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抽煙民法典

抽煙民法典

發布時間: 2021-02-09 02:27:48

⑴ 新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 項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 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 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釋義】本條是關於夫妻特有財產的規定。
本條關於夫妻特有財產的規定,是這次修改婚姻法新增加的一個內容,也是完善我國夫妻財產制的一個重要方面。
所謂夫妻特有財產,也稱夫妻保留財產,是指夫妻在實行共同財產制的同時,依照法律規定或夫妻約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圍的個人所有財產。根據產生的原因不同,特有財產可分為法定的特有財產和約定的特有財產。法定的特有財產,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所確認的夫妻雙方各自保留的個人財產,本條即屬於法定特有財產的規定。所謂特有財產制,就是夫妻在實行共同財產制時,基於法律規定或雙方約定,夫妻各自保留一定范圍的個人所有財產,並對該財產進行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以及有關的財產責任、特有財產的效力等內容組成的法律制度。
特有財產制是對夫妻共同財產制的限制和補充。特有財產制不同於分別財產制。在分別財產制下,無論是法定的分別財產制,還是約定的分別財產制,其全部夫妻財產,包括婚前財產和婚後全部財產,都歸屬於夫妻各自所有;特有財產制是在依法或依約定實行夫妻共同財產制的前提下,夫妻各自保留一定范圍的個人財產。特有財產制是與共同財產制同時並存的,沒有共同財產制,也就無所謂特有財產制,特有財產制是共同財產制的限制和補充。
特有財產是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分別保留的個人財產,獨立於夫妻共同財產之外,夫妻雙方對各自的特有財產,享有獨立的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他人不得干涉。夫妻可以約定將各自的特有財產交由一方管理;夫妻一方也可以將自己的特有財產委託對方代為管理,對方代為管理的,適用民法通則關於代理的一般規定。對家庭生活費用的負擔,在夫妻共同財產不足以負擔家庭生活費用時,夫妻應當以各自的特有財產分擔。
目前,世界上許多設有共同財產制的國家和地區,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加以限制,明確規定了夫妻特有財產的范圍。下面,將一些國家有關夫妻特有財產的規定作一簡單介紹。法國民法典規定:下列財產,即使為婚姻期間取得的,按其性質為各自的財產:屬夫或妻一方使用的衣服及日用布製品、賠償身體或精神上損害的訴權、不能讓與的債權及補助金,以及更廣而言之,一切具有個人特點的財產及專屬個人的權利。夫或妻一方為其職業所必需的勞動工具,按其性質亦為各自所有的財產。在婚姻期間,由繼承、贈與或遺贈而取得的財產,為各自所有的財產。瑞士民法典第198條規定:根據法律規定,以下財產為夫妻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1)夫妻一方專有的個人使用物品;(2)結婚時屬於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或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通過繼承或其他方式無償取得的財產;(3)因精神賠償所獲得的補償金;(4)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的替代物。羅馬尼亞家庭法典規定:以下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而是夫妻一方的單獨財產:(1)結婚前所獲得的財產;(2)以繼承、遺贈或贈與方式轉移或獲得的財產,除非贈與人規定其為共同財產;(3)夫妻任何一方供個人使用的財產或從事其職業所需要的財產;(4)作為獎品或獎金獲得的財產,科學或文學手段,藝術手稿及草文學手段,藝術手稿及草圖,革新或發明的設計稿以及其他類似的物品;(5)保險金或作為造成個人傷害的賠償而判給的損害賠償金;(6)能表示或代替單獨財產的價值或體現該價值的財產。我國台灣地區「民法」第1013條規定,下列財產為特有財產:(1)專供夫或妻個人使用的物;(2)夫或妻職業上必需的物;(3)夫或妻所受之贈物,經贈與人聲明為其特有財產的。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各國對夫妻特有財產范圍的規定,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此外,有一些國家的法律,如法國、德國、瑞士等,對夫妻特有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及其財產責任、特有財產的效力、特有財產的舉證責任、特有財產與共同財產之間的結算等作了進一步的規定,從而形成特有財產制度。圖,革新或發明的設計稿以及其他類似的物品;(5)保險金或作為造成個人傷害的賠償而判給的損害賠償金;(6)能表示或代替單獨財產的價值或體現該價值的財產。我國台灣地區「民法」第1013條規定,下列財產為特有財產:(1)專供夫或妻個人使用的物;(2)夫或妻職業上必需的物;(3)夫或妻所受之贈物,經贈與人聲明為其特有財產的。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各國對夫妻特有財產范圍的規定,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此外,有一些國家的法律,如法國、德國、瑞士等,對夫妻特有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及其財產責任、特有財產的效力、特有財產的舉證責任、特有財產與共同財產之間的結算等作了進一步的規定,從而形成特有財產制度。文學手段,藝術手稿及草圖,革新或發明的設計稿以及其他類似的物品;(5)保險金或作為造成個人傷害的賠償而判給的損害賠償金;(6)能表示或代替單獨財產的價值或體現該價值的財產。我國台灣地區「民法」第1013條規定,下列財產為特有財產:(1)專供夫或妻個人使用的物;(2)夫或妻職業上必需的物;(3)夫或妻所受之贈物,經贈與人聲明為其特有財產的。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各國對夫妻特有財產范圍的規定,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此外,有一些國家的法律,如法國、德國、瑞士等,對夫妻特有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及其財產責任、特有財產的效力、特有財產的舉證責任、特有財產與共同財產之間的結算等作了進一步的規定,從而形成特有財產制度。圖,革新或發明的設計稿以及其他類似的物品;(5)保險金或作為造成個人傷害的賠償而判給的損害賠償金;(6)能表示或代替單獨財產的價值或體現該價值的財產。我國台灣地區「民法」第1013條規定,下列財產為特有財產:(1)專供夫或妻個人使用的物;(2)夫或妻職業上必需的物;(3)夫或妻所受之贈物,經贈與人聲明為其特有財產的。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各國對夫妻特有財產范圍的規定,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此外,有一些國家的法律,如法國、德國、瑞士等,對夫妻特有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及其財產責任、特有財產的效力、特有財產的舉證責任、特有財產與共同財產之間的結算等作了進一步的規定,從而形成特有財產制度。
規定夫妻特有財產的意義在於,它彌補了共同財產制對個人權利和意願關注不夠的缺陷,防止共同財產范圍的無限延伸,有利於保護個人財產權利。關於我國婚姻法增加規定夫妻特有財產的原因,在對第十七條的解釋中已有論述。關於我國夫妻特有財產的范圍,本條作了列舉式的規定,下面逐一進行介紹: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婚前財產是指夫妻在結婚之前各自所有的財產,包括婚前個人勞動所得財產、繼承或受贈的財產以及其他合法財產。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的《意見》第六條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是關於個人婚前財產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是適宜的,曾在司法實踐中發揮過重要的作用。這次修改,考慮到現在夫妻婚前財產越來越多,籠統地將上述規定作為法律規定會產生一些問題,並且從物權制度上也需進一步研究。因此,先是明確一方的婚前財產屬於夫妻個人財產,不能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即使在離婚時,也不能作為共同財產進行分割,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但為了保護弱者特別是婦女的權益,婚姻法增加了第四十條規定:「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同時第四十二條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此外,第四十六條還規定了離婚過錯賠償制度,該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這里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是指與生命健康直接相關的財產。由於這些財產與生命健康關系密切,對於保護個人權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當專屬於個人所有,而不能成為共同財產。不少規定夫妻特有財產的國家將具有人身性質的財產規定為夫妻個人財產,如美國統一婚姻財產法第四節中規定,「對其人身傷害的賠償」為夫妻個人財產;瑞士民法典第198條規定,「因精神賠償所獲得的補償金」為夫妻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羅馬尼亞家庭法典規定,「保險金或作為造成個人傷害的賠償而判給的損害賠償金」為夫妻一方的單獨財產。本條將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作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有利於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為受害人能夠得到有效治療、殘疾人能夠正常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根據第十七條第(四)項的規定,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但為了尊重遺囑人或贈與人的個人意願,保護公民對其財產的自由處分權,如果遺囑人或贈與人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指出,該財產只遺贈或贈給夫妻一方,另一方無權享用,那麼,該財產就屬於夫妻特有財產,歸一方個人所有。這樣規定的另一個意義在於,防止夫妻另一方濫用遺產或受贈的財產,如妻子的朋友贈送一筆錢資助孩子上學,而丈夫有酗酒惡習,如果這筆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丈夫就有可能利用它買酒,在這種情況下,贈與人可以在贈與時確定這筆現金只贈送給妻子,屬於妻子個人所有,丈夫就無權將其用來酗酒了。對此,我國台灣地區也有類似規定,台灣地區「民法」第1013條規定,夫或妻所受之贈物,經贈與人聲明為其特有財產的,屬於夫妻個人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具有專屬於個人使用的特點,如個人的衣服、鞋帽等,應當屬於夫妻特有財產。我國司法實踐中,在處理離婚財產分割時,一般也將個人專用的生活物品,作為個人財產處理。在婚姻法修改過程中,有一種意見認為,用夫妻共同財產購買的且價值較大的生活用品,如貴重的首飾等,即使為一方專用,也應當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這一意見未被採納。價值較大的生活用品,因其具有個人專用性,仍應當歸個人所有,這也符合夫妻雙方購買該物時的意願。況且,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多數情況下,夫妻雙方都有價值較大的生活用品。當然,不同經濟狀況的家庭,「價值較大」的含義不同。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這項規定屬於概括性規定。夫妻特有財產除前四項的規定外,還包括其他一些財產和財產權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的財產類型的出現以及個人獨立意識的增強,夫妻個人特有財產的范圍也將有所增加。

⑵ 失戀女飛機上發酒瘋,致航班備降,這種人該被限制乘機嗎

該被限制乘機,並且在火車、動車、高鐵等一系列交通工具上面,也應該作出限制。具體原因如下:

一、不管自己什麼情緒,都不是危害公共安全的借口。

事件的起因是女子感情出現了問題,喝了一斤白酒之後上的飛機,而在上了飛機之後,並沒有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呆著,而是在飛機舷艙那砸玻璃,並且已經砸破,發酒瘋也是分場合的,在飛機上面,任何一個位置都是容易出問題的,她的做法是置全機人員的性命不顧。

在飛機備降之後,給航空公司方面帶來的損失、對同機人員所帶來的損失都是巨大的。並且這種延誤非自然之力,那麼就讓做出這樣的事的人自己承擔吧,事實也證明,執法部門已對她進行刑拘,只是在後續的發展當中,還未說明是否會對她限制乘機而已。

就拿投票說事,如果誰發起一個該不該讓她乘機的投票,支持她的並不會有多少。

⑶ 男子躲高鐵衛生間吸煙被限乘,還得到了哪些處罰

隨著高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會在出行的時候選擇乘坐高鐵列車。高鐵的時速快,能夠大大縮短城市之間的通行時間,同時,高鐵的票價也設置的比較合理,也是很多人能夠接受的價格,因此高鐵受到了越來越多人們的歡迎。而大部分人在乘坐高鐵的時候,都清楚乘車時的相關注意事項,比如要按照購票的座位號按號入座;比如高鐵列車運行期間,車廂內的任何地方都不允許抽煙等等。

在高鐵列車內也會大力宣傳關於乘坐高鐵的注意事項,盡管如此,仍然有一部分乘客不遵守相關規定,隨意做出違反規定的行為,而他們也最後受到了相應的懲罰措施。

公共場所內,人們應該嚴格遵守公共場所內的相關秩序和規定

劉某的行為再次給一部分無視規章制度的人們敲響了警鍾。高鐵車廂內吸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可能會導致一整車乘客的生命安全遭受到威脅。因此,我們應該嚴格遵守相關的制度和規定,這樣做是為了他人的安全,同時也是為了自己的安全,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遵守相關規定。

⑷ 家裡沒錢,老公刷信用卡給小叔子還網貸,打掉孩子離婚我錯了嗎

古往今來,家裡眾多兄弟姊妹的,父母能夠一碗水端平的少之又少。

都是爺奶愛長孫,父母疼老兒也不無道理。

4、

我們結婚時,公婆給了六萬,其他的什麼也沒有,這六萬包括彩禮三金以及我們買衣服的錢,我已經什麼都不去計較了,隨公婆怎麼偏心,只一點不要禍禍我們這個小家就行了。

可是一味地忍讓只換來了她們的得寸進尺,老公也理所當然的覺得我對這些無所謂。

小叔子花著老公辦的信用卡,每個月還得用老公的錢套卡他用,偶爾還得從老公要個零花錢,我實在對這樣一家子忍無可忍,帶著年幼的孩子回了娘家,

父親說這可怎麼辦,這樣下去,你們一家早晚得被他弟給拖死。

我說想分開不過了,孩子我能養活,父親不同意我帶走孩子,說那樣太辛苦了。隔天便將孩子送回公婆家裡,和公婆說了我的意思,且說沒想到那一家子外表看著那麼好,內里卻那麼亂七八糟的。

公婆自然是不同意我離婚,她們也被小兒子弄的精疲力盡,可又不能真的不管他,於是一味地順從,大兒子好不容易有一家子人了,若是也這樣散了,那他們一家可能真就垮了。

那是公婆頭一回沒有順小兒子的心強行拉著小叔子去賣了車,那輛二十萬買的車,也不過只賣了幾萬塊錢,公婆將那錢送到我家裡,跟我說老公辦的信用卡已經還完賬改了密碼,以後小叔子不會在從他哥要錢花了。

可我再也不敢相信他們的話了,對家人一味順從無底線的老公,處處偏心小兒子的公婆,我不想回去,又擔心委屈了孩子,怎麼辦?

⑸ 鄰居抽煙經常飄到我們家,他算擾民嗎

法律依據抄:(1)民法通則的權利濫用之禁止原則,就是說吸煙的人吸煙是他行使自己的權利,但這種權利的行使不能夠侵犯到別人的合法權益。
(2)物權法中的相鄰權: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處理辦法:可以協商,可以找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居委會也可以),實在不行就向人民法院起訴。

⑹ 公共場合吸煙違法嗎

於違法行為

根據衛計委(原衛生部)2011年制定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專實施細則》

第十八屬條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

室外公共場所設置的吸煙區不得位於行人必經的通道上。

公共場所不得設置自動售煙機。

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開展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並配備專(兼)職人員對吸煙者進行勸阻。

拓展資料:

二手煙對成人的危害

使冠心病的風險增加25%-30%,對心血管系統某些方面的影響不亞於主動吸煙;

使肺癌的患病風險增加20%-30%;

導致成人罹患哮喘、急性呼吸系統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

下列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禁止吸煙

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校、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教育培訓機構以及兒童福利院等未成人活動的場所;

婦幼保健院(所)、兒童醫院;

體育場館、演出場所觀眾坐席和比賽、演出區域;

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

人群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區域;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公共場所。

⑺ 請教一個關於民法的司法考試題目

個人之見:
侵權的構成要件:過錯、損害結果,因果關系。內已是有過錯的,因為沒有盡到保管容義務。
甲可以向已提起侵權之訴,並提起精神損害賠償,原因是該vcd具有紀念意義。也可以向已提起違約之訴,但此時不能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原因是只有侵權才能提起精神損害賠償。已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有過錯的第三人丙追償。
同時甲也可以直接向丙提出侵權之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c項中「甲只能對丙提起侵權之訴,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只能」一詞過於絕對。

⑻ 鄰居在樓道吸煙,明知造成有呼吸疾病的舊居民不適,故意為之,屢勸不改,是否可以報警,算故意傷害

不算故意傷害
現在個別城市只是禁止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抽煙,在樓道抽煙不屬於人員密集
法律管不了,如果對方不聽勸,那就沒辦法了

熱點內容
世界上法治最好的國家 發布:2025-09-18 10:21:41 瀏覽:50
法律上介紹人責任 發布:2025-09-18 10:10:46 瀏覽:363
全面建設法治社會 發布:2025-09-18 10:01:30 瀏覽:716
越秀法院辦公時間 發布:2025-09-18 09:46:39 瀏覽:282
公司法務文章 發布:2025-09-18 09:38:09 瀏覽:38
長春市律信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18 09:28:40 瀏覽:726
簡述國際經濟法廣義說和狹義說的差別 發布:2025-09-18 09:26:57 瀏覽:320
曲靖道德模範 發布:2025-09-18 09:25:08 瀏覽:803
民法四種支付 發布:2025-09-18 08:43:56 瀏覽:575
刑事訴訟法151 發布:2025-09-18 08:38:36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