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法官法
1. 檢察官和法官的區別是什麼
最主要的區別是檢察官行使的是公訴職能,法院行使的是裁判職能。
檢察官是依法行使國家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助理檢察員。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制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日本國的法官稱為判事,台灣地區的法官以前稱為推事,後來改為法官。
法官的職責是依職權行使審判權,就是判案子的。檢察官的職權是行使檢察權,是提起公訴的,也就是刑事原告,還有監督法院審理的職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規定:
第二條: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第五條法官的職責:
(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二)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規定:
第一條為了提高檢察官的素質,加強對檢察官的管理,保障人民檢察院實施法律監督,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保障檢察官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檢察官是依法行使國家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助理檢察員。
第六條檢察官的職責:
(一)依法進行法律監督工作;
(二)代表國家進行公訴;
(三)對法律規定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進行偵查;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七條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除履行檢察職責外,還應當履行與其職務相適應的職責。
拓展資料
你好,
對於該問題,我國《法官法》,《檢察官法》對此有專門的規定。該規定為基本規定,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增加更多,更嚴格的限制。參見一下法條:
一,《法官法》
第四章法官的條件
第九條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二十三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體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
本法施行前的審判人員不具備前款第六項規定的條件的,應當接受培訓,具體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
適用第一款第六項規定的學歷條件確有困難的地方,經最高人民法院審核確定,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將擔任法官的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專科畢業。
第十條下列人員不得擔任法官:
(一)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曾被開除公職的。
二,《檢察官法》
第四章檢察官的條件
第十條擔任檢察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二十三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體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
本法施行前的檢察人員不具備前款第六項規定的條件的,應當接受培訓,具體辦法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
適用第一款第六項規定的學歷條件確有困難的地方,經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核確定,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將擔任檢察官的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專科畢業。
第十一條下列人員不得擔任檢察官:
(一)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曾被開除公職的。
具體標准應到所報考的機關去了解。
希望可以幫到你!
2. 法官和檢察官有什麼區別
法律分析:法官和檢察官分別屬於法院和檢察院,是兩個不同的單位,分別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不是上下級關系,所以法官和檢察官是平行的,不存在權利的大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二條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第二條 檢察官是依法行使國家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和檢察員。
3. 檢察官,法官,律師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檢察官,法官,律師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檢察官是依法履行國家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包含最高檢、地區各個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業檢察院的檢察長、檢察長、檢察委員會、檢察員和護士檢察員。檢察官務必忠誠實行憲法學和法律法規,一心一意服務於人民。檢察官依法做好本職工作,受法律法規維護。
邢事律師和行政部門律師,依照服務項目目標和工作中真實身份,分成社會發展律師、企業律師和公職人員律師。律師業務流程關鍵分成起訴業務流程與非訴訟業務
4. 法官與律師的區別。
1、兩者的工作目的不同,法官為國家工作,律師為錢也就是為自己而工作
2、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法官是站在公正的角度思維的,而律師是站在自己當事人的角度思維的,哪怕是惡人,也要站在惡人的角度思維
3、兩者的性格不同,法官是穩重內斂的性格,而律師則是張揚外顯的性格
律師不同於古代的訟師、狀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4)台灣法官法擴展閱讀: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中國《律師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了律師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內容和范圍:
(一)擔任法律顧問;
(二)擔任訴訟代理人;
(三)擔任刑事辯護人;
(四)擔任非訴訟代理,參與調解和仲裁;
(五)解答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等,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