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強製法司法解釋
㈠ 行政強製法53條 行政訴訟解釋 88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五十三條: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回或者提起答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十八條: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㈡ 行政強製法第50條釋義
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要求當事人履行排除妨礙、恢復原狀等義務的行政決定,當事人逾期不履專行,經催告仍不履行屬,其後果已經或者將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環境污染或者破壞自然資源的,行政機關可以代履行,或者委託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㈢ 《行政強製法》對環境執法有何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以下簡稱《行政強製法》)已於1月1日起開始施行,《行政強製法》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強制提出了嚴格要求,其頒布實施對環保部門的行政執法意義重大。今後,環境執法需要特別注意哪些問題?通過逐一梳理,一些脈絡逐漸清晰。
一、行政強制措施的具體程序有明確規定
《行政強製法》規定的行政強制所調整的范圍包括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兩方面內容。除此以外,還有行政強制應急措施以及臨時措施。
在行政強制措施方面,目前我國現行環境法律中只賦予環保行政機關施行強制應急措施。《行政強製法》第九條對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做出了明確規定,環保部門涉及的主要是該條第(五)項其他行政強制措施,也就是該法第三條規定的行政強制措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即發生或者即將發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或者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行政機關採取應急措施或者臨時措施,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如《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二條規定,飲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脅供水安全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責令有關企業事業單位採取停止或者減少排放水污染物等措施。本條是關於防止飲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威脅供水安全時環保部門應採取的環境行政強制應急措施的規定。
《行政強製法》第十八條對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具體程序也做出了明確規定。根據這項規定,執法人員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實施前必須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經批准;二是通知當事人到場,這就需要准備書面通知書或電話通知記錄表;三是必須製作現場筆錄。現場筆錄由當事人和行政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拒絕的,在筆錄中予以註明。當事人不到場的,邀請見證人到場,由見證人和行政執法人員在現場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
二、行政強制執行需按規定進行
在行政強制執行方面,目前我國現行環境法律和行政法規中也沒有賦予環保行政機關直接行政強制執行權,而只是有一些間接行政強制執行方式。如代履行和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
1.明確規定代履行范圍
《行政強製法》第五十條明確了代履行的范圍,加強對代履行的規范,即行政機關依法做出要求當事人履行排除妨礙、恢復原狀等義務的行政決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經催告仍不履行,其後果已經或者將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環境污染或者破壞自然資源的,行政機關可以代履行,或者委託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履行。本法第五十一條同時規定,代履行的費用按照成本合理確定,由當事人承擔。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在《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五十五條、《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六條和第八十三條以及《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條中也對代履行作了專門規定。
2.加處罰款或滯納金數額有限制,期限屆滿可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為了防止行政強制權的濫用,《行政強製法》第四十五條明確規定,行政機關依法加處罰款或者加收滯納金的數額,不得超出行政相對人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這就要求環保部門在行政處罰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後,及時督促行政相對人履行繳納罰款義務,不得等到履行期滿較長時間後再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造成被執行人加處的罰款遠遠超過原行政處罰決定的罰款數額。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行政強製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行政機關實施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超過30日,經催告當事人仍不履行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這項規定,將改變過去許多基層人民法院認為加處罰款屬於行政機關的行政措施而拒不執行的局面。
3.嚴格執行催告制度
《行政強製法》第三十五條明確要求,行政機關做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應當事先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應當以書面形式做出。由於環保部門沒有直接強制執行權,根據《行政強製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前提條件,因此環保部門必須依法及時書面催告。
那麼,環保部門在什麼時候送達催告書為宜?
《行政強製法》第五十四條規定,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十日後當事人仍未履行義務的,行政機關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依上述規定,環保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執行行政處罰決定時,在《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後當事人未申請行政復議且未提起行政訴訟的,在處罰決定書送達之日起60日後及時送達催告書為宜。環保部門申請執行排污費時,在《徵收排污費通知書》送達後當事人未申請行政復議且未提起行政訴訟的,在《徵收排污費通知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後及時送達催告書為宜。
4.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時間有變
目前,環保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是嚴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0〕8號)第八十八條規定,即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規定在執行。
而《行政強製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法釋〔2000〕8號)中規定的期限比該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的期限超出一倍,為了提高行政效率,本法將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規定為三個月,上述司法解釋的這一規定將不再適用。
5.積極推行執行協議,努力化解社會矛盾
強制執行是確保法律、法規貫徹執行的一種手段,而執行法律、法規從本質上看和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執法實踐中,行政機關會經常遇到行政相對人存在一些特殊困難,難以及時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情形。為此,《行政強製法》第四十二條明確規定,行政機關在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可以與當事人達成執行協議。執行協議可以約定分階段履行,當事人採取補救措施的,可以減免加處的罰款或者滯納金。據此,環保部門應當嚴格執行上述規定,在維護法律尊嚴的同時,有效防範和化解社會矛盾。
㈣ 我想請問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四十四條的理解
行政強制執行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回答:「主要是建立了三個基本原版則,
首先是合法性原則。行權政執法作為一項重要的行政權力,設置和實施,應該是在根據的法定的許可權,范圍,條件和程序。
二是適當性的原則。在行政執法領域,也被稱為相稱性原則的一種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害各方利益,應使用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實現,這樣做的目的,行政案件,行政機關是適當的,合理的。
第三個原則相結合的教育和執行階段。該法是讓人們服從,而不是讓人們違反,因此,懲罰是不是教育的目的和引導公民遵守法律的終極目標。強制行政行為的行政負擔能力,實施的結果,限制和剝奪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這樣不僅可以不被濫用,還應該從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強調效率較低和謹慎,不能形成沒有行政強制,沒有任何力量管理的理念。
希望可以幫到你,請採納???
㈤ 行政強製法條文釋義及應用的圖書信息
出版社來: 人民源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平裝: 282頁
開本: 32
ISBN: 9787010100159, 7010100152
條形碼: 9787010100159
尺寸: 20.4 x 14.6 x 1.2 cm
重量: 540 g
㈥ 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是依照行政強製法的90天,還是行訴解釋的180天啊
法適用的原則是後法優於先法,上位法優於下位法。
從制定先後看,行政強製法是後版法,行訴解權釋是先法,應當適用行政強製法;從法律位階看,行政強製法屬於法律,行訴解釋是司法解釋,司法解釋效力低於法律,應適用行政強製法。
㈦ 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條文釋義與案例適用電子版
有郵箱嗎?我來有一點資料自。
推薦你買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釋義與案例》
這是由全國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也就是《行政強製法》的立法機構,自然他們的解讀也就是最權威的)集體編寫並由集體署名的(這與個人署名的其他釋義書籍的權威性完全不同,個人署名的只代表個人,不能代表官方立法機構,僅是個人的觀點)對《行政強製法》進行詮釋的唯一官方版本,權威性最高,疑點、難點、爭議點解讀也是最詳盡的。
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釋義的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釋義》作者是 信春鷹,出版社是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㈨ 《關於適用〈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和《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有什麼區別
前兩者是《行政訴訟法》的司法解釋,和《行政強製法》屬於兩個法律部門,雖有聯系但沒什麼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