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挑律師
『壹』 如何選擇律師事務所
作為普通民眾自然請不起每年動輒百萬的專業法律顧問,這種情況下,遇見糾紛請律師幫忙打官司就成了不多的選擇之一,市場上律師眾多,僅北京市就有近三萬名律師,這種情況下,如何選擇律師事務所,如何選擇律師就成了困擾在大家心理的難題。筆者認為,選擇一家好的律師事務所,就成功了一半。至於好的律師事務所的標准,不妨從以下幾個角度去尋找:
一:首先看律師事務所的勝訴率。
高的勝訴率就意味著律所整體勝訴的概率增大。雖說個案的差別很大,每個案件的情況又不盡相同。且勝訴率高的律師事務所勢必對案源的篩選比較嚴格。如果一個案子能被這種律師事務所接受並且願意為之代理,相必勝訴的希望也會比較大。據筆者了解,高勝訴率的律師事務所對案件的篩選比較嚴格,這也是選擇高勝訴率律師事務所的一個缺點。
北京律師事務所規模排名
圖片來源:法制與社會
三、再次看執業律師的平均年齡、執業年限。筆者認為,此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一般請律師最好請年齡在30~50歲之間的青壯年律師,在保證經驗的同時,又能保證有充沛的精力來處理案件;另外律師執業年限越久,就意味著越豐富的經驗,所謂「要想知道河深淺,必須問問過來人」,豐富的執業經驗有助於幫你更好的解決問題。
四,最後還要看律所事務所的整體好評率
好評率高的律師事務所通常不會太差。因為好評率沒有官方調查數據,只能依靠第三方的調研結果,但筆者認為,好評率不但要看第三方的調研結果,更要實際通過電話、面談去接觸律師,因為畢竟最後是律師個體在給你辦案,選擇最合適的律師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圖片及數據參考:法制與社會-北京律師事務所排名
『貳』 如何選擇律師
該怎麼樣選擇律師
我舉個真實案件說明,當事人請了兩次律師,如下:該回答可能砸了部分律師飯碗,被人罵,不過還是想說說。
一個模稜兩可強奸案:四人(兩男兩女)情人節相約聚會,唱歌蹦迪喝酒吃火鍋。起因是甲遠道而來,乙作為好友加合作夥伴,為甲接風,丙丁為女生,是甲通過某交友軟體認識。見面後,丙甲相伴,乙丁相伴,一點陌生感沒有,吃著火鍋唱著歌,甲乙買單,丙丁欣然接受,接近凌晨,丙丁也沒有回家意思,酒意正濃,四人於是找個酒店歇息,開了兩間房。丁與乙一個房間,丙與甲一房間,這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很無語)。不曾想,十分鍾後,丁去了甲房間敲門,可能是喝酒撒酒瘋也可能是索要禮物未果,與甲發生爭執,於是,好心替丙報了警:說有人強奸。丙一臉蒙,警察來了,更是沉默無語。案子就這么給立了(解釋一下:因強奸罪屬於重罪,影響惡劣,一般情況下,警方非常重視,初查證據形式基本完整,比如有證人,錄像,基本就能符合立案條件)。
接下來說兩種辦案方式:萬金油掮客式律師辦案:第一步;批評嫌疑人及其家屬,進行洗腦說服教育,一番道德譴責,告訴他們事情遇上了就要自認倒霉認罪,胳膊擰不過大腿,比辦案機關還官方,看成道德模板。
第二步:無限放大案件難度,無限吹噓自己關系和能力,給出解決方案,我把人給你弄出來(這里是不是取保候審都不一定能給家屬解釋),就是弄出來,給50萬費用(這個費用有學問了,什麼性質,律師費,辦案費含糊其辭,給誰也不說清,反正不進律所,神神秘秘)。其他費用另外再談,家屬隨時准備。
第三步;拿到錢了,告知家屬等待,等待,等待……期間,最多可能會去會見一次嫌疑人。家屬著急詢問,不耐煩,批評,擴大案件難度。
專業律師或團隊辦案:
第一步:接待家屬,了解情況,告知家屬權利義務,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不承諾不保證,不吹牛,講方案講思路,解釋法律,家屬信任後,接受委託,簽訂合同。家屬過分要求或者自作主張,對不起,另行高明。
第二步:了解案情,會見嫌疑人(一次兩次三次……弄清楚為止),根據會見情況和家屬了解情況,調取相關資料或者證據,比如KTV錄像,行車記錄儀聲音資料,知情人了解,固定證據。
第三步:形成初步法律意見,將有力證據提交辦案機關,溝通意見。約見辦案人員(公安偵查人員或者檢察院批捕人員),提交書面法律意見和文書。協助辦案機關全面了解案情。
第四步:會見當事人家屬和嫌疑人,告知辦案進度和他們應當知道的情況。以上算是刑事案件辦理的兩種極端,遇上哪一種,取決於嫌疑人家屬判斷力,當然還有運氣。大部分嫌疑人家屬(當事人)頭一次遇到這種事,請律師沒經驗,一味相信熟人朋友介紹,對律師好壞或者專業度判斷力幾乎是零。
律師很容易找到,難得是讓一個判斷靠譜!!!就想你想買海鮮,去海鮮市場就可以了,但是怎麼挑選海鮮是個技術和經驗活。
如何不被缺斤少兩?如何選出來肥美海鮮?同理,找律師你就去律師事務所、司法局或者律所網站、律協網站或者實地搜索附近的律所。
上述兩種情況就是典型的靠譜和不靠譜律師情形,我相信理智務實的當事人家屬,對號入座,自然知道自己需要哪一種律師。對於律師發展而言,到底哪一種能夠長久發展,更好的發展,我相信凡是能看懂文字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了。之前還有過類似問題的回答,放在這吧!
之前之前還有一個問題,有人提出怕遇到假律師,問怎麼辦?我理解的假律師可能有兩種:
一種是,冒充律師身份;
另一種是,確實有律師資格證,但一直以來靠欺騙、忽悠當事人從中獲利。第一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律師這種身份也不好偽裝,如果有這方面的疑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求對方出示一下證件用以證明身份。
第二種情況確實存在,胖乎律師作為一名律師,對這種同行深惡痛絕,可以說,律師行業也被這樣的人攪成了一趟渾水。
胖乎律師認為,靠譜律師至少會有這樣三個表現:一、專業,是從對當事人訴求的理解出發判斷一個律師是否靠譜,第一步就是判斷這名律師是否能做到真正理解當事人的訴求。敢對當事人訴求打保票的一定不靠譜(也不合法),反之,一下就將當事人的訴求推翻的律師也不靠譜。
二、分析,從案件的主要矛盾點入手一個靠譜的律師,在與當事人溝通案件的時候,會直接與當事人溝通案件的關鍵因素以及辦案思路、當事人需要配合的地方。這給出專業意見的時候,有些律師可能會加以解釋,有些則不會,律師到底靠不靠譜,就看他給出的意見是不是能說服當事人。
三、對當事人存疑越是靠譜的律師,越對當事人保留懷疑態度。這應該說是一種職業敏感性,律師總是擔心或者懷疑當事人對自己有所保留。這種情況很正常,遇見這樣的律師當事人可以完全放心,反而對當事人完全信任,鞍前馬後的律師要慎重選擇。
所以,對律師的追問請保持耐心,就像醫生問診一樣,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很可能就牽出主要症結
『叄』 如何選擇好律師
選擇律師的三大原則及其考察策略
什麼樣的律師能解決自己遇到的法律問題?如何選擇和考察適合自己案件的律師?除了律師的人品、責任心、做事規范等基本素質外,可以著重通過以下三項原則來進行綜合考察:
一、執業領域對口
從法律上講,律師承辦案件的類型和范圍不受限制,但是,鑒於現行法律多如牛毛,且不定期修改,不同類型的案件差異也很大,對律師執業技能的要求也不同,任何一個律師都不可能樣樣精通、「包醫百病'。術業有專攻,優秀的律師對自己的執業領域都有所選擇,有的選擇刑事領域,有的選擇婚姻領域,等等。
選擇律師,應該選擇執業領域與案件領域對口的律師。就像選擇醫生,內科疾病就選擇內科醫生,外科疾病就選擇外科醫生。執業領域對口的律師,對案件適用的法律了解得更全面和詳細,對案件適用的法律運用得更精準和到位,對案件所在領域的司法實踐了解得更全面和透切,最為重要的是,案件辦理的所需要的執業技能更專業和嫻熟。
考察策略:了解律師的執業領域及專注程度,可以查閱其近三年辦理的案件。一個律師的執業領域越少,說明該律師的專業化程度越高,近年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開始出現極少數執業領域只有一個的律師,在北京甚至出現了極個別執業領域只有一個的律師事務所。
二、執業經驗豐富
找律師是辦理案件,非坐而論道,律師實際操作能力尤為關鍵。法律就是個經驗的產物。受過最少4年系統法學教育的法學院學生,讓他辦一個最簡單的離婚案,他都辦不好,原因並非他不具備法律知識,而是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沉澱的過程,通過不斷辦理案件練就,是執業經驗的體現。執業經驗靠積累和反思而形成和豐富,豐富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成熟的操作流程、工作標准和標准文書。
選擇律師,應該選擇經驗豐富的律師。熟能生巧,說的就是經驗的價值,具有豐富執業經驗的律師,不僅執業技能更全面、到位,而且具備更高的判斷能力、預見能力和應對能力,對案件辦理過程中出現的任何情況均能及時、有效應對。
考察策略:了解律師的執業經驗,可以從兩方面了解:主要看律師的成功案例。律師在某領域有較多成功案例,說明該律師在該領域的操作模式行之有效,執業技能值得信賴,足可以證明其經驗豐富。通過了解成功案例,還可以了解到律師工作態度等方面的信息,是全面了解律師的最有效途徑。其次是律師在某領域的執業年限。執業年限不等於執業經驗,只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律師執業經驗的情況,不過執業年限如果少於5年的,很難說得上經驗豐富。
三、專業研究深入
同一執業領域的律師,辦理效果常常也會有差異,因為辦案方式有差異,辦案方式差異根源在於律師專業研究程度的差異,此處的專業研究非指學術研究,而是根據刑事理論前沿和司法實踐,結合自己長期積累的辦案經驗,對實務問題尤其執業技能進行系統總結和提煉。
選擇律師,應該選擇對專業有深入研究的律師。專業研究深入的律師,對執業領域的法律規定、法學理論、司法實踐乃至立法趨勢等都會有更全面、准確的理解,相應的執業技能也更為成熟,辦起案來得心應手,尤其對於一些疑難復雜案件,綜合處理能力更強。
考察策略:了解律師的專業研究深度,直接的做法是查閱該律師在其執業領域的專業研究成果的數量和質量,這些專業研究成果主要表現為業務研究文章、案例點評文章乃至著作。通過這些專業著述,可以了解到律師的專業能力和研究深度,及處理復雜案件的經驗與能力。
案件結果關繫到當事人的財產與權益,甚至關繫到當事人的自由乃至生命,一旦有任何閃失,將會是無法彌補的終身遺憾。不管是通過網上找到的律師,還是通過熟人介紹找到的律師,都可以通過上述三項原則進行考察,從而選擇出適合案件,能夠解決難題的律師。
『肆』 如何選擇一個適合的律師
1、如果抄你的案件是常見襲,幾乎每個律師都能夠處理。就要注重律師的高效性,因為時間也是成本,負責任的律師會在更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 2、如果你的案件屬於風險較大的,建議採用風險代理,先支付少許辦案費,將律師費與辦案效果掛鉤,這樣才能夠督促律師更好的為結果工作。 3、如果你的案件一潭死水,那麼你需要找一個將死馬當活馬醫的律師。沒有證據等於沒有贏的可能性,但是萬事並非絕對,一個好的律師能夠從細節上下功夫。沒有證據,可以創造證據。沒有機會,可以製造機會。讓你原本沒有希望的案件重獲生機。雖然請律師是用來打官司的,但是一個好的律師會盡力通過非訴訟的方式為你省時省力的解決問題,不走法院途徑或者不等司法冗長的流程就將你的問題解決於無形。
『伍』 如何選擇一個好律師
二、選擇律師 現實生活中,很多當事人遇到法律問題,急於咨詢多名律師,結果經常遇到答復不一的情況,有些當事人很困惑,不知如何選擇,或只選擇答復對自己一方有利的律師。現就如何選擇一名好律師提供以下幾點意見:★選擇正規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首先,律師隊伍由於存在執業年限、社會閱歷、生活經驗、理論功底等各方面的差別,就比較簡單的法律問題,答復基本是相同的。而對於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不同律師可能會給出不盡相同的答復意見。這是因為,資深律師積累了豐富的執業經驗,考慮問題經常使用多角度、發散性思維方式,分析預測案件的各種可能,並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使案件向有利於己方利益的方向發展。因此,對某些較為復雜的案件,資深律師的解答通常不是絕對、唯一的答復,而是確定一個操作模式,具體細節問題則根據將來的事態發展,適時調整應對策略,而不是盲目、片面地做出絕對性、保證性的承諾。因此,資深律師的答復往往不完全為了迎合當事人的急燥心理,而是,辯證分析利弊,尋求最佳解決途徑,因此選擇正規律所的資深律師尤為重要。其次,知名的律師事務所積累了豐富的司法資源和優秀的律師團隊,有助於取得良好的辦案效果。 第三,當事人在選擇律師時,喜歡選擇收費較低的律師。在此,需要說明,律師收取費用會嚴格執行司法部門制定的相關規定,其次,收費數額與律師的執業經驗、辦案效果有直接關系。二、做好訴前准備工作 ★全面了解案情,初步擬定訴訟策略。應對一個訴訟,必須全面了解案件基本事實,當事人應當全面提供與案件相關的各種信息、材料,方便律師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在全面掌握案件事實的基礎上,確定訴訟方案。有些債務糾紛,還需事先提供財產線索,方便律師查詢,並確定訴前保全等措施。 ★最大限度收集證據 大家都知道,「打官司就是打證據」,證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證據在訴前獲取非常重要,一旦進入訴訟,雙方當事人關系僵化,取證時機喪失,取證阻礙增大,如關鍵證據無法獲取,有可能面臨舉證不能,最終導致敗訴。因此,訴前咨詢律師,在律師的指導下獲取關鍵證據就尤為重要。其次,當事人應當積極提供證據線索,配合律師取證。三、做好訴中應對工作★關注案情,適時調整應訴策略。案件進入訴訟階段,案情復雜多變,資深律師善於通過與主辦法官溝通案情,悉心審查對方訴訟材料,把好訴訟程序環節等方式,准確把握案件動向,及時調整應訴策略,充分利用訴訟資源,優勢互補等條件使案件向有利方向轉化,最終實現訴訟目的。★靈活運用法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全面把握案情的基礎上,不只是僵化的適用法律,一訴到底,而是運用靈活、嫻熟的辦案技巧(如促成調解、庭外和解等)可以使某些看似山窮水盡的案件取得柳暗花明的辦案效果,這也正能體現資深律師的綜合應對能力以及對案件的駕馭能力。
『陸』 怎麼挑選一個好律師
您好,可以當面咨詢律師相關的法律問題,多咨詢幾個律師,就知道哪個律師水平高ppak。
『柒』 怎麼找律師
找律師的途徑很多,比如網路、媒體和熟人,關鍵是如何挑選到適合自己案件的律師:
選擇律師的三大原則及其考察策略
什麼樣的律師能解決自己遇到的法律問題?如何選擇和考察適合自己案件的律師?除了律師的人品、責任心、做事規范等基本素質外,可以著重通過以下三項原則來進行綜合考察:
一、執業領域對口
從法律上講,律師承辦案件的類型和范圍不受限制,但是,鑒於現行法律多如牛毛,且不定期修改,不同類型的案件差異也很大,對律師執業技能的要求也不同,任何一個律師都不可能樣樣精通、「包醫百病'。術業有專攻,優秀的律師對自己的執業領域都有所選擇,有的選擇刑事領域,有的選擇婚姻領域,等等。
選擇律師,應該選擇執業領域與案件領域對口的律師。就像選擇醫生,內科疾病就選擇內科醫生,外科疾病就選擇外科醫生。執業領域對口的律師,對案件適用的法律了解得更全面和詳細,對案件適用的法律運用得更精準和到位,對案件所在領域的司法實踐了解得更全面和透切,最為重要的是,案件辦理的所需要的執業技能更專業和嫻熟。
考察策略:了解律師的執業領域及專注程度,可以查閱其近三年辦理的案件。一個律師的執業領域越少,說明該律師的專業化程度越高,近年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開始出現極少數執業領域只有一個的律師,在北京甚至出現了極個別執業領域只有一個的律師事務所。
二、執業經驗豐富
找律師是辦理案件,非坐而論道,律師實際操作能力尤為關鍵。法律就是個經驗的產物。受過最少4年系統法學教育的法學院學生,讓他辦一個最簡單的離婚案,他都辦不好,原因並非他不具備法律知識,而是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沉澱的過程,通過不斷辦理案件練就,是執業經驗的體現。執業經驗靠積累和反思而形成和豐富,豐富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成熟的操作流程、工作標准和標准文書。
選擇律師,應該選擇經驗豐富的律師。熟能生巧,說的就是經驗的價值,具有豐富執業經驗的律師,不僅執業技能更全面、到位,而且具備更高的判斷能力、預見能力和應對能力,對案件辦理過程中出現的任何情況均能及時、有效應對。
考察策略:了解律師的執業經驗,可以從兩方面了解:主要看律師的成功案例。律師在某領域有較多成功案例,說明該律師在該領域的操作模式行之有效,執業技能值得信賴,足可以證明其經驗豐富。通過了解成功案例,還可以了解到律師工作態度等方面的信息,是全面了解律師的最有效途徑。其次是律師在某領域的執業年限。執業年限不等於執業經驗,只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律師執業經驗的情況,不過執業年限如果少於5年的,很難說得上經驗豐富。
三、專業研究深入
同一執業領域的律師,辦理效果常常也會有差異,因為辦案方式有差異,辦案方式差異根源在於律師專業研究程度的差異,此處的專業研究非指學術研究,而是根據刑事理論前沿和司法實踐,結合自己長期積累的辦案經驗,對實務問題尤其執業技能進行系統總結和提煉。
選擇律師,應該選擇對專業有深入研究的律師。專業研究深入的律師,對執業領域的法律規定、法學理論、司法實踐乃至立法趨勢等都會有更全面、准確的理解,相應的執業技能也更為成熟,辦起案來得心應手,尤其對於一些疑難復雜案件,綜合處理能力更強。
考察策略:了解律師的專業研究深度,直接的做法是查閱該律師在其執業領域的專業研究成果的數量和質量,這些專業研究成果主要表現為業務研究文章、案例點評文章乃至著作。通過這些專業著述,可以了解到律師的專業能力和研究深度,及處理復雜案件的經驗與能力。
案件結果關繫到當事人的財產與權益,甚至關繫到當事人的自由乃至生命,一旦有任何閃失,將會是無法彌補的終身遺憾。不管是通過網上找到的律師,還是通過熟人介紹找到的律師,都可以通過上述三項原則進行考察,從而選擇出適合案件,能夠解決難題的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