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任建宇律師

任建宇律師

發布時間: 2021-12-10 15:29:13

Ⅰ 任建宇的接受采訪

「你們終於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記者:走出勞教所的第一頓飯感覺如何?
任建宇:坐著吃飯的感覺真好。我之前在勞教所第二大隊的時候,都是蹲著吃飯。
記者:說說你今天下午是怎麼出來的?
任建宇:下午2點半左右,我正在睡覺,因為晚上要值班。這時有人通知我,說有人接見。我問是律師嗎?對方說不是。出來後我才知道是重慶勞教委、江津石蟆鎮鎮政府(任戶籍所在地)和彭水縣公安局的七八個人過來。勞教委的人問我事情怎麼看,我說如果你們撤銷勞教決定的理由還只是「處理不當」,我沒辦法同意。因為這種認定只是說勞教委是錯的,但沒有說我是「沒錯」的。對方還是拿我在網上寫的一段話來說事兒,我說這個我已經解釋很多次了,並不是他們認為的那樣。
勞教委的人告訴我他們撤銷了勞教決定,理由還是「不當」。但是對方說這個與我說的那些細節沒什麼關系,我思考了半個小時以後,簽了。
記者:你當時做好離開勞教所的准備了嗎?
任建宇:沒有。你看我身上穿的這件毛衣,都是勞教所里的勞教人員流傳下來的,它的主人是誰,都不知道。因為當時我進去的時候穿的還是夏天的衣服,現在冬天了嘛。而且勞教所後來也不讓送東西進去了。我出勞教所大門的時候,對勞教委的人說「你們終於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記者:當時他們反應如何?
任建宇:沒什麼反應,但是肯定很不高興。
「不撤訴,因為我對他們不信任」
記者:你為什麼一直堅持不撤訴?
任建宇: 一是我認為我自己沒有做錯,二是因為我無法信任他們。2011年8月19日晚上警方帶我進看守所的時候說沒事,過兩天就放了,結果就沒再出來。還讓我寫悔過書,說寫悔過書後就沒事了。後來勞教聆詢的時候說我的事情很嚴重,上面要勞教我三年,他們決定勞教我一年,我當時也不懂,就答應了。如果知道勞教最高期限是兩年的話,我也不會同意的。
記者:我看了你寫的悔過書,感覺裡面也有很多真摯的情感。
任建宇:是的。裡面有一些的確是我真心的想法。
「我從內心深處來說不是很後悔」
記者:你在勞教所里的感受如何?
任建宇:開始的時候覺得沒有前途,絕望,特別的孤獨,覺得對不起家人和愛人——我女朋友當初還勸我不要亂寫,我跟她還因為這事吵起來了。在勞教所里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我,覺得我沒事寫那個干什麼,還因為這事進來。慢慢地,我就從這種孤獨中變得麻木了。
記者:你是否後悔之前做的?
任建宇:我不是怎麼後悔,因為我覺得我沒錯,我只是做正確的事情受到了不正確的對待。
記者:那你以後還會這樣寫東西,發帖子嗎?
任建宇:寫東西肯定還是會的,可能會注意點方式方法。
「我先要適應外面的生活」
記者:你想過將來的生活嗎?還想著去做村官或者公務員嗎?
任建宇:我覺得再回去做原來的工作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現在我很迷茫,還沒有想好將來的事情。我先要做的是重新適應外面的世界。
記者:重新適應?
任建宇:我現在變得特別不自信,恐懼,不知道以後怎麼辦。我現在習慣下意識地咬嘴唇,跟別人說話的時候不敢看對方的眼睛。警察說我不尊重人,但其實不是不尊重,只是一種習慣了。像現在,我就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女朋友的父母。
記者:你對開庭有什麼期許?
任建宇:我肯定要去涪陵,但是還在考慮是否上庭。我自己有壓力,不喜歡再去面對那些事情。

Ⅱ 重慶勞教委回應任建宇起訴:在重慶你不可能勝訴,真的嗎萬一勝訴了咋辦

2009年7月畢業於重慶文理學院,當年獲重慶市選派到彭水縣郁山鎮擔任大學生「村官」。2011年8月17日,任建宇被彭水縣警方傳喚到了公安局。根據當時的詢問筆錄,任建宇知道警察找他的原因:在8月14日轉發了一些不該發的圖片(謠傳PS溫總呼籲打倒執政黨違反憲法的圖片,參見一審律師代理詞節錄圖案發原因
)。2011年9月23日, 重慶市勞教委認為任建宇通過互聯網煽動顛覆國家政q,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對其作出勞動教養二年的決定。2012年8月15日,任建宇向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同年11月19日,重慶市勞教委以處理不當為由撤銷了對任建宇的勞動教養決定,並解除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同年11月20日,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原告任建宇訴被告重慶市人民政府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勞動教養一案,駁回任建宇的起訴。同月28日任建宇要求法院重審此案。同年12月28日上午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當庭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其律師曝PS毛跪像,勞教委控任建宇發帖「我們國家的體制已經無可救葯了。要打破...揭起你們手上的竿子"謠傳侮辱圖文50餘條違法事實。憲法:毛澤東主席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對於為什麼重慶市勞教委要撤銷對任建宇的勞動教養決定,重慶市勞教委辦公室副主任傅強稱,該案辦理過程中,對任建宇告知時是擬對其勞動教養一年,並告知任建宇有聆詢的權利,任建宇未申請聆詢。勞教委變更作出了勞動教養二年的決定後,未再按有關規定告知任建宇有申請聆詢的權利,違反了辦理勞動教養案件程序規定。在加重了對任建宇處罰的情況下,任建宇的陳述申辯權未能得到保障,違反了程序正當原則。因此,本著實事求是、依法依規、有錯必糾的原則,重慶市勞教委於2012年11月19日撤銷了對任建宇的勞動教養決定,已告知任建宇將依法對其予以國家賠償。

Ⅲ 蒲志強的人物履歷

浦志強,河北灤縣人。現為北京市華一律師事務所律師,執行合夥人。1965年1月出生於河北灤縣,1986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1991年,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研究所碩士畢業,1997年從事律師這一職業。曾代理任建宇勞教案、「上訪媽媽」唐慧案等。

浦志強律師是我國著名的十大維權律師之一,北京大學法學家賀衛方評價他是中國名譽權糾紛被告方的救命律師。 曾被《南風窗》、《時尚先生》等媒體評為年度公益人士等。

(3)任建宇律師擴展閱讀:

2013年12月20日,獲《中國新聞周刊》評選的「影響中國2013年度法治人物」。

獲獎者:北京市華一律師事務所律師,執行合夥人浦志強

獲獎理由:他被稱為律師界的「死磕派」,卻對法制改進抱有最大的善意。在一個個尖銳得讓人道德和良心無法承受的事件中,他選擇了一系列勞教案作為切入口。他試圖以微小之善,一點點融化看似牢不可破的制度堅冰,他在守護當事人的法治夢,也是完成自己作為法律人的「良心活」。



Ⅳ 死磕派律師的爭議死磕

死磕派律師中比較年輕的王興律師並不贊成使用「死磕派」這樣的說法,「往往因為概念界定不清,導致誤會和矛盾」。
這種擔心已經成為現實。根據楊學林的三分法,非死磕派律師好像被歸為道義上存在問題的群體。這引起不少律師的不滿。
王立峰律師用充滿諷刺的筆調寫了一篇《正常律師轉向死磕派律師之秘笈》,描繪了一幅從接案、會見、庭審一直到結案過程的死磕派規劃路線圖,言語間頗有指責死磕派律師喜歡炒作、煽情和不顧當事人利益的意味。
黃雲中律師則直指死磕派律師為撒嬌派,他批評死磕派沒有傳遞正能量,「置己身於體制對立面,以演藝手法娛樂社會。利慾之心高過公義之心,熱鬧之中對正常法制構成破壞,也將律師業導向不歸之途,十分惡俗」。
死磕派律師受到的非議不光來自業界。頻繁發生的死磕案例也吸引了最高人民法院高層的注意。在法庭上抗議、發微博、被逐出法庭……這些死磕表現被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張軍在一次法官培訓會上歸納成律師「鬧庭」,並要求法官加強庭審的掌控能力。
或許死磕派律師最危險的爭議來自內部。遲夙生說,死磕派之間有時候也會死磕。盡管陳有西和斯偉江兩位成名於「李庄案」的律師都不承認自己是死磕派,但他們在一系列大的死磕案例中幾乎沒有缺席。
沖突首先發生在陳有西和楊金柱之間,兩位曾並肩作戰的律師在「北海案」後突然決裂,雙方各自寫了多篇文章相互指責、「揭露」。此後先後代理過「李庄案」的陳有西和斯偉江之間又發生了論爭。許多律師不願談論誰是誰非,事實上這些論爭已經演變成了羅生門,在不同人那裡將構建出不同的「真相」。一些人認為主要是理念之爭,另外一些人則將論爭解讀為爭功。
死磕派律師們也在努力消除誤解和爭議,他們做出的第一步努力就是為死磕正名。楊學林認為「很多人對死磕派有誤解,好像就是瞎鬧、瞎搞,我們全是從刑事訴訟法上抄的,一個字都不差,要求法院按照刑事訴訟法來做。如果法院做了,死磕也磕不起來」。
王甫律師自「北海案」開始加入死磕團隊,他認為造成誤解的關鍵在於死磕的方式太單一,無非是申請迴避、被逐出法庭、死磕程序等等,而法庭上的辯護詞、辯護策略這些技術性的內容公眾沒有看到,因此容易形成死磕派沒有技術的印象。
被楊學林稱為「傳奇人物」的朱明勇律師雖然有許多「死磕」的輝煌歷史,但也不願意自稱為死磕派律師,因為這個概念「無法從字面意義理解真正的內涵是什麼」。在他看來,死磕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對司法機關的違法進行堅決的抗爭」,而律師最大的武器就是法律。
死磕派律師雖然都不再是體制內律師,但他們也在尋求與體制共存之道。楊金柱在他今年新年獻詞中寫道:新年的夢想之一是「讓執政黨對死磕派律師們越來越包容和尊重」。在死磕派律師之前,涌現過一些維權律師或人權律師,以公益維權為主,通過個案推動社會進步。在朱明勇看來,他們與死磕派律師的不同之處在於,死磕派律師追求的是個案公正,而維權律師可能出於理想而傷害到當事人。
即使是死磕派律師中表現最為高調的楊金柱,在楊學林看來,也是頗為務實的。他舉例說,楊金柱在近期一個案子中,「前期大力死磕,網路揭露,後期庭審和諧,網路消聲。為何?因當事人告知有司已讓步,要求給面子。律師及時改變策略,以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利益」。死磕派律師本質上仍然是追求業績的職業律師。
2013年7月24日,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長吳慶寶在《環球時報》上發表了《死磕派律師更要維護法治社會》一文,肯定了死磕派律師的作用,提出「政府應主動團結這些律師群體,讓他們成為決策的參謀之一」,但同時也提醒「切忌私下小范圍形成與政府對立的意見和行動,將自己劃到政府的對立面」。
不少死磕派律師都提到私下場合來自官員的認可和贊賞,或是官員改變了以往對律師的偏見。楊學林在代理「李庄案」之後就明顯感覺到了差別,以往他代理一些比較敏感的案件時,有關部門都會找他談話,自那以後好像變得信任他了,不再有類似的談話。
從掀起業界漣漪到撬動中國法治進程,死磕派律師無論毀譽幾何,都將是中國法治史上的重要一筆。著名刑法學家陳興良教授覺得死磕派律師「不像律師」,但是「律師不像律師首先是因為法官不像法官」,他認為「不可否認死磕派律師以一種自我犧牲的方式推動法治進步」。
2014年4月9日,求是理論網轉載新浪博客博主千鈞客博文《解讀「死磕派」律師》一文,文章認為,法律人是十分聖潔的稱呼,全國25萬律師,絕大部分兢兢業業,為中國法制建設和公平正義作出了積極貢獻。但在少數所謂「死磕派」糟踐下,法律人這個詞已經毀譽參半。他們以網路為平台,以宣揚「憲政」思潮、炒作負面輿論、插手熱點個案為共同目標,以師生、朋友、同事等人脈關系為紐帶,以操控輿論、簽名造勢、煽動圍觀、聚集施壓為手段,結成了形式鬆散、聯系緊密、行動抱團的「聯盟」。這個「聯盟」不守法律倫理、不講公平正義,只有壟斷司法叫板政治的野心,把小事搞大、大事搞炸,唆訟、架訟、霸訟等現象愈演愈烈,庭審中想當法官,遇事後爭做無賴,動輒扣以「政治迫害」的帽子,儼然法律界黑社會,嚴重阻滯中國法治進程。
2014年5月8日,環球時報刊登單仁平評論文章《「死磕派」律師不可政治上自我高估》,評論稱,「死磕派」律師大體都是針對「公民維權」開展活動的。整體看,他們對推動社會更加公正、對發展公民維護正當權益的能力做出了一份貢獻。通過唐慧案、任建宇案等,社會的法治思維獲得了新的角度。與此同時,「死磕派」律師的行為方式不時突破律師行業的規范。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經常表現出激烈的政治傾向,他們的維權活動並非專注於法律手段,而是傾向於「社會化」,如動員網上輿論,支持甚至參與非法的現場活動等。律師通常都應是法律條文主義者,嚴格在現有法律體系內行事,以這個體系為唯一藍本開展業務。但一些「死磕派」律師以質疑、修正現有法律體系為使命,他們更像是「社會活動家」和「政治積極分子」。這使得「死磕派」律師的角色讓人一言難盡,他們當中一些人對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和政治破壞力錯綜交織,一方面推動司法的程序正義,一方面又為實現具體訴求不擇手段。他們一方面喚醒了部分人的維權意識,一方面又與民粹主義力量合流,導致輿論對司法的過度干預。從這幾年的情況看,維權律師表現自我價值觀的空間很大,盡管一些人公開展現反對現有權力體系的姿態,但只要他們以合法方式活動,他們的存在就實際被接受了。這當中有的「死磕派」律師自我炒作,謀取名利,整體環境也未做干預。
.......在這個社會上,所有人都應當對法律有敬畏感。一些官員喪失這種敬畏,結果不斷有人身陷囹圄。有的「死磕派」律師也從另一個方向失去對法律的敬畏,以為自己的價值觀就是法,順他們的要求行事就是法治建設,否則就是「維護專制」、「反人民」。他們在政治上有些幼稚,個人性格中還有些傲慢,這使得他們對時代潮流的看法出現偏差。「死磕派」律師成為「異見人士」中較為活躍的群體,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社會的反思,但他們自己卻喪失了反思的能力。這是危險的。他們必須承認自己的局限性,他們切不可以為,自己才是中國民主與法治建設的突破和決定性力量,這樣的自我政治高估會導致行為的很多錯誤。
死磕派律師面臨著諸多無奈,無奈之下難免有無奈之舉!但是,如果律師群體希望獲得廣泛的社會認同,就要走一條有別於傳統的死磕道路——依靠嚴謹的邏輯贏得時代的掌聲,經受歷史的檢驗;用律師的經驗活躍法律的生命,而不能無理取鬧。

Ⅳ 澳籍人員楊軍涉間諜罪在北京被捕,哪些人員容易被境外間諜盯上

一些在機密機關工作過,或者能夠接觸到機密文件的普通人,以及親屬中從事機密工作的普通人,如果他們的立場不夠堅定,抑或者一些涉世不深的年輕人,他們都很容易被境外間諜盯上。

比如說,本次涉間諜罪在北京被捕的楊軍,雖然他現在的身份是「民主活動家、學者和作家「,但是他此前有在中國外交部門工作的經歷,對於我國的一些機密情報肯定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而且被人號稱為」民主小販「,作為曾在國家機密機關工作的人員,卻在2002年入籍澳大利亞,本身就說明他的愛國立場不是很堅定,能夠被境外間諜部門盯上,是一點也不奇怪的事情。

但也有一些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尤其是一些年輕的網友,因為沒有足夠的人生經驗或者缺少分辯事非的眼睛,很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境外人員利用。

Ⅵ 判三年緩三年的律師是誰

你好
是唐慧復的律師浦志制強。

昨日,@平安北京在微博上發布消息:經檢察機關批准,2014年6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以涉嫌尋釁滋事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對浦志強依法執行逮捕。對浦志強涉嫌的其他犯罪事實,公安機關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律師浦志強曾代理任建宇勞教案、「上訪媽媽」唐慧案。今年5月7日,新京報記者從多個渠道證實,因涉嫌尋釁滋事罪,律師浦志強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事拘留,關押在北京市第一看守所。
浦志強是北京市華一律師事務所律師,執行合夥人。同為華一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屈振紅,是浦志強的外甥女。屈振紅說,浦志強是在5月5日早上被警方帶走配合調查的,但取完電腦後又在警方陪同下被帶走。(據《新京報》、中新)

Ⅶ 駁回任建宇的起訴是什麼意思

任建宇的起訴超過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起訴期限,依法不應受理,受理了依法駁回起訴,就是不進入實體審理程序。

Ⅷ 任建宇的法庭審理

2012年8月15日,任建宇不服該勞教決定,由其父委託律師浦志強等向重慶市第三中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撤銷重慶勞教委做出的《勞動教養決定書》,或確認該決定無效。8月21日,重慶市第三中級法院受理該案。
2012年10月10日,重慶法院開審彭水縣大學生「村官」任建宇轉發微博被勞教申訴案。2011年4月至8月,任建宇在網上以多種方式「攻擊」政府,被勞教2年。其父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勞教決議。任建宇任職村的領導稱,任建宇的職稱沒有取消,希望他平反之後繼續回來上班。
2012年11月19日下午,重慶三院通知浦志強,任建宇一案將於20日15點開庭宣判。而在開庭前24小時,勞教委撤銷了勞教決定,任建宇重獲自由。人們關注的任建宇上訴案,2012年11月20日,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原告任建宇訴被告重慶市人民政府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勞動教養一案,駁回任建宇的起訴。
任建宇在微博上說「判決未還我清白」,要「一直上訴至最高人民法院,我希望我的案例會成為一個判例,這15個月換來所有人的安康」。
對於為什麼重慶市勞教委要撤銷對任建宇的勞動教養決定,重慶市勞教委辦公室副主任傅強稱,該案辦理過程中,對任建宇告知時是擬對其勞動教養一年,並告知任建宇有聆詢的權利,任建宇未申請聆詢。勞教委變更作出了勞動教養二年的決定後,未再按有關規定告知任建宇有申請聆詢的權利,違反了辦理勞動教養案件程序規定。在加重了對任建宇處罰的情況下,任建宇的陳述申辯權未能得到保障,違反了程序正當原則。因此,本著實事求是、依法依規、有錯必糾的原則,重慶市勞教委於2012年11月19日撤銷了對任建宇的勞動教養決定,已告知任建宇將依法對其予以國家賠償。
傅強表示,下一步,重慶市勞教委將全面規范勞教審批工作,嚴格執行聆詢、律師代理等制度,在依法履行職能的同時,切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 2012年11月28日下午,任建宇重獲自由9天後,正式向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寄出上訴材料,要求法院重審此案。
因不服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2年11月20日(2012)渝三中法行初字第00014號行政裁定,任建宇向法院提出上訴,其上訴請求為兩點:一、撤銷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2)渝三中法行初字第00014號行政裁定;二、指令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繼續審理本案。
此外,任建宇在其上訴狀上稱其理由為:1、無效的勞教決定隨時都可起訴,沒有時間限制;2、任建宇親友等沒在3月內起訴,不能賴在任建宇頭上。由於本案起訴期限等事項,在事實上證據上存有重大爭議,懇請法官開庭審理,依法裁判。 任建宇不服重慶市勞教委勞動教養決定上訴案,2012年12月28日上午在重慶市高級人民公開開庭審理。經過9個多小時的庭審,法庭當庭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2011年9月23日, 重慶市勞教委認為任建宇通過互聯網煽動顛覆國家政權,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對其作出勞動教養二年的決定。2012年8月15日,任建宇向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同年11月19日,重慶市勞教委以處理不當為由撤銷了對任建宇的勞動教養決定,並解除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同年11月20日,重慶三中院以超過法定起訴期限為由,一審裁定駁回任建宇的起訴。任建宇不服一審裁定,提起上訴。
二審經庭審查明,2011年9月24日,重慶市勞教委向任建宇送達了勞動教養決定書,決定書中明確告知不服勞動教養決定的起訴期限為收到決定書之日起三個月內。此後,任建宇多次與其父和女友會見、通話、通信,也曾委託其父和女友代為起訴或申請復議。及至2012年8月15日,任建宇之父才代為提起訴訟。
庭審中,任建宇對上述事實沒有異議。但他表示,這些事實不能證明他在被勞教期間可以正常行使訴權。
二審法院認為,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即使目的正當,也應當按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依法行政。公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也應當遵守法律規定,履行法定義務。
本案中,重慶市勞教委舉示的證據能夠證明任建宇在被勞教期間有條件、有能力提起行政訴訟。任建宇及其代理人在二審中舉示的證據不能證明其在被勞教期間不能提起訴訟的事實。按照法律規定,在有充分證據證明相對人在人身自由被限制期間有條件、有能力提起訴訟的情況下,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應當計算在起訴期間內。因此,任建宇的起訴已經超過了法定起訴期限,一審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訴訟程序合法。二審法院據此維持原裁定。 申請國家賠償16.7萬
2013年7月23日晚,任建宇在其認證微博上表示,他已於當天向重慶市勞教委郵寄《國家賠償申請書》,並於7月24日公布該《國家賠償申請書》的內容。
任建宇在2013年7月24日公布的申請書中稱,他總共被關押460天,人身自由受到侵犯,根據國家2012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182.35元的標准,要求重慶市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賠償申請人侵犯人身自由的賠償金83881元。此外,任建宇要求重慶市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向申請人進行書面賠禮道歉,並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83881元。

Ⅸ 任建宇的事件過程

Ⅹ 任建宇的社會輿論

新京報《轉發微博怎能被勞教》:「此案最可質疑的就是,微博的原創者沒有事、沒有被處罰,仍然在公共空間中發言,轉發者反而被安上了罪名。」 新浪網《彭水縣又一個因言獲罪者》:「一個剛從大學畢業,對國家和社會懷有深厚感情的年輕人,對身邊的事情發一些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或轉一些符合自己心意的文字,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和罪過?難道真要讓他們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冬夏與春秋地沉浸在個人的小喜怒哀樂里裝聾作啞?[注 5] 那樣的後果,是萬馬齊喑,比眾聲喧嘩,更壓抑,更不安全。 錢江晚報《「勞教村官」何以難獲清白?》:「任建宇一件印有『不自由,毋寧死』的文化衫被警方收走作為物證。警察對其女友說,『一個正常人怎麼會這么想呢? 中小學課本告訴我們,這句話是美國人民反抗英國殖民者的口號,當年無數革命志士也是喊著『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慷慨就義。言論自由是我國法律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司法人員對法律和人權如此漠視更應該反思自己「怎麼會這么想的」。」 律師說法
侵犯人身自由部分勝算大
北京市華一律師事務所律師浦志強表示,重慶市勞教委已撤銷對任建宇的勞教決定,而當時已限制任建宇人身自由460天,因此任建宇有權向重慶市勞教委申請國家賠償。任建宇申請的侵犯人身自由部分的賠償金額勝算很大,但精神賠償的決定權在勞教委,賠償金額目前不好說。任建宇如果對勞教委做出的決定不服,可以起訴勞教委。

熱點內容
誠信相關的法律知識和案例心得300字 發布:2025-05-12 10:01:24 瀏覽:493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教材馬克思 發布:2025-05-12 09:55:03 瀏覽:4
員工違反規章制度表 發布:2025-05-12 09:35:31 瀏覽:381
廢止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2 09:26:49 瀏覽:640
老公章新公章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2 09:07:07 瀏覽:916
協調制度所具有法律效力這點怎麼理解 發布:2025-05-12 09:07:06 瀏覽:319
現役軍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08:52:05 瀏覽:238
法治的階梯 發布:2025-05-12 08:50:57 瀏覽:503
山西司法廳電話 發布:2025-05-12 08:07:15 瀏覽:855
陸良法院法官 發布:2025-05-12 08:01:14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