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律援助案件歸檔
法律分析:
1. 法律援助申請:申請人首先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口頭或書面申請。
2. 申請受理與審查:法律援助機構在7個工作日內對申請進行審查,確保申請符合條件且屬於本中心管轄。
3. 法律援助決定:對於符合條件的申請,法律援助機構發放法律援助決定書,並指定援助律師承辦案件。對於不符合條件的或不屬於本中心管轄的,發放不予援助決定書,並說明理由。
4. 提供法律援助:援助律師在接到指派後,應按照相關規定為受援人提供法律幫助,受援人需配合。
5. 結案與歸檔:案件辦結後,承辦人員需及時提交案卷,包括結案報告、法律文書副本或復印件等相關材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規定,因經濟困難無法委託代理人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具體情況包括請求國家賠償、社會保險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撫恤金或救濟金、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勞動報酬,以及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等。
第十一條規定,在刑事訴訟中,若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無法聘請律師,或在公訴案件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無法委託訴訟代理人,或在自訴案件中,自案件被受理之日起,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無法委託訴訟代理人,均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B. 請問誰對法律援助程序比較了解
分類: 社會/文化 >> 法律
問題描述:
我家人想申請法律援助程序,請問需要什麼程序?如果所在當地沒有次部門的話可以向上一級提出申請嗎?
解析:
法律援助全過程 法律援助程序是指法律援助機構和當事人在法律援助活動中所應遵循的一定的程序規則。根據司法部的有關規定,一般法律援助案件的基本程序是:申請、(受理)審查、決定(指派)、(提供)援助、結案(歸檔)。
(一)申請,需要法律援助應當由當事人申請,並分別向下列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1.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訴訟案件的,向住所地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級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2.屬非訴訟法律事務的,向住所地或事實發生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3.屬公證事務的,向住所地、事實發生地或不動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申請人申請法律援助,必須填寫法律援助申請表,法律援助申請表載明以下事項:(1)申請人的基本情況;(2)申請法律援助的事實和理由;(3)申請人的經濟狀況;(4)申請人提供的證明、證據材料清單;(5)法律援助中心要求載明的其他事項。 申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由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除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親自實施的法律行為外,當事人可以委託他人提出申請。有重大社會影響案件的當事人所在工作單位或社會群眾團體,徵得當事人的同意,可以代為提出申請。代理或代為申請的還應提交有代理權的資格證明及代理人的基本情況材料。 申請人直接向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的,除情況緊急不及時提供法律援助會造成申請人重大損失或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以外,接待的法律服務機構應告知其向有管轄權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請。但為了方便法律援助申請人,法律服務機構對申請法律咨詢、代擬一般法律文書或者其它簡易民事法律援助事項的,可以直接受理並提供服務。
(二)(受理)審查,《法律援助中心對法律援助申請,應自受理申請後的15日內,按有關規定進行審查。 審查內容包括:(1)是否應由本法律援助中心受理;(2)是否符合法律援助的條件;(3)申請人應當提供的材料是否齊全,法律援助中心認為申請人提供的材料不完備或者有疑義的,可以通知申請人或其代理人作必要的補充或說明,並可以向有關單位、個人進行調查,收集有關的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為了保證申請人得到公正對待,維護法律援助的聲譽,法律援助中心負責受理和審批法律援助申請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申請人也可申請其迴避:(1)是法律援助事項的申請人或申請人的近親屬;(2)與申請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
(三)決定(指派),法律援助中心對法律援助申請審查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下列決定: 1.對符合條件的,法律援助中心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與受援人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明確規定免收或減收費用及雙方的其他權利義務。按規定程序指定承辦法律援助事項的法律服務機構,通過該機構指派法律援助承辦人員,並書面通知受援人。 2.對符合條件決定提供公證法律援助的,通知承辦公證處指派公證員辦理。 3.對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法律援助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申請人對法律援助中心作出的不予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書面要求法律援助中心重新審查一次。法律援助中心應當在15日內(影響當事人訴訟時效的除外)將重新審查結果通知申請人。
(四)(提供)援助,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是法律援助的關鍵環節。 法律援助承辦人員在接受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後,即應依照有關規定履行職務,並依通常的做法為受援人提供法律幫助,例如辯護、代理等。公證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還應遵循公證程序的規定,符合公證條件的才能出具公證書。為提高援助質量,減少援助成本,第一審案件當事人提起上訴仍需要法律援助的,除特特情況外仍由第一審提供法律援助的法律服務人員提供援助。 法律援助承辦人員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過程中,應向司法機關、仲裁機構和有關行政機關提交法律援助中心統一印製的法律援助文書。
(五)結案(歸檔),法律援助事項辦結後,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應及時提交結案報告。 結案報告應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公證書等法律文書副本或復印件和有關法律援助文書,經所在法律服務機構審核後,由指派法律援助事項的法律援助中心驗收存檔。結案報告驗收後,該法律援助事項需由法律援助中心補償部分費用的,法律援助中心應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核定,並向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所在的法律服務機構支付。
可以的
希望你們家申請成功
C. 司法局受理投訴流程
為規范法律援助投訴處理工作,加強對法律援助活動的監督,維護投訴人和被投訴人合法權益,根據有關規定製訂本制度。
一、設立公示欄
設立公示欄,將投訴地址、電話、傳真、電子郵箱及投訴事項范圍、投訴處理流程等信息公示,方便當事人了解投訴事項。
二、投訴的受理及處理程序
1、指定專人受理投訴並及時登記。
2、成立投訴調查處理小組,調查核實投訴內容並提出處理意見。
3、將處理意見上報縣司法局黨組,由其做出處理決定。
4、將投訴問題的調查和處理結果反饋給投訴人和被投訴人。
5、將投訴登記、受理決定、調查材料、處理決定或者處理意見、投訴處理答復等材料歸檔。
三、投訴受理范圍
1、違反規定辦理法律援助受理、審查事項,或者違反規定指派、安排法律援助人員的;
2、法律援助人員接受指派或安排後,懈怠履行或者擅自停止履行法律援助職責的;
3、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財物的;
4、其他違反法律援助管理規定的行為。
四、投訴處理辦法
經調查核實無誤,根據《法洞含枯律援助投訴處理辦法》的有關對頂,作出如下處理:
1、對有應當給予行政處罰或者紀律處分的違法違規行為的,依職權或者移送有權處理機關、單位給予行政處罰、行業懲戒或者紀律處分;
2、對違法違規行政情節輕微並及時糾老唯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依法不予行政處罰或者紀律處分的,應當給予批評教育、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等處理;
3、投訴事項查證納洞不實或者無法查證的,對被投訴人不作處理。
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檔案管理工作
建立完備的投訴處理檔案,對投訴案件實行一事一卷。歸檔材料包括投訴登記、受理決定、調查材料、處理決定或處理意見、投訴處理答復等。
投訴地址:五河縣司法局;
投訴電話:0552-5056148;
投訴傳真:0552-5052116;
投訴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