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雅典的公民法

雅典的公民法

發布時間: 2021-02-09 23:20:03

❶ 希臘公民,羅馬公民,羅馬自由民的區別

羅馬公民、羅馬自由民的區別:公民指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根據該國的法律規范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從其產生來看,公民作為一個法律概念,是和民主政治緊密相連的。它往往代表參與政治的特權,例如:參加公民大會、擔任國家官員等。在歷史上,最早的具有制度性的民主政治,出現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城邦時期。在這個奴隸制時期,在民主政治雛形的基礎上,出現了「公民」的稱呼,也叫「市民」。古羅馬曾經頒布過《市民法》,也就是《公民法》,用以調整羅馬市民之間的關系。在羅馬世界急速擴張的時期,可以把公民權當作一種辨識方法,分辨誰是原本住在羅馬的人,誰是從別的地方來的。任何在羅馬出生的男人都是羅馬公民,奴隸除外。公民有權投票,婦女除外。公民有權立約,有權具備合法的婚姻。公民不能夠被判處死刑,除非他們被控訴叛國罪。被征服地的人民要成為羅馬公民最簡單的方法是從軍。 自由民是奴隸社會中除奴隸以外的居民的通稱。羅馬的自由民指居住在羅馬境內但不具備羅馬公民的身份,包括奴隸主、高利貸者、大商人、獨立經營的農民、小手工業者、小商人等。自由民的根本特徵是享有財產權。自由民可區分為上層和下層,即貴族和平民兩部分。奴隸主、高利貸者、宗教祭司等,構成自由民的上層即貴族。他們不僅擁有大量地產和其他財產,而且享受各種政治特權。他們不僅殘酷剝削和壓迫奴隸,而且也壓迫和剝削各種小生產者和小商人,他們是奴隸社會的統治階級。自由民中一切不享有政治經濟特權的居民構成自由民的下層即平民,主要包括個體經營的農民、小手工業者、小商人等。他們不同於奴隸,享有人身自由,他們一般都佔有少量的生產資料,並依靠自己的生產資料進行生產,其中極少數比較富裕的也能佔有和使用少量奴隸。這些農民和手工業者雖然屬於自由民,但他們不能參加政權管理國家大事,在經濟上受奴隸主、高利貸者、大商人的盤剝和壓榨,不僅要給奴隸主國家繳納各種苛捐雜稅,還要服兵役和各種勞役,生活極不穩定,往往貧困破產淪為奴隸或無業遊民。可見,自由民中的下層實際上也是一個受剝削受壓迫的階層。因此,在自由民內部,上層的奴隸主貴族與下層的平民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下層的自由民是奴隸反對奴隸主的武裝起義中的重要同盟軍。 綜上所述,二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自由民范疇比公民要廣,到公元3世紀,帝國自由民內部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消失了。 希臘公民:希臘公民也就是雅典公民①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徵:全體公民是統治者,參與政治,集體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公民集體內部相對平等;法律至上。②歷史作用:它重視公民的個體自由和責任感;鑄就了希臘人渴求知識、樂於探究的民族性格;其民主氛圍創造的空間,使古代希臘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雅典民主的理論與實踐為近現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③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和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地位和利益,其實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是少數人的民主。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主對婦女、外邦人、廣大奴隸而言,是遙不可及的,它與現代民主是不同的,它窒息和限制了社會另一部分成員的自身發展能力,帶有很大的局限性。

❷ 求羅馬法體系形成的時間軸(習慣法,成文法,公民法,萬民法)

1、習慣法:公元前至前6世紀的羅馬,稱為王政時期,此時的羅馬尚處於氏族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時期。這一時期主要是古老氏族的習慣和社會通行的各種慣例,至王政後期國家最後形成時,它們逐漸演變成為習慣法。

2、成文法:於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公布於羅馬廣場。次年,又制定法律二表,作為對前者的補充,構成了所謂的《十二表法》。

由於這些表法當時都是由青銅鑄成的,所以又稱《十二銅表法》,這是古代羅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羅馬法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3、公民法: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從羅馬建國到公元前3世紀中葉,羅馬產生的法律統稱為公民法。它是專門適用於羅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瑣,缺乏靈活與變通,內容上側重於國家事務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個人財產關系等問題的私法規范則不夠完善。

公民法的實施,使平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空前提高,從而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了他們愛國熱情與參政的積極性。

4、萬民法: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外來人口的增多,各種新的社會矛盾日益凸顯。於是共和國後期形成了適用於羅馬公民與外來人以及外來人與外來人之間關系的萬民法。

萬民法的產生,使羅馬私法出現兩個不同體系。但是市民法和萬民法不是截然對立的,而是互為補充的。實際上,經過一段時期的適用與完善,萬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適用范圍,成為鞏固羅馬統治的重要工具。

萬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變得簡潔靈活且使用有效,注重調節貿易及財產等經濟和民事糾紛,因而能適應帝國時期新的社會發展要求。

(2)雅典的公民法擴展閱讀:

在羅馬法的發展中,法學家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推動了羅馬法和羅馬法學的發達。

公元前1世紀,羅馬進入帝國時期。在帝國前期,法學家活動非常活躍,羅馬法學的發展也進入繁榮時期。許多法學家還被皇帝授予法律解答權,其解答成為法律的重要淵源。

法學家們著書立說,解釋法律,形成了不同的學派,主要有普羅庫爾學派和薩比努斯學派。其間出現了最著名的五大法學家:蓋尤斯、伯比尼安、保羅、烏爾比安、莫迪斯蒂努斯。

五大法學家的法學著作和法律解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概括羅馬法學家的活動和作用是:解答法律;參與訴訟;著書立說;編纂法典,參加立法活動。

❸ 雅典民主制的運行機構及確立分別是什麼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點
1.基本特點: 人民主權 與 輪番而治 人民主權:"政權不是在少數人手裡,而是在多數人手裡,"即雅典的國家管理大權掌握在全體公民手裡. 輪番而治:就是"輪流統治與被統治",基本原則是平等的原則,每個公民可是統治者也可以是被統治者.

運行機構:
①.公民大會:(常設機構是"四百人會議")是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審議並決定一切國家大事,甚至個人小事
③.五百人議事會:負責為大會准備提案並主持大會
②. 陪審法庭:是日常的司法機關,遵循原則:最大限度地保持公正,避免行賄舞弊現象的發生
④.十將軍委員會:公民大會選出,統率軍隊,參與政治. 輪流統率軍隊,首席將軍執掌軍政大權 "十將軍委員會" 最高司法機關 "陪審法庭" 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閉會期間處理日常事務 "五百人會議" 最高權力機構 "公民大會"

❹ 羅馬實行公民法的時間

,沒有具體時間,只有一個大致的時間區間,而且都是後人研究出來的,歐洲的歷史向來如此。公民法適用於羅馬共和國中期的公民(前5世紀中期~前3世紀中期)。

❺ 羅馬法的公民法主要內容

公民法
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從羅馬建國到公元前3世紀中葉,羅馬產生的法律統稱為公民法。它是專門適用於羅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瑣,缺乏靈活與變通,內容上側重於國家事務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個人財產關系等問題的私法規范則不夠完善。
公民法的實施,使平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空前提高,從而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了他們愛國熱情與參政的積極性。
萬民法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外來人口的增多,各種新的社會矛盾日益凸顯。於是共和國後期形成了適用於羅馬公民與外來人以及外來人與外來人之間關系的萬民法。
萬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動中逐步創制的法律,它吸收了公民法和外來法的合理因素,但又有所發展和突破。它的基本內容主要是關於所有權和債權方面的規范,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繼承等內容。
萬民法的產生,使羅馬私法出現兩個不同體系。但是市民法和萬民法不是截然對立的,而是互為補充的。實際上,經過一段時期的適用與完善,萬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適用范圍,成為鞏固羅馬統治的重要工具。
萬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變得簡潔靈活且使用有效,注重調節貿易及財產等經濟和民事糾紛,因而能適應帝國時期新的社會發展要求。
法學家活動
在羅馬法的發展中,法學家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推動了羅馬法和羅馬法學的發達。
公元前1世紀,羅馬進入帝國時期。在帝國前期,法學家活動非常活躍,羅馬法學的發展也進入繁榮時期。許多法學家還被皇帝授予法律解答權,其解答成為法律的重要淵源。
法學家們著書立說,解釋法律,形成了不同的學派,主要有普羅庫爾學派和薩比努斯學派。其間出現了最著名的五大法學家:蓋尤斯、伯比尼安、保羅、烏爾比安、莫迪斯蒂努斯。
五大法學家的法學著作和法律解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概括羅馬法學家的活動和作用是:解答法律;參與訴訟;著書立說;編纂法典,參加立法活動。
《國法大全》
查士丁尼皇帝(公元527~565年)為重建和振興羅馬帝國,成立了法典編纂委員會,進行法典編纂工作。公元528~534年,先後完成了三部法律法規匯編。
第一,《查士丁尼法典》(Codex Justinianeus)。這是公元528~529年編出的一部法律匯編。它將歷代羅馬皇帝頒布的敕令進行整理、審訂和取捨而成。
第二,《查士丁尼法學總論》,又譯為《法學階梯》(Institutiones)。它以蓋尤斯的《法學階梯》為基礎加以改編而成,是闡述羅馬法原理的法律簡明教本,也是官方指定的」私法「教科書,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查士丁尼學說匯纂》,又譯為《法學匯編》(Digesta),於公元530~533年編成。這是一部法學著作的匯編,將歷代羅馬著名法學家的學說著作和法律解答分門別類地匯集、整理,進行摘錄,凡收入的內容,均具有法律效力。
第四,公元565年,法學家又匯集了公元535~565年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時所頒布的敕令168條,稱為《查士丁尼新律》(Novallae)。
以上四部法律匯編,至公元12世紀統稱為《國法大全》或《民法大全》又稱查士丁尼法典。《國法大全》的問世,標志著羅馬法已發展到最發達、最完備階段。

❻ 雅典的公民法是不是成文法

是啊,公元前7世紀末期,雅典統治者將習慣法編訂為成文法,限制貴族對法律的解釋。

❼ 求羅馬公民法和萬民法的區別

二者有以下幾方面區別:
1、對象不同:

()公民法的對象是羅馬公民 ;

(2)萬民法的對象是羅馬公民與非羅馬公民,非羅馬公民之間;

2、內容不同:

(1)公民法的內容是公法較多;

(2)萬民法的內容是所有權與債法;

3、來源不同:

(1)公民法的來源是民眾大會、元老院決議,習慣法規范;

(2)萬民法的來源是清除了形式主義的羅馬固有的「私法」規范;同羅馬人發生聯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規范;以及地中海商人通用的商業習慣與法規等;

4、程序不同:

(1)公民法的程序形式主義;

(2)萬民法的程序更為靈活。

(7)雅典的公民法擴展閱讀

早期的「古羅馬平民」與「古羅馬公民」是兩個相對的概念,不過兩者都是自由民,至於奴隸的地位則沒有任何差別。

王政時代後期,古羅馬平民大都是外來的移民以及脫離古羅馬血緣群體的社會成員,被排除在古羅馬公民的血緣組織之外,因而具有政治和經濟上的無權性(比如公有地的使用權),經濟上的私有性和對羅馬貴族和氏族部落的依附性。從法律上看,《公民法》適用於古羅馬公民,而《萬民法》適用於古羅馬平民。

任何在羅馬出生的男人都是羅馬公民,奴隸除外。公民有權投票,婦女除外。公民有權立約,有權具備合法的婚姻。公民不能夠被判處死刑,除非他們被控訴叛國罪。

馬的自由民指居住在羅馬境內但不具備羅馬公民的身份,自由民的根本特徵是享有財產權。自由民可區分為上層和下層,即貴族和平民兩部分。前者不僅擁有大量地產和其他財產,而且享受各種政治特權。

❽ 雅典習慣法 羅馬萬民法 雅典自然法 羅馬公民法區別

雅典習慣法是指在雅典城內以習慣作為日常工作的准繩
萬民法是在羅馬共和國內後期,適用於羅馬市民容與外來人以及外來人與外來人之間的關於所有權與債權的法律
自然法是指處理人與自然界之間關系的法律
羅馬公民法又稱市民法,是在共和國前期,僅適用於羅馬市民之間關於行政管理、訴訟程序、財產、婚姻家庭和繼承的法律

❾ 羅馬法、習慣法、成文法、十二銅表法、公民法、萬民法、民法大全的基本概念

羅馬法其實就是古代羅馬創建的一個法律體系,而羅馬法早期就是專習慣法(即法律由貴族屬隨意確定的法律),後來隨著平民們越來越希望得到一些權利,所以由習慣法發展到了成文法(即用法律條文來確定律法),由習慣法到成文法的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隨著侵略擴張,羅馬法由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公民法(范圍是羅馬統治境內的公民,不包括外來人民及奴隸)發展到了羅馬帝國時期的萬民法(范圍是羅馬統治境內的一切自由民,包括被羅馬侵略後被羅馬帝國統治的受侵略國家人民)而民法大全,又稱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它的頒布,就標志著羅馬體系的最終確立和完善,這一些是我的理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吧

❿ 關於雅典的民主和羅馬的法律.....

羅馬也有民主,不是實行過共和制嗎。後來為適應國土的擴張才實行的帝制。
為羅馬皇帝圖拉真見的廣場上建有圖拉真市場,這體現了為大眾服務的觀點。羅馬也有成崇尚智慧、自由、民主、熱愛政治的風氣。
再如公民法的實施也提高了公民的參政積極性。

再聲明一下古希臘也有法律的,法律是有利慾平民的,因為其限制了貴族的權利。只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有其階級性。

尚武可能是因為其傳統習俗所至。

熱點內容
英國公司法2006中文 發布:2025-09-18 07:07:33 瀏覽:274
龍泉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9-18 07:07:33 瀏覽:56
劉繼峰經濟法錄音 發布:2025-09-18 07:07:26 瀏覽:825
宣傳民法典標語 發布:2025-09-18 07:06:58 瀏覽:39
半數以上經濟法 發布:2025-09-18 07:06:49 瀏覽:968
口頭作證是否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6:53:56 瀏覽:957
英國經濟法碩士 發布:2025-09-18 06:38:21 瀏覽:396
法律法規審查 發布:2025-09-18 06:38:14 瀏覽:140
壟斷犯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8 06:37:39 瀏覽:65
貴陽最好的律師是哪家 發布:2025-09-18 06:28:40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