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破產涉及的法律問題
❶ 簡述企業破產的法律責任
債務人的法律責任
1.管理層造成企業破產的法律責任。為了強化對造成企業破產有過錯的高管人員的責任追究,破產法第125條規定,企業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忠實義務、勤勉義務,致使所在企業破產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同時規定,此類人員自破產程序終結之日起3年內不得擔任任何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其中後一款規定為資格限制責任,是民事特別法對於自然人身份權的特別限制。公司法第150條也有類似規定。
2.違反破產程序義務的法律責任。為了督促債務人的有關人員切實履行破產法第15條規定的相關義務,第126條規定,有義務列席債權人會議的債務人的有關人員,經人民法院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列席債權人會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拘傳,並可處以罰款。債務人的有關人員違反破產法規定,拒不陳述、回答,或者作虛假陳述、回答的,人民法院可處以罰款。第127條規定,債務人違反破產法規定,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交或者提交不真實的財產狀況說明、債務清冊、債權清冊、有關財務會計報告以及職工工資的支付情況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繳納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以罰款。債務人違反破產法規定,拒不向管理人移交財產、印章和賬簿、文書等資料的,或者偽造、銷毀有關財產證據材料而使財產狀況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以罰款。第129條規定,債務人的有關人員違反破產法規定,擅自離開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可予以訓誡、拘留,可以依法並處罰款。
3.欺詐破產行為的法律責任。為了遏制各種欺詐破產行為,破產法第128條規定,債務人有破產法第31~33條規定的行為,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債務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管理人的法律責任
為了規范管理人的行為,維護破產管理的公正和效率,破產法第130條規定,管理人未依照破產法規定勤勉盡責,忠實執行職務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處以罰款;給債權人、債務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刑事責任
以上規定的制裁措施,屬於民事責任和司法強制措施。除此之外,行為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破產法第131條的規定,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❷ 公司破產的適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
❸ 與公司破產相關的法律有哪些
除破產法之外,還有民事訴訟法
因為破產法只是針對全民所有制的企業,就是所謂的國有企業。
民事訴訟法中的規定是針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企業的,就是所謂的自己開辦的公司之類的。
❹ 公司破產法律問題
一般關於公司分來為種:一種是有限責任源公司,一種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所承擔的責任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如果公司破產了,它所欠的債務由公司承擔,所還款的債務也在公司所能償還的能力范圍之內。打個比方:A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因經營不善倒閉了,此時該公司總資產還有100萬,而它所欠的債務卻有200萬,該公司把所有的資產都用來還款,還差100萬,而這100萬,就可以不用還了,因為該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它所承擔的責任是有限的!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股份制,誰持有的股份越多,誰就更有說話權,但與此同時,所承擔的責任也越多,誰的股份越多,所還的債務承擔的也越多。你所說的關於法定代理人要不要負法律責任,主要看他所欠的金額多少和主觀方面是否惡意
❺ 企業破產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上面回答都不全面,還是陳海陽法律網里的答案吧
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嚴重虧損,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應當依法宣告企業破產,企業破產,因上述企業責任人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應當承擔行政或民事或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規定:企業被宣告破產後,由政府監察部門和審計部門負責查明企業破產的責任。破產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對企業破產負有主要責任的,給予行政處分。破產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對企業的破產負有主要責任的,對該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人給予行政處分。
破產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和破產企業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人,因玩忽職守造成企業破產,致使國家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破產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視情節應予以行政或刑事處分:
一、 隱匿、處分、無償轉讓財產;
二、 非正常壓價出售產品;
三、 對原來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
四、 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
五、 放棄自己的債權。
人民法院在受理企業破產案件時,發現企業有巨額財產下落不明的,應當將有關涉嫌犯罪的情況和材料移送相關國家機關處理。
破產企業的主要責任人沒有上述的情形,不受行政、刑事處罰,但人民法院仍可建議限制其下列行為:
一、 限期其再次開辦企業;
二、 限制其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承擔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等職務。
❻ 涉及破產企業債務的法律
應對破產企業債權相關法律問題的方法是,搜索相關的法律法規,咨詢法律人士,以及由債權人、債務人積極溝通協商。債權人應當及時申報債權,其未到期的債權也視為到期,並且需要提供有關證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應當確定債權人申報債權的期限。債權申報期限自人民法院發布受理破產申請公告之日起計算,最短不得少於三十日,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第四十六條
未到期的債權,在破產申請受理時視為到期。附利息的債權自破產申請受理時起停止計息。
第四十七條
附條件、附期限的債權和訴訟、仲裁未決的債權,債權人可以申報。
第四十九條
債權人申報債權時,應當書面說明債權的數額和有無財產擔保,並提交有關證據。申報的債權是連帶債權的,應當說明。
第五十條
連帶債權人可以由其中一人代表全體連帶債權人申報債權,也可以共同申報債權。
❼ 關於公司倒閉的涉及到債務賠償的法律問題
如果是有限公司可以申請破產, 但是股東故意撤資等行為不能免除債務,你可以起訴其他二人要求返還財產,進行清算
❽ 公司破產涉及哪些條件
公司申請破產的條件為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破產指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以將債務人所有財產公平清償給所有債權人為目的審判上的程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二條
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依照本法規定清理債務。
企業法人有前款規定情形,或者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進行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