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法律援助范圍的擴大

法律援助范圍的擴大

發布時間: 2021-01-11 21:41:40

『壹』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擴大援助范圍,健全什麼體系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擴大援助范圍,健全司法救助體系,保證人民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法律幫助」這是十八大四中全會上提出的

『貳』 完善法律制度,擴大援助范圍健全什麼體系

先來看定義: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或一定的規格。1、制度最一般的含義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2、許多情況下,制度也是某一領域的制度體系,如我們通常所說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法律(Law)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機制,原指機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現已廣泛應用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指其內部組織和運行變化的規律。 在任何一個系統中,機制都起著基礎性的、根本的作用。在理想狀態下,有了良好的機制,甚至可以使一個社會系統接近於一個自適應系統——在外部條件發生不確定變化時,能自動地迅速作出反應,調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實現優化目標。從定義可以看出,制度的范圍最廣,法律也是一種制度,是一種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制度。而機制是一個系統,作用於某一個事物或領域,在一個機制中,可能包括很多制度,包括法律,機制最重要的特點是它的系統性。好了,問題簡單了,完善法律和健全制度,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法律要求更嚴謹。完善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對機製作用的對象進行深入研究,通盤考慮,結合當前和長遠,局部和全部的關系,才能對機制有一個較好的完善。

『叄』 法律援助受理范圍有哪些

按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規定,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版代理人的,可權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肆』 在哪裡可以找到網上提供的免費法律咨詢

在網上法律咨詢:各省法律援助中心基本都有單獨網頁,區(縣)多是掛靠在區(縣)政府網上的。若需法律援助,按地域關系、在所在地(管轄地)法律援助中心直接咨詢並申請。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一、中國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徵:

1、法律援助是國家的責任、政府的行為,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它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公民應盡的義務。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

4、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

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

二、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一)公民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

(二)申請事項屬於法律援助條例規定的范圍。

(三)符合法律援助案件申請與受理的規定。

三、法律援助范圍:

(一)公民對下列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給予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未成年人請求損害賠償且其監護人經濟困難的;

7、老年人主張侵權賠償的;

8、農民因土地、林地流轉中權益受到損害請求賠償的;

9、請求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

10、請求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的;

11、法律法規規定應予法律援助的其它事項。

(二)刑事訴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察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3、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提供法律援助,並無需對受援人進行經濟狀況審查:

1、公訴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未成年人,可能被判處死刑的人,或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的;

2、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而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3、殘疾人主張侵權賠償的;

4、農民因假冒偽劣生產資料(假種子、假農葯、假化肥、假飼料)損害請求賠償的

5、農民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農民工請求給予工傷待遇的;

7、法律法規規定不審查經濟狀況的其他情形。

四、法律援助的申請地:

1、請求國家賠償的,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請求給付撫恤金、救濟金的,向提供社會保險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給付撫恤金、救濟金的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3、請求給予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4、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向支付勞動報酬的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5、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而產生的民事權益的,向被請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6、殘疾人、未成年人請求侵權賠償的,向賠償義務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五、申請法律援助應提交的材料:

1、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他人申請的,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2、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經濟困難證明;

3、與所申請的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

六、經濟困難審查方式:

(一)為簡化程序,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視為經濟困難,申請時審核證件原件並提交復印件:

1、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員。以政府發放的低保證明為准;

2、農村「五保」對象。以政府發放的五保戶證為准;

3、農村貧困戶成員。以扶貧辦發放的農村貧困戶證為准;

4、依靠撫恤金生活的人員。以相關單位發放撫恤金的證明為准;

5、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人員。以社會福利機構出具的證明為准;

6、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的人員。以當地政府出具的相關證明為准;

7、因經濟困難無力維護自身利益的勞動教養和監所服刑人員。以勞動教養和服刑人員機構提供的證明為准;

8、由有權機關頒發,確能直接證明申請人經濟困難的其他有效證件(不包括臨時性證明)。

(二)申請以下法律援助事項,可憑各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經濟困難證明認定申請人經濟困難,申請時提交經濟困難證明原件:

1、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2、未成年人請求損害賠償且其監護人經濟困難的;

3、老年人主張侵權賠償的;

4、農民因土地、林地流轉中權益受到損害請求賠償的;

5、農村居民請求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

6、請求給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7、請求給予撫恤金、救濟金的。

七、受援人享有以下權利:

1、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進展情況;

2、要求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及有關部門對其提供的個人信息保密;

3、對不依法履行職責的法律援助人員,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

八、受援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1、及時提供有關證據材料,如實陳述案件事實及相關情況;

2、配合法律援助人員調查案件事實;

3、當經濟狀況或案情發生變化時,應及時告知法律援助人員或法律援助機構。

說明:具體要求以管轄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公示的為准,與本文內容大同小異。

附:網上查找(屬地)法律援助中心的方法:

熱點內容
海商法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卷 發布:2025-07-09 06:45:40 瀏覽:144
上海司法考試報名條件 發布:2025-07-09 06:30:28 瀏覽:705
葯事法律責任名解 發布:2025-07-09 06:26:06 瀏覽:613
邵陽黑法官 發布:2025-07-09 06:21:46 瀏覽:852
驚雷和道德經 發布:2025-07-09 06:21:44 瀏覽:513
2016最新婚姻法房產分配 發布:2025-07-09 06:20:14 瀏覽:581
准則條例講話稿 發布:2025-07-09 06:20:12 瀏覽:937
平羅法院 發布:2025-07-09 06:10:52 瀏覽:951
民事訴訟法中的迴避 發布:2025-07-09 06:09:09 瀏覽:30
合同法249條解釋 發布:2025-07-09 06:02:37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