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基層法律服務者考試
A. 山東省法律援助
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 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 2007年7月27日山東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1] 第一條 為了促進和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經濟困難的公民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根據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符合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和本條例規定的公民可以免費獲得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 第三條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根據本地經濟發展狀況,逐步增加財政投入,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設立法律援助專項經費,對貧困地區予以補助,保證法律援助工作在不同地區的協調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建立資金籌措的社會化、經常化機制,充分利用社會財力支持法律援助事業。 鼓勵社會對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捐助。 法律援助經費應當專款專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律援助工作。 第五條 省、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確定法律援助機構並向社會公布。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受理、審查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 第六條 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及執業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承辦法律援助案件,並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導和監督。 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社會團體應當利用自身資源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咨詢,幫助其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援助申請。 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和法律援助志願者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七條 法律援助人員憑法律援助機構的證明利用檔案資料,除涉及國家秘密等依法不得公開的檔案資料外,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相關組織應當配合,對檔案資料查詢費、咨詢服務費、調閱檔案資料保護費、證明費予以免收;對原件復印、縮微膠片復印、翻拍、掃描等相關材料復制費給予減收或者免收,減收的所收費用不得超出原材料成本費。 第八條 除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第二章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外,公民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還可以就下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 (一)因工傷、交通、醫療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受到人身損害要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二)因勞動合同關系使權益受到損害要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三)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受到損害要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四)因征地、拆遷使權益受到損害要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五)因假劣種子、農葯、化肥以及環境污染使權益受到損害要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九條 公民經濟困難標准執行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當地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經濟狀況適當擴大受援人范圍。 第十條 公民因見義勇為行為導致民事權益受到損害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無需審查其經濟狀況,優先提供法律援助。 見義勇為行為的認定,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公民因重大疾病、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受理。 第十二條 對本條例規定的事項,除國家另有規定外,由申請人向其爭議處理機關所在地或者事由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申請法律援助的案件屬於市級審理機關管轄的,應當向設區的市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 設區的市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可以委託縣(市、區)法律援助機構辦理;縣(市、區)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有特殊原因的,也可以移送設區的市法律援助機構辦理。 第十三條 對於法律援助申請,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都有權受理的,申請人可以向其中一個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申請人向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提出法律援助申請的,由最初收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 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就受理申請發生爭議時,由共同的上一級司法行政部門決定。 第十四條 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在執業中發現當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應當告知或者協助其申請法律援助。 第十五條 法律援助機構對申請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申請人按照規定提交申請材料,並且請求事項屬於法律援助范圍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接受申請材料,並向申請人出具接收清單; (二)申請材料存在錯誤,可以當場更正的,應當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或者要求申請人作出必要的說明; (三)申請人的請求不屬於本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應當告知並幫助申請人向有關法律援助機構申請; (四)認為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需要查證的,由法律援助機構向有關機關、單位查證。 第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申請後,應當按照法律援助的條件進行審查,並在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給予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法律援助機構作出不予提供法律援助決定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七條 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不予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主管該法律援助機構的司法行政部門提出。司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異議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進行 審查,作出書面審查意見。 申請人對司法行政部門作出的書面審查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審查意見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上一級司法行政部門申請復核。 第十八條 在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中,當事人以人民法院給予司法救助的決定為依據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不再審查其是否符合經濟困難標准,應當直接作出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當事人以法律援助機構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為依據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的,人民法院不再審查其是否符合經濟困難標准,應當直接作出給予司法救助的決定。 第十九條 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後,應當及時指派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服務機構應當及時指定法律服務人員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二十條 法律援助人員接受指派或者接受安排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應當向有關機關、單位提交有關法律援助文書,並為受援人保守秘密。 法律援助人員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拖延或者終止辦理法律援助案件。 第二十一條 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過程中,異地調查取證、非訴訟調解、文書送達、申請執行等有困難,需要異地法律援助機構予以協助的,異地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予以協助。 第二十二條 在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受援人有權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事項的進展情況。有證據證明法律援助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受援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反映或者向司法行政部門投訴。 受援人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援助人員如實陳述案件事實,並協助法律援助人員調查取證。 第二十三條 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結案材料後,應當向接受指派或者接受安排的辦案人員支付辦案補貼。 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標准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可以根據本地經濟發展狀況確定本市法律援助辦案補貼的具體數額。 第二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對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十五條 以不正當手段獲得不應享有的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停止對其援助,並責令其支付已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的全部費用。 第二十六條 法律援助人員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辦案規范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法律援助人員因過錯給受援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第二十七條 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援助人員違反法律援助規定的,由司法行政部 門依法追究責任。 第二十八條 本條例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2000年12月22日山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的《山東省法律援助條例》同時廢止。
B. 2013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中招考初任檢察官法官,行政執法工作算兩年法律經驗嗎,必須得是做律師的經驗嗎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從事法律工作」,主要包括:從事國家和地方的立法工作;審判、檢察工作;公安、國家安全、監獄管理、勞動教養管理工作;律師;法律教學和研究工作;黨和政法委員會以及政府部門中的法制工作等。
(1) 「政府部門中的法制工作」是指縣級以上政府的法制辦,不包括政府內設機構如水利局、工商局等部門的法規處(室)。
(2) 「法律教學研究工作」是指在院、校和研究機構從事某類法律課程或法律問題的教學或研究工作,不包括在行政綜合部門的工作。
(3) 「律師」是指取得律師資格和律師執業證,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員。取得律師執業證之前的實習律師工作期間不計入法律工作經歷時間。
(4)在公證處、仲裁機構和政府機關其他法律部門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律師執業證(如公職律師執業證等),才能視為從事法律工作,法律工作經歷時間從取得律師執業證時起算。
(5)在司法所、司法局和司法廳等司法行政部門工作的人員,其中擔任領導班子成員(局長、廳長等)的,考慮到其分管工作會涉及監獄管理或勞動教養工作,可以視為具有法律工作經歷;其他人員要按照全國人大法工委解釋中列舉的工作部門掌握,即必須從事監獄管理和勞動教養管理工作。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C. 山東省如何獲得法律工作者服務證
1.可以通過參加司法部統一組織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服務工作者版執業資格. 2.具備律師資格、權公證員資格或者企業法律顧問資格的人員,也可以申請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3.符合下列條件,能夠專職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人員,可以申請依照考核程序取得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 (一)擁護憲法,遵守法律,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具有高等院校法學本科以上學歷;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從事審判、檢察業務,司法行政業務工作或人大、政府法制工作已滿五年的; (三)品行良好,身體健康; (四)年齡在60歲以下。 詳情請到你所在的區縣的司法局咨詢.
D. 山東省司法廳什麼時候公布 法律工作者考試時間呢
今年的是八月三復十號考制的,其中有我同事一起考的,我們主任主講的入門培訓。可以看下:http://www.jndeyi.com/html/201308/content_326.htm
E. 請問山東省基層法律工作者資格怎樣才能獲得
參加司法考試! 你可以看看你們那邊是否符合照顧類,如果是可以照顧的地方回,分數會低答點,如果不是那你只能努力備考和大家一樣了! 現在要求從事法官律師等職業必須先過司法考試關,所以司法考試被稱為中國第一考!好好努力吧!
F. 急求山東省的法律工作者什麼時候考試啊!!
那是24K金的意思,是正版的意思
G. 最新規定山東省考公務員需要什麼條件詳細點的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5年山東公務員考試公告還沒有發布,可以結合2014年的公告了解一下。山東公務員考試報考條件整理如下:
一、招考對象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四)大學本科畢業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山東常住戶口的大學專科畢業生(含山東生源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4年應屆專科畢業生);
為探索開展從優秀工人中考錄基層公務員工作,具有山東常住戶口的我省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高級班畢業生可報考鄉鎮機關相關職位。
(五)年齡在18周歲至35周歲(1978年5月29日至1996年5月29日期間出生),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年齡為40周歲以下(1973年5月29日以後出生);
(六)招錄機關規定的擬任職位所要求的其他資格條件。
報考初任法官、檢察官職位的人員,除具備簡章中規定的基本條件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任職條件和資格;
(二)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三)年齡在23周歲至40周歲之間(1973年5月29日至1991年5月29日期間出生);
(四)身體健康、五官端正;
(五)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A證或B證);
(六)從事法律工作滿2年,其中具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從事法律工作滿1年。
對具備法官、檢察官任職條件,並已經通過律師考試取得律師資格的執業律師和其他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員,可以視為已經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我省符合上述條件的已具有公務員身份的科級以下幹部,經所在單位推薦、同級黨委組織部門同意,滿最低服務期限的,可以報考。已經被任命為法官、檢察官(包括助理審判員、助理檢察員)的,不得報考初任法官、檢察官職位。
公安機關招考的資格條件,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另行通知。
報考人員不能報考與本人有應迴避親屬關系公務員所在的同一機關或單位。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和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在各級公務員招考中被公務員主管部門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考錄紀律行為且不得報考公務員的人員,公務員被辭退未滿五年的,在讀非應屆畢業生(也不得以已取得的學歷作為條件報考),現役軍人,以及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人員,不能報考。
由我省統一組織招募和選派的「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和由我市統一組織招聘的「高校畢業生服務社區」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以下簡稱服務基層項目人員),服務滿2年且完成聘用合同(協議書)規定的服務期限、考核合格、3年內(指2012年至2014年聘用或續聘合同到期的)報考公務員的,可以報考面向服務基層項目人員的定向考錄職位。已享受優惠政策被錄用為公務員或招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不再享受定向考錄公務員政策。
從選調生中考選補充工作人員的選調生職位報考條件為:思想政治素質好,自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工作扎實,肯於吃苦,甘於奉獻,工作創新意識強,幹事創業,實績突出。有較強的組織紀律觀念,清正廉潔,作風正派,群眾威信高。具有大學本科畢業以上文化程度、年齡在32周歲以下(1981年5月29日以後出生),2011年以前(含2011年)選調到基層,現在縣(市、區)以下機關單位工作,經縣(市、區)委組織部推薦、市委組織部審定,且符合報考職位專業條件(其間職務提拔在試用期內的,不得報考)或具有職位所在部門工作經歷,身體健康。
以上僅供參考,具體招考條件以2015年山東省各市招考公告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H. 山東省如何獲得法律工作者服務證
1.可以通過參加司法部統一組織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服務工專作者執業資格. 2.具備律師屬資格、公證員資格或者企業法律顧問資格的人員,也可以申請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3.符合下列條件,能夠專職從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的人員,可以申請依照考核程序取得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資格: (一)擁護憲法,遵守法律,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具有高等院校法學本科以上學歷;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從事審判、檢察業務,司法行政業務工作或人大、政府法制工作已滿五年的; (三)品行良好,身體健康; (四)年齡在60歲以下。 詳情請到你所在的區縣的司法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