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消費者權益法律咨詢

消費者權益法律咨詢

發布時間: 2020-12-21 18:42:54

❶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話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話12315。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這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又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消費維權工作跨入互聯網+時代。

為了切實解決廣大消費者"投訴難"的問題,及時、方便、快捷受理消費者訴求,1999年3月15 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原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統一開通了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專用電話。

全國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以12315電話為依託,建立了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集受理、查處、監管為一體,覆蓋全國城鄉的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服務網路。12315專用號碼的啟用,進一步暢通了消費者的訴求渠道。

(1)消費者權益法律咨詢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維護全體公民消費權益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穩定,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而制定的一部法律。

1993年10月31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4次會議通過,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規定》進行第一次修正。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5次會議《關於修改的決定》第2次修正。

2014年3月15日,由全國人大修訂的新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簡稱「新消法」)正式實施《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分總則、消費者的權利、經營者的義務、國家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消費者組織、爭議的解決、法律責任

參考資料:網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❷ 消費者權益保護投訴電話是多少

消費者權益保護投訴電話是12315。

1999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原國家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在全國設立的專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的專用電話號碼。

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這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又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消費維權工作跨入互聯網+時代。

201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整合建設12315行政執法體系更好服務市場監管執法的意見》。2020年底前市場監管投訴電話統一為12315。

(2)消費者權益法律咨詢擴展閱讀

12315投訴須知:

1、投訴由被投訴人實際經營地或者住所地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對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路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的投訴,由其住所地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

2、投訴事項一事一單,請勿就同一事項重復投訴,請勿在一個投訴單中對不同被投訴人提出訴求。由於投訴、舉報的處理程序不同,請勿在投訴中含有舉報內容。

3、12315平台接收的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產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後,向市場監管部門請求解決該爭議的行為。

❸ 主張消費者權益的法律咨詢!~謝謝(急)

你的做法很贊同,不能屈服。
簡單地提供下依據,供參考:
消法第四十五條 ……在保修版期內兩次修理權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

第三十二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職能: ……
(五)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提請鑒定部門鑒定,鑒定部門應當告知鑒定結論;
(六)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
(七)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第二十一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消費者索要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

所以:
1、你可以提起訴訟;
2、他們應當按照第21條的規定出具單據;
3、你提出要求退換的時間在保修期內,檢測不影響;
4、你可以找消協投訴。

❹ 法律咨詢(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一)消費者的權利
消費者的權利,是指在消費活動中,消費者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的總和。消費者保護法為消費者設立了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的九項權利。
1.安全保障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2.知悉真情權。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3.自主選擇權。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和服務的權利,包括:(1)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2)有權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3)有權自主決定是否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或是否接受任何一項服務;(4)有權對商品或服務進行比較,鑒別和選擇。經營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消費者行使自主選擇權。
4.公平交易權。公平交易是指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應在平等的基礎上達到公正的結果。公平交易權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交易條件公平,即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證、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第二,不得強制交易。消費者有權按照真實意願從事交易活動,對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有權拒絕。
5.獲取賠償權。獲取賠償權也稱作消費者的求償權,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1條的規定,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享有求償權的主體包括:(1)商品的購買者、使用者;(2)服務的接受者;(3)第三人,指消費者之外的因某種原因在事故發生現場而受到損害的人。求償的內容包括:(1)人身損害的賠償,無論是生命健康還是精神方面的損害均可要求賠償;(2)財產損害的賠償,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合同法等相關法律的規定,包括直接損失及可得利益的損失。
6.結社權。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目前,中國消費者協會及地方各級消費者協會已經成立。實踐證明,消費者組織的工作對推動我國消費者運動的健康發展,溝通政府與消費者的聯系,解決經營者與消費者的矛盾,更加充分地保護消費者權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7.獲得相關知識權。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消費知識主要指有關商品和服務的知識;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主要指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及權益受到損害時如何有效解決方面的法律知識
8.受尊重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人格權是消費者人身權的主要組成部分。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和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法律對人權保障的基本要求。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尊重各個民族尤其是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關繫到全國的安定團結,關繫到各民族的長久和睦。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專條加以規定,是對消費者精神權利的有力保障,也是黨和國家民族政策在法律上的體現。
9.監督批評權。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監督權是上述各項權利的必然延伸,對消費者權利的切實實現至關重要。這種監督權的表現,一是有權對經營者的商品和服務進行監督,在權利受到侵害時有權提出檢舉或控告;二是有權對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的監督,對其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進行檢舉、控告;三是表現為對消費者權益工作的批評、建議權。

❺ 咨詢幾個關於消費者權益的法律問題(關於手機退貨)

1.從合復同法角度闡述:由於廠家說制明書印刷錯誤,而誤導顧客消費,因為重大誤解的買賣合同時可撤銷或可變更的合同,誤解人是撤銷權人。

2.從《消保法》角度闡述:第十九條 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本來不支持3G網路卻寫著支持,明顯屬於虛假信息。你可以要求退貨。

第四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害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以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方式承擔民事責任。

❻ 法律咨詢。消費者權益保護

第九條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第二十二條
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第二十二條
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民法意見》)第68條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
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
權。
建議你聯系他上級,會給你更換,並且有500到1000的賠償

❼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咨詢

在保修期內,就應該保修吧,讓他們拿出不保修的依據,實在不行就選打12315,再去法院打官司

❽ 消費者法律咨詢(作為消費者被騙了怎麼辦!!!求助!!!!)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條 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專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屬。
第十九條 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為真實、明確的答復。

商店提供商品應當明碼標價

第三十四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❾ 咨詢有關商品退貨的相關法律規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商品退貨問題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專》第二十屬五條規定: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❿ 有沒有大神懂的急急急!!消費者法律想咨詢一下

[案情]
某自選商場是北京一家大型的自選超市,1994年1月3日李某(學生)去該超市購物,上午十時,當李某欲從珠寶店出來時,服務員張某擋住了他的去路,張說:"我懷疑你拿了本店的手飾,能否讓我看看。"當即遭到李某的斷然拒絕,張說:"看你賊眉鼠眼的樣子,就知道不是好人,做賊心虛吧!
張某遂叫保安人員,將李某強拉到保衛室,由超市的女工作人員對李的大衣口袋及褲兜進行檢查,沒有發現超市的手飾,便放走了李某,李某很氣憤,遂於1994年2月,向法院提起了訴訟,聲稱自選超市侵犯其名譽權與人身自由,要求自選超市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李某損失。
[問題]
1. 消費者享有的維護尊嚴權的含義是什麼?
2. 本案中的自選超市是否侵權?
[分析]
1.消費者享有維護尊嚴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所享有的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或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清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4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及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第25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
3. 本案中自選超市對消費者身體擅自搜查,肆意侮慢,並限制李某自由達半小時之久,侵犯了李某的人格尊嚴,是嚴重的侵權行為。自選商場應公開向李某賠禮道歉,賠償李某精神補償費。
另外,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0條的規定,侵犯消費者人格尊嚴或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的,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處罰,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據情節單處或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可見本 案中自選超市還可受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

熱點內容
月湖區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5-16 03:44:37 瀏覽:931
豬肉公司規章制度範本百度文庫 發布:2025-05-16 03:42:58 瀏覽:945
最高法院公報 發布:2025-05-16 03:42:29 瀏覽:364
債務糾紛法律援助管嗎 發布:2025-05-16 03:42:24 瀏覽:763
未成年法律援助宣傳活動 發布:2025-05-16 03:41:14 瀏覽:246
旅遊法67合同法94解除權 發布:2025-05-16 03:38:05 瀏覽:492
侵犯刑法與行政法律 發布:2025-05-16 03:33:15 瀏覽:703
行政法規的組織起草機關 發布:2025-05-16 03:21:04 瀏覽:816
台灣法官法 發布:2025-05-16 03:19:39 瀏覽:741
商會規章制度必須執行 發布:2025-05-16 03:10:50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