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事務律師

事務律師

發布時間: 2020-12-21 03:47:13

㈠ 實習律師一般在事務所里做什麼

1,寫法律文書,你可以網路一些法律文書的範文模板,然後把檔案的內容寫上去,基本沒什麼困難,除了一些復雜冗長的大案子。

2,跑腿,立案,會見當事人,旁聽開庭,立案各個地方有不同規定,有些不允許助理立案。

3,招待當事人,回答一些法律問題。

4,討論案件,有些師傅會給出個案子讓大家討論。

5,保持環境,打掃衛生。

實習人員相關規定

第四條 實習人員的實習期為一年,包括集中培訓和實務訓練兩項內容。實習期從《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載明之日起計算。

實習人員在實習期間放棄實習、被律師事務所解除實習關系或無正當理由轉往他所實習的,已進行的實習無效,省轄市律師協會應注銷其實習資格。

實習人員因律師事務所或指導律師喪失接收條件或怠於履行指導職責而中斷實習的,可以在中斷原因發生起30日內申請轉所實習。轉所實習按照本細則規定重新提出申請,已進行的實習有效,實習期連續計算。

第五條 實習期間,實習人員應當完成規定的實習內容,並建立實習工作記錄。

第六條 實習人員應當接受省律師協會組織的集中培訓,省律師協會也可以委託省轄市律師協會組織集中培訓。

(一)集中培訓時間為三十天。培訓內容按照全國律師協會《申請律師執業人員集中培訓大綱》安排。

(二)集中培訓結束,組織培訓的律師協會對實習人員進行考核。考核可採取筆試與面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內容根據集中培訓大綱確定。

(三)實習人員經考核合格的,由組織培訓的律師協會發給《實習人員集中培訓結業證》;考核不合格的,應重新參加下一年度的集中培訓。

(四)集中培訓期間,實習人員缺課達1/5以上課程的,取消培訓資格。

第七條 實習期間,實習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以律師名義洽談、承攬、承辦業務;

(二)以律師名義印製名片及其他相關資料;

(三)出借、出租、抵押、轉讓、塗改《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

(四)不服從律師事務所、指導律師的監督管理;

(五)不遵守集中培訓紀律;

(六)其他不符合實習要求或者損害律師職業形象的行為。

第八條 實習人員實習期滿,接收實習的律師事務所應向所在地省轄市律師協會提交下列材料:

(一)實習人員撰寫的實習總結;

(二)實習日誌;

(三)指導律師對實習人員品行及執業能力的考評意見;

(四)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實習鑒定書》;

(五)《實習人員集中培訓結業證》;

(六)《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

第九條 省轄市律師協會在收到材料後15個工作日進行審查和考核。審查考核合格的,省轄市律師協會在《實習人員登記表》中簽署合格意見,作為實習人員申請領取律師執業證的有效證明文件。

第十條 實習人員有本規則第七條情形之一或實習內容達不到全國律協《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務訓練指南》要求,認定為實習考核不合格,實習人員重新實習或由律師事務所解除實習關系。

(1)事務律師擴展閱讀

實習律師相關規定

第二條 《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的申領、審核、發放:

(一)擬接收實習的律師事務所對以下內容審核無誤後,將相關申請材料提交所在地省轄市律師協會:

1、申請實習人員填寫的《實習申請表》;

2、申請實習人員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或律師資格證書;

3、申請實習人員身份證,非本市戶籍人員提交的公安機關核發的居住證或者暫住證;

4、申請實習人員所在單位出具的辭去原職的證明,或當地鄉鎮、街道辦事處出具的無業證明;人才交流中心出具的檔案存放證明等證明本人能夠專職從事律師職業的材料;

5、申請實習人員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具的未受過刑事處罰(過失犯罪除外)的證明材料;

6、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一張(藍底);

並附律師事務所關於本所及擬指定的指導律師符合本細則規定條件的情況說明,律師事務所與申請實習人員簽訂的《實習協議》。

接受擬兼職從事律師職業的人員申請實習的,除提交上列規定相關材料外,還應當提交申請實習人員所在的高等院校法學院系或者法學研究單位出具的同意其實習的證明材料。

以上材料均應提供原件和1份復印件。省轄市律師協會審核同意的,原件退回,復印件加蓋與原件相符章後,與其他申請材料一並歸入申請人實習檔案。

(二)領取《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

1、省轄市律師協會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請實習人員、擬接收實習的律師事務所及指導律師條件的審查,同意實習的,核發《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並報省律師協會備案;不同意實習的,書面通知律師事務所及申請實習人員,並告知理由。

2、《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由全國律師協會統一印製,省律師協會統一編號,編號順序為:省代碼-市代碼-實習證頒發年月-性別(男1、女2)-專、兼職(專1、兼2)-4位順序號。

第三條 實習人員在實習期間,《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實習證》遺失或損壞的,由接受實習的律師事務所向省轄市律師協會申請補辦或換發。

㈡ 律師事務所的性質

律師事務所的性質為事業單位。律師事務所無論是國有、合夥、合作或者其他形式,都應當屬於事業單位,從目前市場上律師事務所的經營情況來看,大部分是自收自支。 勞動法已將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兩種是社會事業性質的組織,無論是姓「公」,還是姓「私」,已統稱為「事業單位」。

合夥律師事務所可以採用普通合夥或者特殊的普通合夥形式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按照合夥形式對該律師事務所的債務依法承擔責任。設立個人律師事務所,除應當符合本法第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外,設立人還應當是具有五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律師。設立人對律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十五條規定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除應當符合本法第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有三名以上合夥人,設立人應當是具有三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律師。

(2)事務律師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十四條規定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設立律師事務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自己的名稱、住所和章程;

(二)有符合本法規定的律師;

(三)設立人應當是具有一定的執業經歷,且三年內未受過停止執業處罰的律師;

(四)有符合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規定數額的資產。

㈢ 訴訟律師和事務律師有什麼區別

簡單來說復,事務律制師與訟務律師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有資格代表當事人在法庭發表代理或辯護意見。在實行這種律師分工的國家,一般是由當事人直接找到事務律師,然後由事務律師聘請訟務律師代表當事人出庭進行訴訟。
事務律師(英語:solicitor)是按照普通法的傳統對於不出庭的主要從事非訴訟業務的律師的稱呼,也被稱為律師,以區別於大律師(英語:barrister)(即訟務律師)。
事務律師,在英美律師制度中是指專門從事非訴訟業務或部分訴訟業務,但在訴訟中,其出庭時的發言權受到限制。事務律師主要從事民商事等非訴訟法律服務和在低級法院如區域法院、裁判法院等出庭辯護、代理大律師與當事人洽談、接收案件、會晤證人、調查取證等。

㈣ 中國四大律師事務所

中國四大律師事務所分別是金杜律師事務、大成律師事務所、君合律師事務所、中倫律師事務所。

1、金杜律師事務:

北京金杜律師事務所成立於1993年,是中國的合夥制律師事務所之一,目前金杜已發展成為一家全球性質的律師事務所,靠著眾多的法律專業人才和得天獨厚的優勢為全球許多國家提供著法律服務

金杜總部設於北京,在上海、深圳、成都、廣州、重慶、西安、杭州、天津、蘇州、香港、日本東京和美國矽谷、紐約均設有分所。秉承創始合夥人不斷創新及追求卓越的現代法律理念。

金杜已成為中國律師業中規模最大並居於領先地位的綜合性律師事務所,擁有1000餘名律師、代理人及專業人員,全球就職員工超過5000餘名,為全球不同需求的客戶提供著優質的法律服務。

通過合理的專業分工和緊密的團隊合作,中倫有能力在各個領域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中國法律服務。在長期執業過程中,中倫並與多家境外知名律師事務所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與其密切的合作,中倫有能力為客戶在中國境外的投資及商務活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4)事務律師擴展閱讀:

中國四大律師事務所的設立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十四條,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設立律師事務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有自己的名稱、住所和章程;

2、有符合本法規定的律師;

3、設立人應當是具有一定的執業經歷,且三年內未受過停止執業處罰的律師;

4、有符合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規定數額的資產。

㈤ 大律師和事務律師有什麼區別

有以下三點區別:

1、出庭權不同:大律師就是訴訟律師、出庭律師,專做訴訟業務內。其出庭權不受限制,從容裁判法院到終審法院大律師都是享有出庭權。(香港的大狀其實確切的名稱是「大律師」)。

2、業務不同:事務律師處理各類法律業務,負責范圍比較廣泛,但其出庭權受到較大的限制。事務律師僅可以到裁判法院、區域法院及原訟庭內庭(即非公開庭)出庭。

當事務律師不能出庭時,需要委託大律師出庭,且香港大律師接受委託的過程必須要通過事務律師。

3、法律事務不同:事務律師主要處理日常的法律事務,如財產轉讓、遺囑認證、婚姻糾紛、法律訴訟以及充當法律顧問。事務律師也可以在法庭上為當事人辯護,但不能在最高法院發言。

4、著裝不同:大律師出庭要帶假發的,事務律師是不帶假發的。而且大律師的律師袍和事務律師袍也不同。

大律師職責:出庭公開庭。

事務律師職責:到裁判法院、區域法院及原訟庭內庭(即非公開庭)出庭。

㈥ 中國四大律師事務所分別是什麼

中國沒有四大律師事務所這一說,一般有五家。
一般是指金杜、君合、海問、方達、中倫5家。

㈦ 世界四大律師事務所是哪四個

中國目前沒有四大律師事務所的說法,律所還沒法與世界接軌。但國內有5家比較好的律所,他們分別是金杜、君合、海問、方達、中倫5家。

  • 1、金杜:業務強勢、管理完善、文化溫和。

  • 金杜的業務涵蓋六個大的領域,人員也基本歸類在六個組別中,從人員、業務規模來看,排名依次是公司、資本市場和證券、知識產權、爭議解決、融資、反壟斷與國際貿易

  • 金杜是採用類公司化的管理模式的。金杜這幾年國際化發展很快(雖然比不上宇宙第一大所),規模擴張也很厲害,整個的管理也在逐步跟上。

  • 金杜的後台對業務還有強大的輔助支持。

  • 2、君合:業務實力雄厚,優勢明顯,管理規范;行事低調,投資長線。

  • 早年還有「北有君合金杜,南有錦天城」的說法。君合和金杜都是頂尖高手,實力相近,只是風格不同。近年金杜發展迅猛,君合也一直穩扎穩打,大家風范。

  • 君合的服務范圍廣,同時君合在資本市場、公司並購、能源及基礎設施這幾個領域表現尤為突出。服務的客戶也很高大上,TMT行業的小米、京東,創投圈的紅杉資本都是君合的客戶。

  • 管理體系規范,強調協作:

  • 和金杜一樣,君合也是採用公司制的管理體系,設有研究部門、市場部門、人事部、IT部、行政部等部門,給律師提供的支持還是比較全面的。相對於國內很多firm來說,君合這一點還是做得比較突出的。

  • 3、中倫

  • 從規模、業務、專業上看,中倫的實力。在某些領域還是一枝獨秀,比如房地產領域,中倫確實是毋容置疑的老大。這里推薦一本書《中倫的秘密》,了解一下中倫的發展脈絡。

  • 4、方達

  • 最接近外資所的精英范兒。團隊成員的背景都很厲害,業務做得也是無可挑剔。規模相對前面幾家來說要小,算是半個精品所了。

  • 5、海問

  • 證券和兼並購領域的頂尖高手。高西慶老師就是海問的創始人。

㈧ 訴訟律師和事務律師有什麼區別

簡單來說,事來務源律師與訟務律師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有資格代表當事人在法庭發表代理或辯護意見。在實行這種律師分工的國家,一般是由當事人直接找到事務律師,然後由事務律師聘請訟務律師代表當事人出庭進行訴訟。
事務律師(英語:solicitor)是按照普通法的傳統對於不出庭的主要從事非訴訟業務的律師的稱呼,也被稱為律師,以區別於大律師(英語:barrister)(即訟務律師)。
事務律師,在英美律師制度中是指專門從事非訴訟業務或部分訴訟業務,但在訴訟中,其出庭時的發言權受到限制。事務律師主要從事民商事等非訴訟法律服務和在低級法院如區域法院、裁判法院等出庭辯護、代理大律師與當事人洽談、接收案件、會晤證人、調查取證等。

㈨ 香港的「大律師(大狀)」與「律師(事務律師)」之間有什麼區別

香港的律師分兩種,一種是大律師,一種是事務律師。大律師和事務律師只是分工不同,地位上沒有分別。

1、出庭權不同:大律師就是訴訟律師、出庭律師,專做訴訟業務。其出庭權不受限制,從裁判法院到終審法院大律師都享有出庭權。

2、業務不同:事務律師處理各類法律業務,負責范圍較廣泛,但其出庭權受到較大的限制。事務律師僅可以到裁判法院、區域法院及原訟庭的內庭(即非公開庭)出庭。當事務律師不能出庭時,需要委託大律師出庭,且香港大律師接受委託的過程必須要通過事務律師。

3、法律事務不同:事務律師主要處理日常的法律事務,如財產轉讓、遺囑認證、婚姻糾紛、法律訴訟以及充當法律顧問。事務律師也可以在法庭上為當事人辯護,但不能在最高法院發言。

(9)事務律師擴展閱讀

香港法官實行委任制度,九成以上的法官都是從大律師中委任。有執業大律師背景和相當經驗的大律師可以寫信給法院或進行申請,表示自己想當法官的意向,法院經綜合考慮後決定是否委任。終審法院的首席大法官如果看上某位大律師會邀請並推薦,經審委會審核通過即委任該大律師為法官。

從上訴庭到終審庭,法庭的等級越高,法官的水平、資歷、威望就越高,反之法官的數量就越少(終審法院的常任法官是5個,非常任法官超過10個,但很多是海外高等法院的大法官),整體呈金字塔結構。

香港的律師制度基本上是沿用英國的律師制度,其執業的范圍受到很多法律上的限制,如不能出庭辯護而只能開展一些事務性的律師業務工作。而出庭律師的執業范圍則十分廣泛,也特別受到社會各界的尊敬。

出庭律師也就是你所說的「大狀」,又可說是「大律師」。香港的事務律師並不完全是不可以出庭,其只能在區域法院以下級別的專門法庭內出庭,區域法院、原訟法院、高級法院都不能出庭,所以他們的主要業務都是非訴訟類的事務性業務,所以叫做事務律師。

㈩ 香港的事務律師和大律師的區別!

大律師是打官司的,英語叫barrister。

事務律師提供的是一般服務,英語叫soliciter。

他們的工作性質和范圍、甚至訓練和專業守則都不同,卻沒有高低從屬的關系。

大律師(Barrister)指專門在高等以上法院出庭的律師。按英國傳統,Barrister出庭幫人家打官司,雖可收委託人的謝禮但不能收費,即不是營業性的,還要戴馬鬃毛做到假發(越舊越好,舊假發體現資深)和面料考究的斗篷(袍子),Barrister實際也不會跟人家提供免費午餐,他們的袍子後背開個小口,讓委託人從後面塞錢進去,但他裝著不知道,他出庭美其名曰是為了匡扶正義,他們家不差錢。靠提供法律服務養家糊口的平民出身的人做不起Barrister。因此,做Barrister的基本上是貴族、紳士們,中國舊社會稱有身份的人總要帶個「大」字,香港的法庭上,當事人和律師稱法官都要叫「法官大人」,為尊重起見,叫出庭的Barrister為「大律師」。

事務律師(solicitor)其實也打官司的,只是在基層法院、治安法院出庭,辦的案子是一地雞毛而已。隨著社會的發展,分家析產、立遺囑、離婚之類日常家事需製作法律文件,人們在商業活動中有很多完善性和預防性的事務需要法律專業人士提供咨詢及文件服務,這些婆婆媽媽的象做文員、秘書一樣的工作,Barrister也放不下架子,自然是solicitor去做了。漸漸地,solicitor們主要研究實體法,而Barrister們主要研究程序法,似乎成了兩個職業了。

熱點內容
司考刑法韓友誼 發布:2025-05-11 13:07:54 瀏覽:149
工地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1 13:01:00 瀏覽:615
海格埃洛魔法學徒 發布:2025-05-11 12:57:03 瀏覽:228
經濟法對金融關系 發布:2025-05-11 12:55:59 瀏覽:215
民法總則34條見義勇為 發布:2025-05-11 12:43:33 瀏覽:828
死後司法 發布:2025-05-11 12:33:20 瀏覽:755
合同法沒有簽訂日期 發布:2025-05-11 12:26:13 瀏覽:137
經濟法消費者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論文 發布:2025-05-11 12:25:57 瀏覽:296
遵義市法院在哪 發布:2025-05-11 12:20:59 瀏覽:58
民法意義上的人 發布:2025-05-11 12:20:58 瀏覽: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