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和生活息息相關

民法典和生活息息相關

發布時間: 2021-02-09 01:37:37

1. 民法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舉一個例子說明

民法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像養老保險關繫到我們每個人老年的生活,還有婚姻法的改革,也關繫到千家萬戶的人。

2. 今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我們的生活將有哪些改變

民法典實施之後,我們的生活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因為民法典的每條法則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第一,從學校讀書學習方面來看,如果我們在學校生活中參加校園活動而受傷,如果是自願參加的,而且事先知道此類活動是有危險的,那麼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而使得自身利益受到損害的,那麼受害人不得要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如果其他參加者是故意傷害的除外。

以上都是民法典實施之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3. 舉例說明"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至少舉出5個實例

1、見義勇為免責

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2、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業主

規定: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解讀:小區電梯廣告、外牆廣告收入歸誰?物權法的規定並不明確,引發了一些矛盾糾紛。民法典草案明確,利用小區業主共有場所產生的收入屬於業主共有。這將發揮定分止爭的作用,維護業主合法權益。

3、禁止高利放貸

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4、界定夫妻共同債務

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5、守護「頭頂上的安全」

規定: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4. 民法典哪些內容會給生活帶來更多保障

相信大家都多多少少了解醞釀多年的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麼,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在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中,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人身傷亡、夫妻離婚,小到繳納物業費、出門坐車、鄰里糾紛等,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那麼民法典會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變化?什麼時候頒布?以下內容由法律快車編輯整理為您介紹,希望有所幫助。

一、民法典的核心是什麼?

民法典的核心是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自由,個人財產以及其它個體權利,並通過法律的形式對公民的社會關系進行規范。可以說民法典是人類文明的進步體現,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

二、為什麼是現在?
民法典如此重要,為什麼現在才開始正式在人民代表大會上審議?原因其實很簡單,這是歷史的發展規律使然。

中國的民法典立法之路可以說是一波三折。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上網了解一下。其實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民法典也漸漸開始在那些憂國憂民的立法者腦海中孕育了。但是剛剛成立的祖國,必然要考慮先發展經濟。

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是一波三折,到如今我們終於走上正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以發展,給民法典真正能夠出土,發芽以及日後茁壯成長的土壤。

除了這一經濟基礎之外,社會上各種針對個人權益的民事訴訟無法可依的現實,也推動了民法典的發展進程。可以說是民心之所向。

三、民法典會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民法典推出後,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簡單列舉幾條:

1、70年產權到期後可續期
房子,已經成為許多家庭最重要的財產,然而辛辛苦苦購買的住宅只有70年產權,期滿後怎麼辦?

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2、高空拋物找不到業主的可起訴整棟樓業主
高空拋物現象曾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帶來很大的社會危害,如何守護「頭頂上的安全」?規定: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3、見義勇為免責
民法典草案(下稱草案)這樣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現實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發生,「扶不扶」「救不救」等問題一度困擾公眾。民法典草案明確了侵權人和受益人各自的責任,同時也明確了見義勇為者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有助於杜絕「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不讓守法者寒心。

5. 民法典中哪些內容與未成年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撫養以及教育等條款,和未成年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內國民法典》第一千容零五十八條  夫妻雙方平等享有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權利,共同承擔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5)民法典和生活息息相關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四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一千零七十五條  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6. 《民法典(草案)》出台,對我們的生活將產生哪些影響

作為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草案)》已經得到正式通過會議表決通過,這就意味著,繼1954年、19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後4次啟動民法典制定工作之後,如今《民法典》正式製作成功,並成功通過決議,即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生效,也就是說中國公民的社會生活網路全書至今已經正式誕生。值得一提的是,《民法典(草案)》的出台,意味著《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和《侵權責任法》9部法律全部廢止,那這部《民法典(草案)》究竟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哪些影響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挑幾個比較有意思的案例,來拋磚引玉地講一下。

7. 有了民法典,人民的生活有了哪些改善

1. 物業斷水斷電催繳物業費怎麼辦?

可以起訴物業

《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條第三款規定:

物業服務人不得採取停止供電、供水、供熱、供燃氣等方式催交物業費。

根據該條款的規定,意味著中國首部《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明確禁止物業公司採取停止供電、供水、供熱、供燃氣等方式催交物業費。

2.住宅用地70年期滿怎麼辦?

自動續期費用按法律繳納或減免

根據《物權法》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民法典在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續期」的基礎上,進一步規定「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不過,目前法律及行政法規對於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後是否繳納費用及如何繳納費用上也還沒有明確的規定。

3.中低收入群體住房問題怎麼辦?

無償設立居住權

民法典草案增加規定「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明確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民法典草案增加的「居住權」,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5.公維基金難啟動怎麼辦?

降低業主共同管理事項與表決比例

公維基金本是小區業主為了維修養護小區內的共用設施、設備及公共區域而交納的款項。民法典草案在現行物權法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一是明確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居民委員會應當對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給予指導和協助。二是適當降低業主共同決定事項,特別是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維修資金的表決門檻,並增加規定緊急情況下使用維修資金的特別程序。

6. 房東要賣房租戶怎麼辦

房屋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

民法典為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建立租購同權住房制度的要求,保護承租人利益,增加規定房屋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但是房屋共有人行使優先購買權或者出租人將房屋出賣給近親屬的除外。出租人履行通知義務後,承租人在15日內未明確表示購買的,視為承租人放棄優先購買權。

熱點內容
世界上法治最好的國家 發布:2025-09-18 10:21:41 瀏覽:50
法律上介紹人責任 發布:2025-09-18 10:10:46 瀏覽:363
全面建設法治社會 發布:2025-09-18 10:01:30 瀏覽:716
越秀法院辦公時間 發布:2025-09-18 09:46:39 瀏覽:282
公司法務文章 發布:2025-09-18 09:38:09 瀏覽:38
長春市律信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18 09:28:40 瀏覽:726
簡述國際經濟法廣義說和狹義說的差別 發布:2025-09-18 09:26:57 瀏覽:320
曲靖道德模範 發布:2025-09-18 09:25:08 瀏覽:803
民法四種支付 發布:2025-09-18 08:43:56 瀏覽:575
刑事訴訟法151 發布:2025-09-18 08:38:36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