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律師與公證

律師與公證

發布時間: 2020-12-25 04:28:19

『壹』 能否同時進行律師和公證員實習

律師實習我不太清楚,但公證職業不允許兼職。如果和公證處簽訂了聘用合同,那麼你同時在律師所實習就屬於違規了。所以……,理論上應該是不可以的,但實際上…情況自己掌握吧。

『貳』 律師事務所和公證處是一回事嗎

律師事務所與公證處,是不同的機構,不是一回事。
1、律師事務所:中華內人民共和國律師執行職容務進行業務活動的工作機構。律師事務所在組織上受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的監督和管理。在規定的專業活動范圍內,接受中外當事人的委託,提供各種法律服務;負責具體分配和指導所屬律師的業務工作;根據需要,經司法部批准,可設立專業性的律師事務所,有條件的律師事務所可按專業分工的原則在內部設置若干業務組。律師事務所原則上設在縣、市、市轄區,各律師事務所之間沒有隸屬關系。
2、公證處:公證處是是依法設立,不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證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證明機構。按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公證工作改革的方案》的有關規定改制的公證處應成為執行國家公證職能、自主開展業務、獨立承擔責任、按市場規律和自律機制運行的公益性、非營利性的事業法人。

『叄』 律師見證與公證有哪些區別

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法定的遺囑形式有五種,分別是: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其中最常見的是公證遺囑和律師見證遺囑,律師見證遺囑屬於代書遺囑的一種。
公證與律師見證的區別:
第一,就效力來講,如果遺囑人既立有公證遺囑,也立有律師見證遺囑並且兩者內容相互矛盾的,以最後所立的公證遺囑為准。但是如果沒有立過公證遺囑,則以最後一份遺囑為准。
第二、就服務質量來講,律師見證遺囑的服務一般優於公證遺囑服務公證需要拿著起草好的遺囑去公證處,公證處沒有起草遺囑的業務和功能。 律師見證則無需事先寫好遺囑,律師可以憑其專業和經驗幫當事人起草遺囑,能有效避免歧義和以後可能發生的糾紛。 並提供遺囑、繼承等方面法律咨詢,幫助當事人充分了解繼承法及相關法律規定;
第三,就費用來講,律師見證遺囑的收費一般高於公證遺囑的收費,這主要是由律師事務所律師服務質量,法律專業化服務高於公證服務質量決定的。
第四,就延伸服務來講,公證遺囑的服務比較單一,律師見證遺囑的延伸服務較多,且具有人性化的特點,比如遺產的籌劃、遺囑的執行等。
第五,就遺囑的撤銷或者修改來講,公證遺囑只能採取單一公證的形式撤銷,而律師見證遺囑可以採取任何一種遺囑形式。也就是說,律師見證遺囑更方便遺囑人的反悔。客戶可根據自己的意願有隨時進行修改和終止保存、索回資料權利。
第六、後續義務:律師見證後,律師可以作為遺囑執行人,在繼承發生的時候公開遺囑,按遺囑所指定的分配方案以及份額或數額,將遺產交付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公證遺囑則無此服務。

『肆』 關於公證和律師見證

公證的法律效益要高於律師見證,公證處是國家指定的機構,律師的見證要在法院認可的情況下才具體法律效力

『伍』 律師公證和公證處公證有什麼區別

一般來說沒有律師公證一說,公證基本上來說是以國家機構作為證明,而律師內一般只有鑒證。律師容鑒證的含義就是以律師親自證明事情的經過屬實。用途其實和公證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一個是以國家機構做保證,一個是律師事務所做保證,其證明力低於公證

『陸』 律師見證與公證有什麼不同嗎

作為兩種證明方式,律師見證和公證在生活中被廣泛運用。兩者雖然都是一種公信力的表現,但在性質上、運用范圍、使用效力上卻差別很大。那麼法律上是如何定義律師見證與公證?兩者又有哪些差別呢?
一、律師見證與公證的概念
律師見證,是指律師事務所接受當事人的委託或申請,指派具有律師資格或法律職業資格,並有律師執業證書的律師, 以律師事務所和見證律師的名義,就有關的法律行為或法律事實的真實性謹慎審查證明的一種律師非訴訟業務活動。目的是見證某一法律行為或法律事實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合同見證要查明當事人提交材料的真實性,確定意思表示要真實、明確,無欺詐、脅迫、乘人之危和重大誤解的情形。律師見證必須堅持在法律事實或法律行為發生時親眼所見的原則。對於已經發生或者將要發生的事情,律師都不能見證。
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公證制度是國家司法制度的組成部分,是國家預防糾紛、維護法制、鞏固法律秩序的一種司法手段。公證機構的證明活動與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活動不同。前者是在發生民事爭議之前,對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給予認可,藉以防止糾紛,減少訴訟。它不能為當事人解決爭議;而人民法院的訴訟活動,則是在發生民事權益糾紛並由當事人起訴之後進行的,其目的是作出裁決。
二、公證與律師見證的差別
比較公證和律師見證各自的特徵,我們可以發現其主要區別所在:
1、行為的主體不同,前者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證明機構,後者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律師事務所。
2、行為的依據不同,前者是基於法律的規定和當事人的申請(二者缺一不可),而後者是基於當事人的委託和雙方的自願(二者缺一不可);
3、適用的范圍不同,前者適用的范圍有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而後者適用的范圍沒有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一般來說只要是法律法規沒有禁止的事項都是可以見證的。
4、效力不同,盡管兩者都是起證明作用的,但前者的證明效力比後者強。
以上就是律師見證與公證的概念以及兩者的區別。律師見證和公證兩者各有所長,律師見證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但使用范圍有限,公證在效力上又強於律師見證,建議大家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證明方式。

『柒』 香港律師公證與大陸律師見證、公證有什麼區別呢

香港公司律師公證, 又稱香港律師見證,一般用於香港企業在大陸設址代表處或港資回公司時的 法定提交答文件,也可用於香港公司在內地購置不動產使用。香港沿用英國的公證制度,而普通法系的英國沒有"公證人"這專門職業。由於實行判例法,所以也沒有統一的公證法律,公證人可由律師或其它執業者擔任。在執業范圍上很狹窄,通常只能見證當事人宣誓或簽名,在可能的情況下辨別文件的真偽,一般不對文件內容的真實合法性負責。但由於這種形式的公證人歷史悠久,業務國際性而非地區性,並且他們的名字及簽名式樣都在大部份領事館及有關法院登記,所以又稱為"國際公證人"。而內地的公證制度基本沿用大陸法系的公證制度,比較健全,公證事務由公證處承擔,公證員獨立辦證,業務包括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辦理公證事務可以進行調查,要對證明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捌』 求律師與公證的論文

當今律師和公證員是怎樣的身份? 今天,業務不僅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復雜。如果我們從原則上考慮,即公證員是一個真正的法律創造者,而非作為第三者對已起草完畢的文件進行簡單的認證,我們很難想像他如何能夠同時從事第二份職業。雖然現在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但一個正常人的每日工作量不應該超過10個到12個小時。在深入討論我們的話題前,我們先來看一種很務實的說法「一個人,一份職業」。我的觀點是有事實依據的。如果他們不考慮歷史傳統的影響,今天就沒有人會提出建立這樣混合身份的行業的想法。 請允許我用一個在德國的例子來說服你們:德國統一後,沒有一個來自該國東部的洲選擇這樣的混合體制。 另外,比如在瑞士的一些洲里,現在很少看到有能力的人同時,交替從事不同行業。人的個性,性格的投合及品位很快會使得天平盤不再保持平衡:人們更願意做公證員——坐在辦公室里思考的人;或者相反,做律師——注重戰略和人際交往的活動家。 雖然事實如此,現在還是讓我們從法律角度看以下分別是什麼原因導致律師和公證員行業的聯合及分離。 相同之處 這兩個行業最重要的一個共同點是為獲得文憑所需要接受大學課程教育。兩者都要求接受高等法律教學,獲得法律專業大學文憑。 律師和公證員必須是真正的法學家,非常專業的人員。 兩者都要求經過較長時間的實習,通常是2-4年,甚至更長,期間還有國家統一的嚴格的考試。 其他的共同之處:律師,如同拉丁體系的公證員一樣,是企業家:獨立自由,他必須會組織和管理他的辦公室,招募和使用人員,支付其所有開支,但不得使用客戶的資金。 我該對你們說我找不到其他的共同點了。現在,請允許我向你們解釋一下兩者的不同點。 不同之處 公證員從國家那裡接受這一權利:國家本身授權給他一部分的職權即法律規定——一個人或多個人在國家公職人員面前所做的單邊、雙邊或多邊的聲明通過法律要式,經過公證生效。 律師則除了獲准執業外,沒有從國家獲得任何特權,只是代表當事人出庭。 作為國家權利的代表,公證員自然要受到國家的監督:在行政上他隸屬於司法部,但我們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是政府對公證員實行嚴格的監督。 另一方面,對律師的監督,我覺得「只是」屬於司法權。在紀律方面,律師受到司法等級中的司法官員的監督,例如最高法院或者上訴法院的法官。對律師的監督具有鎮壓和威懾力的作用:沒有第三方的投訴,就沒有監督! 然而,對公證員的監督同時包括非常重要的學術方面的監督。事實上,對公證員的監督不僅僅針對投訴,還有,從某種角度說,自發的、定期的公證處的檢查,比如每年一次或兩年一次。這些檢查的目的在於,一方面當然是檢出各種職業過錯,同時,也是為了改善專業的工作方法,從而實現公證實踐的某種協調。 最近一次拉丁公證聯盟的大會於2004年10月在墨西哥城舉行。第一學術主題為《公證員的中立性——合同秩序的保障》。各國的公證界代表通過對律師和公證員之間的比較,做了精彩的闡述。要知道,最基本的一點是,現代公證是建立在三個支柱上:職業秘密、獨立性及中立性。我就不再停留在前兩點上了,否則又回到了這兩個行業的共同點上了。律師也要求保守職業秘密,這是這個行業最基本的要求。通常律師也是一個獨立的行業,即使現在一些規模龐大的律師事務所與擁有工薪人員的企業越來越相似。 現在,我們回到他們的不同之處。最有意義的一點,是中立的原則。大家通常會要求律師客觀的看待問題,因為他們在法庭前,行使的是職業中公共方面的權力,並在這個意義上被認為是維護司法公正的輔助手段。因為,他有與司法行政部門合作的義務。但是律師其定義是代表一方與另一方對抗。而公證員並不代表其客戶。我們甚至可以說,那些有著各自不同利益,甚至是相反利益的人來到公證員面前時,公證員有義務中立的,不帶任何偏見的為他們提供咨詢。 我想說,要做一個優秀的律師,他就不應該是中立的!如果他維護司法公正,他在法官面前對法律或判例的詮釋對其當事人可能是不利的。律師應該盡他的全力去展示那些對改善其當事人處境的法律條款。律師唯一受到禁止的是誘使司法犯錯。 公證員是多麼高尚地從事其工作(請在座的律師原諒我這么說),因為我們不是常說「公證員書寫的是法律」嗎? 全世界所有的公證法都規定公證員有義務為當事人提供咨詢,使當事人弄明白,並向當事人解釋法律和專業術語,涉及各方利益的時候要保持中立的立場等等,根據所使用的專業用語。 這些很清楚地反映了國家並不希望公證員照顧某個客戶的利益。人們期望公證員通過起草合同來實現文書當事人的利益和法律條款兩者間完美的和諧。 這種和諧,通過其預防糾紛的租用,成為社會安定的原動力。現代公證由此而成為不需要通過私了糾紛就能暢通法院的強有力的工具。 採用普通法體制的英美法系的國家在法律制度方面,可怕地偏離了航道。普通法本身是一個無可厚非的法律制度。她實際上提供無與倫比的靈活性,並為法律舞台上的演員們提供了相當大的想像空間。這個制度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它為創造一種真正的法律商業,即如同其他產業一樣的經濟市場推波助瀾。演員們惟利是圖的態度引起的糾紛的激增,造成了法院工作的堵塞,之後,合乎邏輯的後果,便是糾紛的私了。我所設想的公證員的介入並不是這樣。在並不與調解的現代發展相抵制,公證員在這樣的制度中自然而然感到愜意,我首先考慮的是公證員帶著更多的高雅和高尚來發揮他的作用。公證員通過他們中立的立場,預防糾紛,他們是真正的天主。最理想的是,法院由於沒有看到材料中的公證書,而不應知道公證書是什麼。

熱點內容
繼承司法判決 發布:2025-05-28 01:06:04 瀏覽:374
致人輕薇傷付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8 00:59:22 瀏覽:905
自己刑法 發布:2025-05-28 00:53:19 瀏覽:280
岳業鵬民法怎麼樣 發布:2025-05-28 00:27:03 瀏覽:225
如何認識行政法制監督 發布:2025-05-28 00:12:35 瀏覽:412
沈陽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28 00:11:49 瀏覽:467
佛山市九江鎮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發布:2025-05-27 23:52:52 瀏覽:923
民法家庭編 發布:2025-05-27 23:52:09 瀏覽:427
暗黑血統2執法官在哪 發布:2025-05-27 23:51:57 瀏覽:523
2018新婚姻法哪些財產不能分割 發布:2025-05-27 23:37:39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