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洲律師
A. 律師如何提升專業技能
【寫作年份】2012年【正文】混得還行的律師,這里不用成功的字樣,太大,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這里有人脈、關系、運氣、機遇、個人勤奮等等,但專業技能絕對是根基。人脈圈子給你介紹案源,首先他是相信以你的專業能力是能夠勝任這個案子的,否則他是不敢給你介紹案子。給你介紹案子,你又不專業,把事情給搞砸了,介紹人怎麼向上家交代。如果你不專業我就找別人了,律師多了去了。
就是說機會加能力才能成事,給你個機會,你能拿住才能成事。能力不夠屌,你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機會溜走。跟你說那邊有個案子,你去忽悠了半天,飛單了,說明你能力不夠,成不了事,所以說專業技能是根。那麼律師如果提升專業技能呢?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使勁。
1.點滴積累,把所見、所思記錄下來
在學習、交流、思考、實踐的過程中,把所見、所思一點點的記錄下來。辦完一個案子,做完一個項目以及各種心得體會都記錄下來。不要迷信你的記憶力,把它實實在的記錄下來雖是最笨,但確是最好的方法。
這里介紹一種非常有效的記錄方法,就是用專題的形式來積累經驗。比如,首先建立一個公司專題文件夾,在該文件夾下面建立公司章程專題、股東會決議專題、隱名股東專題、股權轉讓專題等等根據你的需要建立若乾子文件夾。這里以股權轉讓專題為例,股權轉讓專題裡面具體應包括與股權轉讓有關的相關法律、相關操作指引、相關案例、相關文章、相關讀書筆記、股權轉讓合同等文件夾以及一個股權轉讓法律服務注意事項總結的文檔。
相關法律文件夾裡麵包括你能收集到的和股權轉讓有關的所有法律,要特別注意收集地方高院甚至地方中院規定的一些操作性文件,這些文件更細,更具有可操作性。法官更多的時候就是根據這些地方性操作文件來判案的。相關操作指引文件夾裡面收集全國律協、地方律協、一些地方高院、甚至一些律師根據實踐編寫的有關股權轉讓的操作指引。相關案例文件夾裡面收集有關股權轉讓糾紛的一些案例及判決書。介紹一款法律檢索軟體北大法寶,它是目前搜索中國法律最全的資料庫。通過北大法寶也可以搜索到大量的案例和判決書。相關文章文件夾裡面收集一些從網路上以及中國知網等數字出版平台整理的有關這一專題的文章。相關讀書筆記文件夾裡面收集的就是你在平時讀書學習過程中整理的讀書筆記。股權轉讓合同文件夾裡麵包括你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到的股權轉讓合同實例以及你自己在實務中起草的股權轉讓合同。股權轉讓法律服務注意事項總結文檔裡面記錄的就是你平時不斷積累的有關股權轉讓法律事務的注意事項。
建立起這樣一個全方面立體的資料庫,然後通過自己在實務當中用心積累,不斷的充實裡面的內容,慢慢你會發現對於這一專題你已經比較專業了。以後遇到新的股權轉讓法律事務,打開資料庫就可以了,裡面有你需要的答案。這是以股權轉讓專題為例的,其他的專題也是同樣的方式收集整理。
2.閱讀,大量看書,看好書,看業內最具實踐經驗的人寫的書
獲得知識的途徑不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前者是通過間接經驗來獲得知識,後者是通過直接經驗來獲得知識。如果都能通過直接經驗來獲得知識那是最好的,印象深刻,但可能嗎?你精力有限,你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親自去實踐的,而且都得通過實踐來獲得知識也是危險的,你研究了半天發現前人早就研究好了,而且比你研究的更好。在進行每一項法律服務之前先看看前人、高人是怎麼做的,從他們的經驗中汲取養分,就是通常所說的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長。
這些前人、高人你不可能都認識,那怎麼辦?看他們寫的書啊。當然看書也得會看,我們是做律師的,是搞實踐操作的,對我們最實用的書就兩大類,一類是第一線最具實踐經驗的律師寫的書;還有一類就是法院編寫的書。為什麼要看實踐律師寫的書?你是搞實踐操作的律師,其他同行寫的書,對你來說是最好的借鑒,當然要看了。為什麼要看法院編寫的書?法院編寫的書主要指最高院及一些地方高院及中院(比如,上海、北京。它們有這能力,也具備大量實踐素材。)編寫的書。每頒布一部新法律,最高院都會編寫一本關於這一法律的理解與適用書籍。最高院編寫的理解與適用叢書是訴訟律師必須要買的書,這些理解與適用叢書既有理論深度,又具備可操作性。再說了,你一訴訟律師法院編寫的書你都不看,那你看什麼書?
那怎樣來選好書呢?法院編寫的書沒什麼選擇,你需要哪方面的就都買過來。法院編寫的書本來就很有限,所以每一本都很重要。這里的選好書,主要指律師同仁寫的書。你本身就是律師,是有一定的判斷力的。拿到書首先看作者簡介,看看是不是具有豐富的實際經驗的律師寫的書,然後翻翻裡面的內容,如果你是在書店買書,拿起來讀上幾頁,一般就能判斷出這書怎麼樣。如果你是在網上買書,看看介紹,讀讀書評基本就能判斷這書怎麼樣。書店裡面的書畢竟是有限的,在網上買書更方便,在當當、京東搜索框里輸入你要買書的關鍵詞,這個行業裡面的書基本都出來了,然後再從中選擇你需要的書。
3.學習,多參加業內學習,找到短板
學無止境,知識爆炸,不學習哪行?律師要多參加業內的業務培訓,通過這種業務培訓找到不足,增長知識。地方律協都會有這種針對律師的業務培訓。上海律協每個星期都有這種針對律師的業務培訓,找一些大律師、法官等來講課,選一些對你有用的專題聽聽非常有作用。可惜我們律師每天忙著掙錢,很少有人願意停下腳步來充電學習。
還有一些收費項目的業務培訓,只要你是律師,你的郵箱裡面多少都會收到這種業務培訓的廣告,根據需要選擇一些聽聽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參加這種業務培訓,一來學習知識,找到短板,通過這種業務培訓短期內可以使你對這一專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二來還可以認識一些朋友,積累一些人脈。有些人有些認識錯誤,覺得是同行就是競爭關系,這樣理解就有點狹隘了。現在的法律服務現狀及發展趨勢導致包治百病的萬精油律師已經越來越沒有市場了,大家越來越趨向於專業化,有些案子你辦不了,你必然會轉介紹給他人,所以說利用好了同行也是你的客戶。
4.寫文章,可以重溫知識,使思維更縝密,提高獨立思考能力
寫文章絕對是梳理知識的一個好方法,平時你整理的東西因為是給自己看的,圖省事,可能很凌亂。但一旦要寫成文章發表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你會重新收集資料,尋找素材,梳理知識結構,使你寫出來的東西,更具邏輯性,更具嚴謹性,最重要的是更具有可操作性。
寫文章能提高你獨立思考的能力。寫文章發表,你不能總人雲亦雲吧,總得有一些自己的主見,一些獨立思考的東西,就是說總得有點干貨。經常寫一些東西,你的思維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寫文章本身也是一種營銷,是一種非常好的專家形象的營銷方式。文章寫到一定量如果能出版成書那是最好的。別人知道你是個律師,但對你還不是太了解,在網上一搜索,發覺這個律師不錯寫過文章,一看還像那麼回事,這樣更容易贏得信任感。
寫文章也能滿足你的虛榮心。當你的文章被人下載、閱讀,甚至能為別人提供幫助,當你想到別人會從你的文章中獲得有益的東西的時候,是一件很爽的事。這樣會促使你寫更多的文章,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得到成長的是你自己。
寫文章是個再學習的過程。通過寫文章,把你以前一些零碎的東西進行整合,這本身就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對你所寫的這些知識點你會掌握的更深刻。比方說我現在在寫這篇《》的文章,這些道理我以前就知道,但在腦子里都是記憶碎片,沒有整合起來,因為我要寫文章,所以我就開始重新思考、整理,使這一知識在我腦子里更系統。
5.交流,多和業內高手交流,多請教,高手點撥一下,勝讀十年書
你在做案子或項目的時候,遇到一些疑難雜症,你怎麼想也找不到問題所在,這時候經高人點撥一下,立馬茅塞頓開。剛入行的時候需要老師帶著往前走,但是律師界的傳幫帶很差,沒有人願意帶新人,都靠自己摸索,自生自滅,你所謂的老師只是掛個名而已。傳幫帶,手把手教你需要佔用老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把你教好了,對他有什麼好處?你翅膀硬了就飛走了,搞不好還來跟老師搶食吃。一些老律師都是吃過虧,所以心涼了,不願意再帶徒弟了。如果你入行時候就有個老師手把手教你,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一定要感恩戴德。等你開始獨立執業,就得和同行多溝通、交流。在上海我們有一群律師經常聚,大家溝通一下執業過程中遇到的喜怒哀樂,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同行溝通的途徑多種多樣,現在的社交網路微博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多和牛逼律師交流,多請教,慢慢你會發現你也很厲害了。
關於同行交流有個不好的現象,有些律師喜歡在同行面前吹牛。行家不出貨就是說我是懂行的是行家,你就不要把你那假貨賣給我了。在同仁面前吹牛B、說大話,不可取,他是圈內人,他是懂行的,你在他面前假模假樣,你這不自取其辱嗎。律師喜歡吹牛,它是靠吹牛吃飯的行業,但你不得看對象嗎,你不能把忽悠當事人那一套拿來忽悠同行,很多人是吹牛吹慣了剎不住。
6.實踐,大量的實踐
實踐,大量的實踐可以使你掌握的知識更接地氣,而不是空中樓閣。你會發現,通過做案子去學知識是最有效的。比如,你現在遇到了一個股權轉讓糾紛的案子,這時候你去學習有關股權轉讓的知識是最來勁的,因為你要解決眼前的實際問題。平時讓你去學習某一方面的知識,你可能提不起興趣,把握不了重點。很多時候你打完一個復雜一點的官司,這方面的知識你也就掌握的差不多了。我代理的一個建設工程糾紛的案子,很復雜,一打就打了4年,等案子結束,這方面的知識我也就掌握的差不多了。
通過上面所說的六個方面的不斷積累,你的專業技能肯定能得到提高。你的專業技能提高了,在這一過程當中你的其他方面也會同時得到加強。知易行難,知道道理,明白事理很容易,最重要的是去實踐,做一個徹頭徹尾的行動派,而且貴在堅持。長此以往,在行里混個人樣應該不成問題。
我們總說那誰誰誰是因為運氣好才有今天,我怎麼就沒這運氣!把別人成績歸功於運氣,我們也夠無恥的。我們太缺少常識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他的今天是因為他比我們更努力、更堅持。我們所經歷痛苦、迷茫,他一樣不缺,而且經歷的更多。我們只看結果,誰尼瑪在乎他一路是怎麼走來。別人比我們做的好,一定是別人比我們更用心,更處心積慮,所以他們比我們走的更遠,走的更好。
王榮洲,上海峰京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復旦大學法律碩士。
B. 王榮洲的公司業務
王榮洲律師在公司的設立、登記服務;公司基本規章制度建立及完善;公司股權架構及管理結構的設計與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設計與完善;公司股權激勵機制的設計與完善;公司投融資法律服務;公司的退出;公司內外部糾紛的解決等方面具有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經驗。王榮洲律師在提供律師盡職調查、法律風險預防方案設計、商務談判及起草相關法律文件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見解。
王榮洲律師曾參與過的部分公司並購項目。如:江蘇天創礦業投資有限公司收購納雍縣勺窩鄉小龍井煤礦項目;江蘇天裕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收購徐州東方熱電有限公司項目;江蘇永鵬科技有限公司收購徐州天能姚庄煤矸石熱電有限公司項目等等。
王榮洲律師長期致力於企業法律風險管理理論的研究及實際應用的操作,為企業提供了大量風險事先預防、事中控制及事後救濟的解決方案。
王榮洲律師現為多家民營企業提供人力資源與勞動關系管理的法律顧問服務。通過長期的實踐服務,其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各項規章制度的設計、用工籌劃、企業解約談判及裁員項目、群體性勞資爭議事件的處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擅長處理各類疑難、復雜的勞動仲裁及勞動訴訟案件,能憑借其專業優勢為客戶提供最優的應訴方案,最大限度維護客戶的利益。
王榮洲律師為多家企業擔任法律顧問,有為法律顧問單位服務的豐富經驗。王榮洲律師服務的部分企業:上海花龍置業有限公司、上海京德置業有限公司、上海南常置業有限公司、寧波雷納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敦盟商貿有限公司、上海漪翔玻璃有限公司、上海歐皓電器成套設備有限公司、蘇州三生萬物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等。
C. 行賄罪哪位律師能夠進行辯護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江蘇匯君事務所依法接受本案被告人張××的妹妹張××的委託,並經被告人張××同意,特指派我們擔任其涉嫌行賄罪一案的一審辯護人。經過庭前閱卷、依法會見被告人和參加今天的庭審。辯護人對起訴書指控被告人張××的行為構成行賄罪的定性沒有異議,但對起訴書所指控的部分事實的定性持有異議。現根據事實和法律,發表如下辯護意見,供合議庭參考:
一、就本案的事實而言
(一)辯護人對起訴書指控的第一起犯罪事實的定性持有異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百八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行賄罪在客觀方面的給予行為分為主動給予和被動給予。被動給予,就是說在國家工作人員主動要求、索取財物的情況下,被動的交付財物。如果是因為被國家工作人員勒索而被迫交付財物,必須是本人實際獲得了不正當利益的,才構成行賄罪,否則不構成行賄罪。
就本案而言,被告人張××是在朱××的安排下給予於××2 萬元的。這一點得到了起訴書的認可,在張××和於××供述中也得到了證實。
被告人張××在其第二次訊問筆錄中有這樣的供述「當時朱××給我有個示意的意思,他說話的意思就是於××來了你怎麼沒點表示嗎?我一聽他這么一說我就明白他的意思,就是想就我送給於××點錢的意思。」在其他涉及到於××的訊問筆錄中張××都做了類似的供述。
證人於××在其第二次訊問筆錄中有這樣的供述「隨後朱××就點了張××,說是我同學來了,你不意思意思。之後我就看張××從他的包里拿出銀行封條紮好的兩扎錢,張××就把這兩扎錢遞給我了。」「問:張××為什麼送給你錢?答:這兩次都是朱××讓他給我錢的。」於××在其他涉及到張××向其送錢的訊問筆錄中都做了類似的供述。
我們從法院復印的全套卷宗材料來看,並沒有相關證據證明被告人張××在朱××的安排下被動給予於××2 萬元,實際獲得了不正當利益。所以,辯護人認為張××在朱××的安排下被動給予於××2 萬元認定為行賄證據不充分,應當不予認定。
(二)辯護人對起訴書指控的第二起犯罪事實的定性持有異議。
起訴書指控的第二起犯罪事實被告人張××也是在朱××的安排下被動給予於××8 萬元。這一點得到了起訴書的認可,在張××和於××供述中也得到了證實。
被告人張××在其第一次訊問筆錄中有這樣的供述「2002年8 、9 月份的一天,在這之前朱××給我打電話說,於××買房子,你想法給他弄點,我當時也答應了。」在其隨後的訊問筆錄中也做了類似的供述。
證人於××在其第二次訊問筆錄中有這樣的供述「問:張××這一次為什麼要給你這些錢?答:還是以工程款的名義給我的,是朱××安排好的。」於××在其他涉及到張××向其送錢的訊問筆錄中都做了類似的供述。
從卷宗證據來看並沒有證據證明張××在被動索賄的情況下實際獲得了不正當利益。所以,辯護人認為張××在朱××的安排下被動給予於××8 萬元認定為行賄證據不充分,應當不予認定。
(三)辯護人對起訴書指控的第五起犯罪事實的定性持有異議。
在本案中,張××存在雙重身份。一是自然人個人;二是土方公司的經理。張××安排財務以工程款的名義向朱××支付20萬元現金,是以個人身份還是以負責人的身份。直接決定了本案涉嫌的罪名是行賄罪,還是單位行賄罪。同時適用的、承擔責任的主體、承擔責任的大小也會發生變化。
結合本案,張××是以支付工程款的名義安排單位會計從單位賬上支付給朱××20萬元。如果這種行為構成行賄,也應該定單位行賄,而不是單位行賄。
二、就本案的量刑而言
(一)被告人張××系自願認罪,可以從輕處罰
本案中,被告人張××悔罪表現良好,其在2010年4 月14日被執行拘留的當日,就主動書寫了自己的全部犯罪事實。此後在接受偵查機關的訊問時,也如實供述其全部犯罪事實,其七次訊問筆錄都做了有罪供述,前後完全一致。從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到今天的庭審,被告人張××對其罪行供認不諱,從未出現過拒不認罪、翻供等情形。根據最高人院制定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第三條第七款關於當庭自願認罪這一量刑情節規定的精神以及我國一貫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刑事政策,懇請法院在量刑時予以從輕處罰。
(二)被告人系初犯,此前沒有前科劣跡,建議從輕處罰
被告人張××系初犯,之前無任何刑事犯罪或行政處罰記錄,被告人張××在犯罪前表現一貫良好,是一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人。這次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在我們多次依法會見被告人張××的過程中,被告人張××對自己的行為是後悔不已,希望審判機關能夠從輕處罰,給予其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從其具體的犯罪情節可知,其主觀惡性較小。
(三)就本案的量刑辯護人還想提請法庭注意的問題
張××在承接徐州市水利工程局的土方工程之前,就和他們合夥買了挖掘機一直在干土方工程,對干土方工程很有經驗。在承接了徐州市水利工程局的土方工程之後,工程質量合格,並沒有出現工程質量不合格的情況。這一點在朱××的供述中也得到了證實。朱××在其2010年4 月16日的訊問筆錄中做出了如下供述「問:你為什麼要把這些工程交給張××干?答:第一張××是二哥朱××介紹給我的,讓我給他工程干,張××也說不會白了二哥的。工程就是這樣,交給誰干不一樣?第二是張××的施工確實不錯,質量很好。」
張××在任徐州市水利工程局土方公司經理後,每年都有向水利工程局上交利潤指標。同時也解決了水利工程局部分員工的就業問題。平心而論張××對水利工程局是有貢獻的。
被告人張××歸案前在山西呂梁從事採石場開采工作。現張××被羈押,工程已經全部停工,大量工人處於待業狀態。
辯護人懇請法院在量刑考慮這些情節,建議在量刑時對張××予以從輕處罰。
綜上所述,被告人張××系自願認罪、初犯,有多種酌定的從輕處罰情節,其主觀惡性和社會危害性較小,辯護人懇請法院依法對被告人張××從輕處罰,判處緩刑!
以上辯護意見,提供合議庭予以參考,謝謝!
辯護人:江蘇匯君
李義旭
王榮洲
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涉及當事人隱私,人名等均採用化名)
D. 王榮洲的社會公益
王榮洲律師熱心於社會公益,以回饋社會為己任,時刻謹記法律人的社會責任,盡己所能為專法治建設盡綿屬薄之力。曾多次參與法律援助活動,積極配合律協的各項公益活動,定期到街道為市民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並定期到上海市虹口區看守所為已決犯提供法律咨詢。王榮洲律師在《東方法眼》、《北大法律信息網》、《中國律師網》、《勞動保障世界》等發表多篇文章,為他人提供幫助。王榮洲律師一直秉持這樣的理念:一有機會就要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E. 律師能利用委託人的特別受權損害委託人利益嗎
律師不能利用委託人的特別受權損害委託人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四十條律師在執業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三)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與對方當事人或者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的權益;
第四十九條律師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給予停止執業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接受對方當事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與對方當事人或者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權益的。
《律師執業管理辦法》(司法部令第112號)
第三十三條 律師承辦業務應當引導委託人通過合法的途徑、手段主張權利、解決爭議,不得煽動、教唆委託人採取擾亂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決爭議。
律師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不得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不得與對方當事人或者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權益。
F. 律師如何提升專業技能
混得還行的律師,這里不用成功的字樣,太大,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這里有人脈、關系、運氣、機遇、個人勤奮等等,但專業技能絕對是根基。人脈圈子給你介紹案源,首先他是相信以你的專業能力是能夠勝任這個案子的,否則他是不敢給你介紹案子。給你介紹案子,你又不專業,把事情給搞砸了,介紹人怎麼向上家交代。如果你不專業我就找別人了,律師多了去了。 就是說機會加能力才能成事,給你個機會,你能拿住才能成事。能力不夠屌,你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機會溜走。跟你說那邊有個案子,你去忽悠了半天,飛單了,說明你能力不夠,成不了事,所以說專業技能是根。那麼律師如果提升專業技能呢?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使勁。 1.點滴積累,把所見、所思記錄下來 在學習、交流、思考、實踐的過程中,把所見、所思一點點的記錄下來。辦完一個案子,做完一個項目以及各種心得體會都記錄下來。不要迷信你的記憶力,把它實實在的記錄下來雖是最笨,但確是最好的方法。 這里介紹一種非常有效的記錄方法,就是用「專題」的形式來積累經驗。比如,首先建立一個公司專題文件夾,在該文件夾下面建立公司章程專題、股東會決議專題、隱名股東專題、股權轉讓專題等等根據你的需要建立若乾子文件夾。這里以股權轉讓專題為例,股權轉讓專題裡面具體應包括與股權轉讓有關的相關法律、相關操作指引、相關案例、相關文章、相關讀書筆記、股權轉讓合同等文件夾以及一個股權轉讓法律服務注意事項總結的文檔。 相關法律文件夾裡麵包括你能收集到的和股權轉讓有關的所有法律,要特別注意收集地方高院甚至地方中院規定的一些操作性文件,這些文件更細,更具有可操作性。法官更多的時候就是根據這些地方性操作文件來判案的。相關操作指引文件夾裡面收集全國律協、地方律協、一些地方高院、甚至一些律師根據實踐編寫的有關股權轉讓的操作指引。相關案例文件夾裡面收集有關股權轉讓糾紛的一些案例及判決書。介紹一款法律檢索軟體——北大法寶,它是目前搜索中國法律最全的資料庫。通過北大法寶也可以搜索到大量的案例和判決書。相關文章文件夾裡面收集一些從網路上以及中國知網等數字出版平台整理的有關這一專題的文章。相關讀書筆記文件夾裡面收集的就是你在平時讀書學習過程中整理的讀書筆記。股權轉讓合同文件夾裡麵包括你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到的股權轉讓合同實例以及你自己在實務中起草的股權轉讓合同。股權轉讓法律服務注意事項總結文檔裡面記錄的就是你平時不斷積累的有關股權轉讓法律事務的注意事項。 建立起這樣一個全方面立體的資料庫,然後通過自己在實務當中用心積累,不斷的充實裡面的內容,慢慢你會發現對於這一專題你已經「比較」專業了。以後遇到新的股權轉讓法律事務,打開資料庫就可以了,裡面有你需要的答案。這是以股權轉讓專題為例的,其他的專題也是同樣的方式收集整理。 2.閱讀,大量看書,看好書,看業內最具實踐經驗的人寫的書 獲得知識的途徑不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前者是通過間接經驗來獲得知識,後者是通過直接經驗來獲得知識。如果都能通過直接經驗來獲得知識那是最好的,印象深刻,但可能嗎?你精力有限,你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親自去實踐的,而且都得通過實踐來獲得知識也是危險的,你研究了半天發現前人早就研究好了,而且比你研究的更好。在進行每一項法律服務之前先看看前人、高人是怎麼做的,從他們的經驗中汲取養分,就是通常所說的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長。 這些前人、高人你不可能都認識,那怎麼辦?看他們寫的書啊。當然看書也得會看,我們是做律師的,是搞實踐操作的,對我們最實用的書就兩大類,一類是第一線最具實踐經驗的律師寫的書;還有一類就是法院編寫的書。為什麼要看實踐律師寫的書?你是搞實踐操作的律師,其他同行寫的書,對你來說是最好的借鑒,當然要看了。為什麼要看法院編寫的書?法院編寫的書主要指最高院及一些地方高院及中院(比如,上海、北京。它們有這能力,也具備大量實踐素材。)編寫的書。每頒布一部新法律,最高院都會編寫一本關於這一法律的理解與適用書籍。最高院編寫的理解與適用叢書是訴訟律師必須要買的書,這些理解與適用叢書既有理論深度,又具備可操作性。再說了,你一訴訟律師法院編寫的書你都不看,那你看什麼書? 有沒有必要看理論性的書?完全沒必要。學者躲在書齋里編寫出來的書,對你的實際操作沒什麼指導作用。你也許會說我要學習一些理論知識,這樣好來指導實踐。我們是律師,辦案子先找法律依據,然後更多的是靠經驗來做案子,不是靠什麼理論知識,你在法庭上跟法官講理論,法官不把你給活活惡心死了。 那怎樣來選好書呢?法院編寫的書沒什麼選擇,你需要哪方面的就都買過來。法院編寫的書本來就很有限,所以每一本都很重要。這里的選好書,主要指律師同仁寫的書。你本身就是律師,是有一定的判斷力的。拿到書首先看作者簡介,看看是不是具有豐富的實際經驗的律師寫的書,然後翻翻裡面的內容,如果你是在書店買書,拿起來讀上幾頁,一般就能判斷出這書怎麼樣。如果你是在網上買書,看看介紹,讀讀書評基本就能判斷這書怎麼樣。書店裡面的書畢竟是有限的,在網上買書更方便,在當當、京東搜索框里輸入你要買書的關鍵詞,這個行業裡面的書基本都出來了,然後再從中選擇你需要的書。 書寧可多買,不要少買,指不定裡面一段話,一個案例對你的案件就有作用。不知道哪本書好時,就都買了,買書能花幾個錢?你胡吃海喝的時候從來沒計較過錢,怎麼買幾本書反而斤斤計較了。 3.學習,多參加業內學習,找到短板 學無止境,知識爆炸,不學習哪行?律師要多參加業內的業務培訓,通過這種業務培訓找到不足,增長知識。地方律協都會有這種針對律師的業務培訓。上海律協每個星期都有這種針對律師的業務培訓,找一些大律師、法官等來講課,選一些對你有用的專題聽聽非常有作用。可惜我們律師每天忙著掙錢,很少有人願意停下腳步來充電學習。 還有一些收費項目的業務培訓,只要你是律師,你的郵箱裡面多少都會收到這種業務培訓的廣告,根據需要選擇一些聽聽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參加這種業務培訓,一來學習知識,找到短板,通過這種業務培訓短期內可以使你對這一專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二來還可以認識一些朋友,積累一些人脈。有些人有些認識錯誤,覺得是同行就是競爭關系,這樣理解就有點狹隘了。現在的法律服務現狀及發展趨勢導致包治百病的萬精油律師已經越來越沒有市場了,大家越來越趨向於專業化,有些案子你辦不了,你必然會轉介紹給他人,所以說利用好了同行也是你的客戶。 4.寫文章,可以重溫知識,使思維更縝密,提高獨立思考能力 寫文章絕對是梳理知識的一個好方法,平時你整理的東西因為是給自己看的,圖省事,可能很凌亂。但一旦要寫成文章發表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你會重新收集資料,尋找素材,梳理知識結構,使你寫出來的東西,更具邏輯性,更具嚴謹性,最重要的是更具有可操作性。 寫文章能提高你獨立思考的能力。寫文章發表,你不能總人雲亦雲吧,總得有一些自己的主見,一些獨立思考的東西,就是說總得有點干貨。經常寫一些東西,你的思維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寫文章本身也是一種營銷,是一種非常好的專家形象的營銷方式。文章寫到一定量如果能出版成書那是最好的。別人知道你是個律師,但對你還不是太了解,在網上一搜索,發覺這個律師不錯寫過文章,一看還像那麼回事,這樣更容易贏得信任感。 寫文章也能滿足你的虛榮心。當你的文章被人下載、閱讀,甚至能為別人提供幫助,當你想到別人會從你的文章中獲得有益的東西的時候,是一件很爽的事。這樣會促使你寫更多的文章,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得到成長的是你自己。 寫文章是個再學習的過程。通過寫文章,把你以前一些零碎的東西進行整合,這本身就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對你所寫的這些知識點你會掌握的更深刻。比方說我現在在寫這篇《》的文章,這些道理我以前就知道,但在腦子里都是記憶碎片,沒有整合起來,因為我要寫文章,所以我就開始重新思考、整理,使這一知識在我腦子里更系統。 5.交流,多和業內高手交流,多請教,高手點撥一下,勝讀十年書 有些人特擰巴,覺得自己牛,總想另闢蹊徑,試圖不研究業內他人的經驗就能自己做成事。這是很不討巧的想法。你要看業內最牛的人是怎麼思考、做事的,追隨他們的足跡,不斷模仿再尋求突破。這樣能提高效率,增加成事的可能性。所以說要精於模仿。 你在做案子或項目的時候,遇到一些疑難雜症,你怎麼想也找不到問題所在,這時候經高人點撥一下,立馬茅塞頓開。剛入行的時候需要老師帶著往前走,但是律師界的傳幫帶很差,沒有人願意帶新人,都靠自己摸索,自生自滅,你所謂的老師只是掛個名而已。傳幫帶,手把手教你需要佔用老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把你教好了,對他有什麼好處?你翅膀硬了就飛走了,搞不好還來跟老師搶食吃。一些老律師都是吃過虧,所以心涼了,不願意再帶徒弟了。如果你入行時候就有個老師手把手教你,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一定要感恩戴德。等你開始獨立執業,就得和同行多溝通、交流。在上海我們有一群律師經常聚,大家溝通一下執業過程中遇到的喜怒哀樂,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同行溝通的途徑多種多樣,現在的社交網路微博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多和牛逼律師交流,多請教,慢慢你會發現你也很厲害了。 關於同行交流有個不好的現象,有些律師喜歡在同行面前吹牛。「行家不出貨」就是說我是懂行的是行家,你就不要把你那假貨賣給我了。在同仁面前吹牛B、說大話,不可取,他是圈內人,他是懂行的,你在他面前假模假樣,你這不自取其辱嗎。律師喜歡吹牛,它是靠吹牛吃飯的行業,但你不得看對象嗎,你不能把忽悠當事人那一套拿來忽悠同行,很多人是吹牛吹慣了剎不住。 6.實踐,大量的實踐 你掌握的知識要靠實踐去檢驗,你知道是怎麼回事,跟實際上是怎麼回事之間是有距離的。很多案子真正啟動起來的時候,並不是法律規定的條條框框那麼簡單,操作具體很大的靈活性。這就是為什麼兼職律師做律師沒有專職律師到位的一個原因,專職律師專門做律師的,他的實際經驗更為豐富,更能把握法律在實際操作中的靈活性。 有些老律師做律師都成精了,很多案子拿過來,看一下訴狀,把證據簡單理一理就能直接去開庭了,因為他擁有太多的實踐經驗,他的經驗足以讓他應付這些案子,他簡單的看看就能知道這個案子的症結在哪裡,應該如何去應對。 實踐,大量的實踐可以使你掌握的知識更接地氣,而不是空中樓閣。你會發現,通過做案子去學知識是最有效的。比如,你現在遇到了一個股權轉讓糾紛的案子,這時候你去學習有關股權轉讓的知識是最來勁的,因為你要解決眼前的實際問題。平時讓你去學習某一方面的知識,你可能提不起興趣,把握不了重點。很多時候你打完一個復雜一點的官司,這方面的知識你也就掌握的差不多了。我代理的一個建設工程糾紛的案子,很復雜,一打就打了4年,等案子結束,這方面的知識我也就掌握的差不多了。 通過上面所說的六個方面的不斷積累,你的專業技能肯定能得到提高。你的專業技能提高了,在這一過程當中你的其他方面也會同時得到加強。知易行難,知道道理,明白事理很容易,最重要的是去實踐,做一個徹頭徹尾的行動派,而且貴在堅持。長此以往,在行里混個人樣應該不成問題。 我們總說那誰誰誰是因為運氣好才有今天,我怎麼就沒這運氣!把別人成績歸功於運氣,我們也夠無恥的。我們太缺少常識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他的今天是因為他比我們更努力、更堅持。我們所經歷痛苦、迷茫,他一樣不缺,而且經歷的更多。我們只看結果,誰尼瑪在乎他一路是怎麼走來。別人比我們做的好,一定是別人比我們更用心,更「處心積慮」,所以他們比我們走的更遠,走的更好。王榮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