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師是什麼
⑴ 香港的「大律師」與「律師」之間有什麼區別
區別:
1、律師主要工作是與訴訟無關,大律師的工作主要是代表當事人出庭抗辯。
2、律師包括監督財產的授與、管理遺產、草擬遺囑、處理有關僱傭及婚姻及公司注冊的法律問題,又須為聆訊做准備工作。大律師必須以當事人的利益作依歸,絕不能考慮個人的利益或對其他人的後果。大律師亦在復雜的證供或法律觀點上為律師提供意見。
⑵ 香港的大律師是什麼意思
大律師是可以處理刑事案件的,上庭必須帶那個白色的頭套。那是英國的傳統。一般的律師只能處理民事案件的。
⑶ 大律師和事務律師有什麼區別
有以下三點區別:
1、出庭權不同:大律師就是訴訟律師、出庭律師,專做訴訟業務內。其出庭權不受限制,從容裁判法院到終審法院大律師都是享有出庭權。(香港的大狀其實確切的名稱是「大律師」)。
2、業務不同:事務律師處理各類法律業務,負責范圍比較廣泛,但其出庭權受到較大的限制。事務律師僅可以到裁判法院、區域法院及原訟庭內庭(即非公開庭)出庭。
當事務律師不能出庭時,需要委託大律師出庭,且香港大律師接受委託的過程必須要通過事務律師。
3、法律事務不同:事務律師主要處理日常的法律事務,如財產轉讓、遺囑認證、婚姻糾紛、法律訴訟以及充當法律顧問。事務律師也可以在法庭上為當事人辯護,但不能在最高法院發言。
4、著裝不同:大律師出庭要帶假發的,事務律師是不帶假發的。而且大律師的律師袍和事務律師袍也不同。
大律師職責:出庭公開庭。
事務律師職責:到裁判法院、區域法院及原訟庭內庭(即非公開庭)出庭。
⑷ 香港的「大律師(大狀)」與「律師(事務律師)」之間有什麼區別
香港的律師分兩種,一種是大律師,一種是事務律師。大律師和事務律師只是分工不同,地位上沒有分別。
1、出庭權不同:大律師就是訴訟律師、出庭律師,專做訴訟業務。其出庭權不受限制,從裁判法院到終審法院大律師都享有出庭權。
2、業務不同:事務律師處理各類法律業務,負責范圍較廣泛,但其出庭權受到較大的限制。事務律師僅可以到裁判法院、區域法院及原訟庭的內庭(即非公開庭)出庭。當事務律師不能出庭時,需要委託大律師出庭,且香港大律師接受委託的過程必須要通過事務律師。
3、法律事務不同:事務律師主要處理日常的法律事務,如財產轉讓、遺囑認證、婚姻糾紛、法律訴訟以及充當法律顧問。事務律師也可以在法庭上為當事人辯護,但不能在最高法院發言。
(4)大律師是什麼擴展閱讀
香港法官實行委任制度,九成以上的法官都是從大律師中委任。有執業大律師背景和相當經驗的大律師可以寫信給法院或進行申請,表示自己想當法官的意向,法院經綜合考慮後決定是否委任。終審法院的首席大法官如果看上某位大律師會邀請並推薦,經審委會審核通過即委任該大律師為法官。
從上訴庭到終審庭,法庭的等級越高,法官的水平、資歷、威望就越高,反之法官的數量就越少(終審法院的常任法官是5個,非常任法官超過10個,但很多是海外高等法院的大法官),整體呈金字塔結構。
香港的律師制度基本上是沿用英國的律師制度,其執業的范圍受到很多法律上的限制,如不能出庭辯護而只能開展一些事務性的律師業務工作。而出庭律師的執業范圍則十分廣泛,也特別受到社會各界的尊敬。
出庭律師也就是你所說的「大狀」,又可說是「大律師」。香港的事務律師並不完全是不可以出庭,其只能在區域法院以下級別的專門法庭內出庭,區域法院、原訟法院、高級法院都不能出庭,所以他們的主要業務都是非訴訟類的事務性業務,所以叫做事務律師。
⑸ "大律師"稱呼的標準是什麼!
將律師分大小來,一無客觀標准,源二無主觀可比性,三從中國律師的現狀也不宜這樣的劃分。可以說:所有自稱大律師者,多為沽名釣譽之徒。不信,請哪位「大律師」站出來讓大家瞧瞧!半桶水,才需要晃盪!
當然,人是要有理想的。追求成功,也是應該的。何為成功?並無一個硬指標,只是相對而言。我們平時講的大律師,只是這些一定程度成功的律師而已。對此,我有篇老文章《三立--成功律師的標准》曾經貼上網,一孔之見,拋磚引玉之。
⑹ 香港的「大律師」與「律師」之間有什麼區別
香港因為和英國在歷史上的特殊原因,香港律師制度保留了普通法系下最傳統的分流制(split profession),在大陸,當我們稱一個律師從業人員為「大律師」的時候,多半是為了表示對律師職業的尊重或者是對律師本人的恭維,而在香港,律師和大律師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職業。
大律師又稱為訟務律師,亦在民間被俗稱為「大狀」,專門從事法庭的訴訟辯護,在法庭上享有充分的發言權,可在所有香港法院進行的案件中代表當事人出庭應訊,還可以接受聘請就涉及訴訟的問題(如是否提起)或其他專門法律問題提供專業意見。
律師又稱為事務律師,專門從事非訴訟業務或部分訴訟業務,但在訴訟中,其出庭時的發言權受到限制且只能在一些特定的相對低階法庭上出庭。
雖然大律師的名頭聽起來似乎更加霸氣側漏,但實際上兩者並無高低之別,只是執業范圍不同而已。
第一,大律師作為訟務律師,其主要職責就是代表當事人在法庭上進行訴訟。大律師可以出席任何法庭的訴訟,包括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
而律師,其業務就主要集中在非訟業務。所謂「非訴訟業務」是指律師接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在其職權范圍內為當事人處理不與法院、仲裁委員會發生關聯的法律事務。在香港,事務律師從事的非訴訟業務具體主要包括一下幾項內容:
房地產業務。近年來隨著香港房地產業的發展,房地產業務成為香港許多律師事務所的主要業務。房地產業務包括房地產的租賃,買賣樓花,其中以房地產買賣為主。律師在房地產買賣中起了重要作用。通常,某一房屋或物業買賣、按揭(mortgage)時,當事人都委託律師辦理一切手續。以房屋買賣流程為例,買方選擇好房屋後,可到律師樓委託律師,由律師查看田土廳記錄,審查賣方草擬的買賣合約草稿;買賣合約正式簽署後,由買方律師負責將合同在田土廳注冊,並就地權問題向賣方提出質詢;然後,買方律師草擬產權轉戶合同,由買賣雙方簽署,至買方付首期款,賣方交鑰匙並樓契,樓房即成交。最後,買方簽署抵押合同,由買方律師將產權轉戶合同和抵押合同在田土廳注冊,並將注冊契據交貸款銀行直至買方還清貸款。
商業業務。商業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公司成立,公司轉讓、合營,公司上市、股票交易、合夥、銀行貸款、稅務、信託基金;商標注冊、草擬遺囑、處理遺產託管和繼承、離婚及贍養費等。
咨詢。向當事人提供各種口頭和書面的法律咨詢;擔任銀行、公司或個人的法律顧問。
公證業務。公證業務只能由公證律師負責。香港沒有專門的公證機關,所有公證活動均由具有公證資格的律師擔任。事務律師要申請公證人資格,首先必須執業l0年以上,並獲得30名社會人士的共同推薦,經港英政府審查、英皇室批准,在香港法院注冊登記後,取得公證律師資格。公證律師的業務就是為當事人認證有關的法律文件,公證律師只需證明某個法律文件上的簽名蓋章是真實的,即該文件上的簽名、蓋章是在律師面前簽署的,而無須證明文件的內容是否真實。換言之,公證律師只須對當事人的簽名、蓋章的真實性負責,而不必對文件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第二,法律規定大律師必須單獨執業,不得與其他大律師或事務律師合夥開業。但通常,三、五名甚至更多的大律師會共同租用一個寫字樓作為大律師事務所開業。在大律師事務所里,每個大律師都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和秘書,有的則是二人共用一個秘書。每人的法律業務、財務、專業職責都是獨立的,與同一事務所的其他律師毫不相干,一大律師毋須為另一大律師的行為負任何責任。因此,經常會出現同一事務所的律師作為同一案件的原被告律師在法庭上分庭抗禮的情形。在同一事務所里,大律師之間的關系就是按辦公室的大小比例分擔房租,共同僱用若干名職員來負責接電話、接待、清潔等日常事務。換言之,在香港的大律師事務所里,大律師們雖然身在同一屋檐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卻是類似於「井水不犯河水」的的關系,甚至不能算作「同事」。
而事務律師則可以個人開業,也可以與其他律師合夥組成律師事務所,還可以受雇於私人律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是合夥組織,對外承擔無限責任。在一個律師事務所里,一般可分為合夥人、助理律師和職員。合夥人是較有威望的律師,也是律師事務所的老闆,他們按合夥比例分紅。助理律師稱為Assistant solicitor,是被律師事務所僱傭的有執業資格的律師,一般是按月支取固定報酬。另外,還有大量的行政人員和職員,負責處理律師事務所繁雜的日常事務,在一些規模較大的律師事務所里,律師、職員多達幾百人。
第三,大律師和律師的事務也不是截然區別關系,由於大律師的工作也有不少限制性條件,比如不得直接受理當事人的案件,不論刑事案件或民事案件,必須由從事訴訟的事務律師轉聘大律師;除非時間不許可或對某種案件不熟悉外,大律師不得拒絕接受律師的聘請;大律師不得直接與當事人接觸,也不能直接向當事人收取報酬,只能向事務律師收取等,所以律師的業務也包括代理大律師與當事人洽談、接收案件、會晤證人、調查取證等,根據香港法律規定,凡是大律師辦理的案件,都須有事務律師協助,事務律師主要負責訴前的准備工作,包括會見當事人、證人、收集證據、草擬答辯書並陪同大律師出庭。
另外律師也可以在低級法院如區域法院、裁判法院等出庭辯護,大量的裁判司法庭和地方法院審理的案件都是由事務律師代里。
⑺ 律師和大狀有什麼區別
我國律師沒有大律師「大狀」等說法,香港和英美等國家有這樣的說法,我們所聽到的「大狀」大多是在港台影片中看到的。
這就得需要了解香港的律師制度了。香港基本上是沿用英國的律師制度,他們把律師分為兩種,一種是出庭律師,是屬於高級律師。
另一種就是事務律師,也就相當於低級律師。其執業的范圍受到很多法律上的限制,如不能出庭辯護而只能開展一些事務性的律師業務工作。
而出庭律師的執業范圍則十分廣泛,也特別受到社會各界的尊敬。 出庭律師也就是你所說的「大狀」,又可說是「大律師」。
更正一點,香港的事務律師並不完全是不可以出庭,其只能在區域法院以下級別的專門法庭內出庭,區域法院、原訟法院、高級法院都不能出庭,所以他們的主要業務都是非訴訟類的事務性業務,所以叫做事務律師。
(7)大律師是什麼擴展閱讀:
律師(lawyer)不同於古代的訟師、狀師,是指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按照工作性質劃分,律師可分為專職律師與兼職律師,按照業務范圍劃分,律師可分為民事律師、刑事律師和行政律師,按照服務對象和工作身份,分為社會律師、公司律師和公職律師。律師業務主要分為訴訟業務與非訴訟業務。
就「律師 」的屬性而言,包括:
其一,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按現行《律師法》之規定,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律本科以上學歷」之法律知識或「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知識」;
其二,經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資格;
其三,經國家司法行政部門批准,取得執業證書;其四,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並以此為職業。
因此律師是指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並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律師的性質就是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為職業的法律服務工作者。
在上述四項基本特徵中,前一項或一、二項為其他法律工作者,如執法工作者,司法審判工作者(法官),司法檢控工作者(檢察官)所共有;後二項為「律師」這一法律工作者所獨具。
⑻ 大律師的英語是什麼
Cheif lawyer
⑼ 品牌大律師是什麼
品牌大律師簡單來來說就是具有一定知自名度和影響力的律師,應該具有:知名度、影響力、信任度。他是在單一的媒體平台不能適應新環境的發展後應運而生,它的誕生就是為了解決律師這個難題,讓律師擁有一條龍似的推廣宣傳服務,多渠道整合,全覆蓋,全方位立體式的營銷宣傳,無論是在線上線下都有為每一位律師量身定製的包裝方案,與眾不同,不失格局!
「律師」的屬性包括:其一,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按現行《律師法》之規定,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律本科以上學歷」之法律知識或「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知識」;其二,經國家「司法考試合格」,取得資格;其三,經國家司法行政部門批准,取得執業證書;其四,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並以此為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