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管理是指
Ⅰ 律師的 職業標準是什麼
律師不應以追求金錢為目的,不能為追求金錢而使案件復雜化、不在理的案件主要指民事、經濟安件不要為了錢、去使案件復雜化、最終、勞民傷財。
Ⅱ 律師執業紀律的概念和基本內容是什麼
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修訂)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維護律師的職業聲譽全面提高律師隊伍的道德水準,規范律師的執業行為,保障律師切實履行對社會和公眾所承擔的使命和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律師在執業活動中應當遵守本規范。
第三條律師執業應當接受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第二章律師職業道德基本准則
第四條律師應當忠於憲法和法律,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嚴格依法執業。
律師應當忠於職守,堅持原則,維護國家法律與社會正義。
第五條律師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盡職盡責地維護委託人的合法利益。
第六條律師應當敬業勤業,努力鑽研業務,掌握執業所應具備的法律知識和服務技能,不斷提高執業水平。
第七條律師應當珍視和維護律師職業聲譽,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注重陶冶品行和職業道德修養。
第八條律師應當嚴守國家機密,保守委託人的商業秘密及委託人的隱私。
第九條律師應當尊重同行,同業互助,公平競爭,共同提高執業水平。
第十條律師應當自覺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法律幫助。
第十一條律師應當遵守律師協會章程,切實履行會員義務。
第十二條律師應當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第三章律師在執業機構中的紀律
第十三條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律師的執業活動必須接受律師事務所的監督和管理。
第十四條律師不得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律師事務所執業。
同時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和一個法律服務所執業的視同在兩個律師事務所執業。
第十五條律師不得以個人名義私自接受委託,不得私自收取費用。
第十六條律師不得違反律師事務所收費制度和財務紀律,挪用、私分、侵佔業務收費。
第十七條律師因執業過錯給律師事務所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第四章律師在訴訟、仲裁活動中的紀律
第十八條律師應當遵守法庭和仲裁庭紀律,尊重法官、仲裁員,按時提交法律文件、按時出庭。
第十九條律師出庭時按規定著裝,舉止文明禮貌,不得使用侮辱、謾罵或誹謗性語言。
第二十條律師不得以影響案件的審理和裁決為目的,與本案審判人員、檢察人員、仲裁員在非辦公場所接觸,不得向上述人員饋贈錢物,也不得以許諾、回報或提供其他便利等方式與承辦案件的執法人員進行交易。
第二十一條律師不得向委託人宣傳自己與有管轄權的執法人員及有關人員有親朋關系,不能利用這種關系招攬業務。
第二十二條律師應依法取證,不得偽造證據,不得慫恿委託人偽造證據、提供虛假證詞,不得暗示、誘導、威脅他人提供虛假證據。
第二十三條律師不得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親屬或者其他人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借職務之便違反規定為被告人傳遞信件、錢物或與案情有關的信息。
第五章律師與委託人、對方當事人的紀律
第二十四條律師應當充分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盡心盡職地根據法律的規定完成委託事項,最大限度地維護委託人的合法利益。
第二十五條律師不應接受自己不能辦理的法律事務。
第二十六條律師應當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客觀地告知委託人所委託事項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不得故意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做不恰當的表述或做虛假承諾。
第二十七條為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律師有權根據法律的要求和道德的標准,選擇完成或實現委託目的的方法。
對委託人擬委託的事項或者要求屬於法律或律師執業規范所禁止的,律師應告知委託人,並提出修改建議或予以拒絕。
第二十八條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
同一律師事務所不得代理訴訟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偏遠地區只有一律師事務所的除外。
第二十九條律師應當合理開支辦案費用,注意節約。
第三十條律師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期限、時效以及與委託人約定的時間,及時辦理委託的事務。
第三十一條律師應及時告知委託人有關代理工作的情況,對委託人了解委託事項情況的正當要求,應當盡快給予答復。
第三十二條律師應當在委託授權范圍內從事代理活動,如需特別授權,應當事先取得委託人的書面確認。
律師不得超越委託人委託的代理許可權,不得利用委託關系從事與委託代理的法律事務無關的活動。
第三十三條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為委託人代理。
第三十四條律師接受委託後未經委託人同意,不得擅自轉委託他人代理。
第三十五條律師應當謹慎保管委託人提供的證據和其它法律文件,保證其不丟失或毀損。
律師不得挪用或者侵佔代委託人保管的財物。
第三十六條律師不得從對方當事人處接受利益或向其要求或約定利益。
第三十七條律師不得與對方當事人或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的權益。
第三十八條律師不得非法阻止和干預對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進行的活動。
第三十九條律師對與委託事項有關的保密信息,委託代理關系結束後仍有保密義務。
第四十條律師應當恪守獨立履行職責的原則,不因迎合委託人或滿足委託人的不當要求,喪失客觀、公正的立場,不得協助委託人實施非法的或具有欺詐性的行為。
第六章律師與同行之間的紀律
第四十一條律師應當遵守行業競爭規范,公平競爭,自覺維護執業秩序,維護律師行業的榮譽和社會形象。
第四十二條律師應當尊重同行,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執業水平,不應詆毀、損害其他律師的威信和聲譽。
第四十三條律師、律師事務所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介紹自己的業務領域和專業特長:
1.可以通過文字作品、研討會、簡介等方式以普及法律,宣傳自己的專業領域,推薦自己的專業特長;
2.提倡、鼓勵律師、律師事務所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第四十四條律師不得以下列方式進行不正當競爭:
1.不得以貶低同行的專業能力和水平等方式,招攬業務;
2.不得以提供或承諾提供回扣等方式承攬業務;
3.不得利用新聞媒介或其他手段向其提供虛假信息或誇大自己的專業能力;
4.不得在名片上印有各種學術、學歷、非律師業職稱、社會職務以及所獲榮譽等;
5.不得以明顯低於同業的收費水平競爭某項法律事務。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五條對於違反本規范的律師、律師事務所,由律師協會依照會員處分辦法給予處分,情節嚴重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予以處罰。
第四十六條實習律師、律師助理參照本規范執行。
第四十七條本規范由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各地可以根據本准則制訂實施細則。
第四十九條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Ⅲ 律師執業資格證是怎麼分類的,有什麼區別
現在已經不叫律師資格證了.
統一參加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A類 :適用於報名學歷為大學本科以上,考試成績為360分以上的應試人員。
B類 :適用於屬於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且報名學歷為法律專業專科,考試成績為360分以上的應試人員。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主要是依據《法官法》、《檢察官法》和《律師法》有關適用本科學歷條件確有困難的地區,可以將任職、執業學歷放寬為法律專業專科學歷的規定而採取的措施。因此,符合放寬報名學歷條件、考試合格的人員,按照法律這一特別規定的精神,應當在放寬地區任職或執業,以保證該地區法律職業人才的需求和補充,這也是立法允許在這些地區放寬報名學歷條件的初衷。至於放寬報名學歷條件人員獲得法律職業資格後,又取得本科以上學歷的,其任職和執業選擇,應由所在的法院、檢察院系統和律師管理部門規定並掌握。
C類 :適用於屬於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考試成績為335-359分(06年分數劃分在325-359)的應試人員,以及在民族地區,確需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訴訟而得到照顧的以民族語言文字應試的人員。此類人員包括報名學歷為法律專業專科和大學本科以上兩種情況。之所以對這些地區的應試人員實行合格分數線放寬,其目的也只是為了保證該地區法律職業人才的需求和補充,因此,取得此類證書的人員應當在放寬地區任職和執業。
Ⅳ 管理律師的單位叫什麼名字
由於抄律師是社會職業的一個獨立系統,和任何一個獨立的社會職業系統一樣,從直接的管理關系來講,律師的職業行為只受所服務的律師事務所的管理。
為了行業的自律,律師界成立協會進行自我檢查監督交流的(軟)管理。
但律師的行為也和所有公民一樣,受到社會法律的約束。
Ⅳ 律師事務所最高管理是什麼職務
律師事務所包含職位:合夥人、執業律師、實習律師、律師助理、行政人員。其中律師事務所中的律師是沒有等級之的分別,正常來說主任就已經是一個律所最高的職務了。
律師助理是指法律專業畢業,未取得律師資格或法律職業資格專職在律師事務所從事輔助工作的人員。
實習律師是指取得律師資格或法律職業資格證書者,沒有律師執業經歷,領取實習律師證後,在律師事務所實習的人員。
執業律師,是指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合法律師。
律師合夥人,律師事務所的一種合作模式,幾個律師一起開辦律師事務所。
律師事務所主任,也就是律師事務所負責人,對律師事務所的業務活動和內部事務進行管理,對外代表律師事務所,依法承擔對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的管理責任
(5)律師管理是指擴展閱讀:
我國法律關於律師事務所的規定:
《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
第十五條 律師事務所負責人人選,應當在申請設立許可時一並報審核機關核准。
合夥律師事務所的負責人,應當從本所合夥人中經全體合夥人選舉產生;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的負責人,由本所律師推選,經所在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同意。
個人律師事務所設立人是該所的負責人。
第五十四條 律師事務所的負責人負責對律師事務所的業務活動和內部事務進行管理,對外代表律師事務所,依法承擔對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的管理責任。
合夥人會議或者律師會議為合夥律師事務所或者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的決策機構;個人律師事務所的重大決策應當充分聽取聘用律師的意見。
律師事務所根據本所章程可以設立相關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協助本所負責人開展日常管理工作。
參考資料:網路——《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
Ⅵ 請問律師是做什麼的,是管理什麼的
與法律相關的來事務;或自者需要法律知識處理的事務。主要有法官、檢察官、律師、公司或者政府法律事務人員等工作。司法部門、行政執法部門、法律服務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法律事務部門,從事案件登記、文書送達、協助調查取證、法律文書起草、辦案記錄、案卷整理、登記與保管、司法保衛、基層法律服務、企事業法制化管理等工作。
Ⅶ 律師事務所歸什麼部門管理
1、律師事務所歸區縣級的司法行政部門管理;
2、法律依據:
1)《律師法》(2012修正專)第四條司法屬行政部門依照本法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2)《律師法》(2012修正) 第五十二條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執業活動實施日常監督管理,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改正;對當事人的投訴,應當及時進行調查。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認為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違法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向上級司法行政部門提出處罰建議。
Ⅷ 律師事務所屬於什麼部門管理
律師事務所歸區縣級的司法行政部門管理,也就是平時我們說的司法局(廳、部),一般律師違法違規可以向執業地的律師協會或者司法局投訴。律師協會和司法局調查屬實的可以作出相應處罰。但是軍隊律師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五十二條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對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執業活動實施日常監督管理,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改正;
對當事人的投訴,應當及時進行調查。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認為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違法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向上級司法行政部門提出處罰建議。
(8)律師管理是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同時指出:
第五十條律師事務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直轄市的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視其情節給予警告、停業整頓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的處罰,可以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情節特別嚴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
(一)違反規定接受委託、收取費用的;
(二)違反法定程序辦理變更名稱、負責人、章程、合夥協議、住所、合夥人等重大事項的;
(三)從事法律服務以外的經營活動的;
(四)以詆毀其他律師事務所、律師或者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承攬業務的;
(五)違反規定接受有利益沖突的案件的;
(六)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
(七)向司法行政部門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虛作假行為的;
(八)對本所律師疏於管理,造成嚴重後果的。
Ⅸ 根據《律師法》的規定,我國律師行業的指導與管理機關是
你好,是指司法行政機關,也就是司法局。
Ⅹ 資源管理律師是什麼
傳統對律師的理解
官司與合同,是普通人對律師全部的想像。於是,大家遇到內了事情,要打官司容,找律師,叫律師幫忙打官司;大家有了重大的交易,需要按自己的需要寫合同,找律師,叫律師幫忙寫合同。在習以為常之後,隨之習以天成,大家都這樣理解律師,律師也這樣理解律師。在這樣傳統的認識框架中,律師的作用就如此被動和狹隘。
解決問題,才是律師的工作
律師是做什麼的?是解決問題的專業戶!法學院念書的時候,老教授說過一句話:如果連問題都解決不了,怎麼好意思叫律師?!律師,就是一個專門解決各類問題的職業,有時,這個問題,不限於是法律。而解決問題,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圍繞這個問題的解決,目的的實現,不一定非得打官司,也不一定非得是一個贏的官司,官司與合同只是這個系統工程中很小的一個環節和其中一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