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世傑律師
A. 梁玉霞的學術成果
法學專著
(1)《中國軍事司法制度》(社科文獻出版社1996),
(2)《論刑事訴訟方式的正當性》(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
(3)《刑事訴訟主張及其證明理論》(法律出版社2007),
(4)《中國區際刑事司法協助研究》(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
(5)《司法及其相關職務責任研究》(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
(6)《中國軍事法導論》(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7)《最新涉外涉台港澳法律顧問大全》(合著),(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2)。
主編、參編教材及其他
(1)《刑事訴訟法學》(主編),21世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法學精品教材(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2)《刑事訴訟法》(主編),21世紀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法學精品教材,(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3)《刑事訴訟法》(法律碩士精品教材系列)(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
(4)《中國刑事訴訟法》(國務院僑辦立項),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10月。
(5)廣東省公務員考試用書:《法律基礎知識》(參編),(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
(6)《刑事訴訟法學教程》(參編),(中國方正出版社1997),
(7)《律師與公證制度通論》(參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
(8)《中外市場經濟合同示範大全》(參編),(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
核心期刊論文
1,《關於香港駐軍的司法管轄和法律適用問題的探討》,《法商研究》1997-1;
2,《刑事審判中原被告的錯位及其矯正》,《中國法學》1993-4;
3,《傳承與移植的失卻——對我國親屬作證義務的反思》,《中外法學》1997-4;
4,《刑事被害補償研究》,《法商研究》1998-4;
5,《民事權利基礎主義初論》,《法商研究》2000-4;
6,《司法獨立的另一種詮釋:權、責、信的統一》,《現代法學》2000-5;
7,《論污點證人作證的交易豁免》,《中國刑事法雜志》2000-6;
8,《論刑事證據開示的基礎》,《法律科學》2001-3;
9,《偵查訊問的程序意義——一個審判中心主義的視角》,《法學評論》2002-4;
10,《無罪推定原則的價值選擇與理念調適》,《河北法學》2005-12;
11,《自白補強規則比較研究》,《當代法學》2006-2;
12,《事實聽證主義及其局限性》,《暨南學報》2006-5;
13,《犯罪預備的立法反思與完善》,《學術界》2008-3。
14,《論刑事程序法的非犯罪化》,《求索》2008-5。
15,《提升檢察職能履行效果評估研究》,《中國刑事法雜志》2010-12。
16. 《逮捕中心化的危機與解困出路——對我國刑事強制措施制度的整體檢討》,《法學評論》2011-4;
17.《聚焦於法庭的敘事:訴訟證明三元系統對接——論裁判者心證自由的限度》,《中外法學》2011-6。
18.《成就與希望——從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看證據利益配置的成敗》,《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
19.《橫琴新區之刑事司法管轄與法律適用探索》,《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其他學術論文
《刑事證明要求新議》《江西法學》1996-2;
《刑事訴訟法的新特點》《人大復印資料》1996-D415;
《論刑事法制的效益化》載《走向法制之路》,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
《從規范到運作:刑訴效益的微觀分析》《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
《鄧小平理論與中國法制現代化》,《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0-3;
《對抗式庭審方式與中國的制度環境》《面向21世紀的司法制度》,知識產權出版社2000;
《控辯對抗與辯訴交易》《刑事法評論》第7卷;
《鑒定結論在司法中的兩面性及其統一》《律師世界》2001-1;
《對刑事救濟審程序主體的重新審視》《訴訟法論叢》第6卷;
《什麼是證據——反思性重塑》《證據學論壇》第三卷;
《當庭采證問題研究》載陳光中主編《訴訟法理論與實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
《論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證明責任及依據》檢察日報2003年6月11日;
《檢法沖突及其調適》,《當代檢察官》2003-6;
《刑事司法改革中五大權力關系論綱》,《檢察論叢》第7 卷(2004);
《訴訟證明的對象轉換:訴訟主張》,2003年全國訴訟法學年會論文集,法律出版社2004;
《對立與協調:刑事訴訟主張的矛盾運動》,載徐靜村主編《刑事訴訟前沿研究》第3卷(2005);
《強化法律監督的制度設計》載《中國檢察》第7卷(2005);
《淺論刑事訴訟主張的概念》,載陳光中等主編《訴訟法理論與實踐》,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論如實供述義務——兼論對英國沉默權制度的借鑒》,《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5-4;
《論刑事缺席審判制度的合理性及其借鑒》,《訴訟法理論與實踐》中國方正出版社2005;
《憲政視野中的檢察權》,載《檢察論叢》2005-10。
《論司法鑒定權威的程序保障》,《中國司法鑒定》2006-2;
《走向公平正義——淺談法律監督的意義與局限性》,《廣州大學學報》2006-1;
《完善我國社區矯正制度的思考》,《政法學刊》2006-1;
《檢察職權與人權保障》,陳光中等主編《訴訟法理論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論司法鑒定主體的雙重性》,《中國司法鑒定》2006-5;
《國家社會化進程中檢察機關的歷史重任》,《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7-4;
《刑事訴訟主張生成的話語環境》,載《暨大法律評論》,法律出版社2007;
《附帶民事訴訟中檢察機關與被害人關系研究》(課題組負責人),徐靜村主編《刑事訴訟前沿研究》第六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7;
《死刑控制背景下的徒刑改革》,《中國律師和法學家》2008-1;
《事實·命題·訴訟主張》,載卞建林主編《刑事訴訟法修改——問題與前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訴訟主張:刑事訴訟的核心》《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後論叢》(第二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刑事司法管轄權的本質及其構成》,載《刑事訴訟制度的科學構建》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
《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比較研究》,載楊松才、肖世傑主編《刑事訴訟法再修改專題研究》(中國刑事訴訟法再修改與人權保障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集)中國檢察出版社2009年。中國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9-1;
《中國區際刑事司法管轄權的劃分原則探析》,載卞建林等主編:《深化刑事司法改革的理論與實踐》(2009年年會論文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
學術隨筆
1. 《理論有什麼用》,載《法學家茶座》2004年第6期
2. 《法的精神與法律人的特質》,載《法學家茶座》2010年8月第31期
3. 《法學的悖論:反叛與順從》,載《法學家茶座》2012年第1期。
課題
主持、參加省部級研究課題4項,國際合作課題1項,地方研究課題多項。
B. 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情況
公司名稱 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 Nar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imited Company 曾用名 國電南瑞->S南瑞 A股代碼 600406 A股簡稱 國電南瑞 證券類別 上交所A股 所屬行業 輸配電氣 總經理 季侃 法人代表 肖世傑 董秘 方飛龍 董事長 肖世傑 證券事務代表 章薇 獨立董事 馬龍龍,胡曉明,車捷,李心丹 辦公地址 江蘇省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路20號 注冊地址 江蘇省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D10幢 雇員人數 2370 管理人員人數 27 律師事務所 北京眾天中瑞律師事務所 會計師事務所 天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主營業務 電網調度自動化、變電站自動化、火電廠以及工業控制自動化系統的軟硬體開發生產和系統集成服務。 經營范圍 發電、輸電、變電、配電、供電控制系統和設備;計算機及外部設備;通信交換、通信終端及通信設備(不含衛星地面接受設備);工業自動化儀表、電工儀器、電子測量儀器,工業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和裝置設計、製造、銷售、服務;電子計算機軟體的研製、開發、服務。經營本企業自產產品及技術的出口業務;經營本企業生產、科研所需的原輔材料、儀器儀表、機械設備、零配件及技術的進口業務(國家限定公司經營和國家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及技術除外);軌道交通技術開發、轉讓和服務,軌道交通控制系統、信號系統及控制設備和軟體,軌道交通通信交換、通信終端及通信設備(不含衛星地面接收設備)。 成立日期 2001-02-28 上市日期 2003-10-16 發行市盈率(倍) 20 網上發行日期 2003-09-24 發行方式 二級市場配售 每股面值(元) 1.00 發行量(股) 4000萬 每股發行價(元) 10.39 發行費用(元) 1920萬 發行總市值(元) 4.16億 募集資金凈額(元) 3.96億 首日開盤價(元) 15.91 首日收盤價(元) 15.61 首日換手率 -- 首日最高價(元) 15.99 網下配售中簽率 -- 定價中簽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