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和正義
『壹』 律師是正義的守護者嗎
應該為正義辯護。律師是一個法律辯護者,應該秉承客觀、公正的職業操守,為正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貳』 律師是正義化身,還是拿錢消災
2019年12月31日,我接了一個繼承案件,不同於其他繼承糾紛,這個繼承案的繼承人沒有糾紛,大家都寫上一致了,沒有糾紛那幹嘛找律師呢,律師能乾的事兒可多了。
繼承人之間沒有糾紛,但繼承人與非繼承人之間卻有糾紛,老人的房子被一個外人霸佔著——他們的姐夫,這位姐夫都70多了,你就想想去世的老人多大年紀吧。
房子被霸佔著就算了,房產證、身份證、戶口本、死亡證明、存摺、銀行卡等東西也就都在姐夫手裡,我心想這姐夫還挺懂的,知道把東西攥手裡,妹妹們連撫恤金都領不了。
所以這是個什麼案子呢?老人和大姐都在病床上躺著,大姐去世之後,老人得知大女兒去世打擊甚大,沒過兩周也離開人世,大姐又沒孩子,二妹到七妹都有各自家庭,大姐夫就一直在房子里住著。
老人葬禮一辦完,大家就開始分遺產,去辦這個也辦不了,辦那個也辦不了,人家都說走司法途徑吧,然後六個姐妹和一個弟弟找到了我,小妹妹和弟弟都放棄繼承遺產,並且表示全力配合,出什麼都願意出。
我給五個姐妹設計的方案是避開大姐夫,先拿到房本再攆人出去,同時講明弟、妹放棄繼承的階段,大家也都同意認可,案件也就按照計劃推進。
一周後的昨天,他們一家人又來找我,說弟弟妹妹又要繼承了,我問問我的委託人們,這事兒你們同意了嗎?他們說同意了。怕他們擋著弟弟妹妹面不好說,我讓他倆去了另外一間會議室,再問了下情況,然後講了講財產份額會變少的變化,他們也都表示認可,大家一塊繼承就行。
大家都同意就沒問題,重新講了下代理協議和律師費的事兒之後,他們單獨商量了一陣子,再叫我過去就是補繳律師費了。
交完費就是自己的委託人啦,交錢得有價值啊,方案之前講過了,房屋繼承又比較遠,得有個現實能打動弟弟、妹妹的事兒才好:
「其實吧,你們不交費,這個事兒我肯定也是會辦的,因為前面姐姐們交過費了,順手辦一下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呢,交費不交費、委託不委託律師會有一個變化,是什麼呢?是你變成了我的委託人。
律師是幹嘛的,是為委託人計算利益的,你不是我的委託人,那出現利益沖突的時候,那你的利益肯定會服務於我的委託人。當然了,姐姐們肯定是照顧你們的,但姐姐家人有可能不會同意的呀,所以你們交錢委託後,所有的信息和利益就是一致的了。
你們都是我的委託人,我不可能這個事兒向著你,那個事兒瞞著她,大家都是一樣的了,這樣我辦起事兒來也容易」
會議結束的時候,弟弟有別的案件咨詢留了下來,結果他跟我說,剛剛姐姐們不同意交律師費,他們之前按照原合同款平攤。
我安慰他說,這沒事兒啊,也是為了省錢嘛,這很正常,現在錢多不好掙啊。
有件事兒弟弟不知道,我永遠也不會告訴他,他和小姐姐迴避的時候,姐姐們和律師在討論的是:要不要讓他們參與繼承。
事實上,姐姐們得知可以讓他倆不繼承時,她們有過遲疑,也有過分歧。
這個過程,我是迴避了的。
律師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嗎?
——這應該是個反問句,而不是疑問句,要不然你會請律師嗎?
律師是正義化身,永遠站在正義一邊嗎?
——是的,他拿了誰的錢,替誰主張正義。
你要知道一件事:正義是有成本和代價的。
『叄』 律師是為了正義而生的么
律師收費,是為了維護委託人的利益。
『肆』 一等律師為正義二等律師為什麼三等律師為什麼
律師不一定都是為爭議辯護,准確的說,律師是為了當事人的利益而辯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三十一條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法律和其他社會科學一樣,與自然科學存在明顯不同,那就是:不是每個問題都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很多生活中的事情,不一定有著標准而確定的答案。法學這門學科的核心內容是價值的選擇,甚至是兩種都需要法律保護的價值,出現了沖突,這時候,法律就要決定哪個價值更需要保護。這就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不同人對於法律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在今天這個歷史時點,哪個價值更需要法律的保護。所以,不同的人對於法律的理解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差異。於是,在法庭上,律師基於自身的職責,會向有利於被告人的方面理解法律,而檢察官,也是基於自身的職責,會向不利於被告人的方面理解法律,而法官,則居中裁判。這個裁判即審判的過程,就是法官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的過程,雖然律師和檢察官互不相讓、各執一詞,但這個以對抗為主要方式的庭審過程,卻是最公正的審判過程。這個過程能讓被告人把自己的辯解,通過律師這個法律專業人士,用法律的語言表達出來,而且這個過程,也能夠使法官更全面的思考案件和適用法律。
所以,在審判過程中,律師不代表邪惡,也不代表正義,代表的只是一種有利於被告人的法律觀點,同樣,檢察官不代表正義,也不代表邪惡,代表的是法律上不利於被告人的觀點。這樣,審判者即法官可以綜合兩種觀點,其在裁判時,既讓被告人充分地為自己辯解了,也會使法官對於法律的理解會更加全面。
『伍』 律師是為了正義而生的么
律師不一定都是為爭議辯護,准確的說,律師是為了當事人的利益而辯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三十一條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法律和其他社會科學一樣,與自然科學存在明顯不同,那就是:不是每個問題都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很多生活中的事情,不一定有著標准而確定的答案。法學這門學科的核心內容是價值的選擇,甚至是兩種都需要法律保護的價值,出現了沖突,這時候,法律就要決定哪個價值更需要保護。這就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不同人對於法律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在今天這個歷史時點,哪個價值更需要法律的保護。所以,不同的人對於法律的理解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差異。於是,在法庭上,律師基於自身的職責,會向有利於被告人的方面理解法律,而檢察官,也是基於自身的職責,會向不利於被告人的方面理解法律,而法官,則居中裁判。這個裁判即審判的過程,就是法官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的過程,雖然律師和檢察官互不相讓、各執一詞,但這個以對抗為主要方式的庭審過程,卻是最公正的審判過程。這個過程能讓被告人把自己的辯解,通過律師這個法律專業人士,用法律的語言表達出來,而且這個過程,也能夠使法官更全面的思考案件和適用法律。所以,在審判過程中,律師不代表邪惡,也不代表正義,代表的只是一種有利於被告人的法律觀點,同樣,檢察官不代表正義,也不代表邪惡,代表的是法律上不利於被告人的觀點。這樣,審判者即法官可以綜合兩種觀點,其在裁判時,既讓被告人充分地為自己辯解了,也會使法官對於法律的理解會更加全面。
『陸』 請問律師:做律師真的能維護正義嗎
想必你碰到的是刑法方面的問題讓你產生了討論維護正義的想法。
在這里我需要向你簡單的闡述這樣幾點:
一、正義是建立在道德基礎之上的,正義的判斷是主流社會道德觀所決定的,但是合法和正義是相近而不相同的兩種觀念。律師只能夠為該人的行為提出自己的辯護意見以求達到為該人洗刷冤屈或者開脫罪名,替被害人維護其本身的權利,律師的職業道德要求他要為當事人負責,而不是過多的正義與邪惡。
二、維護社會公正不是律師所能左右的。對於刑事犯罪,立案為公安機關、起訴為檢察機關、審判為法院。如果各部門都嚴格依照法律程序辦理案件,就很少會出現冤案,但是由於法律的不健全,有時也會無奈放掉一些有社會危害性的人。但是整體上還是基本可以維護社會公正!其中檢察機關不僅是公訴機關,而且它還擁有法律監督的權力,對公安機關違法辦案和法院的不公正審判具有監督權力,可以給公安發檢察建議,對法院判決提出抗訴。
三、律師的生存壓力很大,掙錢多的律師主要做的是非訴,以上市公司為主。真正做大刑事案件的律師很少,即便做大,也不可能為一個普通的小案傾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律所和律師有比例分成,律師的收入與所接案件的多少與金額都息息相關。所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話用在律師的身上不足為過。而且現在存在相當一部分律師教犯罪嫌疑人翻供,促使證人做偽證等等。
以上三點,我只想告訴你,律師可以有正義感,但是他不能是維護正義的主體,他受限制很多。
『柒』 怎樣理解律師應該有正義感
律師應該和老師一樣,不應該作為普通的職業,而是為祖國培養好的人才,維護百姓的權利,為人民發聲,只有這樣才無愧賦予你這樣的權利
『捌』 律師都是為正義而辯護的嗎
那些說辯護律師只是為了錢的人,你們用過大腦思考嗎?!如果沒有辯護律師為那些判處死刑的人辯護,我們會知道念斌冤案,張志超冤案嗎?!又有多少無辜的人被逼供,含冤而死!對什麼都不了解,對好多案情,你們關注過嗎,了解嗎?辯護律師不像某些人那樣無知!以下是某個律師說的:西元2006年福建籍男子念斌被指控使用有毒物質,其中包括毒殺了一對幼童,之後念斌蒙冤八年,在這八年間證據不足的情況之下念斌被判了四次死刑,而八年來辯護律師努力奔走奮斗為念斌伸冤,西元2014年8月22日福建省高級法院終於判決念斌無罪,這對於我國的司法來說是一種劃時代的進步,因為本案正式確立了證據不足就該判決無罪的典範,意義非凡。正義雖然遲來,但是對於念斌來說辯護律師的努力已經為他換取自由的陽光。
各位,所謂辯護律師就是專門從事刑事案件為被告人辯護的律師,而這些律師呢基本上是我們律師界公認較為心酸而且也引人爭議的一群律師,為什麼呢理由很簡單,被告人是辯護律師的客戶,通常絕對不會是受大家歡迎或者是喜愛的角色,甚至是大夥義憤填膺人人喊打欲除之而後快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各位一定聽過以下的批評,你這個辯護律師在找什麼茬,強詞奪理虛情假意嘛,會幫這種壞蛋辯護依我看你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為什麼會有這些批評呢,理由很簡單因為大家都厭惡犯罪,所以當犯罪疑兇一旦出現的時候,大多都希望疑兇能夠盡快地經由速審速決的方式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於是被告人的答辯很容易就被大家認為是什麼,是狡辯、是抗拒、是刁民、是強詞奪理,因此雖然今天我們已經有了明文的訴訟制度,而且其中也給予了被告以及辯護律師攻擊防禦的權利,但是剛剛我們所提到的想法仍然深深地印在許多人的靈魂深處,那就是主觀上往往排斥被告人的答辯,並且鄙視辯護律師的據理力爭。
影響所及我們最近看到了一些明顯的副作用,什麼副作用呢就是在一些震驚社會的重大案件的時候,我們很遺憾地看到有些時候辯護律師會退縮,屈服於社會壓力之下辯護律師不敢或者是不願意為他的當事人主張無罪。各位發現了嗎,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給辯護律師更大的寬容跟理解,不斷地施加壓力的結果就是最後往往辯護律師有些時候會退縮,沒有辦法正確有效地去保護他的當事人,我們必須要准確地了解一件事情,刑事訴訟的目的在於追求真相,並且做成公正的裁判,然而法官是人不是神,不可能總是准確無誤、萬無一失,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需要一套比較相對而且比較合理,並且比較可能找出真相的制度,而這樣的制度辯護律師就是其中最為關鍵的要素之一。
辯護律師所做的最重要的觀念就是讓無罪的被告人不至於得到有罪的判決,讓有罪的被告人不至於去承受他所不應該承受的刑罰,我們發現我們必須准確地去了解一項最重要最重要的事實,那就是每一個人都可能因為任何一種原因而成為被告人,此時辯護律師對你我而言將極為重要,各位在法律之前只有真相才擁有最高的權威,面對傾盆大雨一般的控訴,辯護律師可能是你我手上唯一的傘。所以各位在嘲諷或者是批評,辯護律師為什麼要幫所謂的壞人去進行辯護的時候請給予辯護律師更大的寬容跟理解,因為壞人未必真壞更未必全壞,而真相是需要經過推敲才能夠獲得的,透過辯護律師的努力訴訟機能的制度才能夠得到發揮,那就是質疑一切挑戰權威,追求合理、爭取權益、盡力而為。
『玖』 律師為正義而生,具體說法有哪些,最好舉例子
是的,律師是法律職業中唯一為正義而生的職業。其正義來自法律的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拾』 律師應該為正義辯護嗎
律師是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律師的職責是:
一、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二、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正確實施
三、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