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辯論權
⑴ 律師在法庭上如何辯論
結合實際情況定,不一樣的案子,不一樣的辯論結果。
⑵ 授課、演講、法庭辯論等能產生著作權嗎
授課、演講、來法庭辯論等能源產生著作權嗎?授課、演講、法庭辯論等能產生著作權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條的規定,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包括口述作品,老師的授課、領導的演說、律師在法庭上的代理意見、辯論意見、辯護詞等都屬於口述作品,均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當然,如果授課人或演講人只是照著講稿照本宣科,那麼,受保護的應是文字作品(即講稿),而非口述作品。將口述作品的授課、演講記錄成文字或錄音,實際上是對口述作品的復制。如果未經授課、演講人同意,擅自將記錄下來的口述作品出版發行,就侵犯了授課、演講人對其口述作品的復制權和發行權,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⑶ 律師法庭辯論時應當注意些什麼
法庭辯論是指在法庭審理的過程,獨任審判員或者合議庭聽取公訴人、被害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等訴訟參與人對案件事實、證據、程序、法律適用等發表的意見,查明案件事實,准確適用法律,從而作出正確判決的訴訟過程。其功能是為了「兼聽則明」,做出正確的裁判,因而,法庭辯論很重要。
法庭辯論是個技術活,當然有技巧,但不能玩弄技巧。
本律師其實不怎麼懂法庭辯論技巧,從不看有關傳授技巧的書籍,也不聽有關技巧的講座,這里僅與青年律師交流一下在刑事法庭上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用,就傳播出去,但要註明出處。
一、不要過多法理分析
法庭不是課堂,不是法治論壇。法庭開庭的時間也非常有限,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可以引用,但不宜進行過多的法理分析。現在的刑事法官都非常專業,無需你去為他普及法律知識。
一個真正有理論功底的律師往往在法庭上最不講理論,而是善於運用朴實的語言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大家聽得懂,如果不能讓法官聽得懂,你說這些話有何意義呢?畢竟我們進行辯論是為了說服法官接受你的觀點呀!
我親口聽到一個擁有博士頭銜的律師向我抱怨,說某某基層法院的法官無知,他簡直是對牛彈琴。我問他,對牛彈琴,是牛愚蠢還是人愚蠢?他啞口無言了。
二、切忌與法官進行辯論
法官不是法庭辯論的一方,法官是法庭辯論的主持者。實踐證明,與法官進行辯論雖然可能會獲得些許所謂的律師的尊嚴,但往往是以犧牲委託人的利益為代價的。雖然最高法院和各省級高院均出台了量刑規范化的指導意見或細則,但當不得真,那是用來貼在牆上的,不是用來適用的,刑事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還是非常大的。有些時候,由於律師的強悍往往造成對被告人量刑過重。有些時候,被告人、被告人家屬解除對強悍的律師的委託也是權衡利弊、認真考量過的。本律師並不懦弱,因為擔任過法官職務,審理過案件,知道法官的心態。
三、不能對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人身攻擊
無論什麼案件,都不能進行人身攻擊,這是常識。你是律師,你出庭是履行職責,不要融入過多的感情色彩,有些時候,你的同情心可能會贏得被告人、贏得被告人家屬的歡心,但被告人需要的是一個冷靜、理智、專業的律師!不需要同情者,更不需要一個打手!在刑事案件中,你與公訴人其實並不對等,他後面有強大的公權力在支持,你後面是誰?你後面真的站著中國30萬律師嗎?如果你真的身陷囹圄,你知道有多少你的同類在竊笑嗎?說不定,你的娘家人會發一通知,要把你當做典型,不是好典型,是供批判用的典型!
四、不要使用誇張的言辭
據說,有老律師教年輕律師所謂的律師辯論技巧時,教使用誇張的手法,稱為「適度的誇張」。本律師不贊同這種方法,「適當」也不贊同。法律語言只有頓號、逗號、冒號和句號,沒有感嘆號。本律師不喜歡律師在法庭上用一些諸如「令人發指」、「萬分震驚」等等辭藻,特定場合可以慷慨激昂,但盡量用詞朴實無華。誇張的辭藻、咄咄逼人的氣勢、嘩眾取寵的作風可能會獲得當庭喝彩,但效果卻往往適得其反!法庭辯論不是演講,法庭不是舞台,不是用來展示律師風採的!
五、不要脫離爭議焦點進行辯論,緊緊圍繞主線
法庭辯論雖然是辯論,但不是辯論賽,一定要抓住主攻方向,不要偏離主題,也就是辯論主旨,要抓住起訴書指控的被告人犯罪事實及法律適用進行辯論。對於與定罪量刑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沒有必要進行辯論。盡管案件比較復雜、案卷很厚重,但真正影響定罪量刑的情節未必有多少,就像下象棋,捉住老將就獲勝了,至於剩下多少棋子,沒有意義。
本律師剛剛參與了一起貪污、受賄、挪用公款案件的庭審,由於涉及犯罪數額高達9,700餘萬元,對其中的部分數字不準確的事實在法庭上就沒有去較真,對於這樣的數額而言,區區數字對定罪量刑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認罪態度卻會影響量刑。
六、切忌使用政治敏感性語言
本律師不贊同辯護律師「用個案推動司法公正」,雖然我尊重某些學者,但從律師介入個案的宗旨而言,我不同意普通案件介入政治因素,我們不能犧牲委託人的利益換取中國的法制進步,除非委託人也同意這樣做,作為辯護人,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委託人委託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在這里,我們再重溫一下《律師法》所規定的辯護律師的職責「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七、不要長篇大論
庭審中,要根據案件的繁簡、法院的級別、法官的文化背景、庭審時間等細節調整發言的長短,可以考慮准備繁簡兩套辯護詞或者從繁雜的辯護詞中提煉出簡單版本,可長、可短。一般而言,在基層法院開庭,盡量發表提綱式的辯護意見,基層法院案件數量多,人員有限,真的沒有更多的時間聽你的辯護意見。如果法官出於對你的尊重,耐著性子,聽完你的辯護意見,是多麼沒趣的事呀。
八、善於總結、歸納
法庭辯論有時時間很長、內容很雜,但要隨時銘記法庭辯論的功能是為了說服法官,讓法官接受你的觀點。在法庭辯論時,要善於歸納、總結你的基本觀點,不要雜亂無章、不知所雲。法庭辯論結束時,你的總結往往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⑷ 辯護律師一定要有律師證嗎
辯護律師一定要有律師證;
權利:
①接受委託擔任辯護人的權利。
②查閱、摘抄、復制案件材料權和會見通信權。刑訴法第36條規定:「 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訴訟文書、技術性鑒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查閱、摘抄、復制上述材料,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會見和通信。辯護律師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許可,也可以查閱、摘抄、復制上述材料,同在押的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③調查取證權。這是辯護律師的權利,其他辯護人沒有這項權利。
刑訴法第37條規定:「 辯護律師經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也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辯護律師經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許可,並且經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被害人提供的證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
④審查起訴階段提出辯護意見權。
⑤參加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權。
⑥經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訴的權利。刑事訴訟法第180條
⑦對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辯護人有權要求解除。刑事訴訟法第75條
⑧代理申訴權。
⑨依法獨立進行辯護權和人身權利不受侵犯。
⑩拒絕辯護權。辯護律師發現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託人隱瞞事實的,有權拒絕辯護。律師法第29條第2款
⑸ 律師論辯,律師辯論,律師辯護有什麼區別
律師論辯、律師辯論一般發生在非訴過程中,是為學術交流或研究法學等律師專之間針對某一屬專門領域或專門問題展開的論辯或辯論。 律師辯護,發生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自刑事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委託律師進行辯護。自訴案件的被告人隨時可以委託律師辯護。律師辯護是律師在刑事訴訟階段行使其辯護權的具體表現。
⑹ 律師可以為自己辯護嗎
律師可以為自己辯護,律師為自己辯護只有一種情形,就是律師以被告人身份出現時,這時候的被告人可以為自己辯護。
所謂辯護權,是指法律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據事實和法律,針對指控、起訴進行申述、辯解和反駁,提出證明自己無罪或者罪輕的材料和意見,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訴訟權利。
刑事訴訟法賦予當事人及其辯護人針對控訴而進行申辯活動的權利。
中國的刑事辯護種類有三:
自行辯護,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行辯護;
委託辯護,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過與法律允許的人簽訂委託合同,由他人代行辯護;
指定辯護,指遇有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時,法院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被告人指定辯護律師為其辯護。
中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這種辯護權的設立和行使,其任務和目的是為了反駁控訴,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有利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材料和意見,論證犯罪嫌疑人無罪、罪輕或者應當從輕、減輕、免除處罰。
(6)律師辯論權擴展閱讀:
現代辯護制度在刑事訴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
辯護是現代刑事訴訟的重要職能之一,刑事訴訟的進行依賴於控訴、辯護、審判三種職能交互作用,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刑事訴訟的進程。
在刑事訴訟中,辯護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基本的一項訴權,訴訟中的其他權利皆由辯護權而產生,或者密切相關,如申請迴避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權利等。
辯護貫穿於訴訟整個過程,自刑事訴訟啟動時起至審判結束之前,不僅可以自行行使辯護權,還可以委託律師或者其他辯護人進行辯護,對偵控機關的控訴進行反駁和辯解,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效地行使自己在刑事訴訟中的各項訴訟權利
辯護制度在訴訟中的意義,
一是制約偵、控、審活動,有利於公安司法機關客觀、全面了解案情、正確適用法律,保證案件質量;
二是表現了訴訟的公正和民主,有利於充分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和訴訟權利,以便充分發揮辯護的作用,是刑事訴訟民主化的重要表現。
中國刑事訴訟法第二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事實,正確適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學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以維護社會主義法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中國刑訴法的任務其中可以概括為懲罰犯罪與保障社會主義人權的統一,這是實現中國刑事訴訟法任務的關鍵所在。根據這一法的要求,懲罰犯罪是指公、檢、法職能部門,必須在嚴格依照刑訴法所規定的原則和程序的前提下,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運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而保障社會主義人權是指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享有充分的訴訟權利。
⑺ 未經律師同意,將律師的法庭辯論發言現場直播構成侵犯其著作權嗎
如果不是商來業使用,不構成侵權源。根據我國《刑訴法》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
第一百八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根據我國《民訴法》第一百三十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律師辯論、辯護發言屬於庭審法庭辯論環節,均屬於法院公開審理范疇,符合公開審判的現場直播,不構成侵權。
⑻ 什麼是律師辯論
律師論辯是指律師在辦理刑事案件中依法為犯罪嫌疑人進行辯論和維權的活動。
⑼ 辯論賽 律師應該為罪犯辯護
首先罪犯也是人,
是人就有權利,
而且是憲法,
法律規定的權利;
任何內人為家法律的容宣判,
不得剝奪他人的權利。
律師專門從事法律辯護等先關工作的,
法律許可律師為委託當事人辯護,
在法律的基礎上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利;
律師為當事人辯護是國家促進法律進步必不可少的。
罪犯並不代表就是沒有合法權利的,
有些罪犯,比如過失犯,本身犯罪並非出於自身的故意,如果一棍子打死一串人。
律師為罪犯辯護能更好的、更公正的使罪犯得到公正的對待,才能更有好的社會積極效應。
律師為罪犯辯護合乎情理、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