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對律師的看法

對律師的看法

發布時間: 2021-02-04 20:07:43

Ⅰ 大家談談對律師的看法!

因為他必須理智 必須看透 而一旦看透 他們就只遵循法則 所以你才感覺他們冷和高傲
說實話 搞法律的人情味多了不行 人情在很多時候都是跟法理相悖的

Ⅱ 談談你對律師的認識與立理解

1. 當然衡量的是律師的專業能力。

律師能力是律師完成辯護工作應具備的能力。主要包括:(1)敏銳的觀察力。(2)敏捷的思維能力。(3)良好的記憶能力。(4)高度的注意力。(5)良好的交際能力。(6)良好的語言能力。(7)准確的判斷力。

2.「唯輸贏論」

簡單來說,盲目的相信「贏官司的才是好律師」,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找一些數據上勝訴率越搞越好的律師。正是基於普通大眾的這種心理,往往很多律師和非專業律師就利用「常勝」、「勝訴率高達多少多少」這樣的噱頭來攬訴訟。筆者認為可以考慮勝訴率,但不是一定要以勝訴率為標准。

3.執業領域和人脈很重要

執業領域指的不是律師行業,而是究竟該律師擅長打哪一類的官司,不能忽視這個方面,就像你不可能去找一個五官科的老醫師來治你的骨折。執業領域對口的律師,會在案件明顯各方面客觀條件都體現出你會敗訴的時候,明確的告知你,並幫你想出止損的辦法。

筆者認為,案件最終會怎麼處理,主要還是依賴於案件事實以及證據情況。律師辯護是有作用,但這種作用是建立在案件事實以及證據情況的基礎上,如果缺乏事實基礎和證據支撐,不論律師如何辯護都很難以影響或左右案件的最終結果。認為可以通過律師辯護就可以左右案件最終結局的想法和認識是天真和可笑的,在具體辯護中,事實是基礎,證據是王道。

總之,很多案件獲得好的結果,是律師和檢察官、法官合力的結果,任意或者過度地宣傳律師辯護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檢察官、法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有所貶損。說直白點,如果不是檢察官或法官支持和採納了律師的意見,隨便你律師怎麼辯,案件不可能會得到好的結果。

Ⅲ 你們對律師的見解,或看法。謝謝!

當你在法律面前迷茫的時候,他(她)會給你最好的指引!

Ⅳ 問題:對律師職業的認識

律師是個好職業,但他是泊來品,到了中國就變味。如果在中國做律師,要有做訟棍和法律掮客的心理准備,否則很難在這個行業待下去。

Ⅳ 請談談您對律師的看法

律師,只是法律工作者而已,現在正處於發展階段,還有待完善。
多年以前,人們看病,很多版寧願相信偏方,權也不相信大夫。但現在還有幾個這么做的呢。
法治化是國家的基本政策,是大事所趨,人們對法律的認識會越來越全面,一小部分人對律師的偏見會逐漸改變的。律師這個行業的前景會越來越好的。
如果你想從事這個行業,就好好努力吧。

Ⅵ 社會對律師有什麼看法

社會形象應該很壞、最黑得是律師、

Ⅶ 大家對律師這個職業是什麼看法

Ⅷ 如何看待律師行業

律師業是三大法律職業中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個行業,其對於欲從事法律職業的新人來說充滿了誘惑,因此,若踏入律師行業的大門,我們必須對我國律師業的發展現狀有一些認識和了解。彼人利用工作中的一些資料組成小文一篇,希望對廣大欲從事律師行業的新人有所借鑒和幫助。
我國目前注冊律師大約有14萬人左右,律師事務所1萬多家,每9000人平均擁有一名律師,其中北京是每1300多人擁有一名律師,上海是每1800多人擁有一名律師,而美國紐約是每200人擁有一名律師。
從律師的地區分布情況看,發展極不平衡。廣東、北京的律師都在萬人以上,大約佔到全國律師總數的17%,而青海省只有400多名律師,個別牧區只有一名律師。
全國律師每年辦理業務大致在900萬件左右,業務收入在90億左右,律師人均收入在7萬元左右,平均每件收費在千元左右,但是律師年收入仍然存在嚴重的地區差異,北京最高,律師人均年收入達到26萬元,上海也在20萬左右,江浙在7萬元左右,廣東在5萬元左右,而在有些西部省份律師年平均收入也就只有5000元左右,甚至更少,其差距在十幾倍乃至幾十倍。
無論是執業人數占整個人口的比例,還是律師界中高學歷、外語人才所佔的比例,以及中大型律師事務所佔律師事務所總數中的比例,中西部律師業與東部發達地區律師業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特別是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極不平衡直接導致律師收入的差距懸殊,並且這種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內有明顯的改變,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由於東部與中西部律師業發展的巨大反差,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律師正在向東部地區轉移,這種轉移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符合人才流動規律的。
因此,綜合以上來看,從個人生存和利益來考慮,北京、廣東等發達地區的律師業發展環境最好,也最有利於個人的發展。當然,我們不能光看這些平均數字就認為律師行業形勢一片大好。律師是強弱差距懸殊的行業,知名大律師年收入上百萬、上千萬的都有,但有很多律師都是疲於糊口,年收入不過萬,有的甚至無錢交納年檢會或會費而被迫轉行。對於初入行的律師來說,90%的其收入都只能維持基本的生存。雖然說成功的標志不是錢,但是對律師來說,其最有力的評價標准被又是收入。另外,律師的執業環境也很不好,這些都是我們從事律師行業上的巨大障礙。
社會不是完美的,律師行業也同樣有不盡人意,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律師業只會向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我們選擇了律師,就要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也終有成功的那一天。

Ⅸ 如何客觀評價律師的工作

律師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法律服務工作,所以對於律師工作的評價,也應該結合眾多方面來綜合考慮。
1、律師的工作態度如何。「態度決定一切」。對於律師工作來說,律師的工作態度,往往決定了律師投入在該項工作上的時間、精力以及人力等。
2、能否恪守律師的職業道德是否遵守律師的執業紀律
3、律師的預見是否准確。及時、准確預測可能發生的法律風險和法律後果,是律師提供法律服務的主要內容之一。
4、律師代言是否表達清楚並有說服力。一名優秀的律師必須具有很好的口頭表達能力,這是大家公認的說法,這也說明了律師口頭表達能力對於律師的重要性。
5、律師起草的法律文書是否合格、規范律師能否及時對當事人提出合理的建議和意見,必要的時候給當事人以適當的提示,為當事人把關,協助當事人決策。
6、律師工作的結果是否令當事人滿意。當事人委託律師,自然都想追求自己滿意的結果。律師工作追求的目標,不能違背當事人的意志,都應該在合法的前提下向著當事人追求的目標而努力。所以結果對於當事人來說,是最為重要的。結果好,無論律師本身的水平或者品格如何,對當事人來說都不甚重要了。如果結果不能令當事人滿意或者接受,那麼即使有再多的理由,都迴避不了該項追求失敗的現實。這種結果,不僅當事人痛苦,其實對律師來說,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這樣的結果不是律師本身工作的原因造成的,那麼就並不能說明律師無能或者業務水平低,不應因此而影響對律師的評價。如果這樣的結果是律師本身工作的原因造成的,那麼自然律師就有責任,這樣的律師則是當事人的悲劇。
綜上分析,律師工作的復雜多樣性,決定了對律師工作客觀評價的復雜多樣性。 官司的輸贏有的時候與律師工作的水平相關,但許多時候並不是判斷律師工作水平的唯一標准。對於許多當事人來說,即使輸了官司,但如果通過律師卓有成效的工作,解答了當事人的法律疑難,減輕了當事人的心理壓力,緩解了當事人的身心之累,免除了當事人的口舌之爭以及腳力辛苦,並提高了當事人的法律意識,那麼當事人也並不是沒有收獲,律師的價值依然不可否認。

熱點內容
觀察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09:25:41 瀏覽:340
啟東司法 發布:2025-07-04 09:20:39 瀏覽:706
洪澤法律援助中心在什麼地方 發布:2025-07-04 09:19:00 瀏覽:539
商業街區商戶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09:17:01 瀏覽:214
液化氣站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09:03:08 瀏覽:995
規章的制定 發布:2025-07-04 09:03:00 瀏覽:349
評估機構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4 08:54:32 瀏覽:357
勞務工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08:44:49 瀏覽:662
關於對黨政機關法律顧問管理辦法 發布:2025-07-04 08:39:51 瀏覽:784
行政訴訟法證據規則 發布:2025-07-04 08:20:16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