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檢察官可以兼職法律顧問么

檢察官可以兼職法律顧問么

發布時間: 2025-07-18 06:51:23

A. 企業可聘巳退休的檢察官或法官法律顧問

已退休的檢察復官或法官制,可以受聘擔任為企業法律顧問,但是退休法官不能擔任企業在其原任職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迴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 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所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本條所規定的離任,包括退休、調離、解聘、辭職、辭退、開除等離開法院工作崗位的情形。 本條所規定的原任職法院,包括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曾任職的所有法院。

B. 2017年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重要考點:檢察官職業道德

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 2017年司法考試課程! 】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第四節 檢察官職業道德

一、檢察官職業道德的概念和特徵

檢察官職業道德,是指檢察官在履行檢察職能的活動中,應當遵守的行為准則和規范。檢察官的職業道德是檢察官的職業義務、職業責任以及職業行為上的道德准則的體現。檢察職業道德既調整檢察機關內部關系,加強檢察機關內部人員的凝聚力蔽槐,培養檢察官的共同體意識;也用來調整檢察機關及檢察官與其服務對象即與民眾之間的關系,塑造檢察機關和檢察官的形象。加強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是我國檢察官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檢察機關維護公平正義、加強法律監督的需要。

二、檢察官職業道德的依據

檢察官職業道德的依據主要為檢察官法、《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試行)》。

為了加強檢察官隊伍建設和管理,提高檢察官的職業道德素養,增強檢察官職業紀律觀念,人民檢察院先後制定了一系列檢察官職業道德方面的規范性文件。2009年9月3日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檢察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的《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試行)》對檢察官職業道德進行了明確規定。

按照《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檢察隊伍建設的意見》,人民檢察院強化職業道德培育。把職業道德教育作為經常性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深入學習、踐行《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職業行為基本規范。開展職業精神、職業信仰教育,強化職業素質培育,建立和完善檢察機關樹立良好執法形象和加強執法公信力建設的措施制度。完善檢察職業道德教育培訓、監督制約、考核評價等長效機制,推動檢察職業道德建設制度化、常態化、實效化。

三、檢察官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根據《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試行)》,檢察官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為「忠誠、公正、清廉、文明」四方面。

(一)忠誠

忠誠是對檢察官政治品性方面的要求,彰顯了我國檢察官的政治本色。忠誠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忠於黨、忠於國家。檢察官要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和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者。檢察官法規定,姿培檢察官不得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不得參加非法組織,不得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等活動,也不得參加罷工。檢察官應當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嚴守國家秘密和檢察工作秘密;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覺,嚴守政治紀律,不參加危害國家安全、帶有封建迷信、邪教性質等非法組織及其活動。檢察官應當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對政策的理解、把握和運用能力,提高從政治上、全局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忠於人民。檢察官法第3條規定,檢察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檢察官應當堅持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民生,服務群眾,親民、為民、利民、便民。

3.忠於憲法和法律。檢察官應當尊崇憲法和法律,嚴格執行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統一、尊嚴和權威。在履行職務過程中,檢察官應當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實事求是,依法辦案。

4.忠於檢察事業。檢察官應當熱愛人民檢察事業,珍惜檢察官榮譽,忠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自覺接受監督制約,維護檢察機關的形象和檢察權的公信力。檢察官應當恪盡職守,樂於奉獻,勤勉敬業,盡心竭力,不因個人事務及其他非公事由而影響職責的正常履行。

忠誠要求檢察官在履行職責時必須做到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的統一,努力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機結合。為此,《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試行)》要求初任檢察官、檢察官晉升時,應當進行宣誓,牢記誓詞,弘揚職業精神,踐行從業誓言。

(二)公正

公正是檢察工作的核心目標,弘揚了我國檢察官的法治精神。公正要求檢察官樹立忠於職守、秉公辦案的觀念,堅守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的良知,保持客觀公正、維護人權的立場,養成正直善良、謙抑平和的品格,培育剛正不阿、嚴謹細致的作風。公正要求檢察官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並重、公平與效率兼顧、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並重,正確處理好辦案質量與辦案數量、執行實體法和執跡並唯行程序法的關系。公正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獨立履職。檢察官應當堅持法治理念,堅決維護法律的效力和權威;依法履行檢察職責,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敢於監督,善於監督,不為金錢所誘惑,不為人情所動搖,不為權勢所屈服。同時,檢察官應當恰當處理好內部工作關系,既獨立辦案,又相互支持。

2.理性履職。檢察官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不偏不倚,不濫用職權和漠視法律,正確行使檢察裁量權。檢察官應當客觀、理性的履行職務,不主觀意氣辦事,避免濫用職權的行為發生。

3.履職迴避。檢察官應當自覺遵守法定迴避制度。檢察官法規定了任職迴避制。檢察官法第19條規定:檢察官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同時擔任下列職務:(1)同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2)同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和檢察員、助理檢察員;(3)同一業務部門的檢察員、助理檢察員;(4)上下相鄰兩級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官法第20條規定:檢察官從人民檢察院離任後2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檢察官從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檢察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檢察官所任職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刑事訴訟法規定了訴訟迴避制。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3)擔任過本 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同時,對法定迴避事由以外可能引起公眾對辦案公正產生合理懷疑的,應當主動請求迴避。

4.重視證據。檢察官應當樹立證據意識,依法客觀全面地收集、審查證據,不偽造、隱瞞(轉載自http://,請保留此信息。)、毀損證據,不先人為主、主觀臆斷,嚴格把好事實關、證據關。檢察官在辦理案件過程中,重調查研究,防止主觀臆斷,依照法定程序搜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不得隱瞞證據、偽造證據或妨害作證、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

5.遵循程序。檢察官應當樹立程序意識,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並重,嚴格遵循法定程序,維護程序正義。

6.保障人權。檢察官應當樹立人權保護意識,尊重訴訟當事人、參與人及其他有關人員的人格,保障和維護其合法權益。

7.尊重律師和法官。檢察官應當尊重律師的職業尊嚴,支持律師履行法定職責,依法保障和維護律師參與訴訟活動的權利。檢察官應當出席法庭審理活動,應當尊重庭審法官,遵守法庭規則,維護法庭審判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8.遵守紀律。檢察官應當嚴格遵守檢察紀律,不違反規定過問、干預其他檢察官、其他人民檢察院或者其他司法機關正在辦理的案件,不私自探詢其他檢察官、其他人民檢察院或者其他司法機關正在辦理的案件情況和有關信息,不泄露案件的辦理情況及案件承辦人的有關信息,不違反規定會見案件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員。

9.提高效率。檢察官應當努力提高案件質量和辦案水平,嚴守法定辦案時限,提高辦案效率,節約司法資源。檢察官應當提高責任心,在確保准確辦案的前提下,盡快辦結案件,禁止拖延辦案,避免貽誤工作。嚴格執行檢察人員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對於執法過錯行為,要實事求是,敢於及時糾正,勇於承擔責任。

(三)清廉

清廉是檢察官職業道德的職業本色,體現了我國檢察官的浩然正氣。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的職業價值取向,遵紀守法,嚴格自律,並教育近親屬或者其他關系密切的人員模範執行有關廉政規定,秉持清正廉潔的職業操守。清廉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清正廉潔。檢察官應當懷有朴實的平常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權力觀、金錢觀、名利觀。檢察官應當不以權謀私,以案謀利,借辦案插手經濟糾紛。

檢察官不應利用職務便利或者檢察官的身份、聲譽及影響,為自己、家人或者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從事、參與經商辦企業、違法違規營利活動,以及其他可能有損檢察官廉潔形象的商業、經營活動;不參加營利性或者可能借檢察官影響力營利的社團組織。

檢察官應當不收受案件當事人及其親友、案件利害關系人或者單位及其所委託的人以任何名義饋贈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購物憑證以及乾股等;不參加其安排的宴請、娛樂休閑、旅遊度假等可能影響公正辦案的活動;不接受其提供的各種費用報銷,出借的錢款、交通通訊工具、貴重物品及其他利益。

2.避免不當影響。從職權行使的純潔性、獨立性和公正性出發,檢察官應當不兼任律師、法律顧問等職務,不私下為所辦案件的當事人介紹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檢察官法第18條作了明確規定:檢察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兼任行政機關、審判機關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務,不得兼任律師。

同時,檢察官應當在職務外活動中,不披露或者使用未公開的檢察工作信息,以及在履職過程中獲得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非公開的信息。

退休檢察官應當繼續保持良好操守,不再延用原檢察官身份、職務,不利用原地位、身份形成的影響和便利條件,過問、干預執法辦案活動,為承攬律師業務或者其他請託事宜打招呼、行便利,避免因不當言行給檢察機關帶來不良影響。

3.妥善處理個人事務。檢察官應當慎微慎獨,妥善處理個人事務,按照有關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如實申報收入;保持與合法收入、財產相當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四)文明

文明是檢察官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文明樹立了我國檢察官的良好形象。文明要求檢察官在職務活動中做到執法理念文明,執法行為文明,執法作風文明,執法語言文明。檢察官應當做到依法辦案要嚴格,思考問題要嚴密,調查研究要嚴謹,處理事情要嚴正,對犯罪分子要嚴懲。文明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提高素養。檢察官應當注重學習,精研法律,精通檢察業務,培養良好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文化素養,增強法律監督能力和做群眾工作的本領。檢察官應當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更新自身的思想觀念、提高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公正執法、規范執法的能力。

2.以人為本。檢察官應當堅持打擊與保護並重、懲罰與教育並重、懲治與預防並重,寬嚴相濟,以人為本。檢察官應當弘揚人文精神,體現人文關懷,在工作中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維護人的權利。檢察官應當在執法理念、行為、作風、語言方面都體現文明。

3.注重禮儀。檢察官應當遵守各項檢察禮儀規范,注重職業禮儀約束,儀表莊重、舉止大方、態度公允、用語文明,保持良好的職業操守和風范,維護檢察官的良好形象。執行公務、參加政務活動時,檢察官應當按照檢察人員著裝規定穿著檢察制服,佩戴檢察標識徽章,嚴格守時,遵守活動紀律。

4.慎言謹行。檢察官在公共場合及新聞媒體上,不應發表有損法律嚴肅性、權威性,有損檢察機關形象的言論。未經批准,不對正在辦理的案件發表個人意見或者進行評論。不穿著檢察正裝、佩戴檢察標識到營業性娛樂場所進行娛樂、休閑活動或者在公共場所飲酒,不參與賭博、色情、封建迷信活動。不耍特權、逞威風、蠻橫無理。本人或者親屬與他人發生矛盾、沖突,應當通過正當合法的途徑解決,不應以檢察官身份尋求特殊照顧,不要惡化事態釀成事端。

5.團結協作。檢察官應當熱愛集體,團結協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監督,力戒獨斷專行,共同營造健康、有序、和諧的工作環境。

6.明禮誠信。在社會交往中,檢察官應當尊重、理解、關心他人,講誠實、守信用、踐,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恪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慎獨慎微,行為檢點,培養高尚的道德操守。

7.業外約束。在職務外活動中,檢察官應當約束言行,避免公眾對檢察官公正執法和清正廉潔產生合理懷疑,避免對履行職責產生負面作用,避免對檢察機關的公信力產生不良影響。

C. 「兩高一部」印發重磅新規!

磨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聯合印發《關於建立健全禁止法官、檢察官與律師不正當接觸交往制度機制的意見》《關於進一步規范法院、檢察院離任人員從事律師職業的意見》
構建法官、檢察官與律師「親」「清」關系
共同維護司法廉潔和司法公正
日前,經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健全禁止法官、檢察官與律師不正當接觸交往制度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禁止不正當交往意見》)《關於進一步規范法院、檢察院離任人員從事律師職業的意見》(以下簡稱《規范離任人員從業意見》)。兩個《意見》的出台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落實全面從嚴管黨治警的客觀要求,是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重要制度成果,對於全面加強法官、檢察官與律師隊伍建設,構建法官、檢察官與律師「親」「清」關系,共同維護司法廉潔和司法公正,更好地肩負起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職責使命,具有重要意義。
《禁止不正當交往意見》結合近年來法官、檢察官與律師不正當接觸交往新的表現形式,在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基礎上,以負面清單形式詳細列舉了7種不正當接觸交往行為,包括禁止私下接觸、禁止插手案件、禁止介紹案源、禁止利益輸送、禁止不當交往、禁止利益勾連等。《禁止不正當交往意見》對健全不正當接觸交往監測發現查處機制、加強司法監督制約機制、強化律師執業監管機制、推動正當接觸交往機制等提出明確要求。強調法院、檢察院和司法行政機關要建立健全不正當接觸交往監測預警、線索移送、聯合調查等工作機制。法院、檢察院要完善司法權力內部運行機制,嚴格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月報告制度。司法行政機關要強化律師執業監管,加快律師誠信信息公示平台建設,及時向社會公開律師因不正當接觸交往受處罰處分信息,規范律師風險代理行為。法院、檢察院和司法行政機關要加強律師執業權利保障,落實聽取律師辯護代理意見制度,完善便利律師參與訴訟機制,為法官、檢察官和律師搭建公開透明的溝通交流平台。
《規范離任人員從業意見》依據《法官法》《檢察官法》《律師法》《公務員法》和中組部關於規范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公務員辭去公職後從業等相關規范性文件,對法院、檢察院離任人員到律師事務所從業作出進一步規范。一是完善離任人員從業限制制度。在重申法院、檢察院各類離任人員從事律師職業的一般性限制規定基礎上,對法院、檢察院被開除公職人員、辭去公職人員和退休人員到律師事務所從業限製作出具體規定。法院、檢察院被開除公職人員不得在律師事務所從事任何工作。法院、檢察院退休人員在不違反相關從業限制規定的情況下,確因工作需要從事律師職業或者擔任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行政人員的,應當嚴格執行中組部《關於進一步規范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的意見》規定和審批程序,並及時將行政、工資等關系轉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不再保留機關的各種待遇。二是推動建立「雙向預警」機制。明確法院、檢察院冊褲與司法行政機關要建立離任人員信息庫和離任人員在律師事務所從業信息庫,司法行政機關依託離任人員信息庫,加強對法院、檢察院離任人員申請律師執業和實習登記的審核把關,法院、檢察院依託離任人員在律所從業信息庫,加強對離任人員違規擔任案件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甄別、監管。三是健全離任人員在律所從業監管機制。要求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加強對法院、檢察院離任人員申請律師執業的審核把關。法院、檢察院和司法行政機關要對從事律師職業的離任人員進行談話提醒。法院、檢察院發現擔任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律師違反離任人員從業限制規定的,要通知當事人更換訴訟代理人、辯護人,並及時通報司法行政機關。司法行政機關要加強對離任人員在律所從業的監管,對律所接收不符合條件的離任人員到本所執業或工作,或者指派本所律師違反從業限制規定擔任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依法依規作出處理。法院、檢察院和司法行政機關要定期對離任人員違規從業情況開展核查,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清理。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司法部
印發《關於建立健全禁止法官、檢察官與律師不正當接觸交往制度機制的意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司法廳(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州游簡院、司法局:
現將《關於建立健全禁止法官、檢察官與律師不正當接觸交往制度機制的意見》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司法部
2021年9月30日
關於建立健全禁止法官、檢察官與律師
不正當接觸交往制度機制的意見
第一條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建立健全禁止法官、檢察官與律師不正當接觸交往制度機制,防止利益輸送和利益勾連,切實維護司法廉潔和司法公正,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等有關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意見。
第二條 本意見適用於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履行審判、執行、檢察職責的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
本意見所稱律師,是指在律師事務所執業的專兼職律師(包括從事非訴訟法律事務的律師)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本意見所稱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是指不以律師名義執業,但就相關業務領域或者個案提供法律咨詢、法律論證,或者代表律師事務所開展協調、業務拓展等活動的人員。本意見所稱律師事務所行政人員,是指律師事務所聘用的從事秘書、財務、行政、人力資源、信息技術、風險管控等工作的人員。
第三條 嚴禁法官、檢察官與律師有下列接觸交往行為:
(一)在案件辦理過程中,非因辦案需要且未經批准在非工作場所、非工作時間與辯護、代理律師接觸。
(二)接受律師或者律師事務所請托,過問、干預或者插手其他法官、檢察官正在辦理的案件,為律師或者律師事務所請托說情、打探案情、通風報信;為案件承辦法官、檢察官私下會見案件辯護、代理律師牽線搭橋;非因工作需要,為律師或者律師事務所轉遞涉案材料;向律師泄露案情、辦案工作秘密或者其他依法依規不得泄露的情況;違規為律師或律師事務所出具與案件有關的各類專家意見。
(三)為律師介紹案件;為當事人推薦、介紹律師作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要求、建議或者暗示當事人更換符合代理條件的律師;索取或者收受案件代理費用或者其他利益。
(四)向律師或者其當事人索賄,接受律師或者其當事人行賄;索取或者收受律師借禮尚往來、婚喪嫁娶等贈送的禮金、禮品、消費卡和有價證券、股權、其他金融產品等財物;向律師借款、租借房屋、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接受律師吃請、娛樂等可能影響公正履行職務的安排。
(五)非因工作需要且未經批准,擅自參加律師事務所或者律師舉辦的講座、座談、研討、培訓、論壇、學術交流、開業慶典等活動;以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服務等名義接受律師事務所或者律師輸送的相關利益。
(六)與律師以合作、合資、代持等方式,經商辦企業或者從事其他營利性活動;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律師事務所擔任「隱名合夥人」;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顯名或者隱名與律師「合作」開辦企業或者「合作」投資;默許、縱容、包庇配偶、子女及其配偶或者其他特定關系人在律師事務所違規取酬;向律師或律師事務所放貸收取高額利息。
(七)其他可能影響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的不正當接觸交往行為。
嚴禁律師事務所及其律師從事與前款所列行為相關的不正當接觸交往行為。
第四條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司法行政機關探索建立法官、檢察官與律師辦理案件動態監測機制,依託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系統和律師管理系統,對法官、檢察官承辦的案件在一定期限內由同一律師事務所或者律師代理達到規定次數的,啟動預警機制,要求法官、檢察官及律師說明情況,除非有正當理由排除不正當交往可能的,依法啟動調查程序。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根據本地實際,就上述規定的需要啟動預警機制的次數予以明確。
第五條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律師與法官、檢察官不正當接觸交往線索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將相關律師的線索移送相關司法行政機關或者紀檢監察機關處理。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收到投訴舉報涉及律師與法官、檢察官不正當接觸交往線索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將涉及法官、檢察官的線索移送相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紀檢監察機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需要與司法行政機關組成聯合調查組,對法官、檢察官與律師不正當接觸交往問題共同開展調查。
對查實的不正當接觸交往問題,要堅持從嚴的原則,綜合考慮行為性質、情節、後果、社會影響以及是否存在主動交代等因素,依規依紀依法對法官、檢察官作出處分,對律師作出行政處罰、行業處分和黨紀處分。律師事務所默認、縱容或者放任本所律師及「法律顧問」、行政人員與法官、檢察官不正當接觸交往的,要同時對律師事務所作出處罰處分,並視情況對律師事務所黨組織跟進作出處理。法官、檢察官和律師涉嫌違法犯罪的,依法按照規定移送相關紀檢監察機關或者司法機關等。
第七條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要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司法行政系統定期通報不正當接觸交往典型案件,印發不正當接觸交往典型案例匯編,引導法官、檢察官與律師深刻汲取教訓,心存敬畏戒懼,不碰底線紅線。
第八條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要加強法官、檢察官和律師職業道德培訓,把法官、檢察官與律師接觸交往相關制度規范作為職前培訓和繼續教育的必修課和培訓重點,引導法官、檢察官和律師把握政策界限,澄清模糊認識,強化行動自覺。
第九條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要完善司法權力內部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審判監督和檢察監督職能,健全類案參考、裁判指引、指導性案例等機制,促進裁判尺度統一,防止法官、檢察官濫用自由裁量權。強化內外部監督制約,將法官、檢察官與律師接觸交往,法官、檢察官近親屬從事律師職業等問題,納入司法巡查、巡視巡察和審務督察、檢務督察范圍。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要加強對法官、檢察官的日常監管,強化法官、檢察官工作時間之外監督管理,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嚴格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月報告制度,定期分析處理記錄報告平台中的相關數據,及時發現違紀違法線索。
第十條 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切實加強律師執業監管,通過加強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年度考核、完善律師投訴查處機制等,強化日常監督管理。
完善律師誠信信息公示制度,加快律師誠信信息公示平台建設,及時向社會公開律師與法官、檢察官不正當接觸交往受處罰處分信息,強化社會公眾監督,引導督促律師依法依規誠信執業。
完善律師收費管理制度,強化對統一收案、統一收費的日常監管,規范律師風險代理行為,限制風險代理適用范圍,避免風險代理誘發司法腐敗。
第十一條 律師事務所應當切實履行對本所律師及「法律顧問」、行政人員的監督管理責任,不得指使、縱容或者放任本所律師及「法律顧問」、行政人員與法官、檢察官不正當接觸交往。律師事務所違反上述規定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依法依規處理。
第十二條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要加強律師執業權利保障,持續推動審判流程公開和檢務公開,落實聽取律師辯護代理意見制度,完善便利律師參與訴訟機制,最大限度減少權力設租尋租和不正當接觸交往空間。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司法行政機關要建立健全法官、檢察官與律師正當溝通交流機制,通過同堂培訓、聯席會議、學術研討、交流互訪等方式,為法官、檢察官和律師搭建公開透明的溝通交流平台。探索建立法官、檢察官與律師互評監督機制。
完善從律師中選拔法官、檢察官制度,推薦優秀律師進入法官、檢察官遴選和懲戒委員會,支持律師擔任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特邀監督員,共同維護司法廉潔和司法公正。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司法部
印發《關於進一步規范法院、檢察院離任人員從事律師職業的意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司法廳(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司法局:
現將《關於進一步規范法院、檢察院離任人員從事律師職業的意見》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司法部
2021年9月30日
關於進一步規范
法院、檢察院離任人員從事律師職業的意見
第一條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進一步規范法院、檢察院離任人員從事律師職業,防止利益輸送和利益勾連,切實維護司法廉潔和司法公正,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等有關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意見。
第二條 本意見適用於從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且在離任時具有公務員身份的工作人員。離任包括退休、辭去公職、開除、辭退、調離等。
本意見所稱律師,是指在律師事務所執業的專兼職律師(包括從事非訴訟法律事務的律師)。本意見所稱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是指不以律師名義執業,但就相關業務領域或者個案提供法律咨詢、法律論證,或者代表律師事務所開展協調、業務拓展等活動的人員。本意見所稱律師事務所行政人員,是指律師事務所聘用的從事秘書、財務、行政、人力資源、信息技術、風險管控等工作的人員。
第三條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人員從事律師職業或者擔任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行政人員,應當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和公務員管理相關規定。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人員在離任後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人員終身不得擔任原任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第四條 被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開除人員和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辭去公職、退休的人員除符合本意見第三條規定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被開除公職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不得在律師事務所從事任何工作。
(二)辭去公職或者退休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領導班子成員,四級高級及以上法官、檢察官,四級高級法官助理、檢察官助理以上及相當職級層次的審判、檢察輔助人員在離職三年內,其他辭去公職或退休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在離職二年內,不得到原任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管轄地區內的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職業或者擔任「法律顧問」、行政人員等,不得以律師身份從事與原任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相關的有償法律服務活動。
(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退休人員在不違反前項從業限制規定的情況下,確因工作需要從事律師職業或者擔任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行政人員的,應當嚴格執行中共中央組織部《關於進一步規范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的意見》(中組發【2013】18號)規定和審批程序,並及時將行政、工資等關系轉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不再保留機關的各種待遇。
第五條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人員不得以任何形式,為法官、檢察官與律師不正當接觸交往牽線搭橋,充當司法掮客;不得採用隱名代理等方式,規避從業限制規定,違規提供法律服務。
第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擬在離任後從事律師職業或者擔任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行政人員的,應當在離任時向所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如實報告從業去向,簽署承諾書,對遵守從業限制規定、在從業限制期內主動報告從業變動情況等作出承諾。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人員向律師協會申請律師實習登記時,應當主動報告曾在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的情況,並作出遵守從業限制的承諾。
第七條 律師協會應當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人員申請實習登記進行嚴格審核,就申請人是否存在不宜從事律師職業的情形徵求原任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意見,對不符合相關條件的人員不予實習登記。司法行政機關在辦理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人員申請律師執業核准時,應當嚴格審核把關,對不符合相關條件的人員不予核准執業。
第八條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在離任人員離任前與本人談話,提醒其嚴格遵守從業限制規定,告知違規從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對不符合從業限制規定的,勸其調整從業意向。
司法行政機關在作出核准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人員從事律師職業決定時,應當與本人談話,提醒其嚴格遵守從業限制規定,告知違規從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第九條 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案件辦理過程中,發現擔任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律師違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人員從業限制規

D. 檢察官法官律師三者的關系

檢察官是依法履行國家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包含最高檢、地區各個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業檢察院的檢察長、檢察長、檢察委員會、檢察員和護士檢察員。檢察官務必忠誠實行憲法學和法律法規,一心一意服務於人民。檢察官依法做好本職工作,受法律法規維護。
一、檢察官的職責
1、依法進行法律監督工作;
2、代表國家進行檢訴;
3、對法律規定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進行偵查;
4、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5、行政檢察等等。
二、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三、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
(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
(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
(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二條
明確規定「法官是依法履行國家審判權的審判工作人員,包含最高法院、地區各個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法院等專業人民檢察院的校長、副院長、審判聯合會委員會、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護士審判員。」

E. 法官退休後可以當律師或者法律顧問嗎

法官退休後,可以應來聘在源法律顧問。但是要做律師,需要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通過一年的實習,經考核合格後,才能擔任執業律師。而且按《法官法》第三十六條: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兩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F. 檢察官一定要通過司法考試嗎

不是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法官、檢察官相互交流任職不需要再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的通知》在2005.03.03由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

檢察院中只有檢察官一定要通過法律職業考試。擔任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法律顧問、仲裁員(法律類)及政府部門中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的人員應當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6)檢察官可以兼職法律顧問么擴展閱讀

國家司法考試統一實行網上報名。網上報名時間為一般為6月初開始,一直持續到25日。報名人員必須在規定期限登陸司法部網站進行網上報名。網上報名結束後,不予補報。

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道德品行;

4、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G. 先考取司法考試,拿取律師資格從業證書,但是不去從事律師執業工作,去考取公務員可以不

當讓可以了。司法考試與公務員考試二者時間不沖突,是可以都報名參加考試,只要考生能忙過來復習那麼多要考試的內容。

但是公務員如果考取後是不能到律師事務所兼職當律師的,但可以做一些公益事業的法律顧問。

不過公務員和司法考試並不沖突,通過司法考試對司法工作者而言,類似准入證。也就是說法官、檢察官、律師必須通過司法考試。而對於非司法工作者而言,相當於一個相關能力的認證。通過司法考試可以申請律師資格,但不是執業律師,要成為執業律師需要在律師資格的基礎上在律師事務所實習一年。也就是說考生可以先過司考,取得律師資格,如果公務員被錄取,考生就保留律師資格而不成為執業律師。如果不被錄取,考生去實習一年後申請律師執業證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律師。

很簡單,如果兩個都過了,對考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考生多了一個選擇的餘地。司法考試通過只是一種資格,和公務員不沖突,過了這個考試意味著考生有了法律從業資格,但並不是說考生就是律師了,還要符合其他幾個條件;但有了資格證你就可以選擇檢察院或法院的公務員了,考上了自然不能再做律師了,沒考上的話,完全可以去做律師

律師與公務員只能兩選一。律師和公務員是兩個不同的職業,兩者不相容。現在通過司法考試後申請領取的是法律資格證書,並不是律師資格證書,法官、檢察官都是要通過司法考試的。所以,你要是公務員,還是可以考司法考試,通過後領取法律資格證書。

如果考生想做律師,那就要辭去公務員職務,找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後才能申請律師資格。

公務員和律師只能選其一,建議考生先考公務員,然後考試通過後從事公務員職業了,再考司法考試,拿到法律資格證書。等你公務員到了一定的級別了,關系網差不多打開了,那時候你想做律師是輕而易舉的事了

考過了當然有用,想什麼時候當律師,經過一定的實習期就可以了。不過公務員是不能兼職律師的。

至於律協問題,考生沒有律師執業資格應該不能加入律師協會。因為司法考試只是意味著考生具有了法律從業資格(法律職業的准入門檻),並不意味著考生就是律師了。因此只是通過考試是無法加入律師協會的,也就無從談起受不受管轄的問題了。

H. 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

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在教育實踐中,是指對某一個知識的泛稱。還在為沒有系統的知識點而發愁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正確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 檢察官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忠誠、公正、清廉、文明。

第三條 檢察官應當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在履行職責、行使檢察權的各個方面和職務外活動中恪守職業道德要求。

第四條 對模範踐行檢察官職業道德,品德高尚,業績突出的,予以表彰獎勵;對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予以批評譴責,構成違法違紀的,依照法律和檢察人員紀律規定予以懲戒。

第二章 忠 誠

第五條 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憲法和法律,牢固樹立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和社會公平正義的守護者。

第六條 尊崇憲法和法律,嚴格執行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統一、尊嚴和權威。

第七條 堅持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民生,服務群眾,親民、為民、利民、便民。

第八條 熱愛人民檢察事業,珍惜檢察官榮譽,忠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自覺接受監督制約,維護檢察機關的形象和檢察權的公信力。

第九條 堅持「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工作主題,堅持檢察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的統一,努力實現執法辦案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

第十條 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嚴守國家秘密和檢察工作秘密。

第十一條 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覺,嚴守政治紀律,不參加危害國家安全、帶有封建迷信、邪教性質等非法組織及其活動。

第十二條 初任檢察官、檢察官晉升,應當進行宣誓,牢記誓詞,弘揚職業精神,踐行從業誓言。

第十三條 勤勉敬業,盡心竭力,不因個人事務及其他非公事由而影響職責的正常履行。

第三章 公 正

第十四條 樹立忠於職守、秉公辦案的觀念,堅守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的良知,保持客觀公正、維護人權的立場,養成正直善良、謙抑平和的品格,培育剛正不阿、嚴謹細致的作風。

第十五條 依法履行檢察職責,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敢於監督,善於監督,不為金錢所誘惑,不為人情所動搖,不為權勢所屈服。

第十六條 自覺遵守法定迴避制度,對法定迴避事由以外可能引起公眾對辦案公正產生合理懷疑的,應當主動請求迴避。

第十七條 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不偏不倚,不漠視法律,正確行使檢察裁量權。

第十八條 樹立證據意識,依法客觀全面地收集、審查證據,不偽造、隱瞞、毀損證據,不先入為主、主觀臆斷,嚴格把好事實關、證據關。

第十九條 樹立程序意識,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並重,嚴格遵循法定程序,維護程序正義。

第二十條 樹立人權的保護意識,尊重訴訟當事人、參與人及其他有關人員的人格,保障和維護其合法權益。

第二十一條 尊重律師的職業尊嚴,支持律師履行法定職責,依法保障和維護律師參與訴訟活動的權利。

第二十二條 出席法庭審理活動,應當尊重庭審法官,遵守法庭規則,維護法庭審判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第二十三條 嚴格遵守檢察紀律,不違反規定過問、干預其他檢察官、其他人民檢察院或者其他司法機關正在辦理的案件,不私自探詢其他檢察官、其他人民檢察院或者其他司法機關正在辦理的案件情況和有關信息,不泄露案件的辦理情況及案件承辦人的有關信息,不違反規定會見案件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及其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員。

第二十四條 努力提高案件質量和辦案水平,嚴守法定辦案時限,提高辦案效率,節約司法資源。

第二十五條 嚴格執行檢察人員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對於執法過錯行為,要實事求是,敢於及時糾正,勇於承擔責任。

第四章 清 廉

第二十六條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的職業價值取向,遵紀守法,嚴格自律,並教育近親屬或者其他關系密切的人員模範執行有關廉政規定,秉持清正廉潔的情操。

第二十七條 不用權謀私,以案謀利,借辦案插手經濟糾紛。

第二十八條 不利用職務便利或者檢察官的身份、聲譽及影響,為自己、家人或者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從事、參與經商辦企業、違法違規營利活動,以及其他可能有損檢察官廉潔形象的商業、經營活動;不參加營利性或者可能借檢察官影響力營利的社團組織。

第二十九條 不收受案件當事人及其親友、案件利害關系人或者單位及其所委託的人以任何名義饋贈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購物憑證以及乾股等;不參加其安排的宴請、娛樂休閑、旅遊度假等可能影響公正辦案的活動;不接受其提供的'各種費用報銷,出借的錢款、交通通訊工具、貴重物品及其他利益。

第三十條 不兼任律師、法律顧問等職務,不私下為所辦案件的當事人介紹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

第三十一條 在職務外活動中,不披露或者使用未公開的檢察工作信息,以及在履職過程中獲得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非公開的信息。

第三十二條 妥善處理個人事務,按照有關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如實申報收入;保持與合法收入、財產相當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第三十三條 退休檢察官應當繼續保持良好操守,不再延用原檢察官身份、職務,不利用原地位、身份形成的影響和便利條件,過問、干預執法辦案活動,為承攬律師業務或者其他請託事宜打招呼、行便利,避免因不當言行給檢察機關帶來不良影響。

第五章 文 明

第三十四條 注重學習,精研法律,精通檢察業務,培養良好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文化素養,增強法律監督能力和做群眾工作的本領。

第三十五條 堅持打擊與保護並重、懲罰與教育並重、懲治與預防並重,寬嚴相濟,以人為本。

第三十六條 弘揚人文精神,體現人文關懷。做到執法理念文明,執法行為文明,執法作風文明,執法語言文明。

第三十七條 遵守各項檢察禮儀規范,注重職業禮儀約束,儀表莊重、舉止大方、態度公允、用語文明,保持良好的職業操守和風范,維護檢察官的良好形象。

第三十八條 執行公務、參加政務活動時,按照檢察人員著裝規定穿著檢察制服,佩戴檢察標識徽章,嚴格守時,遵守活動紀律。

第三十九條 在公共場合及新聞媒體上,不發表有損法律嚴肅性、權威性,有損檢察機關形象的言論。未經批准,不對正在辦理的案件發表個人意見或者進行評論。

第四十條 熱愛集體,團結協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監督,力戒獨斷專行,共同營造健康、有序、和諧的工作環境。

第四十一條 明禮誠信,在社會交往中尊重、理解、關心他人,講誠實、守信用、踐承諾,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第四十二條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恪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慎獨慎微,行為檢點,培養高尚的道德操守。

第四十三條 不穿著檢察正裝、佩戴檢察標識到營業性娛樂場所進行娛樂、休閑活動或者在公共場所飲酒,不參與賭博、色情、封建迷信活動。

第四十四條 不耍特權、逞威風、蠻橫無理。本人或者親屬與他人發生矛盾、沖突,應當通過正當合法的途徑解決,不應以檢察官身份尋求特殊照顧,不要惡化事態釀成事端。

第四十五條 在職務外活動中應當約束言行,避免公眾對檢察官公正執法和清正廉潔產生合理懷疑,避免對履行職責產生負面作用,避免對檢察機關的公信力產生不良影響。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六條 人民檢察院的其他工作人員參照執行本准則。

第四十七條 本准則由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 本准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檢察官職責

(一)審閱案卷,訊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詢問證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

(二)接待律師及案件相關人員;

(三)現場勘驗、檢查,實施搜查,實施查封、扣押物證、書證;

(四)收集、調取、核實證據;

(五)草擬案件審查報告,草擬法律文書;

(六)協助檢察官出席法庭;

(七)協助檢察官主持刑事和解;

(八)接收公民舉報、控告、申訴和犯罪嫌疑人自首,並進行初步審查;

(九)接收群眾信訪,協助檢察官做好息訴調解等工作;

(十)開展調查工作,辦理委託鑒定、評估等工作及召開聽證會;

(十一)開展業務統計、分析、監管和調研等工作;

(十二)宣傳法治,預防犯罪;

(十三)指導書記員依法開展工作;

(十四)完成檢察官交辦的其他辦案事項。

;
熱點內容
商場管理法規 發布:2025-07-18 10:59:12 瀏覽:545
合同法74條請求權 發布:2025-07-18 10:57:16 瀏覽:584
老婚姻法孩子撫養 發布:2025-07-18 10:52:20 瀏覽:858
車主未購買保險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8 10:45:48 瀏覽:344
法官送錢律師 發布:2025-07-18 10:32:16 瀏覽:520
同安法院拍賣 發布:2025-07-18 10:26:35 瀏覽:349
合同法的視頻講解 發布:2025-07-18 10:25:01 瀏覽:459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重慶自考 發布:2025-07-18 10:23:34 瀏覽:648
蘇州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18 10:19:42 瀏覽:708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責任包括 發布:2025-07-18 10:18:34 瀏覽: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