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的非法經營罪

民法的非法經營罪

發布時間: 2021-02-10 02:51:54

A. 非法經營罪的被告人被判刑後,受害人能否另案提起民事訴訟

被告人被判刑不代表民事免責。可以另案提起,不過另案提起是要另收訴訟費用的,你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B. 什麼樣的民間借貸才構成非法經營罪

一、民間借貸是受法律保護的合法行為
所謂「民間借貸」,它泛指的是在國家依法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等經濟主體之間的資金借貸活動。我國的民法通則、合同法均有保護合法民間借貸關系的規定,這就為民間借貸的合法存在與發展構築了法律基礎和制度環境。
民間借貸在客觀上拓寬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促進了多層次信貸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同時,民間借貸與正規金融機構相比,還具有信息搜集和加工成本少、手續便捷、方式靈活、交易成本低、催收貸款方式簡便和風險控制容易等優點。由於民間借貸游離於正規金融之外,也存在著交易不陽光、做法欠規范、風險難監控等問題,可能會產生一些違法犯罪。其中最敏感、最容易發生糾紛的焦點是利息問題。對如何依法保護合法的借貸利息、如何遏制高利貸,我國既有合同法的規定,也有與之相銜接的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為依據。如最高人民法院最近發布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中,明確要求依照合同法有關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二、民間高利貸不屬於「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我國在依法保護民間借貸的同時,也要遏制民間借貸中的高利息化傾向,防範高利貸的潛在風險,但是否就可以把民間高利貸按照非法經營定罪呢?
刑法第225條規定的非法經營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非法進行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為了適應市場經營行為的復雜性、多樣性的特點,該法條在列舉了三類非法經營行為之外,還設置了一個「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的兜底條款,以保證法律適用的穩定性。
該罪是對1979年刑法投機倒把罪改革分解而來的,總結過去投機倒把罪成為「口袋罪」的歷史教訓,必須正確理解與適用「兜底條款」,科學掌握它的內涵與外延,防止任意化、擴大化。
根據上述非法經營罪的概念和構成要件,「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應當限定為:除刑法第225條第1項至第3項規定的非法經營行為以外的,違反國家規定,侵犯國家經營許可制度,破壞市場交易正常秩序,情節嚴重的非法經營行為。據此,要納入「兜底條款」定罪的行為,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要件:
(一)正確理解「違反國家規定」的內涵。「違反國家規定」是構成非法經營罪的基礎條件,因此,明晰此處「國家規定」的確切范圍,是限制對非法經營罪兜底條款擴大適用的基礎。依照刑法第96條規定,「本法所稱違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決定,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和命令」。據此,依據體系解釋的原則,構成非法經營罪的行為所違反之國家規定應與刑法第96條的內容契合,即只包括最高立法機關及其常設機關和最高行政機關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法律文件。除此之外的任何國家機關,包括國務院各部委、各專門委員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均不在此范疇之內。
(二)嚴格限定「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的外延。「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是非法經營罪兜底條款罪狀表述的核心,所以,明確它的指向是劃定兜底條款規制范圍的關鍵。
「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當然是指除了刑法第225條第1項至第3項規定的行為以外的非法經營行為。但由於這個兜底性條款涵蓋面太大,實踐中很難把握。筆者認為,遵循體系解釋的原則,第4項的「其他」,必須與前面的三類行為協調一致,遵循「只含同類規則」的原則,即兜底條款只限於未列舉的同類情形,而不包括不同類的情形。所以,本條規定的「其他非法經營行為」的外延,只能通過本條已規定的前三類行為本身所明示或暗示的內涵來揭示。
刑法第225條中已列舉的非法經營罪的三類行為分別是:(1)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2)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3)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雖然從語言表述上看,這三類行為方式各不相同,但實質上它們共同具有三個屬性:(1)均屬於未經許可的經營行為;(2)均以牟利為目的;(3)均侵害了國家特定行業的經營許可制度。基於此,筆者認為,只有那些以牟利為目的,侵害特定行業的經營許可制度,破壞市場交易正常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才能被認定為「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所以,兜底條款中「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應當指向那些除了刑法第225條第1項至第3項規定的行為以外的,違反國家規定,侵犯國家經營許可制度,破壞市場交易正常秩序的行為。
(三)科學區分非法經營行為的危害程度。兜底條款中的「情節嚴重」,是區別「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的罪與非罪的標准。由於我國刑法在犯罪構成上,對本罪規定的是既定性又定量的模式。所以,行為的危害程度對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具有決定意義。非法經營罪兜底條款中的「情節嚴重」,可以依據體系解釋的原則,從非法經營的數額、非法經營的時間、次數、規模、違法所得、造成損失大小等方面綜合分析認定。
從立法的視角審視,既要考慮從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需要出發,設置非法經營罪的必要性;又要考慮由於非法經營行為的復雜性、多樣性、變異性,難於在法條中加以窮盡,不得不設置「兜底條款」,以彌補立法漏洞,適應制裁非法經營犯罪復雜性的需要。從司法的視角審視,既要考慮如何理解與適用兜底條款,發揮兜底條款在維護市場秩序中的作用;又要總結司法史上把投機倒把變成「口袋罪」帶來的歷史教訓,防止兜底條款的濫用。所以,1997年刑法實施以來,「兩高」對什麼行為可以納入「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罪行為」的范疇,採取用「司法解釋」的方法予以明確。到2010年3月止,已通過司法解釋納入第225條第4項追訴的已有七種「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即(1)非法經營外匯的行為;(2)非法從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復制、發行業務的行為;(3)擅自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涉港澳台電信業務營利活動,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的行為;(4)非法生產、銷售「瘦肉精」等行為;(5)哄抬物價、囤積居奇行為;(6)擅自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或者擅自從事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的行為;(7)擅自發行、銷售彩票行為等。當然,今後如再發現還有應納入兜底條款治罪必要的非法經營行為,還可以由最高司法機關採取司法解釋的方法增加。
從上述刑法第225條規定的四項非法經營行為的內容證實,無論是立法上已經明確規定的前三項內容和由司法解釋規定的第四項的內容,都沒有把民間借貸中的高利息行為規定為非法經營罪。所以,有的地方將民間高利貸行為按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既沒有立法上的依據,也沒有司法解釋的依據。
三、依法懲治民間借貸中所涉犯罪
在一個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民間借貸利率的高低是市場競爭形成的,是資金市場供求關系的真實反映,不能把利息本身視為罪惡,國家應注意引導促進資金優化配置。實踐證明,在高利息的誘惑下,確實容易誘發多種違法犯罪,必須依法予以制裁。與民間借貸相關的常見犯罪有:
(一)高利轉貸罪。在高利息的誘惑下,一些不法分子以高利轉貸牟利為目的,虛構貸款用途,採取擔保貸款或者信用貸款的方法,從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套取信貸資金後,再以大大高於銀行同期利率的方法,將信貸資金轉貸給急需資金的其他單位或個人,從中牟取高額利息。由於這種以轉貸牟利為目的的行為損害了金融機構融資為主的金融市場秩序和他人的財產權利,應當依照刑法第175條規定的高利轉貸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在高利息的誘惑下,近年來一些不具備吸收公眾存款主體資格的人,採取暗中提高存款利率、提前還本付息、先付息後存款等手段,引誘吸收公眾存款;或者打著抽獎、名借實存等招牌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他們再將收集來的公眾資金作為發放高利貸的資本,從中賺取高額利息。對這種破壞金融機構存款管理制度,嚴重擾亂金融市場秩序的行為,應當依照刑法第176條規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非法拘禁罪。近年來,在司法實踐中的非法拘禁罪中,因借貸糾紛而引發的暴力收債行為構成本罪的比例很大,而且呈上升趨勢。刑法第238條第3款明確規定:「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按照非法拘禁罪定罪處罰。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7月的司法解釋也規定:「行為人為索取高利貸、賭債等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按照非法拘禁罪定罪處罰。
在高利息的誘惑下,還可能引發集資詐騙、違法發放貸款、洗錢等經濟犯罪,也可能發生挪用公款、挪用資金去放高利貸的職務犯罪等。對相關犯罪,應依法予以懲治,以切實維護信貸市場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和金融債權。

C. 非法經營罪,我如何附帶民事訴求

附帶民事訴訟很簡單的,因為你錯過了一審一並提起民事訴訟的時機,只能以民事訴訟另行起訴到法院。 如果一審時你就提出附帶民事訴訟既不收訴訟費還容易 ,因為你和公訴一起。

D. 非法經營罪的量刑

非法經營食鹽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單處罰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非法經營食鹽20噸以上不滿30噸的,為拘役刑或罰金刑。非法經營食鹽30噸的,為有期徒刑一年,每增加6噸,刑期增加一年。
曾因非法經營食鹽行為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非法經營食鹽10噸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2噸,刑期增加六個月。
【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非法經營食鹽50噸,為有期徒刑五年,每增加10噸,刑期增加一年。
曾因非法經營食鹽行為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非法經營食鹽25噸的,為有期徒刑五年,每增加10噸,刑期增加一年。
【單位犯罪責任人員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升格量刑特別規定】
慣犯、利用委託代銷食鹽身份非法經營,依照前述法定基準刑參照點擬處罰金刑的,升格為拘役刑;擬處拘役刑的,升格為有期徒刑;擬處有期徒刑的,重處10%。
非法經營煙草製品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未經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無生產許可證、批發許可證、零售許可證,而生產、批發煙草製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情節嚴重,法定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一年:
(一)個人非法經營數額達5萬元,或者違法所得數額滿1萬元;
(二)單位非法經營數額達50萬元,或者違法所得數額滿10萬元;
(三)曾因非法經營煙草製品行為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非法經營,數額達2萬元的。
【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非法經營煙草製品情節特別嚴重的,法定基準刑為有期徒刑五年。
非法經營電信業務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單處罰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非法經營電信業務數額在150萬元以內的,為罰金刑;1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為拘役刑;200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5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非法經營電信業務數額500萬元的,為有期徒刑五年,每增加10萬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單位犯罪責任人員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升格量刑特別規定】
擬處有期徒刑的,重處10%。
非法經營出版物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單處罰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非法經營出版物數額10萬元或者違法所得3萬元或者經營報紙5500份或者期刊5500本或者圖書2500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550張(盒)以內的,為罰金刑;非法經營數額10萬元以上不足12萬元或者違法所得在3萬元以上不足4萬元或者經營報紙5500份以上不足6000份或者期刊5500本以上不足6000本或者圖書2500冊以上不足3000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550張(盒)以上不足600張(盒)的,為拘役刑;非法經營數額達12萬元或者違法所得4萬元或者經營報紙6000份或者期刊6000本或者圖書3000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600張(盒)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犯罪數額3000元或者違法所得800元或者報刊200份或者圖書20冊或者電子出版物20張(盒)的,刑期增加一個月。
【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非法經營數額25萬元或者違法所得7萬元或者經營報紙1.5萬份或者期刊1.5萬本或者圖書5000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1500張(盒)的,為有期徒刑五年;每增加犯罪數額1萬元或者違法所得1000元或者報刊300份或者圖書50冊或者電子出版物20張(盒)的,刑期增加一個月。
【單位犯罪責任人員法定基準刑參照點】
單位犯罪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述法定基準刑參照點量刑。
【升格量刑的特別規定】
慣犯、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非法經營受過兩次以上處罰,擬處罰金刑的,升格為拘役刑;擬處拘役刑的,升格為有期徒刑;為有期徒刑的,重處10%。
但是,並非所有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都可構成本罪,而必須是情節嚴重者始當構成。非法經營罪作為一種經濟犯罪,其所謂「情節嚴重」,首先應當考慮經濟衡量標准。譬如:1、經營數額特別巨大;2、銷售金額巨大;3、獲利數額較大;4、造成合法經營者的嚴重經濟損失;5、給國家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等等。此外,諸如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或者人民生命、財產重大損失等嚴重後果者,亦可視為情節嚴重。像某些經營非法出版物、非法經營化學危險品等行為,就有可能出現上述情形。由於「情節嚴重」與否關乎罪與非罪的界限,因此宜由司法解釋作出統一的具體規定

E. 非法經營罪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

根據《刑復法》第二制百二十五條規定,【非法經營罪】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F. 非法經營罪的立案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對非法經營案,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訴:
一、違反國家規定,採取租用國際專線、私設轉接設備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台電信業務進行營利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經營去話業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2)經營來話業務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3)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因非法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台電信業務,受過行政處罰2次以上,又進行非法經營活動的。
二、非法經營外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在外匯指定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買賣外匯,數額在20萬美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2)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有關外貿代理業務規定,採用非法手段,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憑證、商業單據,為他人向外匯指定銀行騙購外匯數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3)居間介紹騙購外匯數額在100萬美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三、違反國家規定,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非法出版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15萬元以上的;
2.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以上的,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個人非法經營報紙5000份或者期刊5000本或者圖書2000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500張(盒)以上的,
3.單位非法經營報紙15000份或者期刊15000本或者圖書5000冊或者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1500張(盒)以上的。
4.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務,非法經營數額在30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5.個人或單位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2)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50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熱點內容
南昌大學法律碩士培養方案 發布:2025-09-18 04:49:17 瀏覽:135
無錫法院苗 發布:2025-09-18 04:48:31 瀏覽:686
江津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18 04:20:31 瀏覽:52
2016年勞動法產檢規定 發布:2025-09-18 03:43:42 瀏覽:631
國網公司規章制度以什麼為主 發布:2025-09-18 03:31:02 瀏覽:359
論民法基本原則論文 發布:2025-09-18 03:31:01 瀏覽:313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共 發布:2025-09-18 03:27:23 瀏覽:847
法學宣在線 發布:2025-09-18 03:27:15 瀏覽:463
腦控刑法 發布:2025-09-18 03:24:13 瀏覽:99
刑法分論框架 發布:2025-09-18 03:22:07 瀏覽:608