖然高達21萬,但實際獲利只有6000元,「所以我預計他能判緩刑」。
王力軍從王潤生處也曾得到同樣的信息:你這個罪名應該能認定,我不可能承諾給你辯得無罪,只能給你爭取緩刑。
根據臨河區法院筆錄,2016年4月5日一個多小時的一審庭審中,辯護人王潤生的話很少。他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及罪名無異議,法庭調查時無發問,對公訴人出示的十多組證據無異議,辯方也無證據出示。
質證時,公訴人提到臨河區糧食局、臨河區工商分局開具的王力軍無經營資質證明時,王力軍忍不住說道:「我沒有辦證資格,只有固定場所才給辦證。」辯護人王潤生依然無異議。
法庭辯論階段,辯護人王潤生說得也不多。他說:「被告人是無意中觸犯了刑法,不是故意犯罪,犯罪後主動投案自首,有自首情節,收購的玉米都賣給了正規渠道,獲利數額較小,請求法院從輕判處。」
當被問到有無新的辯論意見時,辯護人王潤生又說:「王力軍無意識犯罪,希望法庭從輕處罰。」
現在回想起來,王力軍只記得王潤生說過:無意識犯罪。「他基本上就說了這5個字,花了5000塊錢就買了這5個字。」
「無證收購玉米案」曝光後,引起輿論強烈關注,尤其是質疑糧食收購資格審批和市場經濟下的管制。
2017年2月13日的再審,是另一種場面。辯護人是從北京來的律師王殿學、張雪峰,兩人自願為王力軍提供法律援助。律師對檢方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提出多次質疑。比如,王力軍親戚楊某認為王的行為屬於犯罪的
證言,律師認為這與本案無關。
「無證收購玉米案」一審回溯: 查不到的律師和律所

2017-02-16 10:19 法治

我要報錯
評論 .
.
..

.
「說王力軍無證收購玉米,根據的是《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而該條例在2016年2月進行了修訂,不再要求農民個人必須取得糧食收購資格。」王殿學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2017年2月11日,南方周末記者在二所的辦公室里與王潤生進行了一番對話。當記者提到一審開庭前《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已修訂時,王潤生反問:那是判決以後的事情了吧?
「修訂是在開庭前兩個月,你當初想過從這個角度給王力軍辯護嗎?」
「我想過,我也說過。法官不採納。」
「別人收糧食咋沒事,別人大部分都有證,或者掛靠在某一個有糧食經營許可證的公司。」王潤生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法律上來說我不能做無罪辯護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在那放著呢,還有法律規定,所以
我只能做罪輕辯護。就這么簡單。最後給他判了緩刑。」
一審時,王力軍的一切訴求就是不進監獄,讓他能夠回家種地。王潤生說,王力軍對緩刑的結果很滿意,沒有上訴。但最高法院經過審查後,指令再審。王殿學認為,最高法院主動要求再審的情況十分罕見。
王力軍說:現在才知道我這就不應該判有罪。要是早知道,我就上訴了。
王潤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是青島人,青島大學法律系畢業;在青島的山東青銀律師事務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148法律服務二所兩頭兼職。據他介紹,青銀所有十幾名律師。
中國裁判文書網共收錄「山東青銀律師事務所」律師參與代理、辯護的12件案件,其中,內蒙古9件、甘肅2件、福建1件,裁判起止時間為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
上述青銀所參與的案件,全部由王潤生、陳正勃代理。裁判文書網上查不到該所其他律師代理的案件。
王潤生以青銀所律師身份出現了9次,某交通肇事案為刑事案件,其他皆為民事案件。陳正勃以青銀所律師身份出現了3次。
王潤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二所十幾名工作人員中,有三名律師,除了自己,還有王飛、鄔瑞。巧合的是,二所也有一名工作人員叫做陳正勃。南方周末記者詢問陳正勃是否也為青銀所律師,王潤生給予了肯定的答
復。
律師執業證顯示,2015年5月18日山東省司法廳向王潤生發證。據他介紹,2001年他從山東到內蒙,一直在做律師的行當,2002年取得律師資格。
南方周末記者在山東省司法廳官網「山東省司法行政網」上查詢,結果顯示並無「山東青銀律師事務所」。
記者再分別輸入王潤生的姓名、律師執業證號、法律執業資格或律師資格證號,均顯示「暫無符合條件的數據」。陳正勃的信息同樣查不到。
但若換成其他山東律師,只需輸入姓名、證件號等任一項,即可顯示結果。即便是2016年因故未通過年檢的律師,也能查到相關信息。
內蒙古司法廳官網也查不到王潤生與陳正勃兩名律師。
對此,王潤生回應稱,律所為什麼查不到,他不清楚。至於他本人的律師執業證,或許因為2016年回山東注冊時因事耽擱了,「原本應該5月注冊,我7月才去,已經注冊完了。可能因為這個把我漏報了,沒有上網。

王潤生還說,「他(陳正勃)估計現在也查不到,他和我一塊去注冊的,也是注冊晚的。注冊得晚,估計系統就不報了。」
南方周末記者通過山東高院的關系向山東省司法廳查詢,得到的結果也是,沒有「山東青銀律師事務所」,沒有律師王潤生、陳正勃。記者又通過青島市司法局的內部渠道查詢顯示,查不到青銀所。
對於是否存在系統登記疏漏的情況,南方周末特約撰稿人向山東省律師協會考核監督部咨詢,答復是:不可能。只要他拿了執業證,司法行政網上肯定就有他的登記。
山東省司法廳律師管理處資質管理科給南方周末記者的答復是:山東省司法行政網是實時更新的,如果在這個網上查不到,那就可能沒有這個人。
該查詢系統還提示,2009年全國統一換發律師證後,執業證號以「137」號段開頭;此前的「150」號段執業證號不作為律師身份的證明,致電才可查詢。王潤生的執業證號為「137」號段。
一名知情人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法院的工作人員曾告訴他,網上查不到青銀所,「但這么長時間了,一直沒人把它當事」。
二所與臨河法院不過幾十米遠。王潤生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與「無證收購玉米案」一審的兩名法官都相識,「有時候他們法院印不了東西,偶爾過來印印東西」。
2016年7月,「無證收購玉米案」經媒體報道引發全國熱議。王潤生當時還很納悶:咋就傳出去了?他為此問過法官,法官說,案子被法院當做典型案例上網做了宣傳。「後來又再審,我感覺他(法官)這是搬起石頭
砸自己的腳。」
裁判文書網顯示,王潤生還以巴彥淖爾148協調指揮中心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二所法律服務工作者身份,在內蒙古代理民事、行政案件33件,判決起止時間為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
從時間上看,王潤生交互使用著律師、法律工作者兩個身份。
對於專職律師是否可以在法律服務所任職,上述山東省司法廳及律協兩機構的答復一致:不行。「專職就是這個意思,要不怎麼叫專職律師呢?」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簡稱「法工」)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萌芽、80年代發展起來的職業。彼時,中國的律師制度尚不完善,律師奇缺,為了填補農村、城鎮的法律服務空白,一支特殊的法律人隊伍建立起來。
「他們是特殊年代的產物,」巴彥淖爾市司法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很多法工都是退休的公檢法人員,而最近十幾年,過司法考試的做律師去了,有些歲數大的干不動了,巴彥淖爾的法工只出不進越來
越少,現在還有一百多人。
沒有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法工,多在基層法律服務所、鄉鎮法律服務所或司法所執業,手裡拿的是《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
據上述工作人員介紹,與律師相比,法工執業受到三大限制:只能接當地人的案子,「好比你是臨河的法律工作者,當事人必須也是臨河的」;報酬標准參照司法部針對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規則,與律師收費完全不同
;不能從事刑事辯護。
然而,三條老規矩,有兩條早已被時代淘汰。比如,法工的收費標准已突破司法部的硬性規定,「不然連調查取證、開庭的車馬費都不夠」;實際接案時,也會有人打破地域方面的限制,基本沒什麼人會管。
唯一剩下的,便是不能為刑事被告人辯護。上述工作人員說:這是一刀切,絕對不允許,只有律師才能接刑案。
盡管如此,南方周末記者還是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查到了兩份刑事判決書,陝西丹鳳縣、貴州黎平縣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分別成為故意傷害案、危險駕駛案中被告人的辯護人。
會不會是當地律師稀缺由法工頂上?上述工作人員解釋,如果某個地方律師特別稀缺,國家會調配一部分律師去進行法律援助。這樣的事,巴彥淖爾就有過,從市區臨河調律師到相對偏遠的烏拉特中旗接案。
在臨河法院旁邊、二所斜對面,還有另外幾家法律服務所。一個房間里,一名四五十歲的女性法工正為來訪者解答與離婚相關的問題。她的名片上印著「法律本科」及資格證號。
當南方周末記者詢問,這是什麼資格證號時,她說,「就是我們工作用的證」。那是律師?「不是,我們和律師的區別就是不能代理刑事案件。」至於是否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等,她隻字未提。
在許多法律專業人士眼中,法工的地位非常尷尬,「只能吃律師吃剩下的」。尤其在城市,提到法律、打官司,大家第一想到的都是律師。
「大概90%的人不知道還有法律工作者這么個職業,」上述巴彥淖爾市司法局工作人員說,他們碩果僅存的服務市場,絕大部分都在農村、鄉鎮等地區。
因為「無證收購玉米案」,眾多媒體趕來采訪王潤生。「記者來都是先找我,再找他(王力軍)」。不過,他曾拒絕了內蒙古電視台的采訪;當一名報社記者希望與他合影時,他同樣婉拒,「我不想出名,我就是平
民老百姓出什麼名?我就想平凡地生活。」
(南方周末實習生席莉莉對本文亦有貢獻)

Ⅲ 判刑了還可以翻案不

當然可以翻案,案件審結後,無論是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只要有證據證明系冤假錯案,都可以向上級法院或檢察院申請啟動司法審判監督程度,要求再審。准確地說,這個程序不叫翻案,這是案子走到生效判決後的一個處置方法,法律術語叫申訴。

只要是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以前的判決的依據是錯誤的,那麼申訴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很大(申訴成功的表現形式或無罪,或減刑)。與二審終審制度不同,再審是一種審判監督的機制一般來說,三大類案件的審判,如果確系冤假錯案,那麼當事人都有權主張自己合法權益。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章審判監督程序

第二百五十二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五十三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3)王殿學律師擴展閱讀:

冤假錯案翻案案例: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改判聶樹斌無罪。法槌落下,沉冤21年的聶樹斌終於得到昭雪。在庄嚴的法庭上,72歲的聶母張煥枝泣不成聲。

「我等這個無罪判決等太久了,我很滿意這個結果,可我兒子再也回不來了,我很想他。」張煥枝說。21年來,為了給兒子討回清白,她四處奔波碰壁,但始終沒有放棄。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司法系統依法糾正包括聶樹斌案在內的重大冤假錯案34件,涉及54名當事人,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遲到的無罪判決,雖飽含辛酸,但令人欣慰。

「我們看到了國家糾正冤假錯案的決心和司法改革的成效,希望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殿學說。

如何建立起依法糾正和從嚴防範冤假錯案的訴訟制度和工作機制,讓正義不再遲到,已經成為司法界和社會各界關注的一項重大課題。

Ⅳ 張志超申請780萬國家賠償具體是怎麼回事

6月1日,記者從張志超案代理律師、北京市大禹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李遜處獲悉,6月1日下午,北京市大禹律師事務所律師袁楓、陳曦為張志超向山東臨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遞交國家賠償申請,請求申請國家賠償總計788.9萬。李遜告訴記者,張志超申請的國家賠償,其中包括人身自由賠償金188.9萬元 和精神損害賠償金600萬元。

對於申請788萬余元國家賠償,張志超對界面新聞稱,雖然看上去是一筆巨款,但他相信沒有人願意用15年的青春去交換。據張志超介紹,由於在監獄期間長期勞作,做縫紉機活,導致他頸椎、腰椎變形,出獄之後曾暈倒過兩次,目前仍在進行葯物治療。

(4)王殿學律師擴展閱讀:

張志超回顧

2005年1月10日清晨,山東省臨沭縣第二中學一名女生在校突然失蹤。一個月後,該女生的屍體在學校一男生洗刷間被發現。經臨沭縣公安局偵查,認定該校時年不滿16歲的高一學生張志超強奸殺人。2006年3月,張志超以強奸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張志超的同學王廣超因犯包庇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

張志超在服刑期間一直堅稱自己無罪。申訴被屢次駁回後,2017年11月16日,最高法經審查作出再審決定,認定被告人張某超強奸致人死亡、另一被告人王某超對其包庇的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指令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本案再審。

張志超案再審的代理律師王殿學此前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最高法作出再審決定的關鍵,在於此案存在諸多疑點。該案不僅物證稀缺、口供矛盾,證據上也有種種漏洞,且在偵查階段,張志超是在遭遇刑訊逼供的情況下作出有罪供述。

經過六次延期之後,2019年12月5日,張志超涉奸殺案再審一案在淄博市中院開庭審理。公訴方山東省檢察院在庭審中稱,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建議山東高院依法改判張志超無罪。

2020年1月13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淄博市中院對張志超案再審宣判,撤銷此前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附帶民事判決,判決張志超、王廣超無罪。


Ⅳ ,兄弟之間的詐騙案拆了以後還可以翻案嗎

當然可以翻案,案件審結後,無論是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只要有證據證明系冤假錯案,都可以向上級法院或檢察院申請啟動司法審判監督程度,要求再審。准確地說,這個程序不叫翻案,這是案子走到生效判決後的一個處置方法,法律術語叫申訴。

只要是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以前的判決的依據是錯誤的,那麼申訴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很大(申訴成功的表現形式或無罪,或減刑)。與二審終審制度不同,再審是一種審判監督的機制一般來說,三大類案件的審判,如果確系冤假錯案,那麼當事人都有權主張自己合法權益。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章審判監督程序

第二百五十二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五十三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5)王殿學律師擴展閱讀:

冤假錯案翻案案例: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改判聶樹斌無罪。法槌落下,沉冤21年的聶樹斌終於得到昭雪。在庄嚴的法庭上,72歲的聶母張煥枝泣不成聲。

「我等這個無罪判決等太久了,我很滿意這個結果,可我兒子再也回不來了,我很想他。」張煥枝說。21年來,為了給兒子討回清白,她四處奔波碰壁,但始終沒有放棄。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司法系統依法糾正包括聶樹斌案在內的重大冤假錯案34件,涉及54名當事人,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遲到的無罪判決,雖飽含辛酸,但令人欣慰。

「我們看到了國家糾正冤假錯案的決心和司法改革的成效,希望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殿學說。

如何建立起依法糾正和從嚴防範冤假錯案的訴訟制度和工作機制,讓正義不再遲到,已經成為司法界和社會各界關注的一項重大課題。

Ⅵ 提起37億國家賠償,這"黑老大"要幹啥

5月22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袁誠家、謝艷敏向遼寧省公安廳申請國家賠償37.3億元案又有新進展,5月19日,代理律師向媒體證實,遼寧省公安廳在5月18日發出了受理通知書。袁成家、謝艷敏憑什麼向遼寧省公安廳提出如此巨額的國家賠償?有什麼依據?袁誠家 袁誠家曾先後擔任過本溪市政協委員和鞍山市人大代表,2014年1月24日袁誠家因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6項罪名,被營口中院判處有期徒刑20年,他的妻子謝艷敏也獲刑3年5個月。法院還判決追繳、沒收該組織聚斂的財物及其收益,包括20多家企業,企業賬戶內的存款和企業車輛30台。2015年11月24日,遼寧高院終審維持袁誠家等人的量刑,同時判決對袁誠家被查扣的部分財產予以返還。袁誠家的代理律師王殿學告訴記者,袁誠家、謝艷敏申請國家賠償的依據就是法院的判決。一審法院營口中院還有二審法院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判決,袁誠家的個人財產、投資款還有17家企業,不屬於跟黑社會相關的財產,應該予以返還。返還資產也是國家賠償法規定的國家賠償的一種形式,國家賠償法規定,違法的查封、扣押、凍結是應該予以賠償的。王殿學說,申請人已經收到了遼寧省公安廳發出的「遼公賠受字[2017]001號」國家賠償申請受理通知書。「5月15日去遼寧省公安廳遞交的國家賠償申請,5月18日遼寧省公安廳通知已經正式立案,5月19日我們拿到了正式立案的通知。」遼寧高院判決認為,現有證據不能證明袁誠家的17家企業及其企業賬戶資金等,用於違法犯罪活動及與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具有關聯性,將這些企業及企業賬戶資金、車輛及凍結資金、其他資金部分予以追繳、沒收不當,判決由查封、扣押、凍結機關依法返還。判決還認為應返還袁誠家家人名下,以及非企業名下的財物返還入股銀行股金,返還袁誠家2003年黑社會組織成立前已經擁有的2000萬元資產等。袁誠家夫婦憑什麼提出37.3億的國家賠償申請,另一位代理律師張雪峰說,包括四部分內容。遼寧省公安廳查封、扣押、凍結5.3億元現金,現已返還3億多,未返還的有1.5億;第二部分是遼寧省公安廳非法處置的17家企業,及其於2010年11月至2017年5月期間正常經營所產生的收益26億元;第三部分是袁誠家投資銀行籌集款2.8億元及其0.97億元的收益;第四部分是遼寧省公安廳在偵查階段非法查封、扣押、凍結的袁誠家整個家庭的手錶、金條、書畫、工藝品、玉擺件、茅台酒等物品。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發布,緊接著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意見,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切實加強產權司法保護、依法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工作,之後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意見,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可見,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已經被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在推進。針對近年來對民營企業家違法採取強制措施,對民營企業的資產違法查封、扣押、凍結的情況時有發生,最高法的《意見》要求一定要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不能超越法定的范圍、法定的對象、法定的程序查封、扣押、凍結;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同時遵循責任自負原則。最高法研究室主任顏茂昆指出,個人違法的,不能牽連企業;企業違法的,不能牽連個人財產,處理違法所得也不能牽連合法財產。個人違法的不能牽連家庭成員的合法財產。總之,不能牽連無關者,不能株連無辜者。《意見》要求,堅決防止把經濟糾紛當作刑事犯罪處理。顏茂昆指出,對於法律界限不明、罪與非罪不清的,司法機關應該嚴格遵循罪行法定原則、疑罪從無原則,對這種行為依法宣告無罪,堅決防止造成冤錯案件。針對產權保護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最高檢的《意見》突出了打擊的重點。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萬春指出,《意見》明確要求依法從嚴懲處發生在國企國資改革、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過程中導致國有、集體資產嚴重流失的職務犯罪,依法從嚴懲處以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商業賄賂、虛假訴訟、強迫交易等不法手段破壞市場公平營商環境,侵犯各類主體財產權的犯罪,突出打擊鏈條式、產業化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等。

Ⅶ 為何於歡「不存在防衛緊迫性」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於歡面對眾多討債人長時間糾纏,不能正確處理沖突,持尖刀捅刺多人,構成故意傷害罪;鑒於被害人存在過錯,且於歡能如實供述,對其判處無期徒刑。為何不認定正當防衛?法院的解釋是,雖然當時於歡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也遭到對方侮辱和辱罵,但對方未有人使用工具,在派出所民警已經出警的情況下,被告人於歡及其母親的生命健康權被侵犯的危險性較小,「不存在防衛的緊迫性」。

Ⅷ 張志超申請780萬國家賠償是真的嗎

張志超申請780萬國家賠償是真的。今年兩會被寫入「兩高」報告的張志超今天正式申請國家賠償,金額為788.9萬余元。他的國家賠償申請書已於今天下午遞交山東省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

他提出的788萬余元國家賠償申請,包括5449天的侵犯人身自由賠償金1889440.75元,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600萬元。他的代理律師袁楓對記者說,張志超還請求原辦案機關通過《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8)王殿學律師擴展閱讀:

事件經過:

2005年1月10日清晨,山東省臨沭縣第二中學一名女生在校突然失蹤。一個月後,該女生的屍體在學校一男生洗刷間被發現。經臨沭縣公安局偵查,認定該校時年不滿16歲的高一學生張志超強奸殺人。2006年3月,張志超以強奸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張志超的同學王廣超因犯包庇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

張志超在服刑期間一直堅稱自己無罪。申訴被屢次駁回後,2017年11月16日,最高法經審查作出再審決定,認定被告人張某超強奸致人死亡、另一被告人王某超對其包庇的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指令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本案再審。

張志超案再審的代理律師王殿學此前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最高法做出再審決定的關鍵,在於此案存在諸多疑點。該案不僅物證稀缺、口供矛盾,證據上也有種種漏洞,且在偵查階段,張志超是在遭遇刑訊逼供的情況下作出有罪供述。

經過六次延期之後,2019年12月5日,張志超涉奸殺案再審一案在淄博市中院開庭審理。公訴方山東省檢察院在庭審中稱,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建議山東高院依法改判張志超無罪。

Ⅸ 於歡刺殺辱母者時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2016年4月14日,由社會閑散人員組成的10多人的催債隊伍多次騷擾蘇銀霞的工廠,辱罵、毆打蘇銀霞。案發前一天,吳學佔在蘇已抵押的房子里,指使手下拉屎,將蘇銀霞按進馬桶里,要求其還錢。當日下午,蘇銀霞四次撥打110和市長熱線,但並沒有得到幫助 。

催債的手段升級,蘇銀霞和兒子於歡,連同一名職工,被帶到公司接待室限制人身自由,11名催債人員圍堵並控制了他們三人。其間,催債人員用不堪入耳的羞辱性話語辱罵蘇銀霞,並脫下於歡的鞋子捂在他母親嘴上,甚至故意將煙灰彈到蘇銀霞的胸口。

催債人員杜志浩甚至脫下褲子,露出下體,侮辱蘇銀霞,令於歡瀕臨崩潰。外面路過的工人看到這一幕,讓於歡的姑媽於秀榮報警。

警察接警後到接待室,說了一句「要賬可以,但是不能動手打人」,隨即離開。看到警察要離開,報警的於秀榮拉住一名女警,並試圖攔住警車。「警察這時候走了,他娘倆只有死路一條。」於秀榮在後來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被催債人員控制的於歡看到警察要走,情緒崩潰,站起來試圖沖到屋外喚回警察,被催債人員攔住。混亂中,於歡從接待室的桌子上摸到一把水果刀亂捅,致使杜志浩等四名催債人員被捅傷。其中,杜志浩因未及時就醫導致失血性休剋死亡,另兩人重傷,一人輕傷。

(9)王殿學律師擴展閱讀

從理性的觀點看,於歡刺殺催債人的確觸犯了法律。畢竟在現代社會,用暴力剝奪他人生命屬於政治不正確的行為。然而,於歡這種「政治不正確」,卻被社會大眾高度認同。因為在大眾潛意識里,除了「政治正確」,還有一種「自然正確」。

從本質上而言,於歡的行為屬於血親復仇。自原始社會以來,人類以血緣為紐帶形成一個又一個的氏族。對於所有氏族成員來說,他們彼此之間不僅是共同生活、戰斗的夥伴,同時也是血脈相連的親人。

所以某一氏族成員受外敵侵害時,其他氏族成員都有義務為他復仇。所以從原始時期起,為血親復仇便成了一種天然的「正確」,並且這種「正確」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進入文明社會後,雖然國家機器初具雛形,法律剛剛被建立,然而血親復仇在某種程度上仍被國家和社會所默許。在極為重視家庭倫理的中國,血親復仇更是被高度認同。

子夏曾問孔子:「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斗。」簡單翻譯過來就是,父母之仇,不同戴天,必須要和仇人干到底。

在這種復仇精神的感召下,使得中國血親復仇的案例數不勝數。對於這些復仇者的行為,中國人大多持贊賞的態度。

西方法律體系逐漸取代中華傳統法律。失去了宗法體制、儒家思想保護的血親復仇,從此時起才真正變得「政治上不正確」。但即便如此,作為「自然正確」的血親復仇卻仍然保持有強大的慣性,並且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