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行政處罰與刑法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時間: 2025-07-05 16:48:45

1. 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的區別是什麼

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存在本質區別。行政處罰主要針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應依法承擔行政責任。而刑事處罰針對已構成犯罪的行為。性質相同的行為,因惡劣程度和後果不同,將受到不同性質的處罰。

例如,若某地規定盜竊800元以上構成犯罪,行為人盜竊物品價值400元,則屬於一般盜竊行為,應進行行政處罰。又如打架,若雙方僅斗毆,則可依據擾亂社會治安理由處以行政處罰。但如果造成《刑法》規定之輕傷、重傷或死亡,需按《刑法》處理,依據案件具體情況判處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實行刑罰。

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在適用依據、實施機關及處罰種類上也存在不同。行政處罰依據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等,而刑罰適用依據只能是《刑法》及全國人大作出的刑法修正案。行政處罰實施主體更為廣泛,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的國家行政機關和其他非行政機關組織,而刑罰由法院決定,再交給執行機關執行,如監獄、看守所、公安機關及拘役所等。

處罰種類方面,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以及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適用於外國人的有驅逐出境。行政處罰種類則包括警告、罰款、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吊銷營業執照、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其中,行政拘留的上限為15天,與刑罰相比在嚴厲程度上存在明顯差異。

在處罰過程中,違法行為人的主觀心理對承擔責任的影響不同。在刑事領域,故意、過失、追求結果或放任結果等因素對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確定具有決定性作用。而在行政處罰過程中,行為人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對於違法行為的確定並不那麼關鍵,只要存在主觀過錯且實施了行政違法行為,即可進行行政處罰。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