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侵權法律咨詢

侵權法律咨詢

發布時間: 2020-12-24 07:22:26

法律咨詢勞動法援助

這應當由公司承擔賠償責任。你可以與受傷者說明法律關系以及賠償的可實現性,讓其向公內司主張容或提訴公司,請求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附:《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第三十五條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⑵ 關於一個侵權方面的法律咨詢

只要自己穿沒什麼問題,生產銷售只要不掛正版商標,不會有問題。

⑶ 法律咨詢:軟體著作權問題

軟體著作權案件:如何避免軟體著作權侵權?
1、及時登記軟體版權,這是企業保護的最佳手段。雖然軟體版權從開發完成時就已經產生,但是沒有辦理登記的軟體,開發者是不能起訴侵權行為的。
2、保存全部文檔,文檔資料中的總體設計方案、流程圖、邏輯圖等是編輯軟體程序的前提,源碼、目標碼是開發軟體過程中工作狀況的原始記錄,它們對軟體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擁有了這些文檔就等於掌握了軟體幾乎全部的技術,所以應嚴格控制核心文檔的外流。
3、在程序中設置可鑒別的特徵。 開發人員可以在程序中插入一部分非必要的程序,或者在程 序的注釋行中大量加註本企業的名稱,或者有意識地在程序中打上幾個「補釘」。這些措施不僅可以保護自己開發的軟體版權免遭他人侵犯,而且可以充分證明他人對自己軟體的侵權行為。
4、採用經營秘密保護原則。國家已經頒布了《反不正當競爭法》,該法明確規定: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5、在軟體產品中設置版權標識,讓每個使用者都明白該軟體已取得法律保護,未經許可而使用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只有通過合法手段購買軟體才能保證使用。
6、通過與用戶訂立經濟合同、技術合同來約束對方,將權利和義務用合同的形式確定下來,規定違約責任,受害方有權要求違約方償付經濟賠償責任,同時停止侵權行為。
7、建立、健全企業規章制度,制定企業管理辦法和保密守則,經常對本企業科技管理人員和軟體開發人員進行業務和法制培訓,使每位員工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明確保密義務,自覺為企業的發展與繁榮盡自己的心力。
8、時刻注意軟體侵權動向,發現對本公司的軟體侵權行為後及時運用訴訟手段,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⑷ 法律咨詢:聯通公司是否侵權

聯通公司不能擅自操作,侵犯了你的知情權。
這錢屬於不當得利,應當歸還原主。雖然最終這錢要從你的話費中扣除,但應該事先讓你知情。
可以與聯通公司交涉,讓他們賠禮道歉。

⑸ 百姓受到了侵權和傷害怎麼(要求是免費的解答)咨詢國家權威法律援助律師

你可以到當地的政府相關部門申請「法律援助」(這是免費的。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只有符合援助條件的人才可以「得到法律援助」)。

⑹ 我要找律師咨詢下,我的文章發表在博客上,現被某出版社出版了,請問這是侵權嗎怎樣維權呢

構成侵權,可以聘請律師。因為從宏觀意義上說,該行為是侵權行回為,侵權行為法調整的是答一般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即「一般保護義務」),與契約法調整的是特定的相對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即「特別保護義務」)不同,因此在大陸法系(尤其是德國法)的發展過程中,比起適用范圍不斷膨脹的契約責任(例如締約過失責任、保護第三人效力契約、附隨義務與積極侵害債權理論),侵權責任做為一般保護義務一直以來都被嚴格限縮。侵權行為法中義務人承擔的多為消極的不作為義務,而契約法中由於當事人的接觸因而其所承擔的往往是積極的義務。找律師網指出契約法中通常需要保護當事人之間的信任利益,而侵權法則無。從現有的中國法律實踐來看,二者的區別還在於,契約法所引起的違約責任是不能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但是侵權可能會承擔精神賠償責任。

⑺ 圖片著作權歸屬、侵權糾紛,尋找律師和懂法律的同學咨詢

看你的問題這么詳細,作為律師,自然要回答得細致些。

  1.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應當懸掛機動車號牌,並應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擋、污損。根據這項強制性規定,只要車輛上路正常行駛,車牌號碼就進入了公共領域,任何看到的人都會知悉,即便在照片、視頻中出現也並不侵犯車主的權利,因為隨機記錄下來的影像與機動車權利人的人身利益和財產權益無關,既未侵犯車主的肖像權或隱私權,也不會使汽車價值發生任何貶損。

  2. 包含人臉的照片沒有看到,既然只是在照片的一個角落,想必不是作品的主題,拍攝的目的應該不是凸顯這張面孔,如果不談主次,單論侵權與否的話,肖像權保護的是人格利益,用以展示的部分要具備獨特的面部特徵,嘴巴以上雖然佔到面部的三分之二,但如果不具有識別性,難以落實為特定個人的話,想要以侵犯別人的肖像權為由來質疑拍攝者的著作權幾乎沒戲。

以上答案對你有用的話請主動採納,想獲取更多專業意見可以關注我。

⑻ 請問在廣州關於軟體侵權等方面咨詢的好些的律師事務所,或者律師有哪些啊

廣州黃麗霞律師,承接法律咨詢、案件代理 15914851147(威姓同號)
本律所主要處理各種合同糾紛,債務糾紛,土地房產糾紛等各種疑難民商事訴訟,另可擔任企業常年法律顧問

⑼ 咨詢法律問題。 軟體源碼侵權方面的

你好,根據你的問題解答如下:
1、你的行為的性質
首先,計算機軟體是《著作版權法》明文規定的受權保護的作品。
其次,你通過擬向修改該軟體的源代碼,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軟體作品,行為屬於篡改他人作品,已經明顯侵權。除非你能提供證據證明這個軟體是開放源代碼軟體,也就是你說的開源軟體,軟體的著作權人自願讓別人去篡改這個軟體,那麼你就不是侵權了。
2、侵權後果
根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因為他的損失是很難提供證據證明的,所以你如果能提供證據證明你只獲利了3000元,那麼你就只要把這3000塊賠給對方就行了
另外,你還要支付對方因此支出的訴訟費,如果對方有支付律師費並要求你承擔的話,也要由你承擔。

以上解答,僅供參考

⑽ 法律咨詢:仿作別人的配件,會不會負法律責任

首先對方的產品是否擁有專利,如果沒有,也就談不上侵權;如果對方有專利的,則產品的零部件使用了他人的專利的,除法定情形外,已經構成侵權。


一、最高法《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

1、將侵犯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作為零部件,製造另一產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屬於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使用行為;銷售該另一產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屬於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銷售行為。


2、將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產品作為零部件,製造另一產品並銷售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屬於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銷售行為,但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產品在該另一產品中僅具有技術功能的除外。


3、對於前兩款規定的情形,被訴侵權人之間存在分工合作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為共同侵權。

二、《專利法》第十一條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熱點內容
人民法治雜志社級別 發布:2025-05-22 01:29:58 瀏覽:99
行政法規法律部門嗎 發布:2025-05-22 01:16:10 瀏覽:291
經濟法教材練習答案 發布:2025-05-22 01:14:42 瀏覽:460
證據法和訴訟法的關系 發布:2025-05-22 01:13:15 瀏覽:917
現代行政法基本理論章劍生 發布:2025-05-22 01:13:11 瀏覽:114
北京大學法律碩士法學和非法學有什麼區別 發布:2025-05-22 01:13:08 瀏覽:440
經濟法基礎2019第一章總論 發布:2025-05-22 00:34:42 瀏覽:691
2017法律碩士講課視頻 發布:2025-05-22 00:24:05 瀏覽:619
當前法治建設存在問題 發布:2025-05-22 00:24:03 瀏覽:26
全國道德模範庄仕華 發布:2025-05-22 00:16:36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