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司法律義務

公司法律義務

發布時間: 2021-12-10 16:51:33

⑴ 經營一家公司需要履行哪些法律責任

公司的法律責任,根據身份的不同,承擔不同的責任;

一、《公司法》中公司的民事法律責任: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在對外民事法律關系中,公司是承擔民事責任的核心,公司以其獨立的法人財產權,用其全部財產獨立對外承擔民事責任。除此之外,在分公司、子公司、公司分立和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承擔方面:

(一 )分公司和子公司的民事責任承擔。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也可以設立子公司,但是,由於分公司和子公司的主體資格不同,其民事責任的承擔也就不同。對於公司設立的分公司而言,由於其不具有法人資格,所以分公司的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但是,公司設立的子公司,由於其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二) 公司分立後債務的責任承擔。公司在分立時,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分立前的債務由分立後的公司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公司在分立前與債權人就債務清償達成的書面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三) 外國分支機構的民事法律責任的承擔。我國准許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但是,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分支機構不具有中國法人資格。正因為如此,《公司法》規定,外國公司對其分支機構在中國境內進行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二、《公司法》中股東的民事法律責任:

「有限責任」是公司股東承擔民事責任的基礎。但是,如果股東違反《公司法》的規定,或者違背股東之間的約定或者章程的規定,其責任就不會僅限於有限責任,還會承擔賠償責任甚至連帶責任。在《公司法》中,除了依法承擔有限責任外,股東基於其違法或違約行為,導致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 公司股東濫用職權的賠償責任和連帶責任。《公司法》規定,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如果違背上述規定,公司股東將承擔兩種類型的民事法律責任:其一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其二,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是《公司法》的基礎,因此,公司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就是例外,這種例外是法定的,即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二) 公司股東出資的違約責任。在公司成立時,股東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這是股東的法定義務。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股東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否則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本條款是指引性的規定,因此,股東在公司章程中及出資協議中,應充分利用股東之間的約定,制約股東按期足額繳納出資,以保障股東之間的權利平衡和公司的正常運行。

(三) 公司股東出資不實的連帶責任。如前所述,公司股東在公司成立時,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但是,當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對應當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而言,他首先應當補足其差額,並按照《公司法》規定,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在公司成立後發現股東出資不實的情況,不僅侵害了其他股東的權益,而且,也有悖於公司章程及營業執照中對其他第三人的公示與承諾,股東出資不實會影響交易安全和第三人的權益,因此,《公司法》在規定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承擔民事責任的同時,在第31條也規定了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此補足義務的連帶責任。

三、《公司法》中發起人的民事法律責任:

由於發起人是股份有限公司設立過程中的主導力量,因此,發起人在股份公司設立過程中是否盡心、是否遵守法律和章程,不僅影響公司能否正常成立,而且會涉及公司、其他認股人、第三人的利益,因此,為了確保股份公司設立的合法規范,維護公司設立過程中的相關權利人的利益,《公司法》嚴格規范了發起人的民事法律責任。

(一) 發起人出資的違約責任。發起人以發起設立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應當書面認足公司章程規定其認購的股份,並按照《公司法》和章程的規定,按期足額繳納出資,如果發起人不依照規定繳納出資的,《公司法》規定,發起人應當按照發起人協議承擔違約責任。

(二) 其他發起人對出資不足的連帶責任。為了確保股份公司的資本充實,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如果發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繳足出資,或者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交付該出資的發起人必須補足其差額,與此同時,《公司法》規定,對於上述出資不足和不實的情況,其他發起人要承擔連帶責任。

(三)公司不能成立時發起人的民事責任。由於各種原因致使公司不能成立時,設立過程中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以及對於認股人已經繳納的股款,都必須由發起人承擔責任。對此,《公司法》明確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應當:(1) 對設立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2) 對認股人已繳納的股款,負返還股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的連帶責任。

(四)公司成立過程中發起人過失的賠償責任。由於發起人的過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損害的,發起人應當對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四、《公司法》中治理層的民事法律責任:

公司一旦成立,公司的運行、發展以及公司的利益,主要取決於處於公司治理層面有關人員的誠信與敬業。

(一) 關聯交易的賠償責任。《公司法》明確規定了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

(二) 高級管理人員的賠償責任。《公司法》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三) 董事對董事會決議的責任。《公司法》規定,董事應當對董事會的決議承擔責任。董事會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股東大會決議,致使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的,參與決議的董事對公司負賠償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曾表明異議並記載於會議記錄的,該董事可以免除責任。

⑵ 公司法與法律賦予了股東哪些權利和義務

公司法賦予了股東以下權利和義務:
1、請求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選擇管理者、表決、分紅、查閱公司相關文件等權利;
2、按照章程出資、履行職責等相關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條
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第三十四條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第九十七條
股東有權查閱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公司債券存根、股東大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財務會計報告,對公司的經營提出建議或者質詢。

⑶ 公司法的法定特殊義務有哪些

公司法中注意義務包括遵守公司法和其他制定法規定的注意義務;遵守公司章程規定的注意義務;在自己許可權范圍內行為的注意義務。注意義務是行為人在做出某種行為時,應能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有可能產生的某種損害後果,並且做好防範措施,避免損害後果的發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⑷ 企業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企業有關員工的法律責任:
1、必須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包括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
2、企業必須為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3、員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

⑸ 委託開發公司具有哪些法律義務

委託開發中委託人具有以下責任和義務:
1、支付處理委託事務費用的義務;
2、委託人委託第三人處理委託事務,因此造成受託人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條
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
第九百二十條
委託人可以特別委託受託人處理一項或者數項事務,也可以概括委託受託人處理一切事務。
第九百二十一條
委託人應當預付處理委託事務的費用。受託人為處理委託事務墊付的必要費用,委託人應當償還該費用並支付利息。

⑹ 企業的法律責任

一、企業有關員工的法律責任:

1、必須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包括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

2、企業必須為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3、員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

(6)公司法律義務擴展閱讀

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股東或者股份公司發起人的法律責任

《公司法》規定,股東的主要義務有股東出資義務、不得濫用股東權利的義務、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有限責任)的義務、不得損害公司利益的義務等。

第二十八條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第八十四條發起人不依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應當按照發起人協議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十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一條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

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⑺ 公司高管法定義務有哪些

公司的高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並且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熱點內容
誠信相關的法律知識和案例心得300字 發布:2025-05-12 10:01:24 瀏覽:493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教材馬克思 發布:2025-05-12 09:55:03 瀏覽:4
員工違反規章制度表 發布:2025-05-12 09:35:31 瀏覽:381
廢止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2 09:26:49 瀏覽:640
老公章新公章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2 09:07:07 瀏覽:916
協調制度所具有法律效力這點怎麼理解 發布:2025-05-12 09:07:06 瀏覽:319
現役軍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08:52:05 瀏覽:238
法治的階梯 發布:2025-05-12 08:50:57 瀏覽:503
山西司法廳電話 發布:2025-05-12 08:07:15 瀏覽:855
陸良法院法官 發布:2025-05-12 08:01:14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