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那些事

民法那些事

發布時間: 2021-02-09 11:07:35

❶ 據民法總則哪些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違反法律的行為,欺詐的行為是無效的。

《民法總則》

第一百四十六條行為人與回相對人以虛假的意答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一百五十三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四條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1)民法那些事擴展閱讀:

第一百五十五條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五十六條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參考資料: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❷ 哪些民事法律行為可以被請求人民法院

您好!請您詳細描述您的問題。
《民法總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民回事法律行為是指民事主答體(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民事法律行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具有法律約束力,屬於合法民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為《民法總則》所採用,民事法律行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實行為;同時民事法律行為是合法行為,以適法性為特徵,不包括無效民事行為、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為。嚴格稱謂是「法律行為」,中國民法稱民事法律行為。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❸ 根據《民法總則》規定,以下哪些民事

您好,您可以詳細描述您的問題,是否為如下選項: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以專下哪些民事法律行屬為無效?()
A.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
B.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
C.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
D.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
正確答案為ABCD

❹ 民法總則規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版構予以撤銷。權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一百五十條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一百五十一條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❺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內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容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5)民法那些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五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四十六條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❻ 生活中哪些事是受民法約束

受民法約束的民事活動是指:公民或者法人為了一定的目的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行為。如買賣、運輸、借貸、租賃等。進行民事活動時,應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守法的原則。

❼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那些事事項不能代理

(1)凡人身性的法律行為,一般一能代理;(2)當事人特別約定不能代理的不能代理。

❽ 我國有哪些民事法律

我國的民事法律有很多 ,分狹義和廣義兩種。
狹義的民法主要包括:民法通則回、物答權法、擔保法、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知識產權法及上述法律的司法解釋,其他一些經濟法也含有部分民事規定: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土地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房地產法、證券法、銀行法等。
廣義的民法除了以上的幾種外,還包括商法:主要有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海商法、破產法、信託法、合夥企業法、獨資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企業法。
與民法有關的法律還有民事訴訟法及其相關司法解釋(證據規定、民訴意見、關於民事執行的意見)。

❾ 行政法和民法有什麼不同呢行政法主要是處理那些事

民法處理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和財產關系,行政法處理的范圍是不平等主體之間

❿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行為可以

您好,您可以詳細描述您的問題。如您所問為如下問題:根據《民法總則》規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行為可以被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ABCD)
A.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
B.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
C.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
D.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
【解析】《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熱點內容
民法四種支付 發布:2025-09-18 08:43:56 瀏覽:575
刑事訴訟法151 發布:2025-09-18 08:38:36 瀏覽:510
經濟法中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2025-09-18 08:36:20 瀏覽:447
法官工作瑕疵 發布:2025-09-18 08:19:56 瀏覽:599
法院執行電匯 發布:2025-09-18 08:05:13 瀏覽:321
電大商法2015期末考試 發布:2025-09-18 08:02:04 瀏覽:931
合同法對現代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9-18 07:55:33 瀏覽:62
勞動法不經通知可辭退 發布:2025-09-18 07:53:32 瀏覽:684
做律師的人的性格特點 發布:2025-09-18 07:53:21 瀏覽:222
舉辦殘疾人法律知識講座的意思 發布:2025-09-18 07:52:35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