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創意提供法律保護公司
A. 創意該怎麼受保護
創意是一種無形資產。一個好的創意,可能給權利人帶來巨大的財富。然而,我國並沒有專門的創意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那麼,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保護自己的創意呢?
一、商標注冊
如果創意屬於某種商品或服務的商標設計,則權利人可以通過申請商標注冊來保護自己的創意。我國《商標法》規定,權利人對於依法申請並獲得注冊的商標享有注冊商標的專用權,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任何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或者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或者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或者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都屬於侵權行為。商標權人可以依據《商標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二、專利申請
如果一個創意是基於一項技術發明,並且符合我國《專利法》關於申請專利的各項規定,則權利人可以通過申請專利獲得保護。根據創意的具體內容,可以申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或外觀設計專利。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但是應當注意,一旦將創意申請專利,不論權利人最後是否獲得專利授權,該創意都已為公眾所知。此外,專利的保護有一定的期限,不是無限期保護。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三、版權保護
很多創意往往夠不上申請專利的標准,但如果該創意是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的智力成果,則權利人可以將創意以作品的形式表現出來,通過著作權法尋求保護。我國《著作權法》對作品的保護范圍很廣,包括(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築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體;(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四、作為商業秘密保護
如果一個創意,既不能申請商標注冊,也不能申請專利或形成作品。那麼,如果該創意是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則權利人可以將其作為商業秘密獲得保護。權利人應當採取合理的保密措施,與獲悉該創意的單位或個人簽訂保密協議,要求其不得泄露或擅自使用該商業秘密。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合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因此,當發生商業秘密侵權時,權利人可以依據相應的法律尋求救濟。
B. 關於知識產權問題 一個創意點子的提供問題 這創意點子能受到法律保護嗎
在我國現階段法律體系當中,知識產權主要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著作權(版權)」三大類。
按照你的說法,可能能夠申請到實用新型的專利,若能夠申請到,那麼就可以受法律保護。
上面三大類知識產權中,只有著作權不需要經過相關機構的認證就可以自動受法律保護。但是,按照您的說法,很難認定為著作權所保護的「作品」。
因此,建議您到專利局管實用新型的部門咨詢是否可能申請到實用新型。
若不能申請到實用新型,但是您若可以通過保密自己保護該方法的話,可以自己使用,那麼屬於商業秘密,也是受保護的。
若不能夠申請到專利,也不能夠通過保密自己保護,個人認定在現行伐啦體系下,很難得到保護了。
C. 請問一下關於營銷策劃案如何尋求法律保護的問題。情況:個人製作了一份創意營銷策劃案,需要尋找其它公司
據我個人所知,這個營銷策劃的創意可以申請知識產權保護,但是難度相對較大,如果不是什麼特別革新類的方案,一般沒有什麼希望。而且如果閣下的策劃方案可復制性太強的話,基本不可能成為什麼革新技術加以保護,但是如果復制性太弱的話,那申請不申請保護也沒有多少意義,反正別人學不去。
先回答這么多
如果有疑問或者想罵人的話:QQ:545055925
D. 創意怎麼受法律的保護
創意是思想性的東西沒有辦法受法律的保護,這樣把這個創意的東西變成物資的東西,然後申請知識產權,這樣就可以受到法律保護。
E. 通過什麼方法來保護公司的機密(回答得好的,加分。)謝謝大神們了。
很多企業都開始重視通過申請專利來保證和獲取商業利益,這是難得的進步,但他們也許並不知道,專利只是保護商業秘密的一種方式。可口可樂1886年首度進入市場,其後長盛不衰。配方作為可口可樂的核心機密,一直是全球飲料行業爭相打探的信息。它的高明之處就是對其配方不申請專利,而使用商業秘密的方式進行保護。這樣,就不會擔心申請專利時公開,更不會擔心因為專利過期而成為行業公知的秘密。
一家企業可能沒有專利但不可能沒有商業秘密。
成熟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是一整套完整的體系,不同類型的商業秘密通過不同的方式保護,他們不像小企業那樣只把希望寄託在專利保護上。
保護方式管理
公司的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可以利用多種「武器」進行保護,比如商業標志可以申請商標、生產線的改進可以申請專利、原料的供應可以申請原產地保護、圖紙設計可以申請著作權。而商業模式、客戶信息、產權交易、經營創意這些秘密彷彿缺乏適合的法律保護武器。
更讓身處過度競爭行業的中小企業困惑的是,一些依靠經驗或傳承獲得的產品配方、製作工藝、技術訣竅等技術信息,盡管科技含量不高,卻能取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成為與同行競爭的「看家法寶」。但有時候,這些技術信息又簡單得如捅窗戶紙一樣,一旦被同行知曉極易模仿和改進利用。如果申請專利,因為達不到一定的顯著性和創新性就會被駁回;即使申請成功,技術信息會被公開,理論上可以保護,但因為行業混亂和應用廣泛,很難收集證據進行維權。
上述兩類知識產權以商業秘密形式進行保護,是最恰當的。盡管商業秘密無需認定、不用公示,也不具有排他性,但受到侵犯後,只要證據充分,同樣可以受到法律保護。
一般來說,如果一項知識產權的專業難度很大,技術上難於通過反向工程進行解析或破解,技術生命周期又較短,則適合以商業秘密形式進行保護。但如果秘密的商業前景廣闊,技術生命周期較長,新穎性又能達到一定的要求,技術上又容易通過反向工程進行解析或破解,則通過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及組合進行保護,比較合適。
員工管理
商業秘密外泄,很多是因為企業疏於告知員工保守秘密的重要性,進而被員工無意或惡意外泄。
實踐中,很多企業在新員工入職時都要求簽署勞動合同,其中包含了簡單的保密條款。對於不涉密的員工,這樣的制度安排已經足夠。而對涉密崗位的人員,企業應該准備有專章規定商業秘密的勞動合同,或者單獨的保密協議,其中應明確保密內容和范圍、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協議期限、具體違約責任等。而對於核心涉密人員,企業應當根據涉密內容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規定員工在離職後的一段時間內不得從事相關行業。
更多的商業秘密是因為員工的離職造成的。成熟的大企業對於員工離職的涉密處理有規范的程序,值得學習:
首先,對提出辭職的員工或有離職傾向的員工,應盡早從涉密崗位上調離,一方面是避免他們接觸新的秘密;另一方面,有些秘密的內容也會因為時間變化而調整。其次,離職時,規范的企業均會列出詳細的工作及資料移交清單,相關工作交接人逐項確認並簽字。這項制度非常好,不但可以保證工作交接無遺漏,同時工作清單上的內容也是證明離職者在任期間從事或接觸企業特定商業秘密的主要證據,一旦發生爭議或糾紛,是起訴的重要證據。另外,企業應重視離職員工電子郵件的移交和備份。工作電子郵件的收發是員工履行其職務行為的一部分,其內容是法院起訴時證明員工在任期間接觸企業特定商業秘密的重要證據。
特殊情況下,對於掌握商業秘密的員工到競爭對手一方履職的,則建議企業主動採取預防措施,書面通知對方企業員工在本單位的工作性質和業務范圍,甚至告之其不得利用自己的商業秘密。這樣,一旦如果對方堅持侵權,己方亦保有事先警告的證據,在法律上處於很有利的地位。
F. 創意是否受到法律保護
未成型的創意不受保護,成型後要保密 啊 ,出來了具體的再申請專利
G. 問題:什麼法律保護勞動者「有創意能價值的非著作權類」的勞動成果
你好,我來為你解答:
1 對於兩個意外的點肯定不能簡單舍棄。因為在科學發展過程中,有很多重大發現或發明就是由於試驗者觀察仔細,對異常情況尋根問底而得到的。我覺得可以在相同條件下重做試驗,如果仍然出現類似的異常點,則很可能說明出現異常點並非偶然事件,需要做針對性試驗進一步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如果條件不允許重做實驗,則可以在報告中說明兩個異常點的存在,指導後來者或其他研究者對此進行專門的研究。在科學研究中,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也是對科學進步的一大貢獻。
2 為了科學研究的嚴謹,應該將該數據包括在統計顯著性測試中。如果在包括異常數據情況下,能夠通過顯著性測試,則可以有更大把握斷定異常數據的出現是偶然事件,即凱瑟琳所說的電源起伏造成的。
3 在相關文獻中查找前人所作試驗中是否有相同的疑問,或者找能力更強的其他老師詢問。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H. 我有一個方法類型的創意。怎麼才能申請到法律上的保護
通過專門的申請專利的公司申請,通過政府的審核,如果沒有相似的,或是重復的,就會給以批准。然後你就會得到一個專利的書,這個創意就屬於你啦
I. 創意受法律保護嗎
創意不受著作權法保護。著作權法保護的是作品,創意只有通過某種形式表現出來形成作品之後,才能享有著作權受著作權法保護。在思想觀念范疇內的創意是不愁著作權法保護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三條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築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體;(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J. 創意有什麼比較好的法律保護措施
可以申請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