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網格化法律服務新機制

網格化法律服務新機制

發布時間: 2021-02-04 06:50:17

❶ 如何將網格化管理落到實處

將網格化管理落到實處:

一是劃分網格。社區網格化管理的第一步,是對社區在區域位置上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從而形成基層治理「網格」,這是一個把社區化整為零的過程。以重慶市涪陵區敦仁街道為例。

二是組建網格服務團隊。在社區層面成立「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本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在網格層面成立「服務團隊」,包括網格長、聯絡員,還包括本網格內熱心公共事業的黨員、幹部、教師、醫生、警察、科技人員、義工等,他們共同構成每個網格的「服務團隊」。

三是成立綜合指揮協調中心。綜合指揮協調中心,負責網格員上報事件的分流及監督。該協調指揮中心,一般都會整合多部門資源,使之可以高效的指揮協調。同時,該中心也負責網格員的考核。

四是實施信息化管理。建立統一的社區網格化管理信息化平台;各社區網格作為子系統,實現社區日常事務在網格內網路化辦理。這一網路信息平台還應具備信息收集、處理、發布、群體交流討論等功能。

拓展資料

網格化管理是一種革命和創新:

1、它將過去被動應對問題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2、它是管理手段數字化,這主要體現在管理對象、過程和評價的數字化上,保證管理的敏捷、精確和高效;

3、它是科學封閉的管理機制,不僅具有一整套規范統一的管理標准和流程,而且發現、立案、派遣、結案四個步驟形成一個閉環,從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❷ 網格化行政綜合執法體制怎麼做的

網格化服務管理作為當前基層社會治理的主要抓手、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的有力舉措,正是堅持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的集中體現,對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成都市將按照中央、河南省委的統一部署,堅持以網格化為方向,以社會化為目標,以信息化為支撐,有效整合各類資源,全力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

一、建立網格流程管理機制

建立「網格-社區(村)-鄉鎮(街道)-區(市)縣-市」社會服務管理事項閉環運行機制,「業務統一受理-項目分流移交-部門協調處置-全程跟蹤督辦-辦結回訪問效」鏈條式服務機制,實現「服務群眾一個系統、回應訴求一套人員、事情辦理一站分流」。

二、建立業務事項准入機制

對各部門沉入網格的服務管理項目、業務工作任務和信息採集事項進行嚴格梳理、審核,制定部門業務事項下沉程序和標准,並按照「費隨事轉、事費匹配」的原則向基層撥付工作經費,切實為基層減負、增效。

三、建立信息平台管理機制

建立基礎數據信息定期採集、審核、錄入、更新制度,確保信息「完整、准確、鮮活」;建立部門業務數據信息導入制度,確保信息「面寬、量大、質優、更新快」;建立信息保密和硬體設備維護制度,確保信息系統安全穩定。

四、建立網格員隊伍管理機制

嚴格落實網格員持證上崗制度、一日雙巡制度、值班備勤制度、重大事件報告制度,規范網格員入職條件、培訓體系、工作職責、業務流程、裁汰程序,建立一崗多責、一專多能、人熟地熟情況熟、群眾工作業務工作兩手硬的網格員隊伍。

五、建立工作監督考核機制

建立網格員隊伍監督考核機制和部門服務管理工作監督考核機制,形成分級考核、分類考核、量化考核並行的監督考核體系,確保網格化服務管理優質高效運行。
金鵬信息網格化軟體

❸ 如何開展司法行政工作網格化管理和服務

一、把握大局、明確定位,積極構建網格管理新格局

深刻領會、准確把握全國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城市創建給司法行政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立足「服務經濟轉型升級、服務保障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營造法治氛圍」的職能定位,採取措施,切實增強社會參與度。抓領導、強組織。
設立由領導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人民調解工作指導管理委員會、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協調小組、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工行委、鄉鎮(街道)層層設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形成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領導格局。在鄉鎮(街道)、企事業單位以及交通、勞動爭議、集貿市場等行業和領域建立各類人民調解委員會,推選(聘任)了人民調解員、安置幫教工作人員、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矛盾糾紛信息員,並實行首席人民調解員制,在司法所指導下共同擔負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化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等工作。整合司法助理員、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公證員、人民調解員、社區矯正工作者、社會志願者組成了司法行政工作網格服務團隊,將司法行政工作與基層網格有效對接,使各項工作職能全面融入到「網格」中。依託社區文化驛站、社區居民之家等群眾文化活動場所,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對發現的矛盾糾紛苗頭、及時進行調處化解;按時上報網格內各類法律需求信息、開展日常法制宣傳活動;及時向法律援助工作站報告群眾的法律要求、實現法律援助應援盡援;及時對網格內社區矯正人員、刑滿釋放人員開展幫扶工作等。

二、轉變思路、夯實基礎,不斷探索網格管理新措施

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管理要求,使司法行政工作體系由垂直型向網格型轉變,工作力量由獨立作戰向集團作戰轉變,工作方式由注重管理向突出服務轉變,傳統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公共服務模式轉變,由條線、單向的管理運行機制向網格、互動的服務管理運行機制轉變。工作理念上,始終堅持「最好的服務就是最好的管理,最好的理念就是最好的創新」,立足最大限度縮小服務半徑、最大限度提升服務效能的思路,強基固本,把業務融入到網格中,把工作力量凝聚到網格內,做到問需於民,對網格內居民、企事業單位進行動態化、常態化服務。網格管理員自覺擔負起司法行政服務網格化管理工作宣傳服務者的責任,使網格工作「三清」,即網格「基本社情清」、「人員類別清」、「區域職責清」;實踐中做到主動服務,「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對網格內的矛盾糾紛,堅持「化早、化小、化苗頭」,理順關系、疏導情緒,使隱患排查防範到位、矛盾糾紛化解到位、法規政策宣傳到位;對刑釋解教人員和社區矯正人員,堅持「不歧視、不嫌棄」,
實施「三個一」管理模式。即:第一時間入戶走訪、第一時間制定矯正方案、第一時間實施心理輔導。網格管理員每月逐一走訪管控對象,實時核實本網格內重點人員變動情況,做到底數清;及時了解和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活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做到情況明;及時提供就業培訓、低保、困難救濟、法律咨詢等幫教服務,做到服務好,最大限度理順不滿情緒,最大限度減少社會對抗,實現管理效果最大化。管理方法上,建立與開放、動態社會環境相適應的工作方式,以做好特殊人群的銜接管理為重點,推進對擬適用非監禁刑罪犯庭前調查社會評估制度,為法院判決提供有力依據

三、建章立制、推進管理,有效提升網格工作新效能

高度重視規章制度在推進司法行政工作網格化管理的重要作用,立足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推進各項工作有效落實。在規范運作,增強工作主動性上下功夫。認真分解和落實網格化管理的工作目標和責任,把司法行政各項服務職能融入網格並進行全面梳理,規范了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工作流程;進一步明確工作業務范疇,規范網格服務隊伍定期走訪、採集信息、解決處理等工作流程,並抓好業務操作培訓,提高網格化服務質量和效率。以加強人民調解制度建設為主題,全面夯實司法行政在社區網格中的根基,建立統一集中培訓、業務咨詢工作機制,設立社區便民服務大廳,建立司法行政工作QQ群,實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重要情況報告等制度。在司法所懸掛人民調解、法制宣傳、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制度牌。同時,建立網格工作評價、培訓、考核、激勵制度,落實群眾參與評議、監督,實行司法所定期聯系和日常坐班制度,保障工作運行。在兌現獎懲,激勵工作積極性上下功夫。把開展網格管理服務工作列入年度綜合考評的內容,制定檢查、評價、考核、獎勵、處罰辦法,並與評優評先掛鉤。

❹ 如何完善城市綜合執法網格化管理體制,推動執法覆蓋

為了全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構建網格化管理新機制,健全服務網格,提升社會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更好的推動科學發展,結合街道辦事處實際,現制定如下方案。

一、基本情況

街道地處市中心區東南部。下轄十個左右社區居委會,幾十萬戶居民、常住人口十幾萬人,流動人口約幾萬人。屬老舊城區,人員流動量大,轄區內治安狀況較為復雜。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去第九次黨代會精神,通過創新社區管理體制、機制、整合社區管理資源,建立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新模式,實行扁平化、精細化、高效化、全覆蓋的社區管理和服務,使社區在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三、工作目標

以基層社區為依託,以單元網格為載體,以標准化管理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整合各種管理資源進社區,進網格,重心下移,細化管理內容、規范管理行為、落實績效考核,建立起「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協調運轉、責任落實、反應快速」的新機制,做到社會信息底數清、服務管理零距離、群眾辦事方便快捷,全面建成社會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新型社區,使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增強,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四、工作原則

(一)全面覆蓋原則

社區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應遵循全面覆蓋的原則,確保管理區域無盲點,管理對象不遺漏,服務內容多元化,事務辦理零距離。

(二)信息管理原則

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的核心在信息的採集、處理、分析和運用。網格工作站人員要切實履行職能,及時發現、收集和反饋管區內各類新增和異動信息,建立以人口信息為核心、物業信息為基礎、事務信息為重點的網格化管理綜合信息庫,做到信息掌握的全面、及時和信息處理的高效、准確,真正確立信息管理在社區服務管理工作中的基礎性、指導性地位。

(三)一崗多責原則

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站應按照一崗多責的原則履行社區事務綜合管理員的職能,工作站人員要切實當好社區管理網格信息採集員、社區事務協管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社情民意聯絡員、法律政策宣傳員、文明新風倡導員。

(四)群眾自治原則

社區網格化管理要推行群眾自治,充分發揮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和自我引導的作用,網格管理公益性崗位人員的配備原則上要實現居民化、本地化,使網格管理真正融入社區事務、走進群眾心中。

五、機構設置及管理服務任務

(一)網格化管理領導組織機構
組 長: 街道黨工委書記、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
副組長: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

成 員:
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
街道黨工委宣傳部長
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二)建立社區服務網格

1、劃分網格工作區域。根據「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異性」的原則,按照「劃小社區、劃多陣地、劃短距離、劃清底數、劃全功能、劃明責任、劃活資源、劃實考核」的要求,以300至500戶為網格單元,結合人口狀況、地理位置、樓院布局、便於服務等因素將社區科學合理劃分為若干網格。每個網格區域的范圍、大小由各社區結合實際確定,並繪制網格地圖。

2、建立網格組織體系。按照「黨政領導、部門參與、條塊

結合、以塊為主,資源共享、綜合治理」的原則,建立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組織機構。辦事處成立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負責部署、管理、督促、考核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社區成立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站,負責組織實施各項工作;網格設立工作室,負責具體抓好落實。

3、確定網格服務人員。網格工作站工作的人員,由辦事處包保社區幹部、社區幹部、派出所民警、城管、老黨員、民調治保專員、民情信息員和平安志願者組成,由辦事處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統一管理、統一考核、統一獎懲。平安志願者作為網格人員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社區統籌安排到網格工作站開展工作,注重在網格建立黨小組,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志願者有效有序參與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

4、規范網格工作站。整合警務室、治安崗亭、社區黨員活動室等各種場所,建立網格工作站。網格工作站按照統一的標准建設,做到設置科學、管理規范。

(三)確定網格服務職能

實行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社會服務管理重心下移,將各類服務管理事項、便民利民措施集中到網格辦理,及時收集、處理群眾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變被動應對為主動發現。其主要職能有:

1、採集、核實、更新轄區人口信息、房屋信息、單位信息等綜合信息,提供信息資源服務,完善信息管理系統。

2、深入開展「平安社區」創建活動,加強社區社會治安、消防安全聯合防範,組織開展群防群治工作,督促轄區單位加強內部安全保衛,引導轄區居民區做好樓院落巡邏,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

3、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社區矯正、防範和處理邪教、社區戒毒康復等工作。

4、組織開展對不安定因素和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防範和處置轄區內的突發事件、重大糾紛和信訪問題,確保轄區平安和諧。

5、加強基層法制宣傳教育,提升群眾的法制觀念和法制意識,引導群眾按合法程序反映訴求、解決問題。

6、組織開展「整臟治亂」、城市綜合管理,確保轄區衛生整潔,秩序良好,環境優美。

7、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監督檢查,動員轄區群眾積極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轄區群眾的健康水平。

8、根據群眾申請,調查核實群眾家庭經濟狀況,幫助辦理最低生活保障、廉租房申報等相關手續,落實好各項惠民利民政策措施。

9、幫助協調解決群眾求助,積極主動為殘疾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軍烈屬等特殊人員代辦身份證、戶籍等事務。
金鵬信息綜治網格化解決方案

❺ 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五位一體是指什麼

解讀一:社區網格化管理的概念
所謂網格,就是將城區行政區域劃分為一個個的「網格」,使這些網格成為政府管理基層社會的單元;實施網格化管理就是指以這些劃分的「網格」為基本管理單元,實行區、辦事處、社區、網格層級管理模式,最終形成「網格全覆蓋、工作無縫隙、服務零距離、管理無漏洞」的城市社區管理新格局。從功能上講,就是將城市管理的工作重心下移、前置,科學設置城市「網格」,實現管理手段數字化、工作機製程序化,將過去傳統、被動、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轉變為今天現代、主動、定量和系統的管理。
解讀二:管理網格的設置劃分
社區設置了「區級、辦事處、社區、小區、樓院」五級管理網格。一級管理網格為網格化服務管理指揮中心;二級管理網格為辦事處網格化社會服務中心;三級管理網格為社區網格化服務工作站;四級管理網格為社區劃分的若干個小區;五級管理網格為小區網格劃分的若干個樓院。按照「任務相當、便於管理、界定清晰、責任明確」的原則,根據社區所轄范圍、分布特點、人口數量、居住疏密程度、群眾生產生活習慣、產業特點等情況,以居民小區為單位,因地制宜劃分小區網格。區域內居民住宅、商業網點、駐區單位、社區公用設施等全部納入網格,實行住宅、商務商業、企事業單位、人員密集場所四種類型管理,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現管理服務全覆蓋。
解讀三:網格工作力量的優化配置
每個小區網格配備由社區工作人員擔任的網格長,並從社會志願者、社區民警、樓棟長、商戶長、物業管理人員、業主委員會成員中推選若干名樓院網格員,具體從事居民群眾的社會服務和事務管理。同時,積極推行區級領導幹部分包辦事處、辦事處領導班子成員聯系社區制度,進一步加強對社區工作的指導,協調解決各類問題。綜治、信訪、公安、計生、教育、民政、社保、工商、園林和城管等區直部門,建立工作人員聯系社區和重點管理網格制度,直接受理、處置網格長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形成「一格多員、一員多能、一崗多責」的力量配置模式。
解讀四:網格化管理的工作流程
在管理運行中,一般性工作由網格長、網格員現場處理,登記備案;需要協調處理的事項由網格長帶回社區商處,處理結果及時反饋給服務對象;需要審批的事項由網格長掌握信息,社區網格化服務工作站和辦事處網格化服務中心受理界定,上報相關部門審批。
區、辦事處兩級網格化工作機構將社區日常處理事務梳理歸類,每一項都明確對應責任部門、處理流程、辦結時限和完成標准。同時,發揮好協調督辦作用,以「區分責任、分級分口辦理」為原則,按照「採集上報—指揮派遣—處置反饋—任務核查—歸檔評價」五步工作流程,組織有關部門共同解決社區有關事項。
解讀五:網格化管理的領導核心
在推行網格化管理中,社區強化辦事處黨工委領導下的大工委制區域化黨建工作,積極構建網格內設置黨小組、黨員進網格等網格化黨建新模式,形成「辦事處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組織—網格黨員」四級網格化黨建工作格局。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的示範引領作用,讓駐區單位、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社會志願者等社會主體多方參與、共駐共建,將黨組織的工作觸角延伸到最基層。
解讀六:網格化管理的第一責任
社區始終把維穩創安作為推行網格化管理的第一責任,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全面構建網格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行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駐區單位和社區警務室「五位一體」的社區治理模式,形成社會矛盾能預警、治安防控能聯動的全員協作機制,發揮好網格第一道防線作用;建立健全社會矛盾多元化調解工作體系,積極推行義務評事會、居民調解委員會和訴前調解對接中心等各類矛盾調解制度,深化法律服務進社區活動,努力形成行政、司法、人民調解和信訪代理有效銜接的大調解工作新格局。健全流動人口、出租房屋信息動態採集機制和人口服務管理區域協作機制,完善以社區網格為基礎的「以業管人、以房管人、以證管人」等工作方式,確保流動人口管理有力、服務到位。
解讀七: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五位一體」的社區治理模式
是指: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駐區單位和社區警務室「五位一體」的社區治理模式。

❻ 如何發揮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網格化基本理念

按照「科學劃分網格、整合部門資源、明晰工作職責、實版現權條塊融合、實行逐級問責、嚴格工作考核」的思路,遵循「全覆蓋、無縫隙」的原則,將社會區域劃分成不同的責任網格,作為社會管理的基本單元,構建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機制。


網格化導向: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建設


網格化核心:社會管理、服務


網格化目標:

1、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

2、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

3、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務;

4、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

5、公共安全體系;

6、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管理;

7、信息網路管理;

8、思想道德建設。


從這句話「科學劃分網格、整合部門資源、明晰工作職責、實現條塊融合、實行逐級問責、嚴格工作考核」你應該看出來大家的職責是越來越明晰了,專人有專責,可以將過去傳統、被動、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轉變為今天現代、主動、定量和系統的管理。從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❼ 什麼是法律網格化服務

借鑒運用社區網格化管理成熟模式,主動延伸法律服務觸角開展網格化法版律服務,打造權了「網路全覆蓋、資源共分享、服務無盲區」的法律服務新模式,進一步拓展了法律服務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夯實依法治市工作基層基礎。
司法局將城區街道辦事處、社區、居民小組劃分為3級網格,其中一級法律服務網格1個(街道辦事處);二級法律服務網格11個(社區);三級法律服務網格107個(居民小組)。建立了由街道辦事處、社區、司法所、網格信息採集員組成的「四位一體、四級聯動」的法律服務網格化管理體系,並在各級網格設立法律明白人、普法宣傳骨幹、法律服務志願者,形成分塊管理、網格到人、責任到位的工作方式。金鵬信息網格化軟體

❽ 社區網格化保障機制

當前,社區成員個性化、生活方式多樣化、利益訴求多元化、社會矛盾復雜化的特點日益凸顯,實施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主要是通過健全社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以劃分社區管理網格為基礎,以社區服務站和社區工作隊伍建設為重點,理順社區內外關系,探索多元共生的社區管理體制。城市社區實施網格化管理應注意的問題如下:(一)要加強社區自治組織體系建設

社區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真正管好社區,關鍵是要強化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主體地位。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關鍵是要健全社區的組織體系,逐漸形成社區黨組織領導、

社區議事會決策、社區居委會執行、社區工作站辦事、社區監委會監督、社區單位和居民廣泛參與的社區管理新格局。

(二)要加強社區工作隊伍建設

一是加強社區黨員隊伍建設。以社區網格為單位,對網格內的自管黨員和協管黨員進行全面摸底,建立相應的黨組織和活動小組,加強社區黨員管理,拓展黨的組織形式、活動內容、活動方式和工作載體,提高對社區管理的滲透力和影響力。

二是加強社區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把現有社區工作人員向職業化社區工作者過渡,同時,按照知識化、年輕化、職業化的標准要求,從大中專畢業生、部隊轉業幹部中,選聘政治素質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充實到社區居委會和職業社區工作者隊伍,改善社區幹部隊伍結構。

三是加強社區義工隊伍建設。志願者的多少是衡量社區文明程度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要從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社區居民中,不斷發展壯大社區義工隊伍,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管理。

(三)要協調好社區內外關系

1、要協調好社區組織與政府職能部門的關系。

政府職能部門與社區組織之間是協商合作關系,政府職能部門要轉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到對社區的服務上。社區組織對政府職能部門安排的工作應分類處置,對法律法規規定由社區協助完成的工作任務,要積極協助完成;對政府職能部門委託社區協助完成的工作任務,要在協商合作的基礎上,按照「費隨事轉」的原則,把工作任務和工作經費一並交給社區組織實施,金鵬信息網格化軟體。

2、要協調好社區組織與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公司的關系。

社區組織與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公司之間是指導、監督、協調關系,社區居委會是群眾性自治組織,是居民利益的法定代表,以管人為主,在社區管理中處於中心地位,對業主委員會的物業自治管理進行指導,對物業服務公司的管理服務進行監督,對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公司之間的矛盾糾紛進行協調;業主委員會是實施物業自治管理的群眾組織,是業主利益的法定代表,對物業服務公司進行評議監督;物業服務公司是企業服務

❾ 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五位一體是指什麼

從健全體系、創新機制、夯實基礎入手,堅持「補位、歸位、守位、卡位、到位,五位一體」模式,積極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和諧。
來源:新華網

熱點內容
平湖有哪些廠按勞動法 發布:2025-07-04 20:10:50 瀏覽:970
勞動法賠償n2 發布:2025-07-04 20:09:17 瀏覽:428
律師因果 發布:2025-07-04 20:07:27 瀏覽:553
非法學專業可以報考司法考試嗎 發布:2025-07-04 19:50:03 瀏覽:804
電視劇田法官 發布:2025-07-04 19:47:45 瀏覽:717
勞動法91條內容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4 19:08:48 瀏覽:293
開福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7-04 18:58:13 瀏覽:85
四川原石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04 18:54:41 瀏覽:910
托馬斯大法官 發布:2025-07-04 18:34:18 瀏覽:906
中國人民大學2014年出版的合同法 發布:2025-07-04 18:24:04 瀏覽: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