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夏商刑法

夏商刑法

發布時間: 2021-02-09 15:03:46

Ⅰ 夏商的刑法殘酷嗎

中國最早的刑法,是夏朝制訂的《禹刑》和商朝制訂的《湯刑》,它們都是以這個朝代的第一位帝王來命名的。

這兩部刑法的全文雖然已經失傳,但它的有些條文還散見於許多古書中。從這些條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當時統治者制訂刑法的用心和它的嚴厲程度。

商湯清楚地認識到:社會的細胞是家庭,孝敬父母是維護家庭穩固的基礎;只有家庭穩固了,社會才能安定,國家才能繁榮昌盛。再從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來看,只有孝順父母的子女,才能敬其他長輩,才能盡忠於君王,報效於國家。因此,「孝」對社會和國家來說,是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品質。把「不孝」列為最嚴重的犯罪行為,是商湯高瞻遠矚的決策。

傳說商湯的刑法中還有這樣的規定:「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在公共場所亂拋垃圾,看起來是小事,但它影響公共衛生,污染市容環境,有時還會引起鄰里糾紛,甚至打架斗毆。

商湯有鑒於此,才給「棄灰於公道者」以「斷其手」的嚴重刑罰,懲一儆百,對維護社會公德具有極大的震懾作用。這條刑法看上去似乎重了一些,但它是有長遠的考慮的。由此看來商代較夏有了完備的法律體系。

《禹刑》和《湯刑》是中國歷史進入階級社會以來最初的兩部刑法。這兩部刑法中的不少規定,對於今天的法制建設,也有很大的借鑒作用和參考價值。

Ⅱ 夏商周三個時代的刑罰制度和刑罰名稱分別是什麼

夏商周時期沒有成文法典流傳下來,所以很多刑罰只能根據後來的史書記內載去找;而且奴隸主貴族常常容隨意解釋刑罰,所以還沒有形成嚴格的刑罰制度。
據說西周時,周穆王時命呂侯制定《呂刑》一書,但今已失傳,只在《尚書》中現存一篇,所以史學界不把它當做中國第一部成文法。
據《呂刑》記載,從夏代開始,就有所謂的五刑:墨刑(在臉上刺字)、劓刑(割鼻)、剕刑(斷足,又作刖)、宮刑(破壞生殖器)、大辟(死刑的統稱,除常見的斬和戮,商朝還增加了讓人望而生畏的炮烙、醢和、脯、焚、剖心、刳、剔等刑)
後來西周在繼承了五刑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贖刑(以財物贖罪)、鞭刑、撲刑(杖擊)、流放等四種刑罰,稱作九刑。事實上,還有以圜土之制、嘉石之制為名的徒刑、拘役等刑罰作補充,所以西周刑罰要遠比夏商詳細和成熟,據說呂刑記載的刑罰多達三千條。

Ⅲ 評述夏商奴隸制五刑

你說的夏商奴隸制度是,一個很普遍的努力,社會中常見的制度,它體現了一種壓迫的存在。

Ⅳ 禹刑 湯刑 九刑等夏商時期的刑罰指哪些

1、《來禹刑》是夏朝法律的名稱,《源禹刑》的性質相當於現代的刑法典;《禹刑》的具體內容已經無法考訂。
《禹刑》作為社會上出現「亂政」亦即矛盾、沖突的產物,它既不是成就於一時的成文法典,也並非由夏禹個人所制定,而是在夏商兩代的長期發展中,出於調整社會關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不斷擴充的。其基本內容是以制裁違法犯罪行為的刑事法律性質的習慣法為主。至於以「禹刑」為名,實際上不過是「夏刑」的代稱而已。《禹刑》是隨著社會需要的不斷發展變化,逐步修訂、擴充而成的。
2、《湯刑》是繼夏而起的商朝在開國之初制定的刑法。
《湯刑》在立法思想上是《禹刑》的繼承和發展。《湯刑》的罪例有三百條,最重的刑例是不孝。
《湯刑》內容的重要部分,實際上是官刑,即《湯刑》的實施對象主要是各級官吏。
3、《九刑》是西周時期成文刑書的總稱,全書共分9篇。九刑基本沿襲商朝的五刑制度(墨、劓、剕、宮、大辟共五刑),又增加了贖、鞭、撲、流等四種刑罰,稱以上的九種刑罰為為西周的九刑。

Ⅳ 夏商時期將死刑稱為什麼

應該是叫大辟。夏商的刑法也就是《禹刑》和《湯刑》,其中《禹刑》內容已經無法考證,版但是西權周時期指定的《九刑》中明確的規定死刑叫大辟,而東漢鄭玄說:「夏刑,大辟二百,臏辟三百,宮辟五百,劓、墨各千。」也就是說大辟在夏時就出現了

Ⅵ 夏商西周的刑法

舊五刑:墨刑(臉上刺字)、劓刑(割鼻子)、刖刑(砍腳)、宮刑(切小雞雞)內、大辟(殺頭)。這是隋朝容之前一直沿用的舊五刑。在商周時候已經很成熟了。還有比如湯鑊(huo四聲)(把人煮了)、菹醢(zū hǎi)(把人剁成肉醬)、炮烙、車裂等等。
採納哦

Ⅶ 夏商西周的酷刑有哪些

1 夏台(又稱「均台」)
2 棄灰之法
3 不吉不迪 顛越不恭 暫遇姦宄 巫風
4 炮格
為商末紂王所創之酷刑,即:在銅柱上塗油,下加火燒熱,令罪犯在銅柱上走,墜炭中燒死。這是一種非常殘暴的刑罰。
5 劓殄
商代刑罰名稱。「劓殄」,即滅絕。如有犯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姦宄之罪的,就施以劓殄之刑,就是不僅將其本人處死,而且要將其後代統統處死,即後世的族誅。
6、西周「九刑」
墨、劓、刖、宮、大辟(奴隸制五刑),還有贖、流、鞭、撲/罰絲。

提議樓主簡單點看看中國法制史,裡面有介紹!

Ⅷ 夏商西周刑法的特點

中國法制史-夏商周
一、夏商刑罰制度的基本內容與主要特點
關於夏代的刑罰制度的實際情況,多是後人的臆斷或揣測,如"夏後氏一統天下,則有五種刑罰三千條"、"夏後氏的刑罰有五種,科條有三千"、""大辟二百,臏辟三百,宮辟五百, 墨各千"等說法。
商代的常用刑罰主要有墨、劓、刖、宮、大辟等。
夏商刑罰制度的主要特點是野蠻嚴酷,隨意擅斷,明顯具有"臨事制刑"的特點。 二、夏商司法制度的基本特徵
1、夏商兩代的司法體制及其職能,尚未從行政、軍事體制及其職能中分離出來,它們基本上是合而為一體。
2、夏商兩代屬於中國早期的神權法時代,司法制度具有鮮明的天意、天罰、神判的特色。 3、隨著司法審判制度的產生,作為刑罰執行機構的監獄也開始出現。
三、西周的刑事法律內容
1、刑罰體系
①死刑、和肉刑:
②贖刑:
③圜土之制:相當於後世的監獄制度。
④嘉石之制類似於拘役刑。
2、刑罰的適用制度:
①三赦之法:
對年幼無知的未成年人、年邁體衰的老人和有精神障礙的精神病者等三種人的違法犯罪,除故意殺人的重罪外,可以免予追究刑事責任。
②三宥之法:
對不能正確識別犯罪客體的誤傷、不能恰當預見行為後果的誤犯以及沒有主觀故意的過失等三種違法犯罪行為,可以給予減輕刑事責任的寬宥處理。
三宥之法把犯罪的主管動機與客觀危害結合起來,作為定罪量刑的裁量依據,對不同情節的犯罪行為區別對待,是我國古代刑罰適用制度的重大發展。
③疑罪從輕惟赦制度:
對犯罪事實或罪行情節的認定以及定罪量刑有疑義或有爭論的案件施行從輕處罰或予以赦免的制度。
④同罪異罰制度
不同身份等級的人犯同樣罪行,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適用的處罰結果也有別。
同罪異罰制度,成為後世"八議"制度的淵源。
四、西周的契約制度
西周的契約主要有三種形式:
1、傅別:調整債權債務關系的借貸契約。
其形式是在券書中央書寫一個大"中"字,再從中一分為二,收執契約的雙方當事人各持一半內容和半個"中"字;
2、質劑:調整商品交易關系的買賣契約。
凡人口、牲畜之類的大宗交易謂之"大市"使用"長券",即質;
日常器具或珍異之類的小宗交易則稱為"小市",使用"短券",即劑。
質劑的形式是,在同一件券書上書寫內容相同的一式兩份契約,再從中一分為二,收執契約的雙方當事人各持一份完整的契約內容。
3、書契:廣義書契指一般文字或文書,狹義書契專指契約。
狹義書契又分廣義和狹義。廣義泛指一般的契約文書憑證,狹義特指不付利息的賒貸契約文書。一般來講,書契特指不發生孳息利率的賒貸契約。
五、西周的婚姻家庭制度
1、婚姻制度:
西周實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原則,並不排除各級宗主貴族廣泛盛行的一妻多妾制。 六、西周的司法審判制度
1、司法機關的設置:
自上而下依次為:
①周王 ②大司寇 ③小司寇 ④士師
2、獄訟形式的劃分:
獄:指控告犯罪的刑事訴訟案件,要求當事人持訴狀向官府起訴;
訟:指涉及財產糾紛之類的民事訴訟案件,要求當事人直接到庭提出訴訟請求。
無論是刑事訴訟還是民事訴訟,必須按照不同的性質分別收取相應的訴訟費用。不按規定交納訴訟費用,官府是不受理其起訴的案件的。
3、司法審判原則:
①創立"五聽"的審訊方式
辭聽:觀其出言,不直則煩;
色聽:觀其顏色,不直則赧然;
氣聽:觀其氣息,不直則喘;
耳聽:觀其聽聆,不直則惑;
目聽:觀其眸子視,不直則眊然
②注重運用各種證據
③要求司法人員依法判案
④禁止司法人員的"五過之疵"
"五過之疵"是司法人員徇私枉法、出入人罪的五種行為:惟官、惟反、惟內、惟貨、惟來。
按照當時的規定,司法人員犯有這五種行為的,與案犯同等處罰。
⑤重視司法人員的選拔任用
4、監獄管理制度
西周的監獄通稱為圜土,用以關押勞役刑徒。
專門設有司圜一職,主要負責勞役刑的執行和圜土的管理。
司圜隸屬於大司寇。
監獄設施及其獄政管理事務由司法審判機關統一管轄。

Ⅸ 夏商時期刑法的原則主要有哪些

夏朝初步確立了奴隸制五刑:墨、劓、剕、宮、大辟

商朝以刑罰嚴酷著稱,除五刑外還規定了醢、脯、焚、剖心、刳、剔等刑殺手段。

Ⅹ 夏商時期主要法律形式是

夏代法制簡況 (一)法律形式(1)習慣法(2)制定法——夏有亂政,而作禹刑。(3)誓——夏代君主在戰爭期間發布的緊急軍事命令。(二)法律內容 1、將原社會的禮改造成法律統治的有效武器。法律維護專制王權,鎮壓各種違背「王命」和反抗國家統治的行為。2、規定帶有行政法規性質的《政典》,用以維護奴隸主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3、確認土地「國有」的民法的內容。4、確認徵收賦稅的各項制度。(三)司法制度1、司法制度和審判制度 夏代中央最高司法官稱「大理」,地方司法官稱「士」,基層稱「蒙士」。2、監獄的設置——圜土,圓也。 </B>商代的法律制度</B>一、商代的立法指導思想(一)「王權神授」的法律思想(二)「天討」與「天罰」的法律思想二、法律形式與主要法律 (一)法律形式 1、制定不公開的刑書——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 2、誓 3、王與權臣的命令、文告——商代權臣根據王的意志發布的命令,當時被稱為「訓」。(二)主要法律 1、《湯刑》——為商代成文刑書,也是商代法律的泛稱。2、《官刑》——商代懲治國家官吏犯罪、違紀與失職行為的專門法律,帶有行政法律的性質,但卻採取刑事制裁的方式加以處理。3、「居民」之法——丈量土地、劃分居住區域及安置百姓的法規。4、車服之令——商湯為區別尊卑貴賤的等級,曾下車服之令。三、法律內容 (一)軍事法規內容 1、以軍法保證對夏代的討伐戰爭 2、嚴格軍法,懲治「不服誓言」罪(二)刑事法規內容 1、運用刑法手段,嚴厲鎮壓反抗國家統治的各種犯罪——商代以刑法嚴酷著稱。 2、刑法嚴懲蠱惑民心擾亂社會秩序的犯罪。 (三)行政法規內容——制定了嚴格約束統治集團成員的行政法律規范《官刑》。 (四)民事法規內容 1、所有權問題——當時,土地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歸為王有,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2、婚姻家庭制度——商代在確定婚姻關繫上比夏代更明確地規定了一夫一妻制,但只適用於平民百姓。 3、繼承製度——兄終及弟,子繼為輔。四、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構 商代中央最高審判機構改稱為司寇,司寇以下設「正」、「史」等審判官。 (二)審判制度 1、重案與疑案的審理 ◆商代對重要案件的審理一般要經過三級,即史與正的審理,大司寇的審理,以及三公參聽的審理,最後上報商王的批准。 ◆商代對疑案的審理持慎重態度,主張廣泛徵求意見,然後定案。 ◆主張審判依據事實,有犯意無實據的,不認為是犯罪。 2、天罰和神判 ◆統治者廣泛利用社會上普遍存在迷信與落後,假託神意進行審判。 ◆假託鬼神之意,實施殘暴的處罰和刑殺。 3、監獄制度商代因襲夏代制度,把監獄仍然稱之為「圜土」。商代又有專門的關押要犯的監獄,稱之為「囹圄」。

熱點內容
民法四種支付 發布:2025-09-18 08:43:56 瀏覽:575
刑事訴訟法151 發布:2025-09-18 08:38:36 瀏覽:510
經濟法中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2025-09-18 08:36:20 瀏覽:447
法官工作瑕疵 發布:2025-09-18 08:19:56 瀏覽:599
法院執行電匯 發布:2025-09-18 08:05:13 瀏覽:321
電大商法2015期末考試 發布:2025-09-18 08:02:04 瀏覽:931
合同法對現代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9-18 07:55:33 瀏覽:62
勞動法不經通知可辭退 發布:2025-09-18 07:53:32 瀏覽:684
做律師的人的性格特點 發布:2025-09-18 07:53:21 瀏覽:222
舉辦殘疾人法律知識講座的意思 發布:2025-09-18 07:52:35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