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業務檔案管理辦法
Ⅰ 律師卷宗歸檔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律師卷宗歸檔管理辦法詳情參見《律師業務檔案立卷歸檔辦法》和《律師業務檔案管理辦法》。
法律依據:《律師業務檔案管理辦法》第一條 為加強律師業務檔案的科學管理,統一律師業務檔案管理工作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及有關規定,結合律師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Ⅱ 律師案卷保存多少年
法律分析:如果是需要長遠查考、利用的檔案,應該永久保管。如果屬於在很長時間內需要查考、利用,或者作為證據保存的律師檔案,應保管二十年至六十年。如果是在一般時間內需要查考、利用,作為證據保存的律師業務檔案一般僅需保管五年至十五年。
法律依據:《律師業務檔案管理辦法》
第十八條 律師業務檔案的保管期限規定為永久、長期和短期三種。凡屬於需要長遠查考、利用的律師業務檔案,列為永久保管。凡屬於在長時期內需要查考、利用,作為證據保存的律師業務檔案,列為長期保管,保管期限為二十年至六十年。凡屬於在一般時間內需要查考、利用,作為證據保存的律師業務檔案,列為短期保管,保管期限為五年至十五年。列為長期或短期保管的律師業務檔案,具體保管期限,由立卷人提出並報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處)主任決定。
第十九條 律師業務檔案的保管期限,從該項法律事務辦結和終止後的下一年起算。
第二十條 具體業務檔案的保管期限,參照司法部、國家檔案局制定頒布的《律師業務檔案保管期限表》確定。
Ⅲ 律師的檔案需要存放在哪裡
法律分析:律師個人檔案存放的位置可以自行選擇,如果你工作的地方是國企、事業單位或者去私企,前者具備檔案管理資質,可將檔案存入單位內保管,後期更換工作也可以開具調檔函然後走機要方式調取。私企一般不會用到檔案,但也需要將檔案存入人才中心保管。
法律依據:《律師業務檔案管理辦法》 第三條 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處)應當配備專職或兼職檔案管理人員,有條件的應逐步設立檔案機構,負責律師業務檔案的集中統一管理。
Ⅳ 人民法院訴訟檔案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人民法院訴訟檔案的管理,根據國家檔案局制定的《機關檔案工作條例》的精神,結合訴訟檔案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訴訟檔案是國家重要的專業檔案,是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記錄,又是做好審判工作的依據和必要條件。訴訟檔案管理工作是審判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各級人民法院一定要切實做好。第三條各級人民法院負責集中統一管理本院的全部檔案(包括錄音帶、錄像帶、影片等聲相材料),確保檔案的完整、安全,嚴守檔案機密,積極提供利用,為審判工作和國家現代化建設服務。第四條最高人民法院設檔案處,高級人民法院設檔案科,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設檔案機構或專職人員。其任務是:
(一)收集、整理、保管和統計本院的檔案,並開展利用工作;
(二)指導和監督各審判庭訴訟文書材料的立卷歸檔工作;
(三)進行檔案的鑒定工作;
(四)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的檔案處、科(室)應對下級人民法院的檔案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下級人民法院應定期向上級人民法院報告檔案工作情況;
(五)領導交辦的有關檔案工作的其他任務。第五條各級人民法院要加強檔案幹部隊伍建設。要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配備好檔案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教育檔案幹部熱愛本職工作,並保持其相對穩定。第六條各地人民法院的檔案工作接受同級地方檔案業務管理機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二、檔案的接收和整理第七條檔案處、科、室要積極主動組織好訴訟檔案的歸檔工作。隨時了解案件的歸檔情況,對已辦結的案件,要督促立卷承辦人員及時立卷歸檔。接收檔案時,必須逐卷查點清楚,按照《人民法院訴訟文書立卷歸檔辦法》提出的要求,檢查案卷質量,符合要求的,進行接收。第八條對已接收的案卷,要根據刑事、民事、經濟類別,按年度、審級、案號分別在檔案目錄簿冊上登記。登記要准確,字體要工整。第九條接收後的案卷,要在卷皮的左上角蓋「歸檔」章,以區別於未歸檔的案卷。第十條歸檔後的案卷,分別根據刑事、民事、經濟類別,按年度、審級、案號的順序排列,放進卷櫃保管。第十一條同一案件由於審級改變或其他原因形成幾個案號的案卷,應合並保管。並卷原則是,再審卷並入一審或二審卷,申訴卷並入審級卷,近年申訴卷並入早年申訴卷。案卷合並時,要在案卷封皮和案卷登記簿上註明移出、移入和相關的案號。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法院都要根據檔案的情況,編制案件姓名索引、卡片等檢索工具。
^^三、檔案的調借和查閱第十三條本院審判庭的案件承辦人因辦案需要,可以調借本單位歸檔的檔案,有明文規定須經領導批准者除外。非歸檔單位因工作需要調閱訴訟檔案,要有一定的批准手續。第十四條上級人民法院和同級公安、檢察機關調借案件檔案,應根據正式調卷函件,經主管領導批准後辦理借出手續,並規定調借期限。其他外單位調借時原則上一律不借出,因特殊情況必須借出的,應經院領導批准。借出時,要點交清楚,取得正式收據並限期歸還。
調借的檔案,不得轉借其他單位或其他人員使用。第十五條外單位查閱訴訟檔案,應憑縣團級以上單位的公函(縣內憑鄉以上單位的公函),並經領導批准,方得查閱,涉及國家機密和個人隱私的案卷不得查閱,必須查閱時,要經院領導批准。案件辯護律師需要查閱已經歸檔的案卷,應通過該案件承辦審判員辦理。摘抄卷內材料,只能摘抄判決書、裁定書和有關結論性文件。如須摘抄其他材料,應經辦公廳、室主任同意。對摘抄的材料,要進行審查、簽章。第十六條外單位來函索要法律文書或其他證明材料,根據外調要求,按規定查抄寄送,或通知該單位派人閱卷。第十七條調閱或借出的訴訟檔案要按時催還。還回時如發現案卷被拆、文件材料短缺、塗改、增刪、污損等情況,應報告領導並及時追查。第十八條檔案處、科、室應設閱卷室,接待院內外查卷人員閱卷,以利於保密和監督。第十九條檔案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確保國家機密。不得超越制度向任何人提供檔案或擴大利用范圍,不得向他人泄露檔案的內容。
^^四、檔案的鑒定和移交第二十條各級人民法院對保管期限已滿的檔案,根據《關於人民法院訴訟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進行鑒定。鑒定工作,由辦公廳、室主任、審判人員和檔案人員組成鑒定小組,逐案進行審查。審查鑒定後檔案的存毀問題,按上述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