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服務者

法律服務者

發布時間: 2020-12-23 17:01:44

律師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的區別

基層法律服務是自80年代初中期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一種適合國情、充滿活力的新型法律服務工作。它主要通過在鄉鎮(街道)建立法律服務所,利用貼近基層、便利群眾、服務便捷、收費低廉等優勢,面向基層社會提供法律服務,與律師、公證工作形成互補、協作的「大服務」格局,既彌補了基層法律服務的空白,又是建立有中國特色法律服務制度的有益探索。目前這項工作發展很快,機構日益普及,隊伍素質和服務水平逐步提高,充分發揮了「為一方服務,促一方繁榮,保一方平安」的積極作用。 2000年,司法行政機關根據司法部《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的規定和有關實施意見,廣泛開展了基層法律服務所的調整整頓工作,對現有司法行政機關批准設立的各種形式的基層法律服務所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檢查,並在調整整頓的基礎上按新的管理體制重新辦理設立登記。在開展機構調整整頓工作同時與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機構的部署緊密結合起來,積極穩妥地開展了基層法律服務所脫鉤改制工作,推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自身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2000年,司法行政機關繼續採取多種措施,發展基層法律服務隊伍,提高人員整體素質,優化人員結構。根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關於建立規范的執業資格認定和執業准入控制制度要求,12月24日,司法部組織了首次全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統一考試。首次全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考試的成功舉行,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深遠的影響。到2000年底,全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總數達到121904人,較1999年底增加2182人,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達到57561人,占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總數的47%。基層法律服務業務的指導思想是通過開展各項業務,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和經濟建設。基層法律服務所主要有以下業務:(一)擔任本轄區內鄉鎮人民政府及其各行政管理部門、村(居)民委員會、企事業單位、農村承包經營戶、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組織以及公民的法律顧問;(二)代理參加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活動;(三)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四)主持調解糾紛;(五)解答法律咨詢;(六)代寫法律文書;(七)協辦公證,辦理見證;(八)協助司法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其它有關法律事務。

律師 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⑵ 法律服務者

法律服務者的性質很多。有滴不需要律師資格。看你從事什麼工作。

⑶ 怎樣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證書

《基層來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源法》第九條 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縣)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核准,頒發《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六條 申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參加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組織的考試合格;

(三)品行良好;

(四)身體健康;

(五) 在基層法律服務所實習滿一年,但具有二年以上其他法律職業經歷的除外。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自治縣(旗),國務院審批確定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西部地區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縣,可以將前款第二項規定的學歷專業條件放寬為高等學校法律專業專科畢業,或者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3)法律服務者擴展閱讀:

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參加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考試或者申請執業核准:

(一)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

(二)被開除公職的;

(三)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⑷ 法律服務工作者

法律服務工作者不需考試。法律服務工作者辦理程序:
1、申請人向擬聘基層法律服務所提交申請材料。
2、基層法律服務所同意聘用的,出具意見書,將申請材料報縣司法局基層工作科。基層法律服務所不同意聘用的,退回申請材料。
3、縣級司法局基層工作科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和實質審查:材料不齊,要求補報材料;條件不符合的,提出不符合條件的審查意見。不管材料是否補齊,條件是否符合,都應報市司法局進行核准。申請人的資格證書、身份證原件核對後退還。
4、市級司法局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核准,退回申請材料;符合條件的,核准執業登記。對不準予執業登記的應當說明理由。
5、市司法局將書面決定下發縣司法局,縣司法局通知擬聘申請人的基層法律服務所,由基層法律服務所通知申請人。
6、申請人對不準予執業登記決定如有異議,可以按照《行政復議法》和司法部有關規定申請行政復議。
7、對核准執業登記的申請人,由市司法局頒發《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
8、市司法局執業核准工作結束後,在1個月內,將申請核准材料報省司法廳基層工作處備案。
1、
申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核準的條件:
(1)已經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法律職業資格(包括:律師、公證員資格)、企業法律顧問資格;
(2)在基層法律服務所實習滿六個月,被該所鑒定合格;
(3)基層法律服務所決定聘用;
(4)擁護憲法,遵守法律,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品行良好,身體健康。
(《國務院關於第三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國發〔2004〕16號文件取消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的行政審批項目,司法部正在重新制定申領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的條件。)
2、
不予執業核準的情況:
(1)受過刑事處罰的(過失犯罪除外);
(2)被開除公職的;
(3)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4)曾被基層法律服務所給予開除處分的;
(5)曾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或者受到停止執業處罰期限未滿的;
(6)已在律師事務所或者公證機構執業的。
3、申請執業核准應當提交的材料:
(1)《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申請執業登記表》一式三份,近期免冠二寸照片一張;
(2)《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證書》或者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律師、公證員資格證書)、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證書的原件和復印件;
(3)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法律服務所實習人員考核鑒定表》;
(4)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同意聘用申請人的證明;
(5)健康狀況證明(申報前一個月內經縣級以上醫院體檢並蓋章的體檢表原件);
(6)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鄉鎮(街道)政府或縣級勞動就業部門出具的申請人無其它職業,能夠專職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證明。

⑸ 法律工作者需具備什麼條件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
1、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應當具備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
2、經考試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的條件:
(1)擁護憲法,遵守法律,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具有法律大專以上的學歷;
(3)品行良好;
(4)身體健康。
3、對能夠專職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下列人員,可以申請按考核程序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
(1)具有高等院校法學本科以上學歷的;
(2)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從事審判、檢察、公安、司法行政業務工作或者人大、政府法制工作已滿五年的。
(3)五十歲以上、在司法行政系統工作滿七年以上的。
(4)五十歲以上、曾受到省以上司法行政機關表彰獎勵的。
4、報名考試或申請考核的人員,應由本人親自辦理考試、考核的有關手續,並提供本人身份證、戶籍證明或居所地有關部門出具的證明、學歷證書原件及復印件以及存檔單位人事部門或者戶籍地公安部門出具的該人未受過刑事處分、開除公職處分的證明。
5、受過刑事處罰的、被開除公職的、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得報名考試或申請考核。
6、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以其他欺詐手段騙取參加考試或者考核的、考試作弊或者由他人冒名頂替參加考試的、其他嚴重違反考試、考核紀律的,考試成績或者考核結果無效,已經作出的授予執業資格決定應予撤銷,頒發的執業資格證書予以收回,並在二年內不允許參加考試或者考核。

⑹ 「法律工作者」是什麼

法律工作者是抄從事法律服務執襲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根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二條 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執業條件,經司法行政機關核准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在基層法律服務所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第三條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職責是按照司法部規定的業務范圍和執業要求,開展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法治建設。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其合法權益。

(6)法律服務者擴展閱讀: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第十九條 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為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維護其在執業活動和本所管理工作中應享有的合法權利,保障其應享有的勞動報酬、保險和福利待遇。

第二十條 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建立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實績和遵守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情況的年度考核制度。年度考核結果分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等次。年度考核結果應當作為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獎懲的依據。

⑺ 法律服務人員指那些人

從事基層來法律服自務工作,應當具備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
具備律師資格、公證員資格或者企業法律顧問資格的人員,也可以申請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法律職業,是指以長期全職從事法律相關工作。法律職業人員是指長期全職從事法律實務工作的法律從事人員。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和法律工作者等。廣義的法律職業還包括仲裁人、調解人、公證人、司法鑒定人員等。

⑻ 法律工作者和律師的區別

律師與法律工作來者都是法律源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但是二者之間存在重要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1、從業的法律依據不同。律師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依法執行業務,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法律工作者是依據司法部發布的《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的。也就是說律師是依法執業,法律工作者是依部門規章執業。
2、法律服務執業的范圍不同。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律師可以被委託為辯護人。因此,法律工作者從事刑事辯護業務,沒有法律依據,也沒有部門規章依據。也就是說律師可以從事刑事辯護,而法律工作者沒有此項許可權。
3、取得執業資格的條件不同。律師法規定,律師執業,應當取得律師資格和律師執業證書。取得律師資格應當經過國家統一的司法考試。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我縣法律類專科也可),經國家司法考試合格的,才能取得律師資格。法律工作者執業資格要求具有高中或者中專以上的學歷,從2000年起由司法部統一組織執業資格考試。
4、執業的單位不同。我國律師法規定,律師應當在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法律服務工者者取得資格後,被基層法律服務所決定聘用,方可申領執業證。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