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哈爾濱成志法律咨詢

哈爾濱成志法律咨詢

發布時間: 2021-12-10 06:18:27

法律咨詢!!急!!

1,梁某佔有財產的行為構成盜竊罪,原因如下:
所謂盜竊罪是指行為人以非法佔有的目的採用和平的手段轉移他人佔有財物之行為。構成盜竊罪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首先,所佔有的財物必須是他人佔有為前提的,如果是自己合法佔有,將佔有轉為所有的話構成侵佔罪而非盜竊罪。在該案件中強某雖然醉酒且錢包掉地,但錢包仍然處於強某的控制范疇之內,所以當然的排除了侵佔罪;其次,行為人需要有非法佔有的主觀目的,所謂非法佔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排除意思即排除原佔有人的佔有,二是利用意思,如果行為人根本沒有利用意思的話不可能構成盜竊罪,而有可能構成故意破壞公私財產罪。在該案件中行為人很明顯的具有排除意識和利用意識故當然的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最後是需要採取平和的方式。對於這一點理論是存在爭議的,有的學者認為盜竊罪的客觀方面應當是採用秘密竊取的方式,但無論是採用何種理論學說都能完全證明梁某的行為是完全符合盜竊罪的客觀方面的。
綜上所述梁某是構成盜竊罪的,本人覺得這題的關鍵在於對「佔有」的認定,換句話說強某掉錢包且喝醉酒的行為是不是喪失佔有的絕對條件。
2.不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
不作為犯罪成立需要符合以下幾個要件:其一就是,存在作為的義務,這里包括由於先行行為所產生的義務。在該案中梁某與強某均是成年人且自願深夜去酒吧喝酒,題干中也沒有說明梁某有勸酒的行為,所以從法律角度來講梁某沒有義務送強某回家,換言之,梁某的先前行為不當然的產生作為的義務;其二就是,存在作為的可能,這是因為法律不強人所難;其三不作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必須存在著因果聯系;其四,不作為的行為必須與作為行為具有相當性,所謂相當性是指行為人的不作為行為與導致相同結果的作為行為在社會危害性、法益侵害性角度上來看具有相等同性。在該案件中梁某的行為不具有以作為方式殺害強某行為的相當性,故不構成不作為犯。
需強調的是構成不作為故意殺人罪還需要考慮梁某的主觀狀態即行為人在行為時是否具有殺人的直接或間接故意,結合案例來看,梁某並沒有希望強某去死故直接故意予以排除,關鍵是成立間接故意嗎?本人認為不構成,原因是從梁某的客觀行為我們可以分析出梁某並沒有「放任」的意志因素,所謂放任是指結果發生與不發生都在行為人的意志范疇之內並採取一種漠視的態度。該案件中梁某在行為當時並沒能認識到自己的不救助行為會導致強某死亡並且以一般人的視角去看待也不會認識到的,所以不構成間接故意。

㈡ 法律咨詢!關於詐騙案!!

法規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司法解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上述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理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㈢ 法律咨詢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由於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等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既有醫用價值,又能使人形成癮癖,使人體產生依賴性。因而,犯罪分子利用來牟取非法利潤。近幾年來,國際上制毒、販毒、走私毒品活動不斷向我國滲透或假道我國向第三國運輸。國內一些不法分子了大肆進行製造毒品、販賣毒品的犯罪活動,使大量毒品流入社會,嚴重地損害了他人的身體健康。為此國家陸續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嚴格控制麻醉葯品、精神葯物的進出口、供應、運輸、生產等活動,嚴禁非法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活動。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麻醉葯品管理辦法》、《精神葯品管理辦法》、《麻醉葯品生產管理辦法》、《麻醉葯品經營管理辦法》等法規都對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供應、運輸、生產等做了具體而嚴格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違反上述法律規定,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行為,都直接侵犯了有關毒品管製法規。
本罪的對象是毒品。根據本法第357條規定:「本法所稱的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目前,聯合國關於麻醉葯品種類規定了128種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種類表中共規定了99種精神葯品。在我國的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種類表中,興駐規定了聯合國規定的麻醉葯品、精神葯品,而且根據我國的情況,增加規定了一些公約中未規定的葯品種類。除以上所列六種常見的毒品外,同時還明確將「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列為毒品。1987年11月和1988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對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的管理辦法中規定,麻醉葯品是指連續使用後易產生身體依賴性,能形成癮癖的葯品。包括阿片類、可卡因類、大麻類、合成麻醉葯品類用衛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癮癖的葯品、葯用原植物及其制劑,如鴉片、海洛因、嗎啡、可卡因、杜冷丁等。精神葯品是指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之興奮抑制,連續使用能產生依賴的葯品。如甲基苯丙胺(去氧麻黃素)、安納咖、安眠酮等。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上表現為行為人進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行為。
1、走私毒品。走私毒品是指非法運輸、攜帶、郵寄毒品進出國(邊)境的行為。行為方式主要是輸入毒品與輸出毒品,此外對在領海、內海運輸、收購、販賣國家禁止進出口的毒品,以及直接向走私毒品的犯罪人購買毒品的,應視為走私毒品。根據本法的規定,影響走私毒品行為的危害性的因素,主要是走私毒品的數量、主體的情況(是否是首要分子、是否參與國際販毒組織)、方式(是否武裝掩護)等。這些因素無疑影響走私毒品行為的危害性,輸入毒品行為,將直接危害我國公民的身心健康,危害我國的社會管理秩序;而輸入毒品行為,則並不直接危害我國公民的身心健康。換言之,輸入毒品行為的直接危害結果發生在我國領域內,而輸出毒品行為的直接後果發生在我國領域外。前者行為的危害性顯然重於後者。從國外的規定看,許多國家(如德國、日本)都是將輸入毒品與輸出毒品分別規定為獨立的犯罪,或者將輸出毒品的行為納入運輸毒品罪中,而前者的法定刑則明顯重於後者,其立法宗旨也主要在於保護本國及本國公民的利益。本法雖然沒有分別規定輸入毒品與輸出毒品的法定刑,但司法機關在量刑時,對輸入與輸出兩種行為應當區別對待。
2、販賣毒品。販賣毒品是指有償轉讓毒品或者以販賣為目的而非法收購毒品。有償轉讓毒品,即行為人將毒品交付給對方,並從對方獲取物質利益。販賣方式既可以是公開的,也要能是秘密的;既可以是行為人請求對方購買,也可能是對方請求行為人轉讓;既可能是直接交付給對方,也可能是間接交付給對方。在間接交付的場合,如果中間人認識到是毒品而幫助轉交給買方的,則該中間人的行為也是販賣毒品;如果中間人沒有認識到是毒品,則不構成販賣毒品罪。販賣是有償轉讓,但行為人交付毒品既可能是獲取金錢,也可能是獲取其他物質利益;既可能在交付毒品的同時獲取物質利益,也可能先交付毒品後獲取利益或先獲取物質利益而後交付毒品。如果是無償轉讓毒品,如贈與等,則不屬於販賣毒品。毒品的來源既可能是自己製造的毒品,也可能是自己購買的毒品,還可能是通過其他方法取得的毒品。販賣的對方沒有限制,即不問對方是否達到法定年齡、是否具有辨認控制能力、是否與販賣人具有某種關系。出於販賣目的而非法收買毒品的,也應認定為販賣毒品。
3、運輸毒品。運輸毒品是指採用攜帶、郵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在我國領域內將毒品從此地轉移到彼地。運輸毒品必須限制在國內,而且不是在領海、內海運輸國家禁止進出口的毒品,否則便是走私毒品。運輸毒品具體表現為轉移毒品的所在地,如將毒品從甲地運往乙地,但應注意,從結局上看沒有變更毒品所在地卻使毒品的所在地曾經發生了變化的行為,也是運輸毒品。例如,行為人先將毒品從甲地運往乙地,由於某種原因,又將毒品運回甲地的,屬於運輸毒品。
4、製造毒品。製造通常是指使用原材料而製作成原材料以外的物。製造毒品一般是指使用毒品原植物而製作成毒品。它包括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將毒品以外的物作為原料,提取或製作成毒品,如將罌粟製成為鴉片。二是毒品的精製,即去掉毒品中的不純物,使之成為純毒品或純度更高的毒品。如去除海洛因中所含的不純物。三是使用化學方法使一種毒品變為另一種毒品。如使用化學方法將嗎啡製作成海洛因。四是使用化學方法以外的方法使一種毒品變為另一種毒品。如將鹽酸嗎啡加入蒸溜水,使之成為注射液。五是非法按照一定的處方針對特定人的特定情況調制毒品。上述五種行為都屬於製造毒品。
本罪是選擇性罪名,凡實施了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行為之一的,即以該行為確定罪名。凡實施了其中兩種以上行為的,如運輸、販賣毒品,由定為運輸、販賣毒品罪,不實行數罪並罰。運輸、販賣同一宗毒品的,毒品數量不重復計算;不是同一宗毒品的,毒品數量累計計算。居間介紹買賣毒品的,進化論是否獲利,均以販賣毒品罪的共犯論處。走私毒品,又走私其他物品構成犯罪的,按走私毒品和構成的其他走私罪分別定罪,實行數罪並罰。
對多次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未經處理的,毒品數量累計計算。所謂「未經處理」的既包括未經刑罰處理,也包括未作行政處理。但對於犯罪已過追訴時效的,則毒品數量不再累計計算。已作過處理的,應視為已經結案。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主體。根據本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販賣毒品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對於走私、運輸、製造毒品犯罪,只有達到十六周歲才負刑事責任。對於被利用、教唆、脅迫參加販賣毒品犯罪活動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一般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責任。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毒品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過失不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主觀上不明知是毒品,而是被人利用而實施了走私、販賣、運輸、製造的行為,就不構成犯罪。一般是以營利為目的,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目的,法律沒有要求構成本罪必須以營利為目的。
[編輯本段]認定
(一)本罪與其他犯罪的界限
對於走私其他貨物、物品的,以實際走私的貨物、物品的性質認定犯罪,不能認定為走私毒品罪。行為人在一次走私活動中,既走私毒品又走私其他貨物、物品的,一般應按走私毒品罪和構成的其他走私罪,實行數罪並罰。行為人故意以非毒品冒充毒品或者明知是假毒品而販賣營利的,應認定為詐騙罪,而非販賣毒品罪,但行為人不明知是毒品而販賣,事實上具有販賣毒品的可能性的,應認定為販賣毒品(未遂)。行為人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微量毒品的,應認定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不宜認定為販賣毒品罪。
(二)本罪的既遂與未遂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有四種行為方式,其既遂與未遂的標准因行為方式而異。
1、走私毒品罪的既遂與未遂。走私毒品主要分為輸入毒品與輸出毒品,輸入毒品分為陸路輸入與海路、空路輸入。陸路輸入應當越國境線、使毒品進入國內領域內的時刻為既遂標准。海路、空路輸入毒品,裝載毒品的船舶到達本國港口或航空器到達本國領土內時為既遂,否則為未遂。
2、販賣毒品的既遂與未遂。販賣以毒品實際上轉移給買方為既遂。轉移毒品後行為人是否已經獲取了利益,則並不影響既遂的成立。毒品實際上沒有轉移時,即使已經達成轉移的協議,或者行為人已經獲得了利益,也不能認為是既遂。
3、運輸毒品的既遂與未遂。行為人以將毒品從甲地運往乙地為目的,開始運輸毒品時,是運輸毒品罪的著手,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到達目的地時,屬於犯罪未遂;毒品到達目的地時是犯罪既遂,到達目的地後,即使由於某種原因而將毒品運回原地或者其他地方時,也是犯罪既遂。
4、製造毒品罪的既遂與未遂。製造毒品罪應以實際上製造罪品為既遂標准,至於製造出來的毒品數量多少、純度高低等,都不影響既遂的成立。著手製造毒品後,沒有實際上製造出毒品的,則是製造毒品未遂。
[編輯本段]處罰
根據刑法第347條、第356條和第357條的規定,對本罪的處罰分以下幾種情況:
其一,根據刑法第347條第2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標准有關問題的解釋》的規定,犯本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5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1)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其中,「其他毒品數量大」是指:苯丙胺類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100克以上;大麻油5000克、大麻脂10000克、大麻葉及大麻煙150000克以上;可卡因50克以上;嗎啡100克以上;度冷丁(杜冷丁)250克以上(針劑100μγ/支規格的2500支以上,50μγ/支規格的5000支以上;片劑25μγ/片規格的l萬片以上,50μγ/片規格的5000片以上);鹽酸二氫埃托啡10毫克以上(針劑或者片劑20μγ/支、片規格的500支、片以上);咖啡因200000克以上;罌粟殼200000克以上;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數量大的。(2)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3)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4)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5)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其二,根據刑法第347條第3款之規定,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200克以上不滿10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滿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其中,「其他毒品數量較大」是指下列情形之一:苯丙胺類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20克以上不滿百克;大麻油1000克以上不滿5000克,大麻脂2000克以上不滿10000克,大麻葉及大麻煙30000克以上不滿150000克;可卡因10克以上不滿50克;嗎啡20克以上不滿100克;度冷丁(杜冷丁)50克以上不滿250克(針劑100μγ/支規格的500支以上不滿2500支,50μγ/支規格的1000支以上不滿5000支;片劑25μγ/片規格的2000片以上不滿1萬片,50μγ/片規格的1000片以上不滿5000片);鹽酸二氫埃托啡2毫克以上不滿10毫克(針劑或者片劑20μγ/支、片規格的100支、片以上不滿500支、片);咖啡因50000克以上不滿200000克;罌粟殼50000克以上不滿200000克;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
其三,根據刑法第347條第4款的規定,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不滿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嚴重」是指下列情形之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140克以上不滿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7克以上不滿10克或者其他數量相當毒品的;國家工作人員走私、製造、運輸、販賣毒品;在戒毒監管場所販賣毒品的,向多人販毒或者多次販毒的;其他情節嚴重的行為。
其四,根據刑法第347條第5款的規定,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規定處罰。
其五,根據刑法第347條第6款之規定,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從重處罰。
其六,根據刑法第349條第2款的規定,緝毒人員或者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掩護、包庇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犯罪分子且事先通謀的,依照本罪從重處罰。
其七,根據刑法第350條第2款的規定,明知他人製造毒品而為其提供製毒物品的,以製造毒品罪的共犯論處。單位亦同。
其八,根據刑法第356條的規定,因犯本罪被判過刑又犯本罪的,從重處罰。

熱點內容
誠信相關的法律知識和案例心得300字 發布:2025-05-12 10:01:24 瀏覽:493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教材馬克思 發布:2025-05-12 09:55:03 瀏覽:4
員工違反規章制度表 發布:2025-05-12 09:35:31 瀏覽:381
廢止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2 09:26:49 瀏覽:640
老公章新公章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2 09:07:07 瀏覽:916
協調制度所具有法律效力這點怎麼理解 發布:2025-05-12 09:07:06 瀏覽:319
現役軍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08:52:05 瀏覽:238
法治的階梯 發布:2025-05-12 08:50:57 瀏覽:503
山西司法廳電話 發布:2025-05-12 08:07:15 瀏覽:855
陸良法院法官 發布:2025-05-12 08:01:14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