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朋友圈法律服務廣告

朋友圈法律服務廣告

發布時間: 2021-01-16 22:46:19

㈠ 萬能的朋友圈有沒有懂法律的

呵呵!應該有的
要不然這個網路怎麼運行啊!

㈡ 在朋友圈給人家打廣告,微友被騙了,我會負法律責任

你自己還是你朋友

㈢ 微信朋友圈的回復有法律效力

電子證據相對於傳統證據,其證據的基本認證規則沒有根本的變化,而只是證回據的形式和載體發生答了變化。
證據最基本的類型還是書證、物證和證言。在實踐中,電子證據雖然在很多情況下被視為一種獨立的證據類型,但這在邏輯基礎上並不充足。電子證據作為一種獨立證據類型必要性並不大,它仍然可被歸入書證或物證的范疇,因為它仍是以其內容或電子痕跡來證明事實。
基於此,對於電子證據不會出現特殊的證據規則。

㈣ 利用微信轉發朋友圈來謀取利益犯了法

利用來徽信做生意,不違法;利用自徽信發廣告,可以;利用微信轉發朋友圈來謀取利益,只要是正當利益,法律也不禁止。但凡事有底線,非法經營的,不行;做虛假宣傳的,不行,傳播謠言的,不行。


一、利用徽信做廣告,不得進行虛假宣傳;

虛假宣傳是指在商業活動中經營者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或者服務做出與實際內容不相符的虛假信息,導致客戶或消費者誤解的行為。這種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違反公認的商業准則,是一種嚴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輕則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二、利用徽信做生意,不得從事非法經營;

比如網上出售煙草等,屬於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輕則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三、利用徽信轉發或編發謠言,嚴重違法;

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實施後,在微信微博發假信息可最高判處7年有期徒刑,所以如果對信息不加甄別不加思考地轉發也可能觸犯法律。在微信、微博上發布關於險情、疫情、警情等信息前,一定要核實信息的准確性,三思而後行。

㈤ 一個朋友圈內容截圖能作為法律證據嗎,這

經過公證的截圖,在法庭上可以作為證據提交。但是否被法院採信,還是要看公證回的過程有無瑕答疵以及證據鏈是否完整(比如上述指導意見第四條(四)當事人申請保全網上聊天記錄、電子郵件的,公證人員應當告知其如果不能證明對方的真實身份,則保全的電子信息可能不具有證據效力)。

㈥ 看到朋友圈裡的兼職信息,然後被騙了2萬多塊錢,發朋友圈的人有法律

發朋友圈屬於過失廣告欺詐不會承擔任何民事責任。再說你能找到發朋友圈的真實身份專地址嗎?別想屬多了都。自己沒有防騙意識也沒有被騙2萬元的資料截圖聊天證明你投訴無門報警人家都懶得理你的。一起互相學習防騙意識打擊騙子。需要靠的是我們自己!

㈦ 學習法律怎麼發朋友圈

可以拍視頻把你學習的內容錄成視頻就可以發到朋友圈裡。

㈧ 在微信朋友圈發詐騙人的消息照片會促犯法律嗎

如果是發自己的照片那沒有問題,如果是未經允許發別人的照片並且對其作出人身攻擊的話,被攻擊的人是可以告你侵權的。

㈨ 求助大神!公司要求微信轉發朋友圈公司的各種產品、各種業務,並進行通報,合理嗎觸犯法律嗎

事業與個人生活最好設置一個玻璃牆,做到兩邊互不影響,朋友圈需要經營,打造符合自己特點的形象,不能什麼都發。

㈩ 朋友圈中如何堅守法律底線和道德底線

看自己的意志力了,你只要想堅持,有足夠的毅力就可以。
道德作為規范人們行為的准則,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著引導、促進人們向善的功能。正是因為有了道德的力量,我們的社會才變得溫馨和諧。一個道德淪喪的社會是沒有希望可言的,也不會走的長久。法治作為強制性的懲罰手段是對道德約束的補充,但最終目的還是要實現道德約束人的作用。道德能使人們主動去遵守行為規范,法律永遠只能是使人們被動的接受。因此,道德在規范人們行為和實現社會和諧中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人才與道德應該是相對應的兩個范疇,有德才有才。道德的培養應該與知識的培養、能力的塑造同步進行,而其中若是出現道德的滯後,最終的結果可能會給社會、國家帶來嚴重的損失。
首先,重塑道德不能自下而上,只能自上而下。作為上層建築的
道德表現,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在立法與執法上要做到公平正義,二是上層人物的思想要高尚,道德操守要規范。假如我們的執法人員克己奉公,政治官員恪盡職守,就不可能出現民怨沸騰、道德淪喪的狀況。而現在的問題是,上層建築改革滯後恰恰為有些人提供了可乘之機,而現在,在一個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社會,在一個體制改革尚不完善、執法環境尚存問題,媒體導向崇尚媚俗的時代,並且可怕的政治\\\"雙重人格\\\"又流行於世,這樣的社會環境道德的滑坡在所難免。
其次,可以通過道德立法來解決。道德立法的實質是通過法律手段來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是法律成為道德建設的權力支柱。通過法律規范來強化道德約束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思想的混亂、理想失落、信念動搖、信仰迷失等現象,能夠促使人們普遍的建立正確的社會價值導向。面對如今現實社會遭遇的道德困境,道德立法顯得尤為迫切。
單靠某個人某個群體的道德自省是不可能有什麼效果的,必須把這個當做一個全民的工作來做才會有效果。真心希望,以後我們的的國民素質會提高,道德的力量會戰勝人們心中的貪欲,那樣,中國才真正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一個真正讓人尊敬的國家。

熱點內容
浠水縣人民法院長 發布:2025-07-19 16:23:45 瀏覽:701
刑法討論區 發布:2025-07-19 16:18:12 瀏覽:460
村委開死亡證明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19 16:15:04 瀏覽:798
訴訟法交納管理辦法 發布:2025-07-19 16:14:53 瀏覽:499
道德修養的議論文 發布:2025-07-19 16:10:35 瀏覽:62
2015段波民法體系25圖 發布:2025-07-19 16:05:01 瀏覽:779
南京公共客運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9 16:03:31 瀏覽:728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pdf 發布:2025-07-19 15:59:07 瀏覽:826
聊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19 15:52:32 瀏覽:16
常年法律顧問招標公告 發布:2025-07-19 15:51:18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