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有無禁止合夥企業成為公司的股東
A. 為什麼說《公司法》規定股東可以依法轉讓非貨幣財產作為出資,而《合夥企業法》卻沒有上述規定
《合夥企業法》規定可以其他財產權利出資,
其中包括非貨幣資產。
B. 請問合夥開了公司,如果公司出問題了,股東需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不是法人,需要承擔責任嗎
如果公司出問題了,股東不一定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公司責任與股東責任是分離的。
根據《公司法》:
第三條【法人財產權及股東責任】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2)法律有無禁止合夥企業成為公司的股東擴展閱讀:
股東有限責任原則有兩層含義:
其一,股東以其出資額或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這種責任屬於法定的量的有限責任;
其二,公司獨立責任,股東責任與公司責任相互分離。
股東對公司負責,不對公司債權人負責;公司的責任屬於公司責任,原則上不能向股東進行追索。股東有限責任原則對公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C.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能成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嗎
可以的。
有限公司抄的股東可以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工會、政府委託國資委。
那麼,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為非法人組織,可以是公司的股東。
但是根據公司法第57條規定:一人有限公司的股東為自然人和法人。
也就是說,一人公司的股東不得為個人獨資企業。
D. 有限責任公司的兩個股東能否都是有限合夥企業
有限責任公司的兩個股東都是有限合夥企業
在法律上是可以的。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合夥企業是自然人的擴張,當然可以作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東對於公司的意義,更多的是一種實在的出資,而不論其本身的組織形態。
有限公司(limited company)是一種公司的組織形態,有限公司對外所負的經濟責任,以出資者所投入的資金為限。分為私人有限公司(private limited comany)和公共有限公司9public limited company)。倘若有限公司被債權人清盤,債權人不可以從股東個人財產中索償。在某些地方,有限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不同,有限公司相對適合中小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相對適合大型企業。但是也有某些地方,不論公司大小,股份有限公司都是最常見的有限公司類型。在美國一般稱為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合夥是指一名以上普通合夥人與一名以上有限合夥人所組成的合夥。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有限合夥企業是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合夥企業的合夥人:
(1)有限合夥企業由2個以上50個以下合夥人設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有限合夥企業至少應當有1個普通合夥人和1個有限合夥人。有限合夥企業僅剩有限合夥人的,應當解散;有限合夥企業僅剩普通合夥人的,應當轉為普通合夥企業。(2007年案例分析題)
(3)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得成為普通合夥人,可以成為有限合夥人。
(4)有限合夥人不得以勞務出資。
E. 個人合夥是否可以成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依據的法律條款有哪些
按現時的法律規定,並沒有明文禁止個人合夥成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專可以個人合夥是屬可以成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的。
股東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資人或叫投資人。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
F. 法律咨詢:普通合夥企業股東怎麼退出
合夥企業的投資人不叫股東,而叫合夥人。合夥人退出叫退夥。
合夥人因為某種原因不願繼續參加合夥,經其他合夥人的同意,可以退夥。根據一般規定,合夥人退夥,發生如下的效力:
根據退夥金與退夥人資本帳余額的關系,退夥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 退夥金等於退夥人資本帳余額。
2) 退夥金大於退夥人資本帳余額。
3)退夥金小於退夥人資本帳余額。
退夥過程
原合夥人退夥是在合夥存續期間,合夥人資格的消滅。
(一)原合夥人退夥的類型
原合夥人退夥的類型包括:
1、聲明原合夥人退夥。聲明原合夥人退夥又稱自願原合夥人退夥,是指合夥人基於自願的意思表示而原合夥人原合夥人退夥
退夥。聲明原合夥人退夥又可分為協議原合夥人退夥和通知原合夥人退夥。當合夥協議約定了合夥的經營期限的,則有下列情形之一時,合夥人可以原合夥人退夥:
(1)合夥協議約定的原合夥人退夥事由出現;
(2)經全體合夥人同意原合夥人退夥;
(3)發生合夥人難於繼續參加合夥企業的事由;
(4)其他合夥人嚴重違反合夥協議約定的義務。當合夥協議約定了合夥期限時,合夥人慾原合夥人退夥須經其他合夥人同意,不得單方通知原合夥人退夥。合夥協議未約定合夥期限的,在不給合夥事務執行造成不利影響的前提下,合夥人可以不經其他合夥人同意而原合夥人退夥,但應當提前30天通知其他合夥人。
2、法定原合夥人退夥。指直接根據法律的規定而原合夥人退夥。法定原合夥人退夥又可分為當然原合夥人退夥和除名原合夥人退夥。
(1)當然原合夥人退夥。是指發生了某種客觀情況而導致的原合夥人退夥,合夥企業法第49條規定了這些客觀情況,即:
①公民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②公民被依法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③個人喪失償債能力;
④被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財產份額。
(2)除名原合夥人退夥。也稱開除原合夥人退夥,是指在合夥人出現法定事由的情形下,由其他合夥人決議將該合夥人除名。合夥企業法第50條規定了開除原合夥人退夥的事由:
①未履行出資義務;
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合夥企業造成損失;
③執行合夥企業事務時有不正當事務行為;
④合夥協議約定的其他事項。
(二)原合夥人退夥的後果
1、原合夥人退夥人喪失合夥人身份,脫離原合夥協議約定的權利義務關系;
2、導致合夥財產的清理與結算,原合夥人退夥人以使用權出資的財產需返還給原合夥人退夥人,盈餘部分需進行分配,如有虧損則需由原合夥人退夥人分擔;
3、原合夥人退夥並不必然導致合夥的解散。只有在合夥為二人的情況下,其中一人原合夥人退夥則導致合夥的解散。
(6)法律有無禁止合夥企業成為公司的股東擴展閱讀
退夥的效力
一、退夥人的合夥人資格喪失
無論哪種退夥形式,退夥的效力都是合夥人資格喪失。《合夥企業法》對合夥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的後果作了特別規定:
合夥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死亡的,對該合夥人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享有合法繼承權的繼承人,按照合夥企業協議的約定或者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從繼承開始之日起,取得該合夥企業的合夥法人資格。
但是,有些列情形之一的,合夥企業應當向合夥人的繼承人退換被繼承合夥人的財產份額:
一是繼承人不願意成為合夥人;
二是法律規定或者合夥協議約定合夥人必須具備相關資格,而該繼承人未取得該資格;
三是合夥協議約定不能成為合夥人的其他情形。
合夥人的繼承人為無民事行為能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成為有限合夥人,普通合夥企業依法轉為有限合夥企業。全體合夥人未能一致同意的,合夥企業應當將繼承合夥人的財產份額退還給該繼承人(第50條)。
二、退夥人財產份額的退還辦法
退夥人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的退還辦法,由合夥協議約定或者由全體合夥人決定,可以退還貨幣,也可以退還實物。
三、退夥人對合夥虧損的分擔
合夥人退夥時,合夥企業財產少於合夥企業債務的,退夥人應當依照其應分擔的比例分擔虧損。
退夥人應對基於退夥前的原因發生的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這是因為退夥人在退夥前是合夥人,如果退夥後對退夥前的合夥債務不承擔責任,就加重了未退夥的合夥人的負擔,而且還可能發生利用退夥逃避合夥債務,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原合夥人退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退夥
G. 合夥企業內部股權轉讓的限制條件
對於企抄業內部轉讓,一般都有一個優先認購權。即公司創始人或實際所有人在轉讓給你的合同上的約定,「當有股權轉讓意向並且轉讓價格相同時,原先轉讓給你的股東具有優先認購權」也就是說,價格相同時,你必須得把股權轉讓給他。這是當初你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里明確表明的。你可以翻一翻當初的轉讓協議是否有這一條。其次就是,當初轉讓協議的特別約定啥的,比如多少年之內不得轉讓,股權回購的價格約定等。內部轉讓行為必須提前通知所有股東,這是為了讓所有股東有權參與此次股權裝讓的目的,沒有通知的話,《公司法》規定:此次轉讓行為視為無效。詳情請看《公司法》第三章「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第五章「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發行和轉讓」望採納——四川張俊銘
H. 公司可以成為有限合夥企業的普通合夥人嗎
公司不可以成復為有限合夥企業的普制通合夥人。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
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
(8)法律有無禁止合夥企業成為公司的股東擴展閱讀
公司職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組織工會,開展工會活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公司應當為本公司工會提供必要的活動條件。公司工會代表職工就職工的勞動報酬、工作時間、福利、保險和勞動安全衛生等事項依法與公司簽訂集體合同。
公司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公司研究決定改制以及經營方面的重大問題、制定重要的規章制度時,應當聽取公司工會的意見,並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I. 合夥企業可以成為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東么
不論內資還是外資,投資人有兩種,一種是自然人,一種是法人。只要沒有被法版律規定限權制的自然人和法人都可以作為投資人。這里的法律限制是指如下:
不具備投資資格或投資能力受到限制的投資者:
1、被鎖入北京市信用信息系統的「警示信息系統」的市場主體(含自然人),在鎖入期間其投資資格受到限制。例如:被鎖入「警示信息系統」的自然人,在鎖入期間不能擔任其他公司的新股東;不能在已擔任股東的公司中追加或受讓股份。
2、黨政機關、司法行政部門以及黨政機關主辦的社會團體不得投資舉辦外商投資企業。
3、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不得作為投資主體向其他行業投資設立外商投資企業。
4、有限責任公司只能對公司制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分公司不能投資舉辦外商投資企業。
5、工會經區、縣級以上工會批准後可以投資設立外商投資企業。
6、法律、法規禁止從事營利性活動的人,不得成為外商投資企業投資人。
7、一個外國(地區)自然人投資設立的一人有限公司不得再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公司。
《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八條外商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適用本法;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J. 合夥企業怎麼取消股東
合夥企業的投資人不叫股東,而叫合夥人。合夥人退出叫退夥。
一、普通合夥企業退夥執行《合夥企業法》以下規定:
第四十五條合夥協議約定合夥期限的,在合夥企業存續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夥人可以退夥:
(一)合夥協議約定的退夥事由出現;
(二)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
(三)發生合夥人難以繼續參加合夥的事由;
(四)其他合夥人嚴重違反合夥協議約定的義務。
第四十六條合夥協議未約定合夥期限的,合夥人在不給合夥企業事務執行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可以退夥,但應當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夥人。
第四十八條合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然退夥:
(一)作為合夥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二)個人喪失償債能力;
(三)作為合夥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被宣告破產;
(四)法律規定或者合夥協議約定合夥人必須具有相關資格而喪失該資格;
(五)合夥人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財產份額被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合夥人被依法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轉為有限合夥人,普通合夥企業依法轉為有限合夥企業。其他合夥人未能一致同意的,該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合夥人退夥。
退夥事由實際發生之日為退夥生效日。
第四十九條合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可以決議將其除名:
(一)未履行出資義務;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合夥企業造成損失;
(三)執行合夥事務時有不正當行為;
(四)發生合夥協議約定的事由。
二、有限合夥企業退夥執行《合夥企業法》以下規定:
第七十八條有限合夥人有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三項至第五項所列情形之一的,當然退夥。
第七十九條作為有限合夥人的自然人在有限合夥企業存續期間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其他合夥人不得因此要求其退夥。
第八十條作為有限合夥人的自然人死亡、被依法宣告死亡或者作為有限合夥人的法人及其他組織終止時,其繼承人或者權利承受人可以依法取得該有限合夥人在有限合夥企業中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