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公司法律現象

公司法律現象

發布時間: 2021-01-09 17:04:53

A. 什麼是「法律的現象」

法律現象是指能夠經驗的、憑直觀的方式可以認識的法的外部聯系的總和,是直觀的感性對象--法本身;法的本質則是深藏於法律現象之後以至憑借直觀的方式無從把握的法的內在聯系,是人們對可感知的法的外部聯系的真實本源的一種主觀把握和理性抽象。

法律現象是直觀的、感性的,又是具體的、豐富的。對法律現象的准確把握有助於揭示法的本質,對法的本質對科學抽象又有助於說明法律現象。

B. 如何從法律上避免公司挖人現象

無法避免。
除非企業與員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限制員工在離職後的一段時間內不能到回與公司有競爭業務的答單位從業。
這樣,與公司有競爭業務的單位來挖人也就沒有意義了。但是,簽訂這類協議是要支付給員工額外補償的。有所得就要有所失。

C. 法律現象的例子

1.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法律首先是指一種行為規范,所以規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規范性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准、樣式和方向。法律同時還具有概括性,它是人們從大量實際、具體的行為中高度抽象出來的一種行為模式,它的對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復適用多次的。法律還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為標準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公民一概適用的,不允許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規范不同於其他規范的男一個重要特徵是它的嚴謹性。它有特殊的邏輯構成。構成一個法律的要素有法律原則、法律概念和法律規范。每一個法律規范由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兩個部分構成。行為模式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所提供的標准和方向。其中行為模式一般有三種情況: (1)可以這樣行為,稱為授權性規范; (2)必須這樣行為,稱為命令性規范; (3)不許這樣行為,稱為禁止性規范。其中(2)和(3)又稱為義務性規范。法律後果是指行為人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在法律上所應承受的結果。法律後果分為兩種: 一個是肯定性法律後果,指行為人按照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的要求行為,從而導致的一種積極的結果,包括國家承認行為合法、有效、應予保護甚至獎勵。 另一個是否定性法律後果,指行為人違反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的規定而行為,從而導致的一種消極的結果,包括國家不承認行為合法、行為無效或者受到法律的制裁。 2.法律是國家制定和認可的行為規范 這是法律來源上的一個重要特徵。 所謂國家制定和認可是指法律產生的兩種方式。國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國家認可形成的通常是習慣法。 3.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 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不同於其他社會規范的權利和義務,它是由國家確認或認可和保障的一種關系,這是法律的一個重要特徵。 4,法律是以國家強制為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 由於法律是一種國家意志,它的實施就由國家來保障。。

D. 目前存在問題的法律現象有哪些

我國現階段的政法體制有不少弊端,但其中最大或最根本的弊端,是公權力體量膨脹,法權結構嚴重不平衡。法權結構指在全部法權(即法定之「權」)中,公權力與個人權利(包括自由)這兩大構成部分的比例。長期以來,我們在談論政法體制改革時,基本上都有意無意迴避了這個最基本的事實,而這個事實恰恰是我國政法體制最大的弊端或政法弊端的最深刻根源。法權結構失衡在現實生活中的總體表現,是憲法的基本權利保障條款實施不夠充分,公民的權利和自由體量較小,而公權力體量龐大,基本沒有邊界,且相當大一部分在法律的「籠子」之外任意游盪。這是一個人們長期以來天天面對,但極少從理論上直面和研究的狀況。具體說來,這種狀況在不同領域的表現不一:在政治權利領域,其突出表現是公民行使選舉權的時候選項少、直接選舉的層級低,行使被選舉權時參與機會少,積極主動參與的渠道缺乏;在表達自由即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等領域,其表現是有些基本權利被公權力機構以法律之外的方式任意限制,有些基本權利雖然有具體法律加以保障,但法律規定的限制偏嚴,且常常不能依法律獲得有效保障;在人身權利和自由領域,實際保障狀況近似於表達自由領域;至於經濟權利,則表現為權利客體范圍狹小,自由和市場空間不足,而公權力卻客體廣泛、看得見的手多而且長;缺乏行之有效的憲法監督(其核心內容是違憲審查)機制維護憲法的權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E. 什麼是法律現象

1、法律現象復是指指法在現實生活制中表現出來的而為人們直接感知的外表形態。
2、法律現象是表面的、多變的,人們通過感官可以感知。法律現象是多種多樣的。
2-1按照其存在的形式不同,可以把法律現象分為:
法律觀念現象(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法律文化等);
法律規范現象(各種法律規范、法律部門、法律體系等);
法律形式或淵源現象(習慣法、判例法、制定法等);
法律關系現象(法律關系、法律程序等);
法律行為現象(合法行為、違法行為等);
法制現象(立法、執法、守法、法律監督等)。
2-2從靜態與動態的角度,可以把法律現象分為:
靜態的法律現象,如各種法律、法規
動態的法律現象。如法律的制定、實施、法律監督、法律行為、法律關系、法律秩序等

F. 法律本質與法律現象的主要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提示抄和簡析:本題主要從法的現象的外部性和法的本質的內在性來回答。現象和本質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透過現象認識本質。本質是事物質的規定性。
答案: 法的現象就是指法的外部聯系,是人們通過感官就可以感知到的法的外部特徵。法的本質則是指法的內部聯系,是法區別於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本屬性。法的本質隱藏於法的現象的背後,是法的內在的、深刻的、穩定的屬性。人們只有通過科學的抽象思維,才能認識它、把握它。
(1) 二者的聯系是:法同樣是現象和本質的統一體;它們是密切聯系的,本質總要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也總要表現本質。人們對法的本質的認識總是通過對現象的認識逐步達到的。法的本質是對法的現象認識的深化。
(2) 但二者又是有區別的。法的現象是體現法的外部聯系,是法的本質的外部表現,它是表面的、淺層的、相對易變的,是人們通過感官就可以感知的。法的本質是法的內在聯系,是一法區別於他事物的根本屬性,它是內在的、深刻的、相對穩定的,人們只有靠抽象思維才能把握。

G. 什麼是法律現象

法律現象是直觀的、感性的,又是具體的、豐富的。對法律現象的准確把握有助於揭示法的本質,對法的本質對科學抽象又有助於說明法律現象。但是,研究法律現象與研究法的本質有著不同的領域、思路與意義。法學研究有所深化的標志之一,就是藉助現代方法論變革的成就、立足於法的意義,探索、開拓法律現象領域。從法的意義出發.法律現象是綜合的、整體的、動態的范疇,而法律的意義則是在法律與其它各類社會規范的比較之中獲得的。
法律現象:(1)是個相對獨立的范疇,有自己獨立的研究領域、研究思路與研究意義;(2)是個整體的結構的范疇,法律現象的意義存在於其內部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即結構之中;(3)單獨的法的要素仍是有意義的,它的意義可以通過與同類要素的對比方式來認識,但不應把法律現象的某一個別要素與法律現象相等同,更不能把法律現象及其要素視為靜止不動的。
總之,法律現象是一個整體的結構性的范疇,它的意義決定於它的結構。法的意義與法律現象的聯結考察可以促使我們有效地把握法律現象的整體而不是側重其中某一部分。 如前所述,法律現象的內部結構決定著它的意義,研究法律現象應從認識現象的整體入手而不是偏執於構成整體的某個要素。然而,這絲毫不意味著可以忽視"要素"的意義。換言之,法律現象內部各個要素都是有意義的,問題在於,這種意義不是法律現象的意義而是要素本身的意義。只有當各個要素按照不同的形式組合為一個整體時,現象的意義才能夠被充分地予以展示。要素本身只有在處於與其它要素的關系中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並作為現象這一整體的部分起作用。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H. 法律現象和法律現實

現象是對能夠抄被感知襲的某一特定的類別化的事物的歸類化的統稱;而現實是指當前存在的實際情況的統稱。通俗點說,在法律學領域,有諸多能夠被感知的特定的事物,類別化後即被稱為**現象,而各種現象共同構成當前法律存在的現實情況。所以,法律現象就是法律現實的構成要素,法律現實是一種總稱。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