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群體性欠薪

法律援助群體性欠薪

發布時間: 2021-01-31 19:12:13

⑴ 欠薪起訴法律援助可以嗎,被欠薪怎麼辦

1、被拖欠勞動報抄酬,需要通過法律途徑或勞動仲裁程序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2、在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情況下,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投訴或者向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委申請仲裁。
2、《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⑵ 我們被老闆惡意欠薪,通過勞動局,法律援助,15個月了無消息,該怎辦

問一下勞動部門或者法律援助那邊現在是個什麼情況,如果沒有什麼進展,抑或是沒有什麼效果。我個人建議還是要申請仲裁或者起訴,拿到有效的裁定或者判決以後,申請強制執行。

⑶ 打工拖欠工資,請求法律援助

打工拖欠工資,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處理,讓勞動監察大隊介入處理的。
《勞動版保障監察條權例》第十一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下列事項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一)用人單位制定內部勞動保障規章制度的情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
(三)用人單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情況;
(四)用人單位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的情況;
(五)用人單位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六)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
(七)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八)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遵守國家有關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的規定的情況;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察事項。

⑷ 拖欠工資,求法律援助

除非自身條件非常差,無力支付訴訟費和律師費,當事人才可以申請法律援助。但法律援助也有其嚴格的規定,附《條例》如下:
《法律援助條例》規定·,個人申請法律援助需要具備的條件是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確需法律幫助;

2、受援人確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部分或全部法律服務費用。其中,農村的屬社會救濟對象;城鎮的其家庭成員收入不超過市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線,且無其他經濟來源

3、申請事項符合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圍。
所謂受案范圍
法律援助條例》第二章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七)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八)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九)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十)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十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⑸ 杭州法律援助老闆拖欠工資怎麼辦

找當地的勞動監察大隊申訴,要求解決。

按照《勞動法》規定,工資按月發放。當月可以發放上月的工資,但跨月違法;如果公司拖欠工資,勞動者可以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限期發放工資,逾期不支付的,還要加付賠償金。
《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規定: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⑹ 社工如何助力被欠薪工人辦理法律援助

第一步,對申請人群進行疏導。因為法援處等候咨詢和申請的人數眾多,值班律師難以應對多個撲面而來的復雜情況。情緒不穩定的申請人不但自身的難題沒能得到解決還會耽誤了其他申請人的進度和時間。社工在此情況下主動疏導和引導各申請人耐心等候,勸導來訪群眾盡量安靜從而不影響正在進行咨詢的申請人;對文化程度較低的申請人指導填寫和完成申請表格;以及引導多人申請的系列案選出申請人代表與律師溝通。

第二步,社工介入穩定申請人情緒。在法律援助大廳前農民工和外來務工人員都情緒都比較激動、緊張和壓抑。部分人員因未能符合法律援助條件而情緒激動,甚至還有女性申請人在辦事大廳傷心流淚。對未能辦理成功而產生負面情緒的申請人社工表示同理並盡量安撫他們的激動的情緒,並使用澄清和自我披露的技巧,讓申請人理解他們並沒有被「為難」也沒有被不公平的「差別對待」。社工結合法律援助政策的規定讓申請人明白不符合申請條件的原因。最後使用對焦的方法引導申請人把焦點放回申請的需求上面。

第三步,告知申請所需要的資料。社工與暫時情緒穩定下來的申請人進行溝通,從申請人訴說的內容里摘要出關鍵的內容,並結合辦理法律援助的政策判斷申請材料是否齊全,細心地指導申請人應如何准備好充足的申請材料,並逐一告知需要補充的部分。

第四步,協助整理申請關鍵內容。很多申請人在訴說困難當中的遭遇和感觸都較多,常常在咨詢及申請時提及很多自己的經歷和個人的想法並且把事情描述得過於長和復雜,因此往往忽視了真正需要被提供法律解答和歸入申請事項的關鍵內容,也把申請和咨詢的時間拉長從而導致其他申請的滯後。在申請法律援助的過程中也未必每個人都能如願獲得申請,因此社工根據政策規定協助申請人明白不符合申請條件的原因,並建議其嘗試尋求其他的解決途徑;在協調好其他受理人和咨詢人的次序後,會使用對焦的技巧引導申請人提煉出關鍵的內容;對一時間無法對事情對焦的申請人,社工會使用摘要的技巧,協助申請人整理出關鍵的內容再轉告律師並進一步的咨詢和辦理申請。

⑺ 法律援助幫我解決,公司拖欠工資和不給交社保需要出庭嗎

您需要出庭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回
第四答十二條
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
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⑻ 農民工欠薪法律援助有哪些條件

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農民工是屬於法律援助的對象,涉及農民工工資清欠、工傷事故、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障金的購買以及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案件均可以到當地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援助。並可得到以下形式的法律援助:免費法律咨詢;免費代寫法律文書;免費代理訴訟;免費提供公證證明;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
農民工獲得法律援助時,需要向援助機構提交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身份證、暫住證或戶口簿等復印件;申請人所在單位或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經濟狀況證明;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的基本事實及相關證據材料;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及辦理按照屬地管轄的原則。
《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第十三條本條例所稱公民經濟困難的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
申請人住所地的經濟困難標准與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所在地的經濟困難標准執行。
第十四條公民就本條例第十條所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出:
(一)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三)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四)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五)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農民工工資拖欠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解決:
1.到勞動行政部門舉報(通常是勞動管理監察大隊)。
2.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3.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在拿到仲裁書後15天之內到法院起訴。
4.根據國家規定在仲裁或訴訟的時候,你可以要求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