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律文書如何送達
『壹』 法律文書的有效送達方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七條送達傳票、通知書和其他訴訟文件應當交給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給他的成年家屬或者所在單位的負責人員代收。
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絕接收或者拒絕簽名、蓋章的時候,送達人可以邀請他的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到場,說明情況,把文件留在他的住處,在送達證上記明拒絕的事由、送達的日期,由送達人簽名,即認為已經送達。
2、《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38條規定:「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
(1)公司法律文書如何送達擴展閱讀:
案例:
柳江區法院首次使用網路公告送達法律文書
近日,柳江法院正式啟用網路公告送達,在新浪·司法頻道發布了第一則網路公告。
此次網路公告送達的是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民事起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等應訴法律文書。因被告下落不明,承辦法官第一時間將應訴法律文書通過「網路送達平台」進行公告送達。
據悉,法院傳統的公告送達方式一般採用報紙公告,在信息網路媒體刊登網路公告已成為一種公告送達方式。柳江法院結合工作實際,不斷完善送達工作機制,制定了《民事送達工作管理規定》,嚴格網路公告發布,對網路公告的適用范圍、網路公告平台、審批流程進行規范,特別是嚴格了網路公告發布的審批流程,在便利的同時避免濫用。
在「送達難」情況普遍存在的當下,此舉有諸多益處。一是大大縮短公告周期、提升送達時效,增加訴訟效率,實現高效司法;二是當事人無需繳納公告費,為當事人減輕訴訟負擔,節約訴訟成本;三是相較於傳統登報公告送達方式,網路公告送達面更廣,利於當事人查詢、知悉,實現利於陽光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
『貳』 分公司的法律文書能否送達給總公司
一,法律文書,是指司法機關製作的, 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
二,分公司一般不具獨立的法人資格。它與總公司共同組成統一體。所以,法律文書可以或應當送達總公司。
『叄』 法律文書送達問題
如果你單位沒有告知法院可以向大廈保安處送達,因大廈保安處不能等同於單位的版辦公室、收發權室或值班室,不符合最高院民訴意見的相關規定,應不屬於已經合法送達,不發生送達的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法發〔1992〕22號 1992年7月14日發布 自1992年7月14日起實施)
81.
『肆』 法院給公司送達法律文書,其他股東簽收可以嗎
這個要分情況1、公司法定代表人對其他股東有書面授權委託書或在法院指定某版股東代簽,其他股東則可以權;2、如果公司章程或者公司其他內部效力較高的文件明文規定某股東(一般要在公司內有職務)有對外簽署法律文書的職權,則可以簽收;3、如果前兩個條件都不滿足的話,其他股東則不可以。PS:二三樓的人都犯了常識性錯誤,法人是社會組織(這里是公司),自己本身不能簽收文書,必須是其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代表或授權的代理人來執行法人的職能。
『伍』 給公司送達法律文書一般人員簽字是否有效
給公司送達法來律文書一般人員如自果符合如下情形,簽字後,送達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條
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等負責收件的人簽收或者蓋章,拒絕簽收或者蓋章的,適用留置送達。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的有關基層組織和所在單位的代表,可以是受送達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以及受送達人所在單位的工作人員。
『陸』 法律文書送達方式有哪幾種
1、有六種,分別是:直接、轉交、留置、委託、郵寄、公告;2、轉交送達適用的對象:軍人、服刑人員。
『柒』 法院可以採用哪些方式送達法律文書
送達是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將訴訟文書和法律文書送交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行為,目的是便於他們更好地參加訴訟活動,因此受送達人應當積極配合。 首先,法院通常會以直接送交受送達人或郵寄的方式來送達。如果這樣送達有困難,還可以委託其他法院送達。如受送達人拒絕簽收,法院可將訴訟文書放置在他的住所而視為已經送達,即留置送達。對於一些特殊身份的人員,如軍人、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的人員,則採取轉交送達的方式。如果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採用以上方法都無法送達,法院還能以公告方式送達,即經過60天的公告期,推定訴訟文書已被送達。整個訴訟過程中,法院會依法向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送交相關的訴訟文書,如受案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傳票和民事裁定書、判決書等。 其次,送達不同的訴訟文書會產生不同的法律後果。當事人的上訴期限從一審的判決書被送達的第二天起開始計算,二審的判決書一旦送達就發生法律效力。如果送達的文書通知當事人在某一時間參加某一訴訟活動,而當事人沒有參加,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例如送達傳票後,被告無正當理由不到庭的,法院可以依情況作出缺席判決或強制其到庭。最後,當事人在收到法院送達的文書後,應當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蓋章。受送達人不簽收訴訟文書,法院可以使用留置送達的方式。如果用郵寄送達、委託送達、留置送達等方式都無法送達,法院還可以用公告方式送達。因此,當事人不可能通過拒收文書來逃避訴訟。
『捌』 企業辦理注銷登記期間發生法律文書無法送達如何處理
向辦理企業注銷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在當地有影響的報刊公告。
『玖』 法律文書送達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四條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回,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答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訴訟文書的種類
訴狀根據不同的情況分為民事起訴狀、民事上訴狀、刑事自訴狀、刑事上訴狀、答辯狀五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