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張紹明律師

張紹明律師

發布時間: 2021-01-30 13:57:17

㈠ 兩家企業工齡累計休假怎麼申請

一、何謂累計工作時間 在國務院的法規中,對本單位工作期間用的是連續工作,對非本單位工作用的是累計工作,《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四條: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依照這一規章,累計工作時間的計算依據是在用人單位工作,不包括失業、個體或者不具備用人單位資格的僱傭或勞務關系。 二、累計工作時間是否等同於連續工齡 令人奇怪的是,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沒有採用人們熟知的連續工齡確定年休假天數,而是提出了一個模糊的概念累計工作時間,既然不是連續工作時間,從字面上講,累計就是相加,就不考慮中斷,而連續工齡則考慮中斷,這兩個概念計算出來的年休假長短是明顯不同的。 在計劃經濟時代,作為單位人,人人有一份人事檔案,累計工作時間和連續工齡都很好認定,但勞動合同和社保制度的建立,人的流動性加大,誰能證明你在某一單位工作多少天,多少年,連續工齡認定誰說了算,總不能就根據自己填寫的簡歷就認定吧! 現有規章中有連續工齡認定程序,但這種認定只是作為職工養老保險視作繳費年限的依據,不適用於年休假。本人認為,目前階段能作為連續工齡以及累計工作時間認定比較公允的依據是社保繳費記錄。 社保繳費記錄中如果都是單位繳費,連續工齡和累計工作時間的計算比較簡單,但如果跳槽後沒有馬上找到工作,在個人繳費窗口繳費了一段時間,問題又來了。 依照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只要在用人單位工作的期間都可以累計,個人窗口繳費時間對累計工作時間影響不大。但如果按連續工齡確定年休假,則一旦在個人窗口繳費,則產生工齡中斷,就不能連續,要重新計算了。比如你在某一單位工作九年半中途跳槽,半年後找到工作,按累計工作時間計算,到新單位一年後你可以休年休假10天,按連續工齡計算則只能休五天。 張紹明,武漢律師法律碩士,代理過全國首例性騷擾勝訴案等多件有影響案件,對公司法、侵權法、勞動法有一定的研究,出版過首部系統研究性騷擾問題的法律專著《反擊性騷擾》,現擔任武漢十餘家中外企業常年法律顧問

㈡ 「國家一級律師」是什麼律師

根據現行的職稱評審政策,一級律師是正高級職稱。都是經過司法廳正式評審通過的,具有法律效力

㈢ 為什麼要有律師

在奴隸社會,奴隸是奴隸主的工具;在封建社會,百姓是皇帝的臣民;在法治社會,每個人都稱作公民。公民社會國家是大家的,但在強大的公權力面前,在政府和暴力機關面前,如果沒有一種民間力量對公權力制約,公民就會變成臣民甚至是奴隸,這種來自民間的力量就是媒體和律師。
律師代理民事案件是化解公民、法人之間的矛盾糾紛,這只是律師職責的一小部分。律師制度存在的最大價值在於與公權力的抗衡,這在刑事和行政案件中得到集中體現,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律師制度,法院就沒有存在必要,因為一道行政命令,或者一個文件就可以剝奪公民的自由,將你送進監獄;某位市長、縣長、鄉長的指示就可以剝奪你的財產,讓你轉眼間身無分文,這是何等恐怖的社會,生活在這種恐怖的社會,人的價值和尊嚴完全靠官員的恩賜,生命的價值完全掌握在別人的手裡,這樣的社會與奴隸社會有何區別?
律師是私權利的代言人,是我們做人的尊嚴和財產權利的扞衛者,這是律師的天職,也是律師作為法治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誠然,律師要生存,這種生存不能依賴公權力,而是靠提供服務從公民法人手中獲得代理費,但律師職業的價值在於讓公權力收到制約,不得肆意妄為,從這個角度講,我們應該對那些奮戰在刑事和行政訴訟領域的同仁致以崇高的敬禮,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自由、尊嚴和財產才免於隨意剝奪,我們才能享受片刻的安寧。
張紹明,武漢律師,法律碩士,代理過全國首例性騷擾勝訴案等多件有影響案件,對公司法、侵權法、勞動法有一定的研究,出版過首部系統研究性騷擾問題的法律專著《反擊性騷擾》,現擔任武漢十餘家中外企業常年法律顧問。

㈣ 可以到法院起訴「第三者」嗎

1、關於重婚罪的法律規定是「有配偶的人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行為。但是,重婚罪的前提是被告人雙方是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也就是說,雙方對外是公然以夫妻名義出現,周圍群眾也認為他們是夫妻。如果沒有證據證明這個問題,就不能追究其刑事責任。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的解釋一第2條的規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在這種情形下,C是不能追究A的責任的,只能在向B提起離婚訴訟時,將此作為B的法定過錯情形向法庭提出,要求B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是「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的證據依然是十分難以調取的,應當予以注意。
2、關於收養問題。首先C必須符合收養人條件。即「(一)無子女;(二)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四)年滿三十周歲。」C已有子女,是顯然不符合的。其次,被收養人是A和B的子女,必須也要符合被收養人的條件,即「(一)喪失父母的孤兒;(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因此,C要求收養可能是無法實現的。
3、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如果B提出離婚,C首先應當積極搜集B的過錯問題的證據,比如重婚或者「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證據,以期在訴訟中取得無過錯方的地位,並在訴訟請求中提出支付撫養費和要求損害賠償的請求。發條依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但是,損害賠償的具體數額,是由法院自由裁量的,各地的情況都有所不同,原則上屬於精神損害賠償,數額不會太高。另外,因為孩子有智力障礙,有可能C會面臨生活困難的境地,可以在訴訟中提出要求經濟補償的要求,但是,經濟補償屬於幫助性質,數額也不會太高。

妻子能否起訴「第三者」
------我國婚姻法離婚損害賠償制度探析

湖北偉宸律師事務所 張紹明 唐江濤
漢口新華下路9-1號 郵政編碼;430015

[內容摘要]:改革開放之後,包二奶、婚外情、姘居等現象在各地抬頭,直接挑戰中國的一夫一妻制,在《婚姻法》修訂過程中,呼籲立法懲治包二奶、婚外情,增加配偶權的呼聲很高。盡管許多法學界人士贊成將配偶權寫進修訂後的《婚姻法》,但大多數社會學家的看法卻絕然相反,認為婚姻以感情為基礎,法律不應過多干預感情方面的事務。在激烈的爭辯之後,修訂後的《婚姻法》繞開配偶權這個敏感的話題,在第四十六條規定了離婚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它是侵犯配偶權的損害賠償,還是離婚過程中的離因損害賠償,婚姻法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法學界也很少有人探討這個問題。本人認為:因為修訂後的婚姻法並沒有明確規定配偶權,它所規定的過錯方損害賠償實質是一種離因損害賠償,不能針對「第三者」或「二奶」。妻子要想起訴「第三者」或者「二奶」,還必須在婚姻法中明確規定夫妻相互享有配偶權,在目前婚姻法的司法解釋明文規定離婚損害賠償的賠償義務主體僅限於有過錯配偶一方的情況下,妻子不能起訴「第三者」。
[關鍵詞]:配偶權 婚姻 離因損害 精神損害賠償

在中國的立法史上,恐怕難以找到哪一部法律的修改,能像《婚姻法》這樣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參與。2000年初,《婚姻法》修訂草案向全社會公布徵求意見後,不包括地方立法機關、單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收到4000多件反饋意見,此外,中央各大傳媒也徵集到了1000多名公眾的立法意見。隨後,北京民意調查所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了一次全國《婚姻法》修訂民眾意願調查,共對全國除港、澳、台以外的31個省市區的7357名18周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了問卷。90%左右的人明確知道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這三項原則,95.2%的人知道我國《婚姻法》規定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1]
一、妻子將第三者告上法庭
雖然絕大多數國人知道婚姻法規定有一夫一妻制度,但婚外情、包二奶、姘居、嫖娼等社會丑惡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屢屢發生,並且愈演愈烈,伴隨著婚姻法修訂稿討論的深入人心,立法懲治第三者的呼聲越來越強烈,並且有人開始付諸司法實踐。2000年,我國首例妻子狀告第三者侵害配偶權案在重慶市審結,該案的案情是:原告周遠華以被告謝光萍與其夫張長春完全超出了一般的同志和朋友的交往關系,造成原告家庭不和睦為由向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判令第三者謝光萍立即停止插足自己的家庭、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費5.5萬元。一審法院基於原告周遠華的兒子提供的證據,認定被告謝光萍對原告周遠華家庭的不和睦有過錯,判決被告謝光萍立即停止侵害原告周遠華的婚姻家庭關系,並向原告賠禮道歉。被告謝光萍不服上訴,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此案不屬於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圍,撤銷一審判決,駁回原告周遠華的起訴。[2]
這是婚姻法修行前的一個案例,由於它涉及當時爭論激烈的配偶權,在當時引起普遍的關注。同一案件,一、二審法院的判決卻大不相同,一審法院判令「第三者」承擔民事責任,二審法院卻駁回原告的起訴。為什麼同一案件竟有如此絕然不同的判決結果?因為要「第三者」承擔民事責任,就必須明確她侵犯了原告的什麼權利,當時的婚姻法並沒有規定夫妻之間有忠誠的義務,更沒有規定配偶權,如果說「第三者」侵犯了妻子的合法權益,侵權人是她和妻子的丈夫,至少兩人是共同侵權,應該承擔連帶責任,就算認定兩人侵權,侵犯的是妻子的什麼權利呢?夫妻相互忠誠的義務能否針對第三人?這些復雜而敏感的問題在婚姻法中找不到答案。二審法院在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夫妻間相互享有配偶權的情況下,不得不作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判決。
二、婚姻法是否該確立配偶權
配偶權在我國理論及實踐上一直存在爭議,婚姻法的修改一度使之成為社會焦點,在婚姻法徵求意見稿公布之後,對配偶權要不要寫進修訂後的婚姻法,法學界和社會學界有著絕然不同的看法。
法學界人士大多持肯定意見,他們認為:「夫妻應負忠實義務,這是基於個體婚姻的本質要求,是一夫一妻制度的具體體現。一夫一妻制的實質,在於規范男女兩性關系」。[3]目前,「由於中國現行《婚姻法》沒有規定忠實義務,沒有規定同居義務,因此對於拒絕承擔忠實義務和同居義務的配偶,就沒有相應的制裁措施」。[4]如果「規定夫妻有相互忠誠義務,對不忠於婚姻的當事人及介入他人婚姻的違法行為人,具有警示和威懾作用,同時為追究侵犯合法婚姻的違法行為提供法律依據」。特別對「有些通姦姘居行為性質比較惡劣,對公民配偶權或夫妻生育權直接構成了嚴重侵害,……婚姻法再不管,讓當事人私了,是國家極不負責任的做法。且處罰這部分通姦者,在當今西方國家大部分的法律中都有明確規定」。所以,「改革開放已經20年的今天,立法者應當理直氣壯地為配偶權正名,在新的《婚姻家庭法》中,規定配偶權和配偶權的具體內容」。[5]
社會學家的意見絕然相反,他們認為,夫妻間的忠實義務是道德問題,不能用法律手段來強制。配偶權意味著夫婦雙方擁有對方的性權利,這是十分荒誕的!如果結婚就意味著自己的性權利一次性地承諾給了配偶,那麼還有沒有婚內強奸呢?是不是所有情感問題都得由法律來調整,法律能管得了嗎?本人也贊成這種觀點,確立配偶權未必能解決「婚外戀」問題,主張在婚姻法中確立配偶權的主要理由是有利於防止和減少「婚外戀」,鞏固「一夫一妻」制,一旦發生侵害配偶權,就可及時予以懲治。因為配偶權的重要內容是夫妻雙方的貞操義務,其核心是性的獨占性。夫妻一方與任何第三人發生性行為都是違背了貞操義務,侵犯了對方的貞操權,依法應受到制裁。這顯然把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合二為一,在實踐中是行不通的。性行為是以感情為基礎的,這是人與動物的重要區別,而感情並非一成不變的。每一個公民都享有完整的人權,為什麼一旦結婚,自己的一部分人權將屬於配偶?一個健康的獨立人為什麼要擁有另一個同樣是健康的獨立人的部分人權?

㈤ 「國家一級律師」是什麼律師

文 武漢 張紹明律師 打開我的文章,上面經常出現「國家一級律師」代理各類案件內的廣告。 自己的文容章被轉載沒有付費,還打別人的廣告,讓人感到不爽。想到人家辦一個網站也不容易,也不想追究侵權責任。在感到互聯網騙子滿天飛的同時,或許是我的孤陋寡聞,有一個問題我現在還不清楚,國家一級律師到底是什麼律師? 律師以前也評定職稱,分所謂四級,但從沒有冠以「國家」名頭,律師是自由職業,國家不給你開工資。就算國家開工資的國立醫院醫生,也沒有人冠以「國家主任醫師」或者「國家一級教師」名頭! 敢稱自己是「國家一級律師」者,想必大有來頭,或者在學術上有很深的造詣。可在網上搜索半天,這些 「國家律師」居然連一篇像樣的文章都沒有,更不用說論文論著。 稱作律師者,均是「執業律師」,眼下很多人稱自己是「大律師」、「一級律師」、「著名律師」,無非是想在網上忽悠一點案源,連遮羞布都不要! 香港有大律師,那是經過認證了的,在中國大陸,是否是大律師,不是自己吹的!當然,吹牛不上稅,不過那隻能忽悠不懂事的當事人,忽悠多了,雞毛吹上天終究還是要落地!

㈥ 年休假中的累計工作時間如何認定

【學科分類】勞動法
【出處】本網首發
【寫作年份】2009年【正文】
一、何謂累計工作時間
在國務院的法規中,對本單位工作期間用的是「連續工作」,對非本單位工作用的是「累計工作」,《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四條: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依照這一規章,累計工作時間的計算依據是在用人單位工作,不包括失業、個體或者不具備用人單位資格的僱傭或勞務關系。
二、累計工作時間是否等同於連續工齡
令人奇怪的是,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沒有採用人們熟知的連續工齡確定年休假天數,而是提出了一個模糊的概念「累計工作時間」,既然不是連續工作時間,從字面上講,累計就是相加,就不考慮中斷,而連續工齡則考慮中斷,這兩個概念計算出來的年休假長短是明顯不同的。
在計劃經濟時代,作為「單位人」,人人有一份人事檔案,累計工作時間和連續工齡都很好認定,但勞動合同和社保制度的建立,人的流動性加大,誰能證明你在某一單位工作多少天,多少年,連續工齡認定誰說了算,總不能就根據自己填寫的簡歷就認定吧!
現有規章中有連續工齡認定程序,但這種認定只是作為職工養老保險視作繳費年限的依據,不適用於年休假。本人認為,目前階段能作為連續工齡以及累計工作時間認定比較公允的依據是社保繳費記錄。
社保繳費記錄中如果都是單位繳費,連續工齡和累計工作時間的計算比較簡單,但如果跳槽後沒有馬上找到工作,在個人繳費窗口繳費了一段時間,問題又來了。
依照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只要在用人單位工作的期間都可以累計,個人窗口繳費時間對累計工作時間影響不大。但如果按「連續工齡」確定年休假,則一旦在個人窗口繳費,則產生工齡中斷,就不能連續,要重新計算了。比如你在某一單位工作九年半中途跳槽,半年後找到工作,按累計工作時間計算,到新單位一年後你可以休年休假10天,按連續工齡計算則只能休五天。
張紹明,武漢律師,法律碩士,代理過全國首例性騷擾勝訴案等多件有影響案件,對公司法、侵權法、勞動法有一定的研究,出版過首部系統研究性騷擾問題的法律專著《反擊性騷擾》,現擔任武漢十餘家中外企業常年法律顧問。

㈦ 失業之後再就業享受之前累計工齡年假么

一、何謂累計工作時間在國務院的法規中,對本單位工作期間用的是連續工作,對非本單位工作用的是累計工作,《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法》第四條: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依照這一規章,累計工作時間的計算依據是在用人單位工作,不包括失業、個體或者不具備用人單位資格的僱傭或勞務關系。二、累計工作時間是否等同於連續工齡令人奇怪的是,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沒有採用人們熟知的連續工齡確定年休假天數,而是提出了一個模糊的概念累計工作時間,既然不是連續工作時間,從字面上講,累計就是相加,就不考慮中斷,而連續工齡則考慮中斷,這兩個概念計算出來的年休假長短是明顯不同的。在計劃經濟時代,作為單位人,人人有一份人事檔案,累計工作時間和連續工齡都很好認定,但勞動合同和社保制度的建立,人的流動性加大,誰能證明你在某一單位工作多少天,多少年,連續工齡認定誰說了算,總不能就根據自己填寫的簡歷就認定吧!現有規章中有連續工齡認定程序,但這種認定只是作為職工養老保險視作繳費年限的依據,不適用於年休假。本人認為,目前階段能作為連續工齡以及累計工作時間認定比較公允的依據是社保繳費記錄。社保繳費記錄中如果都是單位繳費,連續工齡和累計工作時間的計算比較簡單,但如果跳槽後沒有馬上找到工作,在個人繳費窗口繳費了一段時間,問題又來了。依照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只要在用人單位工作的期間都可以累計,個人窗口繳費時間對累計工作時間影響不大。但如果按連續工齡確定年休假,則一旦在個人窗口繳費,則產生工齡中斷,就不能連續,要重新計算了。比如你在某一單位工作九年半中途跳槽,半年後找到工作,按累計工作時間計算,到新單位一年後你可以休年休假10天,按連續工齡計算則只能休五天。張紹明,武漢律師,法律碩士,代理過全國首例性騷擾勝訴案等多件有影響案件,對公司法、侵權法、勞動法有一定的研究,出版過首部系統研究性騷擾問題的法律專著《反擊性騷擾》,現擔任武漢十餘家中外企業常年法律顧問。

㈧ 年休假中的累計工齡如何證明

一、何謂累計工作時間
在國務院的法規中,對本單位工作期間用的是連續工作,對非本單位工作用的是累計工作,《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四條: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依照這一規章,累計工作時間的計算依據是在用人單位工作,不包括失業、個體或者不具備用人單位資格的僱傭或勞務關系。
二、累計工作時間是否等同於連續工齡
令人奇怪的是,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沒有採用人們熟知的連續工齡確定年休假天數,而是提出了一個模糊的概念累計工作時間,既然不是連續工作時間,從字面上講,累計就是相加,就不考慮中斷,而連續工齡則考慮中斷,這兩個概念計算出來的年休假長短是明顯不同的。
在計劃經濟時代,作為單位人,人人有一份人事檔案,累計工作時間和連續工齡都很好認定,但勞動合同和社保制度的建立,人的流動性加大,誰能證明你在某一單位工作多少天,多少年,連續工齡認定誰說了算,總不能就根據自己填寫的簡歷就認定吧!
現有規章中有連續工齡認定程序,但這種認定只是作為職工養老保險視作繳費年限的依據,不適用於年休假。本人認為,目前階段能作為連續工齡以及累計工作時間認定比較公允的依據是社保繳費記錄。
社保繳費記錄中如果都是單位繳費,連續工齡和累計工作時間的計算比較簡單,但如果跳槽後沒有馬上找到工作,在個人繳費窗口繳費了一段時間,問題又來了。
依照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只要在用人單位工作的期間都可以累計,個人窗口繳費時間對累計工作時間影響不大。但如果按連續工齡確定年休假,則一旦在個人窗口繳費,則產生工齡中斷,就不能連續,要重新計算了。比如你在某一單位工作九年半中途跳槽,半年後找到工作,按累計工作時間計算,到新單位一年後你可以休年休假10天,按連續工齡計算則只能休五天。
張紹明,武漢律師,法律碩士,代理過全國首例性騷擾勝訴案等多件有影響案件,對公司法、侵權法、勞動法有一定的研究,出版過首部系統研究性騷擾問題的法律專著《反擊性騷擾》,現擔任武漢十餘家中外企業常年法律顧問。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